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施政報告懶人包6大分析2023!(震驚真相).

Article hero image
施政報告懶人包

天水圍、粉嶺 、元朗、上水等區,將會是香港未來20年城市建設與人口規劃重點,也是融入大灣區最重要地區。 施政報告懶人包2023 《發展策略》提出須制訂及實施積極保育政策,通過政府逐步收回數百公頃私人擁有的濕地和魚塘,優化管理,提升包括:米埔內后海灣拉姆薩爾濕地共約2,000公頃保育用地的生態功能,加強保育香港的濕地,亦為北部都會區締造優質生活環境。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提出建設香港北部成為宜居宜業宜遊的都會區,並開拓更多可供居住和產業發展的土地,而北部都會區將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政府會利用短期內未有發展計劃的政府和私人土地,以標準簡約設計和「組裝合成」快速建成「簡約公屋」。 在五年內興建約30,000個單位,增加約四分之一公營房屋供應。

我亦要衷心感激管治團隊和各級公務員的努力,以及巿民的鼓勵。 我希望今天公布的2021年施政報告能得到立法會和巿民的認同和支持。 由政務司司長陳國基率領的「弱勢社群學生擺脫跨代貧窮行動小組」,推出「共創明Teen」計劃,協助來自弱勢社群的初中生建立正向人生觀。

施政報告懶人包: 土地供應

政府會構建新體系,推出一系列新措施,招商引資引才,強化競爭力。 林鄭月娥提出釋放新界祖堂地,指儘管沒有正式數字,但新界有不少祖堂地可供發展。 她同意可考慮修訂《新界條例》,在尊重祖堂傳統和保障祖堂成員合理權益的前提下,務實地處理目前祖堂地難以發展的困局。 民政事務局局長將與新界鄉議局成立工作小組,聯同發展局和其他部門,在一年內完成檢討並制訂具體修訂建議。 林鄭已指示多部門全力推進此項目,邀港鐵研究新東鐵綫科學園/白石角站。 同時科學園繼續擴展,構思第二個先進製造業中心,林鄭建議政府應馬上研究為科學園擴容,重啟馬料水填海計劃,加上沙田污水處理廠遷入岩洞騰出現址,共提供88公頃新土地。

另外,現金福利開支亦加至674億元,有見及此《香港財經時報》整合了施政報告懶人包,以供大家參考。 合資格外來人才,是指通過指定輸入人才計劃來港人士,包括「一般就業政策」、「輸入內地人才計劃」、「優秀人才入境計劃」、「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科技人才入境計劃」、「輸入中國籍香港永久性居民第二代計劃」及「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 最新一期施政報告已於 2022 施政報告懶人包2023 年 10月 19 施政報告懶人包2023 日公布,千居為你整合《施政報告2022》房屋重點,一文看清本港土地供應、住宅房屋、鐵路及區域發展藍圖,打算買樓、租樓或投資房地產市場的您,要先睹為快。 「生地」是指潛在的土地供應,例如政府未售出的住宅土地、未批出合作發展商的鐵路和市區重建局發展項目,及已獲規劃許可作為住宅用途但尚未與政府達成必須的土地契約更改或土地交換協議的私人土地。

施政報告懶人包: 推出「簡約公屋」+ 輪候公屋即時封頂

維護國家安全方面,林鄭月娥表示已積極推展《基本法》第23條的本地立法工作;亦表示檢視或激活現有法例,確保在全面維護國家安全的任務上,執行部門有法可用、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政府正式研究降低《土地(為重新發展而強制售賣)條例》下的強拍門檻,以加快舊樓重建。 在過程中,發展局會充分考慮小業主利益、樓宇狀況等因素,並聽取持份者意見。

  • 我亦要衷心感激管治團隊和各級公務員的努力,以及巿民的鼓勵。
  • 強化醫院基建,全力推動第一個「十年醫院發展計劃」,未來五年增加約4,600張病床和約80間手術室。
  • 在5年內興建約30,000個單位,增加約四分之一公營房屋供應。
  • 進一步擴大跨境人民幣資金雙向流通、離岸人民幣產品和工具發展,包括研究提升發行及交易人民幣證券需求、容許「港股通」南向交易的股票以人民幣計價等具體措施。
  • 以1,000萬物業為例,非香港人需要支付的稅額高達300萬(150萬從價印花稅(AVD)+150萬買家印花稅(BSD)),新措施後,買家可獲退回$2,625,000,新措施適用於2022年10月10日或以後簽署的「買賣協議」。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會與選舉管理委員會緊密合作,以確保其他兩場選舉,即第七屆立法會選舉和第六屆行政長官選舉,依法在公平、公開和誠實的情況下進行,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並總結經驗,完善投票安排及推動各項優化措施。 今次施政報告加大力度吸納海外專才,包括推出退還置業印花稅;放寬本港海外留學生留港期限、取消「優秀人才入境計劃」年度配額等,預計可為市場帶來新的客源,對樓市有正面作用。 根據現時稅制,未取得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的外地買家,需付樓價15%買家印花稅(BSD)及15%從價印花稅(AVD),新措施推出後,合資格海外人才居港滿7年後,可申請退回相關稅項(但仍需要繳交「第二標準稅率」計算的從價印花稅)。 以1,000萬物業為例,非香港人需要支付的稅額高達300萬(150萬從價印花稅(AVD)+150萬買家印花稅(BSD)),新措施後,買家可獲退回$2,625,000,新措施適用於2022年10月10日或以後簽署的「買賣協議」。

施政報告懶人包: 房屋政策

政府日前宣佈多項全新抗疫措施,包括取消航班「熔斷機制」、制定「安心出行」紅、黃碼政策、實施「0+0」安排等,將保持謹慎態度看待疫情。 交椅洲人工島鄰近大嶼山,將提供1 施政報告懶人包 000公頃土地,聯通國際機場和港珠澳大橋。 全新鐵路和道路網絡將連接港島西、大嶼山及新界西北,並提供第四條過海隧道。 放寬「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將逗留期限由一年延長至兩年,方便他們留港╱來港工作。

施政報告懶人包

同時,當局會加快推展多個規劃中的道路基建項目,包括十一號幹線、青衣至大嶼山連接路、屯門繞道、獅子山隧道改善工程等。 政府會以分階段建屋方式,加快落成部分公屋單位,預計未來五年有約12,000個單位可讓市民提早約3至18個月上樓。 善用「北部都會區」土地資源,採用較高地積比率,住宅用地會以最高地積比率6.5倍為指引(較早期新市鎮如沙田的5倍為高),而商業用地則為9.5倍。 施政報告懶人包 施政報告懶人包 施政報告懶人包 政府亦會透過全力推行「積金易」平台以減低強積金的管理成本,並落實為低收入僱員代供強積金。

施政報告懶人包: 施政報告2022重點3:提升精神健康水平

在人才方面,政府會設立多個措施,吸引外國/內地專才及企業,實行搶人才搶企業。 在土地房屋方面,特首李家超指出,早前已收到土地房屋的兩入報告,都會考慮納入施政報告。 而在公屋方面,會推出簡約公屋及為公屋輪候定封頂時間,詳情請看。 《施政報告2022》提到,交椅洲人工島將為香港發展擴容擴量,積極提升香港作為金融、商業和貿易中心的競爭力。 人工島鄰近大嶼山,將提供1 000公頃土地,聯通國際機場和港珠澳大橋,迎接海外和大灣區經濟機遇。 全新鐵路和道路網絡將連接港島西、大嶼山及新界西北,並提供第四條過海隧道,優化香港整體的交通網絡。

  • 為達致職住平衡,《發展策略》建議制訂明確政策及行政指引,盡量把「無地域限制、帶動就業機會」的政府設施及寫字樓遷往北部都會區。
  • 亦將會在未來研討市民如何將強積金能夠轉化為退休後的定期年金,以此能夠在退休後提供更加穩定的收人。
  • 未來十年(即 至 年度),已覓得約350公頃土地,可興建約33萬個公營房屋單位,比去年公布的數字略高,足以滿足該十年期預計的30.1萬個公營房屋單位的需求。
  • 李家超宣布將該計劃的臨時特別措施再次延長六個月,即由今年11月1日至明年4月30日期間,政府會繼續為市民每月超出200元的公共交通開支提供三分之一的補貼,以500元為上限。

此外,當局會提供一筆過共6,000萬元撥款,支持所有參加「幼稚園教育計劃」的幼稚園舉辦校本活動,讓學生從小認識中華文化。 區內已開展多項大型發展項目,政府會在不同環節提量、提速、提效、提質,將大型項目「生地」變「熟地」由過去需時十多年大幅壓縮一半時間。 為進一步維護區旗及區徽作為特區象徵和標誌的尊嚴,政府將於本立法年度提交《區旗及區徽條例》的修訂草案,與《國旗及國徽條例》和《國歌條例》適度地保持一致。 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是「一國兩制」方針的最高原則。

施政報告懶人包: 施政報告・創新科技|21. 促進科研成果商品化

未來十年(即 至 施政報告懶人包2023 年度),已覓得約350公頃土地,可興建約33萬個公營房屋單位,比去年公布的數字略高,足以滿足該十年期預計的30.1萬個公營房屋單位的需求。 運房局會於今年底發表的《長遠房屋策略》2021年周年進度報告中交代詳情。 李家超表示,「北部都會區」是未來的策略發展據點,亦是驅動香港再創高峰的新引擎。 規劃多項亮點設施,帶動發展,提升生活質素,包括文化設施群、專上教育院校、大型體育設施、醫院網絡、政府設施群等。

施政報告懶人包

位處核心商業區而沒有特定地域要求的政府辦公室,例如金鐘道政府合署近四成辦公室樓面面積,將遷往「北部都會區」,帶動該區發展並騰出核心商業區土地。 全力推進古洞北╱粉嶺北、洪水橋╱厦村及元朗南等已啟動工程的大型項目。 目標是五年內為所有發展項目啟動收地程序,十年內完成平整新發展土地和落成新增單位各四成。

施政報告懶人包: 施政報告2022懶人包|一文看清搶人才、簡約公屋、未來基建、紓困措施 (持續更新)

施政報告中提及未來將興建33萬個公屋單位,以及將過渡性房屋單位的供應量由15,000個增至20,000個,同時向合資格輪候公屋申請人提供有時限現金津貼。 而其計劃同樣為《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旗下的策略之一,即公屋單位大多數都會落成於該類區域。 根據《長遠房屋策略》最新推算,未來十年私營房屋需求為129,000個單位。

施政報告懶人包

政府突破掣肘,創造供應,解決短期内公營房屋供應短缺的問題,同時穩定私營房屋供應,並從土地供應著手,在各環節提量、提速、提效、提質,走在問題前面,建立一套穩定、能持續增加供應的長遠計劃。 本屆政府五年任期內的公營房屋建屋量達9.65萬個單位,較對上五年增加3萬個。 至於未來十年的建屋量,會出現「頭輕尾重」的現象,三十多萬個單位可能只有三分一在首五年落成。 聲明﹕MoneyHero致力確保網站提供的資訊是最新及最準確。 MoneyHero網站顯示的金融產品及服務資訊僅供參考,並非提供建議。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