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醫管局加薪-2023詳細介紹!(小編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醫管局加薪-

他稱,不排除會更換承辦商,日後醫管局會按委員會建議,派工程師現場督導醫院的高風險維修工程或重要工序,但他強調聯合醫院事故涉及原廠保養,而醫管局共有41萬件醫療儀器,每個儀器設計均有獨特性,採用原廠保養是為了保障維修質素。 聯合醫院手術室在2月18日發生罕見手術燈墮下事故, 醫管局完成檢視醫療儀器及設施保養維修報告,認為就高風險醫療儀器保養要加強內部監督機制。 醫管局策略發展總監程偉權今日(8日)在電台節目稱,涉事手術燈承辦商在懸掛過程及工序未有跟足維修手冊,包括發現手術燈螺絲鬆脫時,未有作出更換而只作扭緊。

多間公立醫院早前連環爆出冧石屎等事故,醫管局「檢視醫療儀器及設施保養維修事宜委員會」周三(7日)提出23項建議,包括增聘醫學工程師以監督高風險級別醫療儀器。 對於聯合醫院手術室手術燈墮下事故,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指表示對承辦商表現非常不滿,指無論是獨立專家及承辦商的初步報告都顯示,承辦商保養維修不符合標準及有不足之處。 公務員及合資格人士在同一醫院於同一段留院期間,只須提交一次申請。

醫管局加薪-: 薪酬趨勢2023|經修訂的假期

公務員及合資格人士亦可以特惠住院費入住醫管局轄下醫院,以及免費獲得急症室服務。 醫管局加薪- 醫療及牙科福利資格核證系統(資格核證系統)已於二零零八年六月三十日起全面實施。 本港醫療人手緊張,支援職系員工亦身受其害,工作壓力極大,要求醫院管理局加薪。 早前《香港01》獨家報道,將上調三級支援職系員工起薪點7%至9%,現有員工就加薪2.5%。 不過,方案被工會批評,令現有員工與新入職員工的薪金相距縮窄,對現有員工不公平。

香港醫療人員總工會副主席馮權國指,加薪方案對長期服務的員工極不公平,又指「員工已經做到好憤怒」。 工會上月22日透過問卷訪問了逾萬醫療人員,當中92%受訪者,要求醫管局把新人舊人統一加薪。 在仁濟醫院內科部任職「PCA3」11年的張瑞華,現時薪酬為15599元,她認為醫管局提出的方案未顧及舊員工的感受。

醫管局加薪-: 醫院基層員工加薪「重新輕舊」 醫管局未穩軍心如何護民康?

工會於3月7日至11日,向會員及支援職系員工發電子問卷調查,共接到7,817份回覆,當中有八成受訪者接受方案,17%表示不接受,3%表示無意見。 三級運作助理(OPA)方面,一般新員工起薪點由現時10,715元加至11,700元,加幅為9.2%(985元);如需要在病房內工作,且需輪班,則由現時起薪點10,715元加至13,000元,加幅21%(2,285元)。 至於病房內工作的現職運作助理,如需輪班工作者,在入職半年後可加到11,787元。 謝碧容主任同時期許同學們進入職場後要保有服務熱忱,成為醫護人員最堅強的後盾,善盡身為健康醫療服務產業行政管理者的社會責任與神聖使命。 系主任謝碧容表示,嘉藥醫管系成立至今已35年,畢業系友遍布全國各大醫療院所,日後進入相關職場都會有學長姊的照顧;日前放榜的醫務行政人員證照考試,全國排名前5當中,嘉藥醫管系就包辦了3名,顯示醫管系培養醫務相關人員的超強實力。 程偉權指,醫管局正研究根據合約條款追究,包括法律選項,又不排除會更換承辦商,但他解釋,該宗事故涉及原廠保養,而醫管局共有41萬件醫療儀器,每個儀器的設計均有獨特性,採用原廠保養亦是為了保障維修質素。

由二零一八年七月三日起,逢星期一至五(公眾假期除外),屯門診所於夜間診症時段每日為現職公務員提供五個優先籌。 於夜間診症時段,公務員優先籌的登記時間為下午五時四十五分至六時三十分。 公務員如在下午六時三十分之後到屯門診所按先導計劃求診,即使當日夜間診症時段已派發予現職公務員的優先籌數目尚未超逾指定名額,他們都不會以優先籌獲得診治。 每間診所的優先籌數目各有不同,而且會因應當日的具體情況作出調整。

醫管局加薪-: 薪酬趨勢2023|出現公傷有以下福利

公務員可向診所登記處或致電普通科門診診所的一般查詢電話號碼,查詢是否尚有公務員優先籌。 公務員如欲得知普通科門診診所優先籌的大概使用情況,可參閱附表。 醫管局檢視醫療儀器及設施保養維修事宜委員會,綜合早前多宗事故、員工和專家意見,提出23項建議保障病人及員工安全。 回顧今次事件,支援職工在原方案一出已向局方表達不滿,認為對資深員工不公,但醫管局調整後的方案依然厚此薄彼,觸發工會發動靜坐抗議,最後要由梁栢賢親上火線「拆彈」,但每事靠高層出馬擺平,並非良好體制應有的管理模式。 比起醫生與護士,今次支援職系的訴求相對簡單,但員工仍要透過社會輿論等外力,才能讓管理層改變決策,讓人質疑醫管局的內部溝通機制是否出現問題,中層無法發揮下情上達的功能。 發言人表示,是次醫管局就支援組別員工事宜進行的顧問研究,只涵蓋以薪幅制度支薪的病人服務助理、 運作助理和行政助理。

上周二(5日),工會宣布與資方談判破裂,要求劃一加薪12%,並計劃在上周四(7日)到醫管局總部靜坐抗議。 醫管局行政總裁梁栢賢在上周三緊急與工會代表斡旋,傍晚達成所有支援職系員工劃一加薪8%的初步共識,涵蓋約2.5萬人,涉及經常開支4億至5億元。 公務員事務局今日(13日)公布,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已就2023至24年度公務員薪酬調整作出決定,高級公務員加薪2.87%,中低級加薪4.65%,與早前建議相同,生效日期追溯至4月1日。 調查中有98%受訪者為病人服務助理(PCA)、運作支援助理(OPA)、行政助理(EA),其餘2%受訪者為健康服務助理(HCA)及二級工人等基層員工。

醫管局加薪-: 薪酬趨勢2023|度假旅費津貼額

大會特別邀請去年獲得優秀實習生獎的劉怡萱及巫思穎同學,與學弟妹分享實習的經驗,怡萱提到醫院部門分布很廣要會善用實習資源充實職場專業能量,並建立良好人脈使實習獲取豐盛的成果。 活動最後在謝碧容主任的帶領下,在同學們宏亮的宣誓聲,及師長前輩的祝福下順利完成。 該病人身高約1.8米、健碩身材、短髮並留有鬍鬚,身穿綠色長袖有領上衣、黑白格仔長褲及拖鞋。 院方呼籲公眾人士若發現病人,請馬上致電長沙灣警署或致電999報告。 九龍西聯網發言人指出,該名28歲男病人由於受傷,11日由葵涌醫院職員陪同下,前往到瑪嘉烈醫院急症室求診,於晚上9時45分自行離去。 醫管局加薪-2023 黃仁龍表示,有關社區治療令,以往有報告指出該治療令的複雜度高,涉及社會保障及個人權利平衡問題,在外國實踐時產生不少問題。

醫管局加薪-

正常辦公時間以外,即夜間診症時段,以及星期日與公眾假期的診症時段,均不設電話預約服務。 資格核證系統不涵蓋的公務員及合資格人士,到指定機構求診時,須出示有效的通用表格第181號(適用於在職公務員及其合資格家屬)或庫務署表格第447號(適用於退休公務員及其合資格家屬)及有效的身分證明文件。 馮權國續指,需要時間與會員商討新方案,故決定擱置明日的靜坐行動,如會員反對方案,會商討下一步行動;他又指,會上氣氛良好,感受到梁栢賢的誠意。 醫管局加薪- 工會曾指逾半成員要求百分之9以上的統一加薪,被問及會否擔心會員不接受新方案,馮權國指要實事求是地和會員商討,現時說不上擔心。

醫管局加薪-: 專科門診服務

不過,因三級員工的頂薪點亦即二級員工的起薪點,因此二級員工的起薪亦會由15,735元加到16,389元,令受惠人數增至16,000人。 醫管局主席胡定旭今天在記者會上表示,整項調整涉及3億5,500萬元;新方案不影響給予病人的資源,並有助提升醫生士氣。 他說,在聘請額外人手之前會有過度期,但加強人手只是其中一樣方法,其他例如系統架構、釐定職責、分配工作及運用科技等同樣重要,可以達到有關效果。 曾為醫管局成員的立法會議員郭家麒認為,醫管局的管理造成今日局面,政府有不可推卸責任,因為根據《醫院管理局條例》,醫管局大會成員由特首任命,但特首在委任這些成員時沒有任何準則依循。 郭家麒指出,若特首以親疏喜好來安排任命,便會令大會在討論醫管局決策方針時「塘水滾塘魚」。 總結支援職工的加薪風波,醫管局本可輕鬆解決,而內部溝通失靈,問題根源離不開醫管局老大難的管治問題。

雖然醫管局提供的醫療服務已相當全面,但是在某些情況下,醫管局主診醫生因醫療需要為病人開處屬必需的藥物╱儀器╱服務,有時是醫管局須收費或沒有供應的。 醫管局加薪- 在這些情況下,公務員及合資格人士可向醫管局選購所需項目,或從外間選購所需項目(只在醫管局沒有供應所需藥物╱儀器╱服務時),然後就指定項目向衞生署申請發還醫療費用或申請直接付款。 人員在初次受聘時,有責任盡快向部門管理人員申報本身及其合資格家屬的個人資料;資料如有變更,也有責任盡快申報,以供部門更新部門及/或中央薪俸相關資料庫的紀錄。

醫管局加薪-: 醫療及牙科福利資格核證系統

基督教聯合醫院塌手術燈事故中,獨立專家報告及承辦商調查報告均顯示,儀器維修程序不符標準,醫管局會按合約條款追究承辦商責任。 議員陳凱欣質疑,額外增加人手去監管承辦商工作的安排,可能衍生醫管局與業界搶人手,擔心市場上是否有足夠人手供應,促請醫管局盡快交代。 她又說,聯合醫院承辦商最近獲續約,難以理解當局為何續用其服務。 香港醫療人員總工會今(4日)召開記者會表示,反對醫管局上月26日提出的支援職系員工加薪方案,當中方案提出增加新入職員工薪酬9至14%。 醫管局加薪-2023 工會要求新人舊人統一加薪,且加薪幅度不少於12%,又指若明日與醫管局的會議未能達到共識,不排除採取「任何行動」抗議。

對於本港目前只有400多名精神科醫生,與世衞建議的700個有差別,李夏茵說國際指標是否有用,要視乎當地本身情況,又說公私營精神科醫生現時已有合作,可探討是否再加強合作,包括家庭醫生協助處理輕症。 公務員及合資格人士請聯絡所屬牙科診所查詢詳情,並在延長服務時間求診前先行預約。 衞生署轄下設有6間公務員診所,1間位於九龍,2間位於香港島及3間位於新界。 醫管局加薪-2023 公務員診所可供公務員及合資格人士作即日約期,預早約期(七個工作天內)及覆診約期。

醫管局加薪-: 相關文章

計劃詳情(包括參與計劃的私家專科醫生名單)載於醫管局網站。 有關根據這項計劃發還自付額的安排,公務員及合資格人士請參閱詳細說明。 醫管局透過其專科門診診所,為一般巿民,包括公務員及合資格人士提供專科門診服務。 持有公立或私家診所醫生轉介信的公務員及合資格人士可前往醫管局的專科門診診所登記預約。 公務員及合資格人士只要透過資格核證系統核實其資格,或在出示有效的通用表格第181號或庫務署表格第447號,以及出示有效的身分證明文件後,便可於已預約的診症時間在醫管局轄下的專科門診診所獲得免費診療服務。

醫管局加薪-

溫文儀指醫管局具740多人團隊負責樓宇結構安全,而最近3年聘請的顧問人力資源僅20至30人,只要增加人手便能自行處理,「自己人做更有責任感」。 醫管局加薪-2023 委員會又建議醫管局按樓齡、使用量、結構/建築物料的獨特性、剝落紀錄及風險狀況,訂立定時的保養計劃。 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說,各醫院將成立「醫院安全委員會」,由院長擔任主席,成員包括樓宇管理、行政事務等同事,加強監督醫院安全。

醫管局加薪-: 公務員及政府聘用的非公務員自願參與醫療保險計劃

在公營醫療體系前線服務的,除了醫生與護士以外,還有一群默默耕耘的支援職系員工,包括俗稱「病房阿姐」的病人服務助理、運作支援助理及文員等。 他們主要負責看護與清潔等工作,但近年前線醫護人手短缺,又要應付繁重行政工作,導致病房助理需要兼顧量血壓等技術工作。 當公立醫院不勝負荷,基層員工「做到無停手」成為常態,但支援職系起薪低、晉升慢、易勞損,故工會不斷要求改善薪酬待遇。 根據公務員事務局網頁,公務員及合資格人士除須支付《公務員事務條例》規定的住院費及假牙和口腔裝置費用外,可免費享用衛生署或醫管局提供的醫療及牙科診治服務。 另外,如經醫管局或衛生署主診醫生證明有關藥物、儀器及服務是因病人病情所需而開處,而該項目是醫管局須收費或衛生署沒有供應的,公務員及合資格人士亦可向衛生署申請發還醫療費用。

醫管局加薪-

此外,自2001年開始,醫管局不再招聘該職級而改成招聘在病房提供病人服務的支援員工,現時約有1,200多名現職健康服務助理於醫管局轄下各醫院工作。 醫管局行政總裁梁栢賢上周三(6日)宣布,建議為所有支援職系員工劃一加薪8%,涵蓋一至三級員工約2.5萬人。 香港醫療人員總工會今日(11日)公布調查,指共有八成會員接納醫管局的調整方案,因此工會執行委員會通過接納醫管局劃一加薪8%的方案。 公務員醫療及牙科診療常務委員會在1996年開始推行公務員自願參與醫療保險計劃。 在公務員及其合資格家屬現有的醫療及牙科福利以外,輔以一項自願性參與的醫療保險計劃,讓公務員可以選擇為自己及家人購買醫療保險。

醫管局加薪-: 薪酬趨勢2023|公務員新附帶福利:度假旅費、房屋、醫療及牙科福利

嘉南藥理大學醫務管理系,舉辦「2023年度實習座談暨誓師大會」,由該系謝碧容主任帶領106位即將於暑假進入全國各大醫療院所實習的學生,齊聲朗讀宣誓文,為投入醫療前線成為第一線醫護堅強後盾做萬全的準備。 九龍西聯網發言人今日(6月12日)呼籲,葵涌醫院一名28歲男病人,於11日晚自行離開瑪嘉烈醫院,呼籲公眾人士協助尋找。 疾管署提醒,目前正值登革熱流行季節,近期國內各地陸續有降雨情形,請民眾落實「巡、倒、清、刷」,並於雨後進行巡檢,加強住家內外環境整頓與孳生源清除,以降低病媒蚊密度;戶外活動時請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使用政府機關核可的防蚊藥劑。 疾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鈞今(13)日公布個案,是一名台南市仁德區40多歲女性,6月初出現症狀後,經過三度就醫確診感染第一型登革熱,這也是台南三年來首見本土登革熱。 台南市方面已經成立區級指揮中心進行防治,個案在可傳染期還曾去過宜蘭、花蓮、高雄旅遊,相關縣市也將針對其活動地點進行防治措施。

  • 關於就診醫管局機構的藥房供應的藥物,申請由衞生署直接付款的步驟概要,公務員及合資格人士請參閱流程圖。
  • 張瑞華又指,現時員工的工作已經超負荷,大量同事出現工傷,而局方卻未對工傷員工作足夠支援。
  • 醫管局已推出公私營合作先導計劃–「耀眼行動」白內障手術計劃。
  • 遇有緊急情況,公務員及合資格人士,一如公眾人士,可向護士長求助。
  • 他們的資格經核實後,便可如本地孕婦一樣獲醫管局提供產科服務。
  • 合資格人士只會在通過資格核證系統,或通用表格第181號/庫務署表格第447號確定其資格後,才獲提供公務員醫療福利。

醫管局委託的顧問公司建議先解決支援職系「無人入職」的問題,故局方提出先增加新入職的三A及三B級助理起薪點,加幅達9%至14%,舊員工則加薪2.5%並且按年資調整。 工會不滿這個方案,認為它變相拉近不同職級新舊員工的薪酬距離,質疑局方漠視資深員工。 李夏茵表示,鑽石山持刀謀殺案事件與資源人手及跟進不足無關,她認同如能增加人手,相信有助支援嚴重精神病患人士。

醫管局加薪-: 工會斥與原方案無分別 不排除靜坐抗議

她形容現時的工作環境惡劣,病房原只可容納30多人,但現時每日平均住院病人維持60多人,「最壞情況下,我們試過1人照顧60多人。」她認為在此環境下,舊員工的加薪幅度不如新人,是不公平的做法。 張瑞華又指,現時員工的工作已經超負荷,大量同事出現工傷,而局方卻未對工傷員工作足夠支援。 她以自己為例,她曾因工致椎間盤突出和腳部神經麻痺,影響工作效率,自此以後,就算工作努力,在升職上往往成為次要考慮。 她又指,醫院現時會聘請外判員工,但這些外判員工缺乏經驗,且並非長時間在同一醫院工作,她們作為舊員工,要付出額外的精神和時間為他們作培訓,反而對工作效率造成負面影響,建議就此制度作出檢討。 醫管局支援職系員工代表,明(5日)跟醫管局會面,討論薪酬方案。

醫管局加薪-: ‧ 醫療元宇宙!台大微軟聯手創「創傷3D全息影像資料庫」 3大應用曝光

由二零零七年二月一日開始,內地孕婦如已懷孕七個月或以上,必須於入境管制站出示由醫管局醫院或私家醫院發出的預約確認書,證明已獲得香港醫院的產前檢查及分娩的預約。 郭家麒在2004年擔任醫學界立法會議員時,與代表衞生服務界的李國麟一起獲委任為醫管局成員,是當時局內的兩名立法會民意代表。 郭家麒在2006年任期屆滿前夕,不獲續約,當時有聲音指這或與他經常發言挑戰醫管局管治有關。 郭家麒之後的醫學界議員,沒有再被委任為醫管局成員,現時醫管局大會成員名單中,更沒有任何一名立法會醫護界別的議員。 調查局台北市調處偵辦《營業秘密法》案件,上週拘提義守大學美魔女教授楊智惠時,調查官漏未宣讀罪名及法律權利,遭楊女向法院聲請提審後獲釋。 媒體今晚傳出,調查局承辦組長疑約楊女餐敘並涉嫌「性騷擾」,調查局表示已責成督察追查真相,將依《性騷擾防治法》程序處理,此案也將由該處其他單位接手。

醫管局加薪-: 醫管局將增聘人手 加強醫療儀器保養及樓字安全勘察

公立醫院連環「冧天花」、「冧器材」等事故,惹公眾關注醫院設施維修保養及醫療安全。 醫院管理局成立委員會檢視問題,昨日發表報告,提出23項建議,包括增加醫學工程人員編制,負責監督承辦商保養維修,亦增加由內部員工勘察樓宇安全,以及引入新科技記錄樓宇檢驗及維修情況。 醫管局管理逾300幢建築,過半落成逾30年,設施老舊,而醫院服務需求續增,儀器及設施長期極高使用量,該局每年共逾35.1萬次維修或保養醫療儀器。 委員會指出,醫管局依賴原廠供應商或外判承辦商保用、維修儀器,而該局不會安排醫學工程人員在場參與,或少時間監督保養維修,僅技術支援採購醫療儀器,僅要求承辦商於保養後交報告等,部分醫療儀器的保養及操作手冊又遺失,導致保養服務監管不足。 醫管局檢視醫療儀器及設施保養維修事宜委員會主席溫文儀坦言,公院相關人手較私院低,至少增聘一倍人手。 另外,42間醫院一般每3年由外判顧問檢測樓宇結構,委員會建議改由內部員工負責。

關於就診醫管局機構的藥房供應的藥物,申請由衞生署直接付款的步驟概要,公務員及合資格人士請參閱流程圖。 醫管局加薪- 他們的資格經核實後,便可如本地孕婦一樣獲醫管局提供產科服務。 在入住醫管局醫院時,他們需按《公務員事務規例》所載的現行收費繳付住院費。

公務員及合資格人士如選擇醫管局的私家診所服務需自行負擔有關的醫療費用。 醫管局已推出公私營合作先導計劃–「耀眼行動」白內障手術計劃。 醫管局白內障手術中央輪候名單上輪候時間最長,而又適合接受局部麻醉白內障手術的病人,會獲邀參與這項屬自願參與性質的計劃。 如果他們同意參與此項先導計劃,須向私家眼科醫生繳交不超過8,000元的自付額,而私家眼科醫生則會獲醫管局提供8,000元的定額資助。 先導計劃詳情(包括參與計劃的私家眼科醫生名單)載於醫管局網站。

醫管局加薪-: 政府工

屯門診所也會在一個先導計劃下,在星期一至五(公眾假期除外)的夜間診症時段提供優先籌。 向公務員提供優先診療服務的安排,旨在讓公務員在健康許可的情況下,盡快返回工作崗位,維持政府部門正常運作。 因此,退休公務員或公務員/退休公務員的合資格家屬,不會獲派發優先籌。 如經醫管局/衞生署主診醫生證明有關藥物、儀器及服務是因病人病情所需而開處,而該項目是醫管局須收費或醫管局/衞生署沒有供應的,公務員及合資格人士亦可向衞生署申請發還醫療費用。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