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油旺重建最新消息好唔好2023!(震驚真相).

Article hero image

姚政希指出早於1990年代,缺乏資金的台灣地方政府為徵收土地提供重建項目內的公共設施用地,在徵收土地時向地主發放「容積比證」,令政府能夠以低成本推展重建計劃。 為了補償地主,政府容許「容積比證」交易,結果一方面令容積比集中到具經濟價值地區的地段,扯高市中心發展密度,另一方面形成「容積比證」炒賣市場,一發不可收拾。 因為單位沒有增加,可能要找額外土地安置重建戶然而,早在顧問研究提出三個方案以前,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已經多次在個人網誌表示指市建局有需要探討新策略,「看一看(油旺)哪些地方可以將密度增加,提高地積比;哪些可以做改劃,又或者轉移地積比,透過不同的規劃手段提升重建潛力」。 韋志成指未來油旺研究的方向可以從規劃層面上實行轉移地積比,儲存已收購但未使用的地積比,或轉移至其他具潛力的重建地盤。

油旺重建最新消息

油尖旺區議會通過「洗衣街及旺角東站政府用地發展計劃」,將興建一高兩矮的建築物,中間的商廈將樓高75層、最高320米,提供辦公室、酒店、零售及娛樂等用途。 油旺重建最新消息2023 規劃署預計2020年開始動工,建成後將超越樓高255.1米、共60層的朗豪坊辦公大樓,成為九龍第二高建築物,僅次於有118層的環球貿易廣場。 身兼市建局非執行董事的立法會議員鄭泳舜表示,政府採納「正」方案,即有望會增加居民居住的人均面積,亦會以首置提供資助房屋單位。

油旺重建最新消息: 旺角美食

至於研究範圍北面的「水道公園」,則會重開彌敦道至界限街一段的鋪面渠,類似韓國清溪川般在河道兩旁設綠化公園,並在兩旁興建商住或服務式住宅混合發展亦可能會有摩天大廈的設計,沿途商業街會以特色建築提升吸引力。 根據研究報告,發展節點的例子有油麻地果欄毗鄰興建多層商業大廈,果欄以南興建精品酒店,旺角街市活化的住宅和商業混合發展等。 「負」方案是透過進行大規模重組和減少人口,創建一個宜居城市,此方案需政府採取更多主導措施,總樓面面積700萬平方米。 「零」方案是處於上述兩者之間,在維持現行分區計劃大綱圖容許的總樓面面積基礎上,改善宜居環境,總樓面面積 油旺重建最新消息 740萬平方米。

許德亮指出,若原區安置,樓上居民受影響較少,但油旺涉及大量地舖,這才是最大的難題,「相差一條街,一間地舖可以相差幾千萬。」所以,地舖是重建的最大阻力,且區內有不少五金等行業的地舖,能否找到同樣面積的舖位搬遷也成問題。 油尖旺區議員許德亮亦形容,這是一幅漂亮的規劃藍圖,問題關鍵在於如何執行,期望市建局有全盤的應變方案。 今次的油旺研究範圍是本港十八區中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人口密度平均每1000平方米有180人,是全港平均數的6倍;人均居住面積只有18.7平方米,比全港平均數少12.6%。

油旺重建最新消息: 旺角暴躁男誤會被「呠」馬路中心開拖 粗口大鬧的士司機兼撻朵

鄭泳舜相信油旺重建會以私樓為主,目前只知道預留九龍城幾個公共屋邨可作安置,「始終要搬區」,所以重建時要想辦法建多一些支援房屋。 )是由市區重建局於2017年5月推行的研究計劃,內容為針對香港油麻地及旺角兩區的市區重建計劃,結果已於2021年9月公佈。 該規劃研究範圍為北起界限街、南至佐敦道、東起染布房街、西至深旺道、渡船街,共佔地212頃。 文件顯示,油旺研究範圍南至大角咀,北至太子界限街,涉及面積達212公頃,現時居住人口達21.3萬,涵蓋3,350幢樓宇,其中65%屬於逾50年樓齡的舊樓;47%樓宇狀況為「欠佳」、「失修」和「明顯失修」;37%樓宇為「三無」大廈。

  • 其中四成七的樓宇狀況為「欠佳」、「失修」和「明顯失修」;三成七為「三無」大廈。
  • 市區重建局完成油旺地區規劃初步研究,定出六個發展區,當中包括鐵路沿線、旺角街市一帶,明年完成規劃大綱圖後諮詢公眾,暫時未有重建時間表。
  • 【Now新聞台】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接受本台專訪時透露,油旺地區重建計劃最新估計要動用六千億元,市建局要虧蝕一千八百至九百億元。
  • 他希望政府和市建局詳細交代興建資助房屋與私人樓宇細節,比如會否有出租公屋供應等。
  • 今次的油旺研究範圍是本港十八區中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人口密度平均每1000平方米有180人,是全港平均數的6倍;人均居住面積只有18.7平方米,比全港平均數少12.6%。

他續說,油旺人口主要是區內生活多年的老人家,希望「樓換樓」安排能優先給予鄰近重置居民,保留社區網絡。 韋志成表示,六區發展先後次序主要考慮樓宇狀況,並配合附近的發展,暫未有重建時間表,明年初完成規劃大綱圖,並與政府商討後諮詢公眾。 針對區內人口過於擠迫,規劃圖將分「正、負、零」三套發展方向,最遠涵蓋至二○四七年,合共九張圖。 「正」的發展方向,人口將與現時相若,為廿一萬至廿二萬;「零」的發展方向,人口將減至十八萬至十九萬;「負」方案的人口則進一步減至十五萬至十六萬,此一方案最難執行,因涉及大量人口遷離,短期內無法達到。 本土研究社陳劍青稱,日前公布重建的長沙灣兼善里項目,市建局早於2019年6月的網誌中提及兼善里重建工作,並於今年6月的網誌重提該項目,指「市區更新資訊系統」可協助規劃工作,包括將官地納入發展。

油旺重建最新消息: 重建4大方案 3. 活化油麻地果欄

至於旺角方面,報告研究範圍建議將於旺角東水渠道一帶重開鋪面渠,情況類似韓國清溪川般,可於在河道兩旁設綠化公園,並在兩旁興建商住或服務式住宅混合發,沿途亦有商業街,配以特色建築提升吸引力。 市建局在油旺研究報告中,提出幾大主要區域作為重點重建區域,包括水渠道城市水道、亞皆老街商貿/聯繫樞紐、旺角街市更新活化、油麻地果欄建築群保育、油麻地南「西九龍門戶」綜合發展等。 發展局表示,政府大致歡迎研究提出的建議方向,並會採納「正」方案作規劃願景,為日後逐步改劃分區計畫大綱圖等提供指引。 研究根據發展密度、設計人口規模,以及對資源的影響,制定了「正、負、零」三個概念藍圖方案。 其中「正」方案,即是重點促進經濟增長,在基礎設施和規劃容量的限制之下,增加一億方呎的住宅及非住宅樓面。

油旺重建最新消息

至於果欄建築群會活化保育,發展新的零售、餐飲、休閑及藝文用途,新大樓上蓋可作商業發展,包括服務式住宅。 身兼市建局非執行董事的立法會議員鄭泳舜稱,希望當局詳細交代興建資助房屋與私人樓宇細節,包括因應當區有不少基層住戶,是否會有出租公屋供應等。 市建局又提到,在研究範圍內,有超過四百幢樓宇的現有地積比率已達規定的最高許可水平相若,以及有四百幢樓宇的地積比率已超過其上限。 「正」方案是設定是增長與宜居,重點促進經濟增長,旨在於基礎設施和規劃容量的限制下,增加總樓面面積至942萬平方米,估計虧蝕1000億元。 而參考外國例子,如日本有水產、蔬果市場,歐美亦很常見,而本港的果欄很有特色,不少遊客和市民都喜歡去買水果,故鄭泳舜認為果欄很有潛力發展成旅遊景點。 「將果欄搬去其他區,對果欄商戶比較困難。」鄭泳舜說,市建局的活化計劃提供更多地方給果欄,另方面增加旅遊景點,增加交通配套,方向是好。

油旺重建最新消息: 油旺變天 重建藍圖曝光 如何執行成焦點

鄭泳舜表示,油旺人口密度高,聚居很多基層市民,多劏房戶,重建涉及搬遷問題,因此成功的關鍵在於如何安置這些居民。 香港2030+指出,為實踐可持續發展,香港需要改造發展稠密的市區,以應對綠化,公共空間及公共設施不足的問題。 發展局昨日向立法會提交文件,披露耗時4年的「油麻地及旺角地區規劃研究」(油旺研究)最終結果,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會議將於下周二(28日)開會討論。 韋志成亦提出,重建時如可容許住用及非住用地積比,將住宅地帶改劃為「其他指定用途」並註明「混合用途」,只訂明總地積比及最高住宅地積比,因應不同因素及需要調整地積比的分佈,即可按情況隨時調整住宅或商業用途的比例。 他舉例指,過去一些發展項目已訂明住宅的地積比為7倍,非住用為2倍,即總地積比為9倍,但日後可引入浮動比例,即發展時可按情況調高或調低住用地積比,例如8.5:0.5或5.5:3.5等,但總體地積比不會變。

所得資料將被用作日後核實受重建影響人士可獲現金補償或安置安排的資格的基礎,並於公布重建項目當日宣布收購政策。 早前市建局擬於馬頭圍道項目試行維修基金,強制業主供款應付樓宇維修,但因項目改為首置上車盤而「胎死腹中」,韋志成稱未來仍會想於市建局自行發展項目中推行,但現時未有合適樓盤可用,「大家畀啲時間我搵吓。」他又指,最終希望政府以立法手段處理。 陳又指,地積比概念並非單純數字遊戲,而是牽涉地區土地資源再分配,「你令到一個區嘅密度好似可以倍大咗,其實你咪令到個地區嘅環境、交通負荷加大」,對三區的規劃影響深遠。 Yahoo新聞 雅虎香港油麻地 NFT上架 已拆卸油麻地停車場在元宇宙重生 插畫師:希望幫香港做啲嘢 重建的巨輪不停轉動,城市的面貌亦隨之改變,包括即將面臨重建的油麻地。 插畫家歐陽俊禧(PureHay)與雅虎香港合作推出油麻地NFT藝術作品,透過畫作、聲音及動畫,讓已拆卸的油麻地停車場在元宇宙重新,保留歷史痕跡,「希望幫香港做到啲嘢」。 至於重建旺角街市,韋志成透露會整合周邊的小販攤檔,建立特色市集大堂在新大樓內,並會加入與飲食相關的零售及表演場地,設有玻璃幕頂。

油旺重建最新消息: 休憩用地嚴重不足

若政府採納「正」方案,即有望會增加居民居住的人均面積,亦可減少虧蝕。 市建局(URA)計劃重建「油麻地、旺角地區」(油旺區)212公頃的面積,所涉及的規模之大、難度之高,的確很考智慧,很考工夫。 研究包括區內基準研究、規劃及契機分析、市區更新總綱概念藍圖及策略的不同方案三個階段,合共兩年,預計於2019年中完成。 特區政府表示,大致歡迎油旺研究所建議的方向,並傾向採用「正」方案將被採納作規劃願景(見表),為日後逐步改劃相關的分區計劃大綱圖。 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6月曾表示,「正」方案仍令該局虧蝕最少1,000億元。 市建局指出,全面實施概念藍圖後,可帶來不少公眾利益,包括將人均居住面積由現時的18平方米,增至22平方米至26平方米;將休憩用地供應由目前欠缺19公頃,增至擁有3公頃至8公頃的盈餘;以及減少21%至22%的道路空間,以提升環境質素及易行度。

另有約43%的業主希望可「樓換樓」方案賠償,另有約42%業主希望「以7年樓齡的假設重置單位呎價×物業實用+相關費用津貼」作為賠償。 財政方面,截至三月底,市建局資產淨值四百七十億元,當中二百八十億元是不動產、一百八十億元是流動資金,未來五年動用三百四十億元,主要用以收購土瓜灣的重建項目,最快明年底招標,之後才有資金回籠。 對於有批評市建局重建賺到盡,韋志成澄清市建局歷來收購了八千個單位,若以四百七十億元來收購舊樓,以最近收購呎價一萬八千元計算,只能收購到六千至七千個單位,顯示市區重建工作艱巨。 為避免有人「落釘」,即於舊樓重建前買入有關單位以於日後收樓時獲賠償,一般不會預先公開重建項目的地址。 根據市建局過往重建工作程序,市建局會在項目的開始實施日期,即刊憲報當日進行凍結人口調查。

油旺重建最新消息: 重建後設甲級寫字樓、酒店

歷時4年才完成的「油旺重建規劃研究報告」早前已出爐,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接受訪問時提到,未來市區重建應透過更新穎的方法提高效益,包括轉移地積比、容許住宅及非住宅地積比互換,整合街道等。 「油旺重建規劃研究報告」提 4 大發展方案:興建大型水道公園、活化果欄成旅遊景點、興建多層大廈重置批發作業、活化旺角街市成為特色市集。 韋志成表示,重建藍圖必然需要政府、市建局及私人發展商參與才能達成,市建局未來會在上述指定的重建地盤推展「先行項目」,亦會在其他地區嘗試應用街道整合及地積比轉移等方法,亦會研究鼓勵私人發展商參與重建的誘因,加快重建步伐。 市建局估計,全面實施概念藍圖後,可優化研究範圍的發展潛力,並可帶來公眾利益,包括將人均居住面積由一百九十四方呎,增加至二百三十七至二百八十方呎;將休憩用地供應由目前欠缺一九公頃,增至擁有三公頃至八公頃的盈餘;以及減少兩成一至兩成二的道路空間,以提升環境質素及易行度。 市建局正式完成油麻地及旺角地區研究,研究範圍內的三千三百五十幢現有樓宇中,約六成五的樓齡超過五十年。

  • 最新的油旺重建規劃研究報告,建議在面積212公頃的範圍內,分5大發展節點,包括在花墟徑附近興建大型水道公園;活化油麻地果欄成旅遊景點,興建多層大廈重置現時果欄的批發作業;活化旺角街市成為特色市集,整合周邊小販攤檔及提供1.8公頃的休憩用地等。
  • 至於備受關注的油麻地北油麻地果欄,市建局則建議把擁有豐富歷史、文化及建築價值的油麻地果欄活化成為一個具特色的旅遊景點,同時保育其特別價值。
  • 對於油旺區的重建工作,URA則是項目的重要持份者和「推手」,必須要與市場產生良性互動。
  • 市建局建議透過「連繫地盤」概念,進行地積比率轉移,即是將一些會被降低規劃價值的地點,例如擬改建為休憩空間,或為了保育舊建築等地點的地積比率,轉移到位於策略性位置的大型重建地盤,例如發展節點及活動節點。
  • 民間團體質疑市建局在油旺地區規劃直接繞過成立〈市區更新地區諮詢平台〉的機制,自行進行《油旺地區規劃研究》,先制訂了整個油尖旺的重建計劃,才對社區持份者和公眾進行諮詢,舊區街坊自主促進組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質疑整個諮詢根本是先有預設結論。
  • 市建局並建議,尋覓合適地點提供「港人首置盤」,在「上海街618」項目提供青年「共居」空間。

研究指出,至2047年,該範圍內約 80%樓宇的樓齡將超過70年,預計新建住宅單位的數量將遠遠落後於現有樓宇的大規模老化。 文件內未有指出涉及「整合街區」及五大發展節點的確實用地,僅用顏色標示範圍,亦未有具體指出重建涉及的工作。 不過將文件內的發展範圍,對比市建局的重建地圖及政府的地理資訊地圖,可大約對比出涉及的大廈及街道。 《香港01》曾向市建局查詢有關重建工作的確實範圍及展開人口凍結的工作時間表,市建局指將於立法會會議上交代,暫時未有補充。 陳劍青又指,市建局獲政府補貼官地後,便有責任興建公營房屋,或可供「上車」的可負擔房屋,惟現時計劃「係完全空白」,而油旺正正缺乏資助房屋供應,變相劏房户無法原區安置上樓,滿街私樓亦會令整區樓價飛升,形容以公家資源做重建項目是「全方位打劫政府土地」,批評市建局逃避責任。 韋志成提及,在今次的油旺研究中,已檢視透過地積比轉移,可將區內一些未有用盡地積比、並位處於較難大規模重建的建築物,將其「剩餘」地積比取出,轉移予有重建潛力的地盤,令後者可建樓面積提升,增加重建效益。

油旺重建最新消息: 研究結果

本土研究社認為2030+作為指導香港規劃方向的策略報告,清楚表明香港未來的城市發展必須朝着「宜居城市」的方向設計。 策略報告明確提出要藉市區更新,改造舊市區擠迫的情況,空氣質素及噪音環境。 具體措施包括在市區提供更多綠化及休憩用地,以提升舊區市民的生活質素。 若市建局未來透過修改規劃條例,放寬油旺發展限制,允許在舊區興建更多單位,不但令兩區的人均休憩空間變得更低,更有違2030+「宜區城市」的發展原則。 該處亦可發展為高端甲級寫字樓、零售商業、酒店、文化藝術及住宅等混合用途,重建規劃與觀塘裕民坊相若。 研究並建議在整合街區發展範圍,尋找合適地盤,以港人首置形式興建資助房屋,實際供應量將按資源情況、技術可行性和政府政策而定。

油旺重建最新消息

近年市建局亦有預告地區性重建計劃,包括於6月時曾指會研究重建西灣河和黃大仙,將涉及共500至600幢大廈,期望1年內完成。 而市建局亦市深水埗提出「小區規劃」方案,涉及16公頃的深水埗舊區範圍。 油旺重建最新消息 報告未有明確訂明,轉移地積比的土地涉及的是甚麼土地,但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質疑,將轉移地質比的土地涉及官地,猶如「全方位打劫油旺土地」,以公家資源補貼私樓發展,認為市建局應肩負責任,興建公營房屋,讓受影響的劏房户可獲原區安置。 政府表示大致歡迎有關建議方向,並會採用增加額外建築樓面面積的方案,即是市建局提出「正負零」方案中的「正」方案,並支持推行研究建議的新規劃工具。 油旺重建最新消息2023 市區重建局完成歷時四年的「油旺地區研究」,建議全面重新規劃該區,提出將花墟水渠改建為水道公園等的五大發展節點,改善地區面貌,並透過地積比轉移等新的規劃工具,提高重建的財務可行性。 油旺研究亦提議屋宇署提供額外樓面面積或建築物總樓面面積寬免,以提供誘因鼓勵實現有利市區規劃的特定目標。

油旺重建最新消息: 油旺變天 重建油尖旺4大方案搶先睇

周又稱,部分受訪者曾直言「將來起豪宅,就算免費畀我住,都畀唔起管理費」,認為政府應考慮如何安置該區居民,同時加強與區內少數族裔的溝通。 運輸署的研究顯示,旺角平均每日因上班,上學及其他原因而衍生的交通流量高達100萬。 同時,旺角及油麻地兩區亦是兩個吸收最多旅客觀光及購物的地區之一,單是旺角女人街/波鞋街及油麻地廟街每年就已經吸收了14%的總旅客流量。 據九巴員工協會理事長李國華稱,來往天恆邨總站至旺角柏景灣的265B路線,由銘基書院往旺角街市,平時一分鐘車程,遇上大塞車可塞足一小時。 根據過往市建局重建程序,於宣布啟動重建後,當局會即日派人到場進行人口凍結工作。 本土研究社陳劍青指,居於該區的劏房户獲得的資訊未必流通,擔心他們於重建前已被業主逼遷。

油旺重建最新消息: 發展次序需考慮樓宇狀況

這些目標可包括提供高於政府規定的額外休憩用地,地盤整合及改善整體環境和提高連接性的良好設計,如行人通道、地下廣場、空中花園和柱廊設計等。 至於備受關注的油麻地北油麻地果欄,市建局則建議把擁有豐富歷史、文化及建築價值的油麻地果欄活化成為一個具特色的旅遊景點,同時保育其特別價值。 果欄毗鄰巧翔街的一幅用地將興建一幢多層的商業大廈,其基座用作水果批發市場,以重置現時果欄的批發作業。 現時果欄的建築群則將保留作水果零售和其他與旅遊相關的用途,在果欄以南的土地則用作興建新的精品酒店、休憩空間和藝術及文化用途。 根據發展藍圖,油旺區人口的人均居住面積由現時18平方米,增至22至26平方米,市建局並會提供更多「港人首次置業」房屋等。

油旺重建最新消息: 油尖旺目前市區狀況

現時區內較多二十多層的舊樓,最高三十多層,增加三分一發展空間料可減低不少財政壓力;另外可以通過上市等方式集資,避免財赤越滾越大。 許德亮則提到,油旺涉及很多私人業權,難以「起完一部分搬一部分」,整個藍圖太大,也難一下子重建。 油旺重建最新消息 此外,一旦重建方案公佈,就會有很多人「落釘」,變成收購價越來越高,難以實行。 因此,政府須運用收回土地權,落定一個收購價,有系統地分階段重建,做到原區安置。 身兼市建局非執行董事的立法會議員鄭泳舜接受《龍週》記者訪問時指出,油旺區過去一直有不少重建項目,但規模較小,對改善社區效益很小,交通配套、改善居住環境和空氣問題等一直做得不理想,這次整體規劃藍圖可說是吸取過去的經驗,「如果做得成,油旺將帶來新景象」。

油旺重建最新消息: 重建4大方案 4.重建旺角街市

油旺地區規劃研究是由市區重建局於2017年5月推行的研究計劃,其目的為探討油麻地及旺角兩個舊區的土地使用效益及復修模式,以更佳方法善用土地,應付社會各種發展需要。 研究涵蓋範圍約為212公頃,涉及約3,300座樓宇,當中超過80%,即2,700多幢樓宇的樓齡為30年或以上。 研究還特別提到,油旺地區內只有一小部分公營房屋,市建局可在重建期間整合街區發展範圍內尋找合適的地盤,以「港人首次置業」的形式興建資助房屋,選址均有便利的公共交通,並鄰近政府、機構或社區用途設施,惟實際供應量將按資源情況、技術可行性和政府政策而定。 市建局在2017年開始展開油麻地、旺角地區規劃研究,經過4年時間終於周五向立法會提交研究報告,建議在面積212公頃的範圍內,分5大發展節點,並將部份範圍劃為「建議整合街道」發展。

油旺重建最新消息: 地積比轉移

假如地契容許業主興建10層高的樓宇,但業主只興建9層,就可以將剩餘一層的地積比賣給其他重建的發展商,再利用該金額重新翻新樓宇。 油旺重建最新消息 市區重建局完成油旺地區規劃初步研究,定出六個發展區,當中包括鐵路沿線、旺角街市一帶,明年完成規劃大綱圖後諮詢公眾,暫時未有重建時間表。 另一方面,土瓜灣首置上車盤煥然懿居銷情理想,市建局表示,若再推首置上車盤,會增建一、兩房單位。

該處將發展成為受歡迎的匯聚點,其新地標發展項目將是西九龍和尖沙嘴的延伸。 油旺研究亦將兩區分為五個「市區更新潛力地區」,例如旺角東及西會成為「動力商貿區」、油麻地 油旺重建最新消息 會成為「歷史文化生活區」,而五個潛力地區下再設五個發展節點,即日後區內重點發展的所在位置,均位處策略性位置,交通便利,與港鐵站的距離屬可步行範圍內。 油旺重建最新消息2023 鄭泳舜認為重建費用很高,未必能單靠政府,除了轉移地積比、增加地積比等,仍要想多些方法,達至收支平衡,否則一定會影響重建進度。

油旺重建最新消息: 香港迪士尼樂園加價劏客?一隻雞髀竟售$160!網民竟力撐:唔貴喎

據許德亮了解,果欄的商戶並不想搬遷,因涉及「執位」、外檔和內檔如何分配等複雜問題。 另一問題是按照果欄的規劃應是把果欄升高,下面用作泊車,但商戶不願搬上樓。 對於油旺區的重建工作,URA則是項目的重要持份者和「推手」,必須要與市場產生良性互動。

市建局去年展開油旺地區規劃研究,3350幢樓平均樓齡52年,當中850幢舊樓已經用盡地積比甚至超出上限。 根據政府統計處2011年香港人口普查統計資料,油尖旺區的居住人口為307,878人,以每平方公里計算,人口密度為44,045人,遠高於全港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為6,544人的平均數字。 ,比全港人口密度高約6.5倍,是全香港、以至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 他指,雖然油旺重建未有提供確實的重建範圍,不至於「打開口牌」,但不排除於潛在重建區內會出現投機行為;加上區內有不少劏房户,他們未必即時獲得重建的資訊,擔心於重建開始前他們會被逼遷。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