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香港買樓印花稅2023全攻略!(小編貼心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香港買樓印花稅

所以只要計岩條數,無論是海外人士或本地投資者,開公司買樓仍然會有慳錢位。 香港買樓印花稅2023 根據現時法例,只有《個人身份》或 《有限公司》才可持有物業。 不少人都有一個疑問,開公司買樓,相比個人持有,究竟有沒有好處?

香港買樓印花稅

你可在正式合約裡加入特別條款,但不得跟臨時買賣合約內的相關條款有所牴觸。 你可要求所委託的地產代理提供有關物業的土地登記冊,以獲悉該物業的產權負擔。 五月份,我們集團合共促成了2,588宗租賃,而促成的買賣交易卻只有1,512宗。 由2012年10月27日起,除非获豁免,「买家印花税」适用于在2012年10月27日或之后签立的住宅物业买卖协议及售卖转易契。

香港買樓印花稅: 裝修送你除甲醛(已完結)

屆時需要在指定期限內,提交「IRSD125A」文件作退稅申請。 香港買樓印花稅2023 無論買賣一手樓或二手樓,當我們簽署「臨時買賣合約」及「正式買賣合約」後,在物業正式轉讓至買方手上時,我們要多簽一份「轉讓契約」(ASSIGNMENT)。 「臨約」及「正約」只說明我們有買入物業權利,但真正作為證明物業轉讓文件卻是「轉讓契約」。

  • 如果太太並沒有持有物業,丈夫要先支付「從價印花稅」,即100元。
  • 特別是後者,據近期美聯物業研究報告指,內部轉讓「自製首置」再買樓的個案持續增加,今年首季共有1267宗個案,跟去年第四季僅微跌10宗,相差不遠。
  • 額外印花稅,則是在從價印花稅上徵收,如業主買入住宅物業後6個月內出售或轉讓,需多付樓價的20%稅項;如第6至12個月內出售,稅率為樓價的15%;若第12至36個月內出貨,稅率為樓價10%。
  • 另外,你也有責任向買家披露樓宇的潛在欠妥之處,這些潛在欠妥之處是買家在正常檢驗單位的情況下未能察覺的。
  • 你若與買家就單位的售價達成共識,買賣雙方會簽署臨時買賣合約。
  • 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工作方案實施以來,支持的一批示範項目建設取得較好效果。
  • 隆福寺南坊改造項目是隆福寺-故宮-王府井“文化金三角”的重要板塊,將與隆福寺-美術館片區文化藝術公共空間改造項目形成錯位互補和有機聯動,打造集文創產品開發、藝術品交流、展覽展示於一體的多功能文化綜合體。

這份文件會在土地註冊處註冊,需進行俗稱「打釐印」的方式來確立其認受性。 由1992年1月31日開始,住宅物業買賣協議須按與不動產轉易契相同的稅率繳付印花稅。 在買賣協議按上述規定加蓋印花後,有關的物業轉易契只須繳付定額印花稅$100。 由1999年4月1日開始,物業轉讓印花稅將根據代價款額或價值的確實金額計算,而非用以往調高至最接近的$100後才計算的方式。 任何在2020年11月26日或以後簽立以買賣或轉讓非住宅物業的文書的「從價印花稅」將會以第2標準稅率徵收。

香港買樓印花稅: 啟翔苑/錦駿苑 裝修85折

至於先買後賣的換樓人士,政府規定換樓人士如購買新物業後,12個月內賣出舊有物業,將可退回已付的15%標準印花稅減去首置印花稅多繳付的印花稅。 須注意的是,15%標準印花稅需先支付,後退回,因此先買後賣的換樓人士仍需預先準備好相關資金。 港府近日推出私人發展商參建的「樂建居」計劃,推出兩幅分別位於東涌及柴灣的住宅用地,興建2300伙居屋單位。 此做法非常好,讓發展商參與興建資助房屋,可加快房屋供應到市場,幫助解決港人居住問題。

詳情請參閱《 印花稅署釋義及執行指引》第6號〝另類債券計劃〞(只有英文版)。 這種以「提名人」增持物業的做法,比起一起首由太太自己購入物業,要支付劃一15%的「新住宅從價印花稅」為低,可以說是條例賦予兩夫婦走灰色地帶慳稅的一種手法。 新修訂以第一份文書劃線,如在2023年2月22日早上11時前已簽首份買賣協議,都要按舊首置印花稅稅階繳交。 如果你要將整個交易取消重造,則要自行向律師查詢法律風險。 繳交印花稅目的,就是用來確立文件法律效力,以防日後買賣雙方有任何爭拗,文件都可作呈堂證供,法庭會受理,同時這也是法律責任。

香港買樓印花稅: 按揭預批適合哪些人?

以下連結介紹臨時買賣合約一般會包含的條款,以及其他相關資料。 一般而言,會在買方簽署正式買賣合約時支付,並由律師樓代為辦理,買家只需帶同支票簿到律師樓,繳交相應印花稅。 但在實際情況,還要視乎簽訂臨時買賣合約( 臨約 )與正式買賣合約 (正約) 之間的日子差距。 在一項物業轉易的交易, 印花稅 一般由買方支付;但有時候,發展商為吸引買家買新樓,或會提供印花稅代繳優惠,但要留意該優惠是直接扣減樓價,或是以折實樓價後去計算。 香港買樓印花稅 過往因物業市場炒風過熱,政府認為有必要遏抑非住宅物業 (包括車位) 需求 ,於是在 香港買樓印花稅2023 2013 年引入雙倍印花稅,把第2標準稅率提高一倍。

由於乙先生並非甲先生的近親,該項交易不可獲豁免「買家印花稅」。 「買家印花稅」須按物業的代價或價值(以較高者為準)來徵收。 在上述例子,乙女士會被視為在 2012 香港買樓印花稅 年 10 月 27 香港買樓印花稅2023 日或以後從甲先生購入部分的業權。

香港買樓印花稅: 物業維修費隨時令你大失預算

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

就住宅單位而言,物業交易的印花稅一般可以分為三大類,分別對應不同交易情況。 香港買樓印花稅2023 當中包括從價印花稅 (AVD)、額外印花稅 (SSD)與買家印花稅 (BSD)。 據市場人士分析,香港住宅租急升的原因,除了與用家棄買轉租,以及內地留學生復增有關之外,還「得力」於政府的辣招印花稅。 另一方面,香港的住宅租務市場上,近期的確多了一批新租客,令供求關係日趨緊張。 這批新增的需求,主要源自疫後又再返港讀書的內地留學生。

香港買樓印花稅: 印花稅是什麼?

MoneySmart為你整合你必須知道的換樓策略,包括換樓印花稅如何計算、換樓按揭成數和坊間常見換樓程序,讓你好好計劃你的換樓。 值得留意,合資格外來人才居港滿 7 年,成為香港永久性居民後,就其首次購買的住宅物業,可申請退回已繳付的買家印花稅。 根據香港法例中的《印花稅條例》,當你在香港買賣不動產時就會被政府徵收一定金額的印花稅,否則有關文件將不具法律效力,特別是當文件牽涉法律訴訟時,文件將不獲法庭受理。

  • 在一項物業轉易的交易, 印花稅 一般由買方支付;但有時候,發展商為吸引買家買新樓,或會提供印花稅代繳優惠,但要留意該優惠是直接扣減樓價,或是以折實樓價後去計算。
  • 以1個600萬物業為例,印花稅開支為18萬 ($6,000,000 x 3%)。
  • 如果屬於住宅項目,印花稅多寡因買家身份出現變化,如果屬於香港人及為首置身份,只需要支付第2標準稅率(首置)的從價印花稅,以1個600萬物業為例,印花稅開支為135,000元($6,000,000 x 2.25%)。
  • 假設你購買的物業價值為700萬,你則需預留樓價的3.75%,即26.25萬作買樓印花稅之用。
  • 如果該名非香港永久性居民,與香港永久性居民是聯權擁有物業,而兩者份屬近親,則獲得豁免徵收買家印花稅。
  • 目前在港買樓涉及多種稅項,若想慳最多稅款,就要以首次置業身份入市。
  • 繳付多少印花稅,主要視乎樓價,以及買家的身份,還要視乎有沒有因遲交而罰款。

同時,即使過不到壓力測試,但只要收入符合測試前供款與入息比率規定,也可以申請9成按揭,惟獲批後則要繳付額外10%保費。 由於將公司賣出的操作,技技術上只是買賣公司股份,當中不涉及買賣樓宇物業,變相當中牽涉的交易費相比直接樓字買賣為底。 根據香港《印花稅條例》,印花稅是對書面文件徵收的稅項,有關買賣香港樓宇的文件須被徵稅,否則有關文件將不具法律效力,假如文件用於法律訴訟時,文件將不獲法庭受理作為證據。

香港買樓印花稅: 額外印花稅(SSD)

交印花稅,又稱打釐印,物業轉讓涉及契約文件,以證明業權誰屬, 打釐印的目的,是要為文件確立法律效力,以得到法律的保障。 繳付多少印花稅,主要視乎樓價,以及買家的身份,還要視乎有沒有因遲交而罰款。 若簽訂臨時買賣合約後14天內便簽訂正式買賣合約,需要簽訂正式買賣合約後30天內繳付印花稅。 一旦簽訂臨時買賣合約後逾14天才簽訂正式買賣合約,則需要於簽訂臨時買賣合約後30天內支付印花稅。

在2023年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指出,政府表示為減輕首次置業家庭的負擔,將於從價印花稅(第二價準稅率)的稅階作出調整,主要放寬200萬至1080萬的物業,有關調整即日生效(2022年2月22日)。 當中300萬或以下的住宅物業只需要交$100從價印花稅,購買一個$300萬的物業可以大幅節省99.78%,也即是$44,900印花稅。 而購買300萬至960萬物業的人士,將節省3萬至6.75萬印花稅。 由於張女士並非李先生的近親,有關交易不獲豁免「買家印花稅」,因此李先生及張女士須按物業的總代價或價值(以較高者為準),繳納「買家印花稅」。 款額為 750,000 元(即 500 萬元 x 15 % )。 款額為 750,000 元 (即 500 萬元 x 15 % )。

香港買樓印花稅: 印花稅如何計算?

根據稅率,如果物業持有6個月或以內出售,就須繳付樓價20%的額外印花稅;超過6個月,但在12個月或以內出售,稅率為15%;超過12個月,但在36個月以內出售,稅率為10%。 坐落香港的不動產買賣或轉讓文書、不動產租約及香港證券的轉讓文書須繳付不同稅率的印花稅,你可在這裏獲得有關印花稅稅率的詳盡資料。 按照首置定義,相關人士不可持有任何本港物業,但其實有一種情況是例外的。 若果本身已經擁有一個物業,但之後再買多一個物業,理應不算是首置人士。 不過,只要在某段時間內賣走原有物業,便符合首次置業資格。 其次,在現時按揭保險計劃下,首置人士購入800萬元以下現樓,可申請最高9成按揭,首期不需太多便可上車。

香港買樓印花稅

如果屬於住宅項目,印花稅多寡因買家身份出現變化,如果屬於香港人及為首置身份,只需要支付第2標準稅率(首置)的從價印花稅,以1個600萬物業為例,印花稅開支為135,000元($6,000,000 x 2.25%)。 根據稅務條例,只要「母公司」持有「母子公司」超過九成股權,就可以透過「注入資產」方式,把資產注入「母子公司」內,當中可以豁免所有稅項。 下一手買家,可以購入「公司股份」方式向「母子公司」買入資產。 因為「母子公司」只是「轉讓股份」,故只需支付很有限的稅項,變相成為合規避過15%「新住宅從價印花稅」的好方法。 當然除了上述方法可合規避稅後,部份買家就索性用公司轉讓方式來避稅,只要把資產注入子公司後,再以「公司股份」轉讓形式出售公司就可以。

香港買樓印花稅: 買家印花稅 香港人「免疫」?

反觀如果聯名買樓的一方並非近親,則需要繳付「新住宅從價印花稅」,且還需按需要繳交針對海外人士的「買家印花稅」。 舉例男方本身屬永久性居民、在港沒有持有何物業,但卻聯同一名非香港永久居民的女士,以300萬元購入一個單位,該女士跟男方並非近親。 物業要交「新住宅從價印花稅」即「300萬X 15%」,相當於450,000元外,還要多繳交15%的「買家印花稅」。 因為稅務局有特殊豁免,其中只要「提名」一個在香港擁有住宅物業的近親簽定「轉讓契約」,不論他本身是否香港永久性居民,均只需繳交「從價印花稅」,而不是15%的「新住宅從價印花稅」。

香港買樓印花稅

在香港買樓,除了繳付首期外,林林總總費用亦不「嘢少」,其中最「肉赤」的當然是「現兜兜」繳付的印花稅,當中金額隨時貴過全屋大裝修! 令你不禁大叫:「阿媽我好亂呀!」究竟現行多款置業印花稅有甚麼分別? 如果業主持有的未補地價居屋,有意換樓之前,無論如何都必須要先補地價。

香港買樓印花稅: 以下例子闡明「買家印花稅」的應用及計算方法

「买家印花税」是按物业交易的代价款额或物业市值(以较高者为准),以15%的税率计算。 以2023年2月22日早上11時劃線,如在此死線前已簽訂首份買賣協議(包括臨約),則要按舊首置印花稅稅階繳交印花稅;如在死線後才簽訂,則可按新首置印花稅稅階繳稅。 第三,一般首置人士除了買一、二手私人住宅外,還可以選擇抽新居屋、二手居屋,但當然,資助房屋對「首置」要求更為嚴謹。 毅思會計成立自2013年,為創業者和中小企提供一站式優質服務。 由此可見,以公司名義買樓再作轉讓,當中省下從價印花稅高達 $34.9萬,所以以開公司買樓形式作投資,可以說是先苦後甜的方案。 永豐產業基地Ⅱ-1地塊工業用地加速器一區標準廠房升級改造項目是助力構建中關村科學城“一軸一廊”發展格局的重要項目,騰退原有高耗能低端產業環節後將彙聚創新創業要素和產業研發要素,全方位銜接中關村壹號,打造專業特色產業集聚區。

另外,已擁有兩個物業的人,可能會考慮一下「兩細換一大」,慳稅之餘又可以換大屋,但世事那有「咁perfect」? 整個退稅安排只限於「一對一」,即是你買樓時,本身只能擁有一個住宅單位。 如果你原本已持有兩個物業,就算你買了單位後,隨即將原有的兩個物業都賣出,亦不會獲得退稅。 如有關買賣協議被取消(非因進一步轉售,例如「摸貨」或提名另一買家),買方可於有關買賣協議被取消後 2 年內,申請退回已繳納的「買家印花稅」。 「買家印花稅」須在該有關須予徵稅的文書簽立日期後30天內繳交。 你可以利用「物業資訊網」的雙語搜尋器查詢樓宇資料,例如:實用面積、樓齡及許可用途。

香港買樓印花稅: 香港租金與樓價背馳走勢反映用家睇淡後市(施永青)

舉例,如果你並不是香港人、或者你已持有一層香港住宅,但現在又想多購一層物業,你也要繳付較高稅階的稅項。 例如你購買一層300萬元的物業,你所需要繳付的印花稅就是「300萬元x15%」,也就是450,000元。 額外印花稅在2010年11月推出,基本是針對短炒的業主,如果業主在購入物業後三年內售出,就需要繳交額外印花稅,所以媒體經常說新盤「額印期鬆綁」,基本上是指簽訂買賣合約起計三年後,不需繳交額外印花稅的時期。 如果該名非香港永久性居民,與香港永久性居民是聯權擁有物業,而兩者份屬近親,則獲得豁免徵收買家印花稅。

香港買樓印花稅: 買賣雙方誰應支付買樓印花稅?

好不容易捱過幾年的冰封時期,外界對今年市道抱着極大期望,期盼交投興旺帶動經濟復蘇,甚至出現V型反彈。 然而,觀察樓市近來表現卻後勁不繼,讓不少人大跌眼鏡,於是這次不僅是業界發聲,連不少專家都提出減辣要求。 如果該聲明的實質內容沒有被更改; 並且該聲明沒有包含「草稿」、「樣本」、「範本」,或類似含義的詞彙,印花稅署會接受該聲明為證明文件。 正式買賣合約是由律師根據早前簽訂的臨時買賣合約草擬,包含的條款更詳盡,用作取代臨時合約。

起初稅務局不打算作出規管,由於他們強調徵收「印花稅」是以「文書」作為基礎,但其後在傳媒壓力下,政府最終需要修例,並規定就算只用一份文書,但當中購入多於一個單位,也需要按較高稅階的15%「新住宅從價印花稅」來繳付稅項。 舉例,如果丈夫買入的單位為300萬元,而丈夫本身是香港永久性居民,且買樓前並沒有持有任何香港住宅物業,他在簽署「轉讓契約」時,提名太太持有物業,而太太成為唯一持有物業的人士。 如果太太並沒有持有物業,丈夫要先支付「從價印花稅」,即100元。

香港買樓印花稅: 圖則研究所|罕見奇則 開放式單位竟設梗廚

筆者甚至認為,如果能夠在政府規劃的七成公營房屋裏面,大量增加居屋的比例至一半或以上,讓基層民眾都擁有自己的物業,是一個德政。 修訂條例規定,當買方或承讓人有證明令印花署署長(署長)信納他/她是「香港永久性居民」,以及是「代表自己行事」購入住宅物業,則署長可給予「買家印花稅」豁免。 由一位香港永久性居民及其非香港永久性居民近親(即配偶、父母、子女、兄弟或姊妹)共同購入的住宅物業,而各人均是代表自己行事,無須繳納「買家印花稅」。 200萬元或以下的交易,印花稅的稅率將由100元增加至交易額的1.5%;其他交易的稅率全面增加一倍,最高的稅率由交易額的4.25%調整為交易額的8.5%。 除了指定豁免之外,新稅率適用於所有個人或公司購買住宅或非住宅物業的交易。

關焯照指,全球各交易所降低交易印花稅之際,香港不降反加,拉高交易成本,短線降低了交投量和市場熱度,對IPO帶來負面影響。 同時,美國、日本及新加坡股市暢旺,令企業傾向選擇港股之外的市場上市。 香港買樓印花稅2023 過去港股IPO市場的暢旺都有一定主題,如中概股赴港二次上市等,但中概股整體情緒欠佳,難以再現熱潮。

所謂「從價印花稅」,即根據買入的樓價釐定,由買家負責繳付的稅項。 至於先買後賣方面,業主在過程上因為會持有2項物業,因此在購入新物業的時候,必須要繳付15%的從價印花稅,以及原則上無法承造高成數首置按揭,即無法在購買800萬按揭以下、免壓測借盡9成。 購買新物業後,業主需要在1年內賣出舊物業,正式完成即項交易,至業主本人在帳目只持有一項物業,才可以正式退回之前支付的15%印花稅。 必須留意的是,並不是退回全數15%,而是扣取由「首置從價印花稅」後的差價。 如首置印花稅為4%,即業主可退回「15%-4%」的印花稅額。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