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腫瘤指數11大著數2023!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正常男性成人的血中PSA濃度低(小於4ng/mL),然而攝護腺癌(惡性)或攝護腺炎與攝護腺良性增生肥大(良性)時,PSA均會上升。 甲狀腺是人體最大的內分泌腺體,主要功能是分泌甲狀腺激素,以維持各種細胞正常的生理活動。 要了解甲狀腺有否出現問題,可參考多項指標,而坊間的體檢通常會檢驗T4甲狀腺素,以及TSH促甲狀腺素。

  • 因此我們抽取血液樣本後,測量突變 DNA 在血中的含量,就可以知道有多少癌細胞死亡及崩解。
  • 但是對於這些腫瘤糖類抗原19-9(CA19-9)的異常升高往往在晚期,對於早期診斷價值不大。
  • 在這種情況下,病人即便罹患癌症也無從知道,此即是亞臨床癌症(subclinical cancer)。
  • 抽血檢查就好比用孔洞很大的「篩子」或「漁網」去篩東西或網魚,很方便但不精準,只能篩或網到大的東西或魚。
  • 腫瘤指數上升也不代表確診罹患癌症,因為一些炎症如尿道炎也有機會導致腫瘤指數出現短暫過高的情況,出現假陽性的結果。
  • 對於腫瘤標記,邱瀚模話說得直接,「放火容易滅火難,」他強調,沒有一個腫瘤標記是經過嚴謹的科學證實,連所謂的「正常值」設定都還有待討論,即使是大家健檢最常見的五種癌症標記項目,也是如此。

柳營奇美醫院婦產科醫師謝宗穎,建議至婦產科進行超音波及內診診斷,至於有卵巢癌家族史的婦女,則可以考慮在月經結束後2~3天接受CA-125抽血以及婦產科超音波一起檢查,以收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之效。 在一般的身體檢查中,很少會檢驗這類抗體,通常是病人經醫生初步診斷後,懷疑自我免疫系統出現問題,才需要進行檢驗。 由於這種抗體對於甲狀腺細胞具有細胞毒性作用,若人體TPOAb超出正常值,可破壞組織細胞,誘發甲狀腺疾病。 下面內容會將各項癌症指數依照人體器官做系統分類,並介紹其正常數值範圍、癌症篩檢目標與癌症偵測能力(敏感度),最後會在各系統分類的結尾處,給予針對該系統的綜合健檢建議。 因為健檢的目的著重於癌症的早期發現,所以在癌症偵測能力的項目裡,會再特別強調該癌症指數對於早期癌(可開刀處理的癌症)的偵測能力。

腫瘤指數: 影像學可偵測的腫瘤最小0.7 公分、約3.5億個癌細胞

CA125是一種糖蛋白抗原,糖類抗原125(CA125)增高對於卵巢癌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卵巢癌約有60%的病人會出現糖類抗原125(CA125)升高,手術後應該會迅速恢復到正常值一下。 卵巢癌復發的病人,往往在沒有出現復發病灶的時候就提前出現糖類抗原125(CA125)升高。 腫瘤指數2023 糖類抗原125(CA125)對判斷化療治療卵巢癌的良好指標。

  • 這真是晴天霹靂的消息,擔心多年的胃癌終究躲不過,惡夢成真了。
  • 但若要追蹤癌症病人接受治療後的療效,腫瘤標記有其有意義,因為癌症病人指數高,做完治療後,指數應該要下降。
  • 糖類抗原125(CA125)對判斷化療治療卵巢癌的良好指標。
  • 前後比較看看血中突變 DNA 的含量是否減少,如果沒有明顯改變的話,那麼這個治療可能是無效的。
  • (三)惡性腫瘤:卵巢上皮細胞癌、子宮內膜癌、腹膜癌、輸卵管癌、子宮頸內頸腺癌、胰臟癌、乳癌、大腸癌、胃癌、肺癌。

反過來說,如果從抽血樣本中可以偵測到突變的基因的話,那麼就表示身體裡面有癌細胞,而且癌細胞竟然還破掉釋出突變的(癌症)基因了。 以上所述從血液樣本中分析 RNA 和 DNA 來偵測癌症的方法稱為液態切片。 為了說明這個新科技,在此分享一個實際案例讓大家了解液態切片的價值。

腫瘤指數: 檢驗項目

注意:建议戒烟,预防心血管、糖尿病等,可过一段时间再复查,观察CEA数值变化。 非小細胞肺癌除了化療放療,靶向治療以及最新的免疫治療都是比較有效的治療手段。 非小細胞肺癌的神經元特異烯醇化酶(NSE)一般不增高。 小細胞肺癌的疾病發展速度較快,目前化療是唯一有效的治療手段,但是一旦化療停止,小細胞肺癌又會迅速惡化,所以小細胞肺癌的生存時間較短。 小細胞肺癌的神經元特異烯醇化酶(NSE)與疾病發展同步增高和降低。

那要如何知道自己異常的CA-125值,不是卵巢癌呢? 婦產科超音波以及婦產科醫師的內診,皆是有力的輔助診斷工具。 對於有卵巢癌家族史的婦女,有的婦產科醫師會建議可以考慮接受CA-125以及婦產科超音波一起檢查。

腫瘤指數: 甲狀腺結節非切不可?這四種情況要及早醫治!

以RNA為基礎的檢驗缺點既然是特異性不足,那麼我們就從特異性強的指標著手。 特異性最強的大概就是突變的基因了,因為正常的細胞不應該有突變的基因。 目前醫院的常規影像學檢查能夠偵測到的腫瘤,最小約到 0.7 公分直徑大小左右。 這種大小的惡性腫瘤裡面大概有 3.5 億個癌細胞。

解讀報告時,應尋求醫生意見,如有需要,醫生會轉介病人作進一步檢查,例如接受影像診斷或抽取活組織作檢查等。 癌指數「癌症指數」是量度體內各種「腫瘤標記(Tumor Markers)」的指標。 一般而言,癌症指數測試主要只應用在已確診患癌的病人上,通常每隔數天到數星期抽取3-5毫升血液,監測癌症治療成效。 至於沒有癌症病徵的一般人士,醫生不會建議將癌症指數貿然納入常規體檢。

腫瘤指數: 癌症指數高並不代表患癌?

因此出現前列腺特異抗原(PSA)輕度增高也要根據情況具體處理,因為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特異抗原(PSA)也有一定程度的增高。 腫瘤指數2023 甲胎蛋白(AFP)也不只是肝癌才會增高,其他一些疾病也會出現甲胎蛋白(AFP)輕度增高,比如:妊娠、重症肝炎、肝硬化、睪丸癌、內胚層癌、畸胎瘤、卵巢癌、胃癌伴有肝轉移等。 病毒性肝炎會引起甲胎蛋白(AFP)大於100ng/ml,但隨後會慢慢降低。 這位高階經理人抽完血後,就對太太說:「你也順便抽血檢查吧。」半個月後檢驗結果出來了,這位高階經理人血中沒有可偵測得到的突變基因,但是有異常的 RNA 指向曾經有過幽門桿菌的感染。 「敏感性」指的是腫瘤很小的時候,連超音波檢查、電腦斷層掃描(CT)或磁振照影(MRI),甚至正子掃描(PET)都看不到時,「腫瘤指數」就提前上升了,相當敏感。

腫瘤指數

經過一年的努力後,血中突變DNA 的含量終於清零測不到了。 但事實上,造成肺部小白點原因有很多,有可能是感冒留下的疤痕,也可能是鈣化,定期追蹤即可,家屬卻以腫瘤指標偏高「搭配判讀」,過度放大了其嚴重性。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婦女懷孕3個月後,AFP開始升高,7~8個月時達最高值,一般在400ng/ml以下,分娩後3周恢復正常。

腫瘤指數: 液態切片:從血液中找「突變基因」下手

根據同樣的概念,當癌症病人打算接受某種治療方法時(不管是正規療法或者是祖傳偏方)都會急著想知道是否有效,因為沒有效的話就應該提早換其他的方法,不必浪費時間和金錢。 腫瘤指數 因此我們抽取血液樣本後,測量突變 DNA 在血中的含量,就可以知道有多少癌細胞死亡及崩解。 在沒有醫療的干預下,我們可以假設癌細胞的死亡率是固定的。 因此,液態切片測得到的突變基因越高,就表示體內的癌細胞總量越高。 癌細胞在複製生長的過程中會同時出現死亡,癌細胞死亡的原因不一而足,可以是因為身體免疫力去攻擊癌細胞所導致的,也可以是單純的汰舊換新所造成的。 不管什麼原因,這些死亡的癌細胞在崩解之後,細胞核裡的DNA(包括突變的基因)就會流到血液中。

但對於一般婦女,則不必過度強調每年做CA-125的例行抽血檢查。 最後要提醒大家的是,CA-125的抽血檢測,最好在月經結束後2~3天再抽,因為在月經週期抽血,CA-125值通常會大於35 U/ml,然而對於停經後的婦女,CA-125值升高,就應該特別注意。 但是這個抗原在正常的卵巢組織並不會表現,然而約莫80~90%卵巢癌末期患者,此項指數會升高。 總之,單單抽血檢查腫瘤指數多半是不夠的,總需要專業醫師配合其他影像醫學檢查,才可能早期偵測腫瘤或復發。 PSA是否可以做為可靠的攝護腺癌的篩檢工具,則仍有若干爭議。

腫瘤指數: 血清0.5mL

謝宗穎醫師強調,臨床上,CA-125並沒有用來當作一般婦女卵巢癌的篩檢工具,因為我們知道在很多種情況下,CA-125值都有可能上升,對於早期卵巢癌的陽性預測率只有10%。 腫瘤指數2023 腫瘤指數2023 現今對於卵巢癌,CA-125腫瘤指數主要用於追蹤卵巢癌手術後、化療後的治療效果以及偵測有無復發的跡象,不應該當作卵巢癌的篩檢工具。 目前比較確定用來篩檢婦科癌症的工具,只有子宮頸抹片篩檢子宮頸癌。 前列腺特定抗原指數及癌抗原CA125,是前列腺癌及卵巢癌的指標;前列腺特定抗原指數的正常值少於4ug/L,而CA125應少於35IU/ml。

由於每類癌細胞所分泌的腫瘤標記或身體對各類腫瘤的反應皆有不同,因此每類癌症都有各自的癌指數參考指標,而癌腫瘤通常釋出不止一種腫瘤標記。 腫瘤指數2023 醫生會選取「高敏感度」及「高獨特性」的腫瘤標記進行癌指數檢查。 「高敏感度」是指當腫瘤仍未惡化或擴散,但濃度已經有所上升的腫瘤標記,有助醫生盡早檢測可疑跡象;至於「高獨特性」,則指腫瘤標記的濃度不受癌症以外的因素影響,確保其他身體狀況或毛病不會左右診斷結果。 例如在結直腸癌的檢查中,CEA及CA 19-9都是具「高獨特性」的腫瘤標記,但由於CEA敏感度較高,因而較常被採用。 腫瘤指數2023 卵巢癌因早期症狀不明顯,發現異常時已近末期,是婦女同胞的隱形殺手,根據國民健康局的統計,婦科癌症中的卵巢癌與子宮頸癌是民國96年台灣婦女同胞的前10大癌症死因之一。

腫瘤指數: 「腫瘤標記」異常?往往只是虛驚一場!

胃癌/大腸癌篩檢,建議安排糞便潛血檢查,並且每三年規則安排胃鏡/大腸鏡檢查;肝癌/胰臟癌篩檢,建議搭配年度腹部超音波檢查,再視個別需求安排腹部磁振造影檢查。 腫瘤指數 綜合建議:肺癌篩檢,我們一律只建議做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該檢查沒有掃描死角,具100%病灶偵測能力,即使是癌前病灶也能清楚顯示。 但經過多年臨床實際應用情況來說,糖類抗原72-4(CA72-4)是一個指向性非常差的腫瘤指標。

腫瘤指數

李冠德進一步解釋,如果數值異常的高,當然就代表一定有問題,但是問題在於腫瘤很小的時候,腫瘤標記數值也不會高,亦即這項檢查不容易達到「早期發現」的目的。 總的來說,糖類抗原15-3(CA15-3)是乳腺癌的最敏感的指標,但是其他惡性腫瘤也會升高,比如:卵巢癌的陽性率大於70%,肺癌陽性率50%,消化道腫瘤陽性率為10%~20%。 除了卵巢癌以外,其他惡性腫瘤也會出現糖類抗原125(CA125)增高,比如:肺癌、宮頸癌、宮體癌、子宮內膜癌、胰腺癌、胃癌、腸癌等。 改善的方法就是增加評估的項目,以彌補既有方法的不足。

腫瘤指數: 癌症傳媒報導

如果癌胚抗原(CEA)與CY211同時增高,需要首先排除肺癌的可能。 2018 年歲末,有一位高階經理帶著一份體檢報告,上面記載著腫瘤指數 CA72.4 有紅字,檢驗值超過正常上限的兩倍。 這位高階經理長年來應酬不斷,曾接受胃潰瘍治療或並已痊癒,但是偶發的胃痛還是頗令人擔心,於是趁著健康檢查的時候特別做了腫瘤指數。 體檢醫師在解說健檢報告時特別指出,CA72.4 就是胃癌的指標。 癌症指數的種類繁多,各項腫瘤標記的癌症指數都有不同解讀,有些癌症指數甚至可以高達數千以至數萬的數值來表達。

腫瘤指數: 卵巢癌指數CA-125異常,就是得了卵巢癌?

可是有時候也會有良性疾病引起癌胚抗原(CEA)增高的,比如消化道的炎症,消化道的息肉,肺部炎症等,所以發現癌胚抗原(CEA)增高也不要太過於緊張。 前後比較看看血中突變 DNA 的含量是否減少,如果沒有明顯改變的話,那麼這個治療可能是無效的。 AFP對B型肝炎病毒帶原者/慢性肝炎/肝硬化等高危險群病人,有若干癌症「篩檢」的角色,但敏感性仍約60%左右。 最糟糕的案例,是曾發生過一名老先生CEA數值高一點點,做胃鏡、大腸鏡後都正常,但在肺部找到一個小白點。

腫瘤指數: 癌症指數大解析-醫師教你如何正確解讀癌症指數

無論T4甲狀腺素指數偏高或偏低,都需要檢驗TSH促甲狀腺來幫助診斷。 一般而言,它的指數高低會與T4甲狀腺素相反,來平衡不正常的T4甲狀腺素分泌。 圖片來源:今周刊 簡單地說,早期癌症的患者不容易透過腫瘤標記早期發現;而腫瘤標記過高的人卻也鮮少真正罹癌,這正是醫界認為腫瘤標記參考意義有限的原因。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消化道炎症也會引起糖類抗原19-9(CA19-9)升高,所以出現異常也要理性對待。

癌症指數,又稱腫瘤指數,是指人體血液中的某類蛋白質,當其濃度上升時,經常與特定癌症相關,這時便可以利用其抽血數值的高低變化,來預測特定癌症的發生與進展。 然而,癌症指數在癌症預測上是有其極限的,當人體器官受到其他良性狀況影響時,也可能造成癌症指數的異常上升;相反的,當癌症指數顯示正常時,也不代表人體一定沒有癌症。 對於晚期不能手術帶瘤生存的腫瘤病人,腫瘤標誌物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腫瘤的發展情況,對監測腫瘤治療效果和預後有一定的幫助。 但不能太絕對依賴這項檢測,因為腫瘤標誌物存在非特異性,一些正常組織或良性腫瘤以及炎症反應,也可能使腫瘤標記輕度升高。 因腫瘤標誌物多,單個標記物的敏感性或特異性多偏低,不能滿足診斷需要,故提倡一次同時測定多種標誌物,以提高敏感性和特異性。 臨床上有一部分病人喜好自己點餐選取1-2個腫瘤指標檢查,表面上他是“聰明”的,但是如果出現復發而他自己選擇的腫瘤標誌物沒有反應出來,那會大大延誤治療的時機。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