Yoana Wong Yoana Wong

司徒乃鍾2023詳細介紹!(持續更新).

Article hero image

抗战的时候,父亲的玫瑰花画得非常出色,因此有个雅号,叫司徒玫瑰,但是在1982年的一次画展上,父亲对自己的学生说,这个雅号已经让给他的儿子司徒乃钟了,因为司徒乃钟的玫瑰花画得更漂亮。 岭南画派领袖高剑父是我父亲的老师,从我父亲那里,我就听说了关于高剑父的一些事情。 高剑父画画必定用木炭起稿,而且起稿不止一张,经常画8张、10张草稿。 司徒乃鍾2023 为什么高剑父能成为大师,首先是因为他的创作态度和普通画师不一样。 我认为,我学高剑父这个态度比学他的画更重要。

司徒乃鍾

透過展覽,不但可以領略嶺南畫派作品的特色風貌,同時可欣賞到多位嶺南畫派大師的傑作。 展覽亦揭示了司徒家族三代100多年來,在20世紀中國文學史及美術史上舉足輕重的地位。 盧清遠表示,現今疫情肆虐,能與同道一起舉辦展覽實屬難能可貴。 嶺南畫派的發展在香港藝術界可說是佔了一個重要位置。

司徒乃鍾: 司徒鍾能力設定

高劍父能成為大師是因為他的創作態度和普通畫師不一樣,他對自己的作品質量要求很高,司徒奇也繼承了這一種追求精神用以教育傳承予兒子身上。 司徒乃鍾2023 司徒乃鍾的老師們都有一個共通點,都是終身藝術家。 畫畫在司徒乃鍾的心中是一種很高的修養,現時的他不爭名利,認為畫畫不是純粹為了賺錢。 跟着大師學畫能學到的不僅僅是畫畫技巧,更重要的是能領悟到終身受用的為人處世之道。 嶺南畫派相等於新中國畫,作為學畫者的基礎條件,司徒乃鍾認為必須對中國文化有足夠的了解、擁有愛國精神和民族自信才可以繼承嶺南畫派並發揚光大。 他常常教導學生除了多看、多畫、多想、多臨摹及多開展覽之外,也必須要了解中國的地理環境、五千年的文化歷史及藝術史。

  • 司徒乃鍾擅畫木棉,作品具有鮮明的嶺南畫風格,近年畫家更致力於推廣與創新這一畫派。
  • 司徒乃鍾的公子司徒頌㬢(Hayden Szeto)是美國荷里活明星,拍了不少電影和電視劇,其中《成長邊緣》(The Edge of Seventeen)是近年叫好又叫座的代表作之一。
  • 我父親和趙少昂、黎雄才、關山月、楊善深等並稱“嶺南五老”,他們以年齡大小結拜兄弟,交情很深,我從小就是聽嶺南畫派的人物故事長大的。
  • 司徒奇是當代画家司徒乃钟的父親,與表兄現代名油畫家司徒乔、表弟名雕塑家司徒兆光,被稱為「一市三司徒」。
  • 司徒立奇 當年9月,中國美術教育史上的首個“具象表現繪畫”試點班成立,司徒立、許江任導師,章曉明、焦小健、楊參軍負責教學。
  • 1940年,侨居新加坡的司徒乔根据这部当时在新加坡演出的话剧,创作了这幅作品,感染了许多海外华侨支持中国革命。

司徒:我爸爸司徒奇也是畫家,我倆共同生活二十年,曾經有美好的光陰,他離世後,我於98年回港,當年正值殺雞行動、金融風暴,身邊又沒甚麼朋友,在香港有種「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覺。 未來我打算出10本畫集,題材都是在外國回流香港到現在的作品。 司徒乃鍾2023 畫畫其實都有目的去做,當年我回流香港後,發現本地藝術家很喜歡去內地畫風景,但其實無人說過畫水墨畫不能畫香港山水啊! 司徒乃鍾 例如,香港人私有化的「紅白藍」,未見有人會畫上國畫;又例如另一幅畫作裏,我畫了車頭燈、水撥,把車藏進去,要觀眾用心去找出來看,是我技術上想表現之處。

司徒乃鍾: 香港城市大學

近年司徒乃鍾積極整理司徒奇作品,輯錄成冊並出版自傳,冀加強傳播及記錄澳門美術史。 司徒乃鍾2023 疫情持續,近兩年來香港鮮少舉辦藝術展覽,尤其是水墨書畫,是故今次展覽首日,已有不少市民前來觀看。 細觀展覽的中國傳統水墨書畫作品,有表現時代主題的寫實水墨,亦不乏具有廣東地域特色的亦工亦寫的水墨傳承之作,既可一見閩粵嶺南畫派的當代變革求新,也能看到香港畫家在處理傳統藝術時對西方顏料的採用方法。 左起:林湖奎作品《遠塵泥》(2020年) 、司徒乃鍾作品《大足歸來二拈花—─白描天堂》(2014年)。 展覽特邀了董小明、周伯林兩位畫家展出作品,他們均是該學會的長期支持者和顧問。 他的城市水墨筆墨淋漓酣暢,繪寫城市風貌、光影變化、空間處理創意具足,又結合裝置、影像、光影、數碼跨媒體創作,締造文化藝術新語境,具有影響力。

他們只以水墨畫出線條,所造出的作品稱“白描”。 這“白描”便類似西畫的“素描”,不過“白描”沒有墨色深淺的層次,“素描”則呈現光影明暗的立體感覺。 出席開幕禮的胡卓麟,是司徒乃鍾其中一名學生。 「我們是他的學生,也是他的『仔女』。」胡卓麟說,多年跟隨司徒乃鍾學習繪畫,對嶺南畫派傳承的榮譽感與日俱增,他希望跟隨老師的步伐,堅持將嶺南畫派繼續發揚光大。

司徒乃鍾: 艺术家资讯更多

1928年,司徒奇的两幅油画作品被中华艺术大学甄选上,送交参加國家教育部舉辦的第一次全国美术展。 司徒乃鍾2023 作品之一的《藝人之妻》荣获第一名,作为首页作品刊登在《第一次全国美术展览会名作选集》;另一幅《青春的悲哀》获得纪念奖,後由广州市立博物馆收藏。 他的作品,在努力保持中国画传统精神的同时,努力融合西洋画的技法技术,在探索中国画的色墨结合、工意结合等方面作出贡献。 司徒乃鍾2023 司徒乃鍾 1972年,19岁的我去加拿大读书,那里几乎没有人学中国画。 那里的毛笔很罕见,一般只有两个用途:一是西餐店的伙计用来写价格提示牌,一个是烧烤的时候用来涂蜜糖。

4月24日他與他的夫人從香港回到加拿大,打算參加女兒在6月18日的婚禮,而為什麼會選擇4月24日回到加拿大呢? 司徒乃鍾2023 司徒乃鍾稱,此次展覽原是為學生準備的,因臨時變動,他頂替而上。 他挑選了這20年來所繪的多件小品,其中包括拿手的木棉及花鳥、動物,以及大帽山、大嶼山等香港郊野景致,以及大坑虎豹別墅、沙頭角村屋等。 展品中還有他在東莞可園創作的《邀山伴月聽琴聲》系列,是其探索創新之作。

司徒乃鍾: 司徒乃鍾展60小品畫

嶺大有幸珍藏不少司徒衞先生的畫作,並向歷屆嶺南人搜集其作品,當中包括不少從未展出的畫作。 此外,嶺大更將是次展覽的作品輯錄成畫冊,將嶺南精神繼續傳承下去。 司徒乃鍾2023 司徒乃鍾指出,嶺南畫派的前輩是香港文化藝術的「開荒牛」,造就新一代香港藝術家萌芽。

參展的本港畫家呂三石也提出,藝術融入大灣區的確是好事,因可以促進內地和香港藝術家交流,但目前香港政府對藝術界的重視度仍不足。 「例如,畫展申請場地,我們要申請一年才能審批成功獲得場地。」書畫家呂三石指,期望政府可以以點對點方式確實改善場地不足、難以申請的問題。 他的千金司徒頌安小姐與女婿都是土生土長的加拿大籍華人,司徒乃鍾千叮萬囑,不要忘記自己是中國人,要保留中國的傳統文化,司徒乃鍾並不認為西方文化都是好的。 頌安懂得看中文的小說和報紙,曾在中學時聽學校老師講了中國西安兵馬俑,她要求父母帶她去參觀,於是全家一起去了一趟西安!

司徒乃鍾: 司徒乃鍾:闊別25載再畫香港意正濃

那裡的毛筆很罕見,一般只有兩個用途:一是西餐店的夥計用來寫價格提示牌,一個是燒烤的時候用來塗蜜糖。 為了學中國畫,我自己做毛筆,去皮革廠撿剩的毛料做。 沒有宣紙,我去醫院裡撿鋪床用的一次性鋪床紙。 為了畫花鳥,我在自家的院子裡種花,牡丹、玫瑰、桃花、迎春花,每年根據季節變化,畫不同的花。

司徒乃鍾說,種牡丹花要經常澆水、施肥,牡丹花才開得漂亮;而家庭幸福也一樣,平日要重視子女、夫妻的感情,不能因為其他的事情而有所忽略。 他感恩一家人一直有向心力,互相關懷互相幫助,例如他曾想為在洛杉磯的兒子買房,也想為在溫哥華的女兒買房,兩兄妹互相禮讓,都說幫對方先買;當哥哥拍的電影正式上畫,妹妹高興地流着眼淚開車,請每一位親友去戲院觀看。 他們倆兄妹感情十分要好,今次頌㬢訂於6月10日由美國洛杉磯飛到加拿大溫哥華,參加妹妹的婚禮並擔任司儀。 頌安在有一年的暑假回來香港,選擇到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擔任義工,工作的性質就是每天早上讀報紙給老人家聽,解釋香港今天發生了什麼事。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