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區志堅8大分析2023!(持續更新).

Article hero image

筆者十分認同以上教育局建議及高等院校進行升旗儀式,尤以中學師生參加每日升掛國旗及其儀式,均有助加強學生建立國民身份認同。 但我們的新課程《公民及社會發展科》怎樣把國徽、區徽、「優質民主」的知識傳給青少年學生,怎樣把這些知識結合國家安全教育,應是未來發展的方向,尤以疫情嚴重發展的一刻,學生不是仍在家中度農曆新年假,又或在農曆年後進行網上教學,學生怎樣吸收國徽、區徽、「優質民主」的知識,均為今天教育界要多關注的課題。 上述優惠涵蓋不同商場的藥妝、保健品、珠寶鐘錶、時尚服飾等各類型商戶優惠,讓大家玩到邊平到邊,更推出零消費即可領取的見面禮優惠。 同時,為與本港市民同樂,加上深明大家都出遊心切,各商場亦送出機票及旅行用品等大獎,以迎合全城旅行熱潮,並推出多項精彩玩樂活動,讓本港市民及遊客可探索各區景點。

區志堅

本書探討中國大陸、日本、台灣、香港有關生態及文化遺產持續發展的一些議題和解決辦法,從跨學科的視角和不同地區多樣化的例子去思考有關的問題。 部分論文是由學者多年的田野研究並結合歷史學、人類學、地理學、考古學的方向,探討有關文化及生態遺產發展的情況。 其餘文章是由推行文化政策的政府官員、參與地方歷史教育的學者、推廣文化遺產保育的非牟利組織及旅遊從業員撰寫,並且從他們實地的經驗分享一些反思。 在美國不少地方的社團、展覽,乃至宗教活動,是舉行活動之前,先奏國歌,在美國也是為公民建立愛國的氛圍,並把愛國知識延續教育下一代,香港特區也可以加強為群眾講解升國旗、區旗及進行升旗儀式的意義,在疫情受控下,教育局可以進行到校演講,而現時在疫情嚴峻下,可以多用電子媒體進行升國旗的教育,縱使給年青人一種硬推銷的感覺,但也要為青少年形塑愛國的氛圍。

區志堅: 香港公共管治學會義務學術顧問區志堅博士

余先生對1949年前後的香港廠商事業之發展,貢獻良多,多次獲政府大力表揚和授勳,在50、60年代是極為少見的。 香港人對九龍塘又一村並不陌生,它是一個寧謐而優美的社區,簇集了一排排的房舍、一所所優秀的學校,以及一條條以花卉命名的街道。 而貫穿整個社區的「達之路」,是殖民地年代香港極少以華人姓名來命名的街道之一,以表揚余達之先生對香港的傑出貢獻。 (合著)﹕《觀塘人表述的觀塘故事——不同年代觀塘社群口述歷史計劃》 (香港﹕觀塘 區議會/鷺達文化,2014 年),112 頁。 1952年,港英政府肯定余達之的貢獻,授予OBE勳銜,次年更獲委任為太平紳士(JP),為表揚其成就,港英政府更將九龍塘一條主要街道命名為「達之路」,這就是「達之路」的由來,今天的香港城市大學,就坐落在達之路上。

  • 崔定邦表示,觀察其他地區,當地居民仍會戴口罩,相信港人在公共交通工具都會戴口罩保障健康;林健鋒就表示,口罩廠可能會轉型回收行業,認為現時環保業有很大空間。
  • 〈從「玄武門之變」看貞觀政權的形成〉,載於《九州學報》第三卷四期(香港:香 港城市大學,2005 年)。
  • 第一講將於二零零四年九月十八日(星期六),下午二時至五時假座沙田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信和樓李冠春堂舉行,費用全免,歡迎公眾人士報名參加。
  • 華人總警司郭嘉銓,助理處長(支援)(特別職務),2019年11月19日起接替謝振中總警司,曾擔任警察公共關係科主要發言人之一。

第9-10章探討杜葉錫恩女士始創「慕光精神」的內涵及其實踐。 在第11章,區博士及其團隊通過與14位「慕光人」進行訪談,摘錄他們與杜葉錫恩女士的相處經歷及對他們的人生影響。 區志堅 書末附錄包括杜葉錫恩女士大事年表,以及她與學生的照片。

區志堅: 資助研究計劃 / 專業顧問

〈中國古代史研究與通識教育〉(宣讀論文),香港樹仁學院歷史系、香港浸會大學 歷史系、香港中國近代史學會合辦,「『廿一世紀華人社會的歷史教育』研討會」, 2006 年 6 月 8 日至 9 日,香港。 歷史學系增設教育專修課程 歷史學系增設教育專修課程(Education Concentration),歷史學系助理教授、教學支援及研究中心副主任區志堅博士接受《樹仁簡訊》訪問時,分享校方研究開設課程已有一段時間,面對近年香港出現教師離職潮,認為有需要明確地教導學生有關教育工作的知識。 第二章至第六章,主要介紹柳氏三本歷史著述及其治史特色,並以此三本歷史著述為柳氏史學方法進程的三個階段。 《歷代史略》成書正值晚清維新運動,新式學堂開設了史學課程,「中國歷史」一科為振興民族主義的工具,推動了編撰歷史教科書的活動;柳氏也受到日本那珂通世以章節體形式撰的《支那通史》之影響,便「以自己的觀點對史事重新敘述編排,並續修近世二卷」(頁 47)。 《歷代史略》一方面闡明歷史的進化、求變的史觀,又介紹外國史地,以世界史角度重新檢視列國地位;另一方面柳氏反對王安石變法,推崇聖賢孔、孟的言論,作者以為柳氏受繆荃孫求變法而不變祖制的思想及西方進化論的影響,故有此「保守的歷史傾向」(頁 52)。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隋代君主的天下觀〉(宣讀論文),台灣國立中正大學 歷史系、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 中國歷史研究中心、香港中國近代史學會合辦,「第三屆漢化.胡化.洋化國際 學術研討會」,2012 年 12 月 6 至 7 日,香港。

區志堅

城大出版社因為余達之對香港的貢獻,以及大學座落在達之路的緣份,出版了《余達之路:糖薑大王與戰後香港》一書,並在城大邵逸夫圖書館舉辦展覽,展期至10月31日(周日)。 區志堅博士(右2)與慕光英文書院梁超然校長(左2)、助理校長張永豐先生(右1)和助理校長金禮賢先生(左1)。 我的研究興趣是早期中華帝國時期的軍事與社會史,以朝代劃分相當於秦漢魏晉南北朝。 我的研究重點在戰爭與社會和文化的關係、暴力史、想像與現實的邊界的形成、以及族類觀與地域文化認同等幾個方向。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香港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區志堅: 區志堅

地產建設商會執委會主席梁志堅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期望政府搞好經濟,並可以在預算案中「撤辣」。 柳志堅曾擔任中國合眾人壽保險公司總裁,管理人壽及一般保險業務。 在加入中國合眾人壽前,柳先生曾在平安保險服務逾10年,在 2012至2014 年間擔任總經理。 此前,他曾任職保誠及友邦保險,參與中國、香港及台灣的業務。

區志堅

基於此就可以理解柳氏反對新文化運動、反對學潮、離開教席,從事圖書館工作及提倡研究區域史的原因。 本書第三、四、五章強調柳氏的治史方法是糅合中西史學的成果,卻未了解柳氏著述《歷代史略》是推行歷史教育,用章節體及白話文書寫的用意,使平民能以簡便方法,掌握史事的發展;《中國文化史》一書本是柳氏課堂的講義,藉「文化史的史料來教導學生,那是民族復興很緊要的一件事」(〈講國學宜先講史學〉,《論集》,頁 500)。 要知民國史學特色之一就是推行歷史教育,作者可以把柳氏推行歷史教育的特色為個案研究,由是可見民國史學發展的一個側面。 作者把柳氏生平分開五個階段,第一階段為 區志堅 1880 至 1899 年,柳氏父親早死,幸母親持家、教導,故培養了柳氏重孝敬、求仁愛的性格。

區志堅: 課程

不過梁志堅亦指,因啟德有很多發展項目,惟附近只有啟德站及宋皇臺站兩個港鐵站,擔心交通負荷問題,會否「將整個啟德區塞爆左」,難以應付未來大量人口需求,但相信政府會找到解決辦法。 余達之先生對香港情濃意深,終身對出生地無私奉貢,讀者閱畢,既能夠對香港今天的繁榮會有更深體會,感恩得來不易的安定生活,明白前人耕耘亦需後人守護,方能久保欣榮。 由於座位有限,希望有興趣參加是次講座人士盡快報名,以便安排。 區志堅2023 如欲查詢,請與香港理工大學轄下香港專上學院講師區志堅博士聯絡,查詢電郵地址:、傳真:二九九四 八七二一、電話:三四零零 二九五二。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中國古代君主的世界觀—以隋煬帝為例〉,載陳明銶、鮑紹霖、麥勁生、區志堅合編《中國世與世界之多元歷史探論》(香港:香港城市大出 版社,2018 年),頁 3-14。 除了在商業上長袖善舞,交遊廣闊之外,1953年,因應香港工業發展的需求,並為解決南來難民的就業問題,余達之提出開闢工業區,這是一個劃時代的建議,港府終在1954年8月21日宣布選址官塘,建立一個住屋和工業結合的社區;同年9月,推出具體的官塘工業區發展計劃。 〈漢宣帝一朝的大戰略取向及其決策原因試探 〉,載黎明釗編 《漢帝國的制度與社會秩序》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2,頁 。

區志堅: 「香港知識工作坊」

通過本活動,英文系期望大眾認識兒童文學不僅是兒童教育的閱讀材料,也是一個在學術和生活上具影響力的研究領域。 回顧2019年,香港社會仍在混亂之中,不少人士已指出特區的基礎教育發生不少問題,其一為中學通識教育,其二為考評局出現有關歷史教育試題的問題。 以現時的情況而言,特區隨着2020年7月1日後,特區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及於2021年特區政府進行中學課程改革,以上問題,深信會使香港社會恢復秩序,教育局也成功從基礎教育進行改革,加強培養中學生國家國民身份認同,也注意國家公民教育。 區志堅 教育局也要有一些清楚指引,如在香港特區的外國辦學團體,在校內要否執行《國旗及國徽條例》,在本地及非華語教材編寫上,怎樣為非華語學生傳達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特區區旗的意義,當然也要清晰向本地及非華語師生傳達「一國兩制」下的香港,特區民主政制發展的路向。

  • 二戰後的香港百廢待興,有「糖薑大王」美譽的余先生,在開拓個人事業之餘,亦對推動社會的經濟、民生及教育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 本書的編寫方向,是從歷史文獻出發,擺脫了香港史研究歷來受意識形態問題所左右的問題,而透過對這些一手文獻的觀察和研究,我們可深入了解歷史人物當時的感受、考量及因而作出的決定。
  • 同時,為與本港市民同樂,加上深明大家都出遊心切,各商場亦送出機票及旅行用品等大獎,以迎合全城旅行熱潮,並推出多項精彩玩樂活動,讓本港市民及遊客可探索各區景點。
  • 余達之先生對香港情濃意深,終身對出生地無私奉貢,讀者閱畢,既能夠對香港今天的繁榮會有更深體會,感恩得來不易的安定生活,明白前人耕耘亦需後人守護,方能久保欣榮。
  • (合編):《東區人了解東區史—東區族群口述歷史計劃之一:福建族群研究》(香港: 東區區議會公民教育工作小組、香港樹仁大學歷史學系,2013 年),91 頁。

誠如美國史丹福大學東亞研究中心已故的陳明銶教授為此書所寫的序言指出,余達之「在九龍塘的又一村住宅區建設項目絕對是超前、超時代的大膽嘗試……極有遠見……」;他盛讚又一村住宅社區的整體布局,開當時香港風氣之先,不僅街道設計、交通安排等有均衡的社區配套和規劃,且有居民會所、公共空間、學校、康樂設施,具有全面的社區生態,「平衡了硬體的增長發展與軟體人文環境的有機良性互動」。 1946年,余達之開始出任港九重要商會的職務,包括中華廠商聯合會副理事長、九龍總商會副理事長等,又在1948、1949及1951年帶領港商參加英國工展會、組團參觀美國世界貿易展覽會、紐約博覽會等,甚至與時任美國副總統的尼克遜及白宮人士會面,使香港工業與國際市場接軌,成績斐然。 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是人類歷史遺留下來的生態及文化遺產,具人類普遍價值,也是人類生命和靈感不可缺乏的泉源,務必要傳承給下一代。 中國大陸、香港、台灣、日本各地區在近幾十年都不約而同地經歷了不同程度的工業化、現代化與全球化的衝擊,生態與文化遺產生存的空間大大減小。

區志堅: 區志堅博士發布研究杜葉錫恩教育思想專著並主持公開講座

海上絲綢之路協會特別邀請魏楚雄教授和助理教授區志堅博士,分別以「疫情與中國外交及『一帶一路』」和「『一帶一路』- 疫後中國建立醫療商貿共同體」為題,在座談會上作專題講解,並回答參與者的提問。 同時,不少讀者也希望閱讀整本童蒙書的內容,故《童蒙啟程》把《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急就篇》、《蒙求》、《幼學故事瓊林》等十八本中國著名的童蒙書之原文,未經任何刪節,刊在書中,讀者可在很短時間內,可見各本童蒙書的全貌。 2021年1、2月,得見特區政府堅決進行通識教育改革及以《國安法》拘捕有關人士,特區政府、社會漸漸恢復安定及走向大治的路徑。 推廣及推動工程科學及執業,包括吸納有能力者成為法定會員、幫助其持續進修(透過授課、參觀、課程等途徑)及支持對社會有長遠影響的科學發展研究。 第三章作者特別指出柳氏治史不獨是文字考證的工作,更發揮史學經世致用的精神。

他又說,區內只有兩個港鐵站,擔心能否容納人流,甚至塞爆該區。 政府日前敲定8幅土地作簡約公屋,包括提供約1.07萬伙的啟德世運道項目,被質疑改變啟德作為香港第二個核心商業區(CBD 2)的定位。 地產建設商會今日(31日)就啟德簡約公屋議題舉行特別會議討論,執委會主席梁志堅會後表示,政府於啟德興建簡約公屋為期5年,地產商理解政府為公眾建屋的需要,商會原則上同意政府做法,明言「既然政府有咁嘅需要,我哋亦都無可能反對」。 所選的歷史文獻,諸如《南京條約》、《英皇制誥》、《省港罷工委員會命令》、《防止賄賂條例》、《中英聯合聲明》、《國家安全條例草案》等,都是對香港發展的進程曾產生過深遠影響的條約、政令和法例。 然而,本書又絕不僅限於收錄官方文件,像《獅子山下》、《釣魚台戰歌》等歌曲,孫中山在香港大學的演講等民間文獻,也是編者所關注的。

區志堅: 香港

本書的編寫方向,是從歷史文獻出發,擺脫了香港史研究歷來受意識形態問題所左右的問題,而透過對這些一手文獻的觀察和研究,我們可深入了解歷史人物當時的感受、考量及因而作出的決定。 因此,本書是我們增進香港歷史知識、擴闊歷史視野的最好讀本。 區市民要知道香港應由昔日「背向中國,面向世界」,改為「面向中國內地,面向世界」,特區發展受惠於國家富強,「大灣區」、「一帶一路」的國策,故隨中華民族自信心增加,特區市民既是中國人,自然引以自豪,融入「大灣區」成為發展的必然情況。 其二,於2020年7月1日特區公布《國安法》,其後以《國安法》的內容,進行執法及拘捕,特區政府均是有法可依,特區社會也恢復安定,可見執行《國安法》,更重要的是,使市民知道中央及特區政府堅決維持及執行「一國兩制」的決心,相信今後在《國安法》及「一國兩制」的執行下,特區必然更為安定及繁榮。

區志堅

二戰後的香港百廢待興,而「糖薑大王」余達之,在開拓個人事業之餘,已為香港公共事務作出重要貢獻,更對推動整個社會的經濟、民生及教育發展都有抱負及承擔。 余氏這種有別於只顧追求私利、絲毫不捨的狹隘商界作風,非常值得後人借鏡。 他帶領香港工商業界走向國際、推動開發官塘工業區、銳意改善工人生活,更關注新一代教育,興學施教,為日後香港的騰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香港福建社團與族群〉(宣讀論文),香港教育學院文學與文化學系、香港教育 學院人文學院、香港樹仁大學歷史學系合辦:「從文化及文學的角度詮釋香港歷 區志堅2023 史」,2015 年 4 月 10 至 11 日,香港。

區志堅: 作者的其他書籍

第四章及第五章藉柳氏著《中國文化史》及《國史要義》介紹了柳氏史學方法上由考證方法,轉變為闡明中國文化義理。 《中國文化史》一書,本為南高教學時的講稿,分別發表在《學衡》雜志上;因感國人在五四運動時,不明中國傳統的精髓,妄言攻擊傳統文化,故撰《中國文化史》以闡明中國文化的特質;又柳氏提出中國中世紀為中國文化的變化期,可見柳氏已認識西方的進化論,及社會的進步不獨是人們心志的力量,也是社會、經濟、文化整體發展。 〈淺談唐人的綠色環保〉,載《第十屆唐史學會暨唐代國家與地域社會國際會學術研 討會論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年)。 (主編):《二十一世紀華人地區的歷史教育》(香港﹕香港樹仁大學歷史教學支援及研 究中心,2011 年),293 區志堅2023 頁。 (合編):《東區人了解東區史—東區族群口述歷史計劃之一:福建族群研究》(香港: 東區區議會公民教育工作小組、香港樹仁大學歷史學系,2013 年),91 頁。

區志堅: 教育及考試事務委員會

此外,會德豐地產亦參與土地共享先導計畫,發展局早前公布接獲兩宗土地共享先導計畫申請,兩幅用地分別位於大埔及元朗,合共可建逾1.6萬伙,涉及伙數相當於一個嘉湖山莊。 當中發展規模較大的項目,為恒基及會德豐地產旗下大埔社山路及林錦公路用地,發展面積達100萬方呎,可供應超過1.2萬伙,當中約7成單位屬公營房屋或首置項目,發展範圍內將設有老人院、幼兒中心及私營的公共服務等配套。 今日,余氏家族的故事有幸不會輕易被公眾遺忘,正因為九龍的又一村住宅區以外,更有達之路和又一城等有名地標,可謂歷史實體的延伸,顯在眼前。 〈從「玄武門之變」看貞觀政權的形成〉,載於《九州學報》第三卷四期(香港:香 港城市大學,2005 區志堅2023 年)。 〈唐高宗政治權謀再認識—兼論高宗朝的武則天〉,《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 47 期,2012 年 6 區志堅2023 月,頁 39-62。

區志堅: 國際計量

〈「以隋為鑑」 --重新認識若干被淡忘的隋朝歷史〉 (宣讀論文),北京大學歷史系、 中國唐史學會、陝西師範大學歷史系合辦:「紀念汪籛先生百年誕辰座談會」, 2016 年 12 月 日,北京。 〈隋文帝與三省發展關係初探〉,載於《第四屆唐代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臺南: 成功大學教務處出版組,1999 年 1 月)。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隋代君主的天下觀〉,載浸會大學歷史系編《第三屆「漢 化、胡化、洋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浸會大學,待刊)。 《本地史研究:果欄歷史文化地位》(香港:中華書局) 。 (待刊) 《隋唐政權與政制史論》 (台北﹕台灣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4 年),296 頁。

柳氏校證《明實錄》、《宋太宗實錄》、考證清先祖的文章及在抗戰期間輯錄抗倭的史料,既是繼承乾嘉學者的遺風,又是說明滿蒙為中國領土,宣傳民族抗日。 柳氏運用地方史、專門史、列國史的西方史學方法治國史;柳氏又認為被引用的資料要注明作者、版本、圖書館藏地、出版地點,又如非用漢文的資料,要列明原文的出處、地點及譯本、譯人。 會德豐地產主席梁志堅指出,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多項土地及房屋供應措施,證明政府有意增加本港土地供應,環顧現今市區地皮可買少見少,政府提出北部都會區發展藍圖,料本港日後發展將向北移,集團亦會加重於該區投資及發展。 (星島日報報道)政府銳意發展新界北,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發展北部都會區,項目發展完成後,可容納250萬人居住,勢成日後本港住宅供應重鎮,會德豐地產主席梁志堅指出,集團將加重區內投資及發展。

首位女性總警司為高迪華(英文:A H Calderwood),於1977年5月14日獲委任。 首位華人女性總警司為王梁錦珊,於1987年6月10日獲委任。 地產建設商會執委會主席梁志堅認為,措施只局限於減輕購買一個樓價範圍內的上車盤負擔,對整體樓市交投刺激作用 ... 富衛集團業務遍佈香港、澳門、泰國、印尼、菲律賓、新加坡、越南及日本。 在香港,富衛提供人壽及醫療保險、一般保險、僱員福利及財務策劃。 「富衛人壽保險(百慕達)有限公司」獲「穆迪」授予 "A3" 評級及「惠譽國際」授予 "A" 評級。

他們分別提到,杜葉錫恩女士在繁忙的校務和社會服務之餘,還運用課餘時間,義務為學生補習英文。 區志堅2023 講座暨新書發布會當天,慕光英文書院梁超然校長、助理校長張永豐先生和助理校長金禮賢先生,也應邀作專題演講,分享杜葉錫恩女士和慕光教育機構對香港教育事業的貢獻。 《21世紀世界與中國──當代中國發展熱點問題》(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頁 。 地產建設商會執委會主席梁志堅表示,歡迎及同意政府在啟德興建「簡約公屋」,但關注項目5年後的發展用途。

灣仔會展教育博覽 仁大倡數碼人文教學 灣仔會展舉辦為期四日的教育及職業博覽,香港樹仁大學的「數碼人文」大型攤位設置「元宇宙教學體驗區」,讓公眾感受仁大在VR(虛擬實境)及AR(擴增實境)的技術成果。 另外,攤位亦設有藝術、文化及科技課程講座,學生大使與教職員提供升學諮詢服務,即場報名可免申請費。 梁超然、區志堅(編): 《多元視・覺:兩岸四地中國歷史教育探研》。 無庸置疑,對於香港這個我們生於斯、長於斯的地方,我們對其過往的歷史發展,以及如何演變成今天的面貌,我們目前還遠遠談不上有深刻的理解。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