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往康城列車2023詳細懶人包!(持續更新).

Article hero image

行人可在大堂乘搭扶手電梯前往閣樓;若使用客用升降機,須先離開車站範圍,沿站外之貿業路行人路前往。 位於貿業路與新都城二期之間的寶琳站,車站大堂及月台位處地面,月台屬港鐵罕有單側式月台設計;正因如此,此站至將軍澳站一段的最高列車容限為每兩分半鐘一班車,使坑口開往此站的列車,須待此站列車開出後才可駛過去。 乘客透過使用「行程指南」,直接點選起點和目的地車站後,即時顯示多項港鐵重要旅程資訊,包括車費、建議路綫、預計乘車時間、轉綫站、轉綫指示及月台編號、起點站服務時間、頭班車及尾班車資料等便會即時顯示。 本站有3層,車站出口、大堂同商店位於U4層,並設有平台。 而月台位於U1同埋U2層,畀乘客由觀塘綫同將軍澳互相轉車。

往康城列車

唯物業設計時期正是香港政府推行八萬五建屋計劃政策,地基採用高地積比設計,備受市民批評。 城規會最終亦以綜合發展區容許較高的發展密度為理由,使有關項目成功獲批及興建,而且大部份綠化、康樂設施及休憩空間只限住客享用,公眾只可享用商場及面積細小的公共空間。 將軍澳綫現成功批出至少6個項目發展,市值超過637億元。 扣除地價、建築成本及發展商利潤後,即使以最低分紅作保守估算,港鐵從中所賺取的發展利潤多達136.95億元,較當年估算的52億元多出1.6倍,該數據還未計算將軍澳站PopCorn商場的權益。 遵從港鐵(地鐵和九鐵)一向的發展模式,興建鐵路時會在沿綫發展私人住宅,一來以其利潤資助工程費用,二來可增加客源。 2020年12月29日,24歲姓周女子乘搭將軍澳綫列車途經油塘時,不滿被鄰座一名正睡覺的小朋友意外觸碰,其母親見狀道歉,惟女子未有接受,情緒激動下出手襲擊對方,又用物件擲向小朋友,並襲擊其同行另一名女子。

往康城列車: 將軍澳車廠/康城站項目:日出康城

將軍澳綫取代觀塘綫作為過海到港島東的路綫,除了令本來無需轉車乘客需要在油塘站轉車,更因將軍澳綫本身的乘客量,令觀塘綫乘客登車難上加難。 繁忙時間在油塘站可能要等最少2班車,變相對從觀塘綫到港島東(港島綫太古站至柴灣站)的乘客帶來不便,例如往來觀塘綫藍田站及港島綫太古站,原本3個站車程變成需在油塘站及鰂魚涌站轉車。 2009年7月26日將軍澳綫第二期通車後,將軍澳綫繁忙時間每隔三班往寶琳站的列車,就有一班列車前往康城站。 東鐵綫延伸至金鐘站之後,相關路段及車站人流才稍為回落。 隨著調景嶺站及將軍澳站大型屋苑紛紛入伙,以及油塘站周邊公共屋邨重建完成,現時將軍澳綫服務深受新市鎮乘客歡迎。 油塘站至寶琳站一段將軍澳綫緊接於8月18日通車,觀塘綫正式改以調景嶺為終點站。

將軍澳綫係兩鐵合併前,地鐵第一條冇任何路段起喺橋面上嘅路線,佢嘅車廠就喺地面。 地鐵聲稱呢個係由於寶琳站附近嘅樓宇密度比較高,為免列車行駛時嘅噪音影響附近嘅民居,所以將車站範圍冚晒。 而由寶琳站至坑口站嘅一段,路軌由路面轉往地底,上蓋建成地鐵車站沿線最長嘅平台花園。 使用八達通乘客,於乘搭港鐵或機場快綫車程至繳付泊車費期間不超過9次任何八達通交易記錄,方可享有泊車轉乘優惠。 • 編輯泊車轉乘乘客於下列停車場泊車並轉乘港鐵可享泊車優惠:停車場名稱地址優惠泊車費東港城停車場坑口重華路8號$9/小時使用方法: 1. 專綫小巴使用任何八達通於此站出閘並轉乘任何專綫小巴路綫可享至少$0.3轉乘優惠,反之亦然。

往康城列車: 港鐵將軍澳綫列車故障 調景嶺至康城站及寶琳站暫停服務

民主黨在2009年3月21日,於九龍灣港鐵公司總部舉行抗議活動,抗議港鐵在康城站啟用後,調整將軍澳綫往來寶琳站及坑口站的列車班次。 該政黨除在橫額上用上「草泥馬」一詞外,也出動「草泥馬」紙板公仔以壯聲勢。 由於港鐵公司之前並沒有公開康城站通車日期,引起鐵路迷網民為此而搜尋康城站的通車相關消息。 根據《鐵路發展策略2000》嘅北港島綫計劃,將軍澳綫將會由現時嘅北角站伸延至現有嘅天后站,並接駁港島綫天后至上環一段;而港島綫柴灣至炮台山一段改為同東涌綫連接。 然而,由於交通需求未足以起北港島綫,計劃嘅完成時間已被押後至2016年以後。

因此,本綫是於天文台發出九號烈風或暴風風力增強信號或十號颶風信號時,唯一維持全線服務之港鐵路綫。 此外,為方便觀塘綫乘客換乘將軍澳綫前往香港島及服務油塘居民,兩綫在油塘設有跨月台轉車站;為求兩綫並排穿過油塘站而同時為觀塘綫設計合理走綫,將軍澳綫必須由調景嶺站轉彎穿過照鏡環山到油塘站,之後再轉彎接駁到原有東區海底隧道。 油塘站啟用當日,將軍澳綫介乎油塘站至北角站之間的一段亦提早投入服務,取代觀塘綫使用超過10年的東區海底隧道路段過海往香港島,同時觀塘綫終點站由北角站改為油塘站,讓乘客預先熟習往返觀塘與港島的全新轉車安排。

往康城列車: 車站用途

屆時,在繁忙時段來往將軍澳及北角站的班次會加密,由現時2分40秒一班加密至2分30秒一班,將軍澳綫乘客因而受惠。 前往寶琳及康城站的乘客均使用同一月台候車,月台上會設有新的電子顯示屏,顯示接下來四班列車所前往的目的地,資訊清晰,一目了然;乘客可選擇先乘搭任何一班列車至將軍澳站,再於將軍澳站轉車前往所需目的地。 往康城列車2023 另外,將軍澳站月台亦特設紫色排隊綫,區分前往康城站的候車乘客,讓乘客可以更舒適地排隊上車。

往康城列車

港鐵在規劃車站時已預留一個出入口連接未來的車站上蓋物業,而該出入口已於2020年10月31日隨著新落成的康城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啟用,並且被編名為B出口。 現有的永久性有蓋公共運輸交匯處於2020年10月31日使用,同日舊有的露天公共運輸交匯處亦正式關閉。 新的公共運輸交匯處連接The LOHAS 康城商場,乘客需經過商場才能抵達車站B出口。 當中B出口連接日出康城大型商場「The LOHAS 康城」以及公共運輸交匯處,而商場「The LOHAS 康城」亦會設通道連接各期住宅以及日出公園;而C1、C2出口更設有24小時臨時有蓋通道連接日出康城第1-6期住宅。 )是一個位於香港新界將軍澳小赤沙康城路,屬於港鐵將軍澳綫的鐵路車站,同時也是將軍澳綫的終點站之一。 自從「3+1 模式」實行之後,將軍澳站負責控制列車前往方向的訊號TKO 7251G多次故障,使全綫列車必須減速行駛,甚至全綫暫停服務。

往康城列車: 乘客量

期間將軍澳綫列車在油塘站落客後,繼續空載駛至五桂山側綫,掉頭駛回油塘站上客,而觀塘綫列車在油塘站落客後,繼續空載駛至調景嶺站的越位隧道,掉頭駛回油塘上客。 政府於1997年9月26日在憲報刊登將軍澳支線(第一期)方案,這條鐵路全長9.5公里,有五個新站--油塘、調景嶺、將軍澳、坑口和寶琳。 鐵路主要建於地下,只有在靠近寶琳站的一小段是建於有蓋的地面上,工程包括興建將軍澳線,連接九龍一端現有地鐵東區海底隧道,途經油塘至將軍澳新市鎮;以及更改現有觀塘綫,由藍田站伸延至油塘及調景嶺站。 根據地鐵公司建議,將軍澳支線不會使用原有觀塘綫藍田至鰂魚涌的一段路軌,該部分路軌會預留進行日常維修保養工作,以及可能用作應付藍田至鰂魚涌的緊急事故。 如乘客使用之八達通或二維碼有登記乘坐頭等的記錄,但八達通或二維碼程式所顯示的進入及離開的車站均不屬於東鐵綫的車站,亦其須支付頭等額外費則相等於東鐵綫車程的最低額八達通或二維碼車費(過海車程的頭等額外費會以金鐘站/會展站為計算基礎)。 )係港鐵觀塘綫同埋將軍澳綫嘅一個反方向跨月台轉車站,喺九龍觀塘區油塘,由2002年8月4號開始啟用。

  • 康城站位於香港新界西貢區小赤沙南部康城路,鄰近只有日出康城、將軍澳工業園及一個公共運輸交匯處,並無購物商場。
  • 受制於寶琳站單側式月台的設計,除非增加往康城的列車班次,否則將軍澳綫已經沒有加密班次空間。
  • 日出康城位於香港新界將軍澳小赤沙將軍澳86區,是一個包括住宅、商場、公園的鐵路上蓋發展計劃。
  • 整個項目初期名為「夢幻之城」(Dream City),項目總綱發展藍圖經數度修改後,將軍澳南站的設計和建造亦正式落實,當局須收回百勝角部分私家地段的地下層,涉及地底大約12-35米的深處進行隧道挖掘工程。
  • 不過,根據香港討論區於2008年7月刊登本站內部裝潢照片,本站將以「康城」作為車站名稱。

有學者指,這些噪音基本上是來自列車和路軌之間的磨擦聲,是列車轉彎時會出現的,而彎度越急,噪音便會越厲害。 港鐵公司為求將影響減低,把本綫列車行走部份路段減速,及不斷打磨路軌及噴潤滑劑,但經列車長時間行走,潤滑劑都會逐漸流失,如為降低噪音而減慢列車速度,行車時間會相對增加。 往康城列車2023 將軍澳綫是港鐵第一條沒有任何路段建於橋面上的路綫,全綫月台均為密封式,其車廠亦建於地面。

往康城列車: 列車資訊

受2019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各項防疫及抗疫措施令市民減少出行,乘客量大幅減少,因此自2020年1月23日起削減非繁忙時間3+1制度中1班往返寶琳站的班次至今並使到將軍澳綫全日均採用2+1制度。 港鐵曾在2020年2月29日至10月18日期間,安排星期六早上所有由北角站開出列車以寶琳站為終點站,而康城站開出列車則以調景嶺站為終點站。 於2022年5月起第五波疫情已過及乘客量逐步回復,相比疫情前的班次安排,往寶琳的繁忙時間班次均一化至3-4分鐘一班,同時將前往康城的班次全日統一至前往寶琳班次間隔的雙倍(7分、10分、12分或18分一班)。 2012年11月12日起,將軍澳綫增加一班由康城站往油塘站列車,平日非繁忙時間於早上7時12分開出,由早上7時05分至7時32分的班次相應加密至5.5至7分鐘一班。

乘客如需由寶琳站或坑口站乘搭首班車或尾班車前往康城站,需在將軍澳站落車並往對面月台轉乘往康城的列車。 隨着日出康城各期陸續入伙,港鐵公司於2012年11月12日起,增加一班由康城站往油塘站列車,平日非繁忙時間於早上7時12分開出,由早上7時05分至7時32分由康城站開出的班次相應加密至5.5至7分鐘一班。 2014年,康城站開出班次進一步增加,將軍澳綫於繁忙時間以「2+1」形式行走兩條路綫:北角站至寶琳站,及北角站至康城站。 於非繁忙時段,來往北角至寶琳沿途各站的列車服務維持現時的4或5分鐘一班,而康城站則有穿梭列車每12分鐘一班行走康城、將軍澳及調景嶺站;由康城站出發前往北角方向的乘客,或由北角站出發前往康城站的乘客,均須於將軍澳站轉車。

往康城列車: 將軍澳綫

另外,新世界發展旗下嘅城巴為針對油塘站啟用後對北角至銅鑼灣居民需求,特別喺8月推出海報吸引觀塘、藍田區居民改搭619巴士線以取代地鐵前往北角至灣仔區。 列車只能在同一個方向到達和離開,列車只會停留一段短時間,以免妨礙下班列車進站;正因如此設計,不時列車會為了保持安全距離而在未到站時減速,甚至停下,直至前方列車離開。 另外信號等機件維修成本也上漲,自然轉嫁到乘客身上,若出現壞車或訊號故障,追撞事故出現率比其他路綫更容易,處理事故要比其他地鐵路綫更長時間。 康城站主要服務車站上蓋、由港鐵發展的大型綜合住宅區日出康城,以及遠處的將軍澳工業邨。 由於日出康城正在陸續發展,所以在通車初期出入閘的人流比其他車站較少,是港鐵將軍澳綫8個車站中較少人使用的車站。

  • 新的公共運輸交匯處連接The LOHAS 康城商場,乘客需經過商場才能抵達車站B出口。
  • 2020年3月9日:晚上9時許,將軍澳綫坑口站1號月台(往寶琳)的月台幕門發生故障,月台頭端的幕門更曾起火冒煙。
  • 其他橫過寶豐路的天橋和行人路可以去到達寶琳邨及英明苑。
  • 寶琳站僅設有一個側式月台,是港鐵網絡中僅有三個只有一個客用月台的重鐵車站之一。
  • 車廠建造工程在1999年2月動工,預定在2002年12月完成;當該區的人口達至適當的增長水平時,車廠所在位置將會增設一個新車站。
  • 港鐵書面回覆:加密康城站全日列車班次及優化康城站設施,西貢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SKDC文件第105/22號。

這是由於寶琳站附近的樓宇密度比較高,為免列車行駛時的噪音影響附近民居,所以把車站範圍都完全覆蓋。 由寶琳站至坑口站的一段,路軌由路面轉往地下,上蓋建成地鐵沿綫最長的平台花園。 油塘站和康城站雖然建於地面,但月台均屬密封式設計;唯列車進出車廠或康城站時會經過一小段的有蓋露天路段。

往康城列車: 將軍澳綫南延綫

2011年2月14日起,康城站才有首項該處為總站的公共交通服務,當日起新界區專線小巴112M線投入服務,為日出康城居民及將軍澳工業邨的通勤人士提供接駁港鐵的服務。 康城站設有2個月台,並以島式月台排列,月台設有月台幕門,位於將軍澳車廠地面旁。 月台並不設落客專用月台及調頭隧道,列車到站後會在該月台同一時間進行上落客及調頭,乘客可按指示於1號月台或2號月台乘搭將軍澳線往北角或調景嶺方向的列車。

此外,由2012年8月27日起,星期一至五早上約8時30分,港鐵安排一班由列車將軍澳站起接載乘客往北角站,以舒緩將軍澳站月台擠逼情況。 由2012年11月12日起,增加一班由康城站往北角站列車,於7時12分開出。 惟2020年1月23日起將上述班次均併入常規班次當中。 客務中心位於大堂的中央,方便乘客作出查詢及處理票務問題事宜。 此站的客務中心在通車初期由港鐵負責安排站務主任在客務中心當值。 直至2010年1月,此站客務中心連同舊有西鐵綫(美孚站、尖東站、紅磡站除外)客務中心外判,由外判商安排客戶服務主任在客務中心當值。

往康城列車: 車站列表

蔚藍灣畔位於將軍澳坑口培成路15號,為鐵路上蓋式私人屋苑,於2005年入伙。 屋苑共有6幢住宅大廈(第1、2、3、5、6及7座),以L形排列,提供2,130個單位。 商場位於住宅基座二樓,樓面面積約60,000方呎,共有54舖位,由43個商戶承租,店舖面積由100至3000方呎不等,由港鐵管理。 將軍澳綫列車行走多個路段(尤其是站距最遠的將軍澳站至康城站、調景嶺站至油塘站及過海段)時,由於車速高達每小時60公里以上,即使在車廂內,噪音仍會持續超過100分貝,音量大得完全蔽蓋報站系統和電話聲。 通車以來,一直都有傳媒和地區人士反映,惟一直未有改善。

往康城列車: 運輸局:將藍隧道最高分流近3成 冀預留容量發展需要

雖然康城站系屬於地面車站,但係為避免對日出康城居民造成滋擾,成個車站用混凝土圍封。 列車入站前會經過幾十米嘅一小段露天軌道,系全個西貢區一段露天路軌,明顯本站系喺地面水平,呢段路可以由附近嘅馬路見到。 往康城列車2023 另外,喺距離地面近啲嘅一段路,港鐵亦用鐵絲網圍起,喺有關路段附近嘅單車徑豎立路牌提醒。 往康城列車 康城站系港鐵將軍澳線二期嘅終點站,喺政府將軍澳第86規劃區嘅地面。 車站服務香港新界西貢區百勝角南部一帶,即系現時嘅港鐵將軍澳車廠附近,喺2009年7月26號啓用。

往康城列車: 轉乘優惠

康城站樓高3層,底層為地面車站月台,站內共設有4條扶手電梯、3部升降機及樓梯,頂層則為日出康城住宅平台,在月台旁邊為港鐵將軍澳車廠。 康城站面積達35,000平方米,採用密封式設計,並以紫色為主要色調,與其他將軍澳線車站一樣,以搪瓷板及馬賽克磚作車站牆壁。 而車站上蓋將會發展港鐵公司迄今最大規劃的上蓋物業發展項目──日出康城,一個比杏花邨發展項目還要大超過一倍的綜合住宅發展項目。 康城站樓高3層,底層為地面車站月台,站內共設有4條扶手電梯、3部升降機及樓梯,頂層則為日出康城住宅平台,在月台旁邊為現有的港鐵將軍澳車廠。 康城站(英文:LOHAS Park Station)是港鐵將軍澳綫第二期工程的終點站,最初定名為將軍澳南站,位於政府將軍澳第86規劃區的地面。 車站將會服務新界西貢區將軍澳小赤沙南部一帶,即現時的港鐵將軍澳車廠附近,將於2009年7月26日啟用。

另外,每當上下班繁忙時間之後,部份將軍澳綫的港鐵列車在本站清客後,便會停止服務,返回將軍澳車廠。 該列車到站後,會在開門落客前響號,令候車的乘客知道該列車在到達本站後將返回車廠,並不會載客。 寶琳站(Po Lam Station),港鐵將軍澳綫的總站,位於香港新界西貢區將軍澳寶琳貿業路。 車站為半開放模式,設有一個側式月台,月台位於地面,並設有月台幕門。

往康城列車: 月台暨大堂

此站東面的新都城二期地面層為寶林公共運輸交匯處,有多條專營巴士及專綫小巴路線設站,該交匯處可由A2或B1出口經新都城中心二期商場內的扶手電梯前往。 此外,寶琳站西面、C出口對出的貿業路亦有一小型專綫小巴總站,詳情請參閱香港巴士大典條目「寶琳站 (貿業路) 總站」。 寶琳站原先設計採用傳統的雙月台設計,月台層設於地面,大堂及機房則分別設於一樓及二樓。 然而,車站施工前,有關方面考慮到當將軍澳支綫全面通車後只有半數列車會以寶琳為總站,加上支綫延長的可能性極低(延長至香港科技大學的建議早經擱置),故摒棄原有設計,改為只設一個月台,並將大堂移至月台旁邊。

將軍澳往康城:本班為將軍澳線列車前往康城,下一站係將軍澳,前往坑口及寶林之乘客,請於本站1號月台轉乘寶林方向之列車。 往康城列車 康城站啓用初期設有兩個出入口,其中一個出入口連接上蓋物業──日出康城嘅住宅平台,另一個出入口就連接車站嘅公共運輸交匯處。 康城站樓高三層,底層系地面車站月台,設有三條扶手電梯、一部升降機及樓梯,連接一樓嘅車站大堂,頂層就係日出康城住宅平台,喺月台旁邊系現有嘅港鐵康城車廠。

往康城列車: 路線圖

但列車入站前會經過一小段露天軌道,明顯本站是處於地面水平,這段路可從鄰近的馬路看見。 另外,在距離地面較接近的一段路,港鐵亦用鐵絲網圍起,並在有關路段附近的單車徑豎立路牌提醒。 喺《鐵路發展策略2000》嘅北港島綫計劃中指出,將軍澳綫將會接駁而家嘅港島綫(上環站至天后站)。 由於交通需求未足以興建北港島綫,而家呢個階段無意發展北港島綫嘅將軍澳綫延綫計劃。 將軍澳綫第二期將軍澳綫嘅將軍澳車廠,位於將軍澳南地區,嗰度有大型物業區域發展,叫做日出康城,並喺嗰度加建康城站,已於2009年7月26號啟用。

往康城列車: 車站書法字

由於訊號系統及寶琳站單月台限制,將軍澳綫以寶琳站為起點或終點的列車班次難以再增加,會維持每小時18班車的安排。 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在1998年10月20日正式批准地鐵公司興建將軍澳支綫,雙方於11月正式簽定工程計劃協議;為了進行鐵路工程,當局須收回分別位於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和坑口兩幅地下層土地。 耗資305億元的將軍澳支綫於1999年4月24日展開工程,預計2002年12月完成。

往康城列車: 西日本旅客鐵路株式會社 列車運輸狀況資訊

由於車站當初的設計並未考量到人流增加的需要,而日出康城的項目至今仍在陸續落成,因此現時康城站的電梯及出入閘機在平日繁忙時間及假日時段均出現人流擠逼的情況,車站配套不足以應付其客流量的問題暴露無遺。 現時將軍澳綫上行往寶琳/康城方向有三班頭班車分別由北角及調景嶺開出,而下行往北角方向則有兩班頭班車分別由寶琳及康城開出。 相比其他港鐵路綫,將軍澳綫的急彎特別多,原因之一是要遷就將軍澳新市鎮地不同住宅發展區地形——轉彎路段有將軍澳站至坑口站、將軍澳站至百勝角隧道和百勝角隧道至康城站。 寶琳站只設有一個月台,從坑口站開往寶琳站的列車,必須等待寶琳站月台的列車開出後,方可開始駛入寶琳站。

列車以調景嶺為終點站將軍澳綫上行設有兩個終點站,分別為寶琳站與康城站。 香港行政會議於1998年10月20日批准前地鐵公司興建將軍澳支綫,並於1999年4月24日於坑口站工地(東港城前面)正式動工興建。 動工禮期間,地鐵亦舉行將軍澳嘉年華,以慶祝支綫正式動工。 本綫是繼荃灣綫(1982年通車)、東涌綫及機場快綫(皆於1998年通車)之後,與更改走綫的觀塘綫並列為第四條及第五條連接新界區的原地鐵路綫;也是2007年兩鐵合併前,地鐵最後一條落成的主要路綫。 往康城列車 將軍澳綫在路綫圖中以紫色表示,其在2002年和2009年建成的車站月台都延續了港島綫的特色,以由退休港鐵建築師區傑棠題寫的大型毛筆字站名作為牆壁裝飾。 〈港鐵列車6至7卡接駁位故障一度停駛 將軍澳綫車務逐步回復正常〉,《香港01》,2022年12月5日。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