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阿里山森林鐵路2023詳細介紹!(小編貼心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阿里山森林鐵路

二級警戒延長,阿里山林業鐵路明起恢復營運,為有效控管人流,嘉義往十字路的林鐵本線對號列車將限乘108人,且僅停靠嘉義、北門、竹崎、交力坪、奮起湖共5個車站,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內3條支線同步復駛,不過乘車人數將持續降載控管。 阿里山林業鐵路眠月線鐵路原為運材專用路線,最初建於西元1915年(大正4年),全長9.2公里,蜿蜒於海拔二千公尺以上的崇山峻嶺間,沿途盡是原始景觀,形勢崢嶸,壯麗異常,彷彿走進了中國的水墨畫中,久為遊人嚮往。 重建後的觀光鐵路於民國72年2月11日正式通車,民國88年921地震導致鐵路地基與隧道等嚴重崩毀,雖經多次整修但仍坍塌,因此停駛該路段,考量眠月線為台灣一葉蘭自然保留區與一般民眾安全,遂封閉眠月線。 中興號是阿里山林業鐵路車種之一,1963年營運至今,原為對號無冷氣特快車,今為非對號冷氣平快車。 車型有DPC動力車與DTC拖車組成的柴聯車組,由機車牽引DTC拖車構成的一般列車。

阿里山森林鐵路

臺中捷運塔吊撞擊事故,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運安會)稱臺中捷運公司第03/04車組豐樂公園站重大鐵道事故[3],是指2023年5月10日在臺中捷運綠線豐樂公園站南側路段,因路軌旁興富發建設建案工程的塔式起重機倒塌而發生的交通及工安事故,造成1人死亡、10人受傷。 2010年6月19日祝山线及神木线复驶,2012年12月23日阿里山线嘉义-竹崎区间复驶。 欣傳媒定位為華文世界中第一個旅遊生活媒體,以生活為核心,提供各項吃、喝、玩、樂的精采內容,希望引領讀者重新體驗旅遊、文化、美學、時尚、健康等多重層次的「欣」生活態度。 離開樟腦寮車站,通過樟腦寮鐵橋,便開始獨立山的爬行,這段路程可體驗「螺旋形鐵路」,經第一迴旋、第二迴旋,最後是世上獨一無二的8字形迴旋。

阿里山森林鐵路: 營運概況

[3]其各路线主要位于嘉义市与嘉义县境内,但祝山线部分区段则位于南投县信义乡。 该铁路乃是日治时代为了将阿里山林场产出之林木向外输送而建设[4];林场砍伐业务结束后,客运与观光成为该铁路的主要功能。 整个系统主要有一条起点自嘉义市嘉义车站、终点在嘉义县阿里山乡阿里山车站的主线,以及众多遍布阿里山山区的林场线所构成。

阿里山森林鐵路

自從民國48年(1959年)的八七水災、林務局完成復建工程後作通盤檢討,由於阿里山的林木減少,經濟效益有限,故計劃停止伐木,轉型觀光鐵道。 因此,林務局除致力改善沿線橋梁和隧道外,也希望引進新式柴油車輛,縮短行車時間,以利觀光發展。 自1986年1月25日与大井川铁道缔结为姐妹铁路之后,诸如“世界三大登山铁道之一”等头衔开始陆续出现。 [71] 阿里山森林鐵路2023 到了1990年,林务局森林育乐组重新定义“世界三大登山铁道”之后,连“世界三大仅存的登山铁道之一”此一头衔也开始出现在各大媒体,丝毫不知此说法有着考证不清的疑问存在。 [71] 到了1990年,林务局森林育乐组重新定义“世界三大登山铁道”之后,连“世界三大仅存的登山铁道之一”此一头衔也开始出现在各大媒体,丝毫不知此说法有著考证不清的疑问存在。

阿里山森林鐵路: 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

原自忠线前段,目前停驶,暂无复驶计画(仅林铁之公务列车会驶入),现规划成登山步道[82]。 旧时为自忠线(或称儿玉线、东埔线、哆哆咖线)的一部份,现称水山线、水山支线,与日本统治时代的水山线不同。 日治时代1932年8月12日,在阿里山起5公里处增设东山车站,为无人站[84]。 阿里山森林鐵路 在日本統治時代,當局藉該鐵路運出大量開採自該地區之高價值原木(如檜木、雲杉等) ,並將之大量使用於各地神社之建造(如位在臺灣的許多神社,以及位在日本本土的伏見桃山陵、橿原神宮、筥崎宮、明治神宮等) 。

國內調查研究阿里山地區的動物:哺乳類有19種(臺灣彌猴與山羌為保育類)、鳥類有75種(瀕臨絕種保育類者有林雕、赫氏角鷹、藍腹鷳、帝雉、灰林鴞、黃魚鴞等6種)、兩棲爬蟲類8種(褐樹蛙為珍貴稀有保育類);蝴蝶194種(佔臺灣蝴蝶半數以上)、魚類6種、甲殼類2種。 其中棲息於區域內的阿里山龜殼花、栗背林鴝(阿里山鴝)、拉氏清溪蟹、阿里山椒魚、白耳畫眉及臺灣黑熊皆屬臺灣特有種。 阿里山地質環境 阿里山位在阿里山山脈主山脈上,東鄰玉山山脈,北接雪山山脈,海拔2,216公尺。 玉山山脈屬始新世紀層,雪山山脈屬始新世紀至漸新世紀層,而阿里山山脈則屬晚期中新世紀層,是三者中地質時代最年輕的山脈。

阿里山森林鐵路: 铁路车辆

興富發建設發佈聲明:「文心愛悦建案係委託專業廠商宇球國際興業有限公司承攬執行塔吊拆除工程,不慎發生意外,波及台中捷運車廂,造成人員傷害,公司深表遺憾,該公司就相關法律責任絕不推卸,對受傷之傷患,必盡最大的慰問及關懷,有關捷運的修復改善,也將會同市政府專業單位修繕,讓捷運儘速通車,保障人民的權益」[18]。 台中捷運列車為自動駕駛,事發過後中捷公司初步回應說明,列車上都有隨車員,獲通報與撞擊在差不多時間點,12時27分吊臂掉落,位置離捷運站不到200公尺,12時28分列車因無法即時煞車而撞上。 另外中捷公司指出,因吊臂是砸到隔音牆、不是直接砸到軌道,軌道沿線沒有入侵偵測系統,如果沒有伴隨其他狀況,例如影響電力或軌道設備,就不會有相關告警[10]。

阿里山森林鐵路

【記者 林明益/宜蘭 報導】為汲取歐洲各地對山區觀光運輸的經驗,林姿妙縣長、宜蘭縣議會張勝德議長、鄉鎮市首長及縣府相關一級主管,13日前往瑞士盧森地區,考察皮拉圖斯(Pilatus)齒軌列車及纜車,以作為宜蘭縣太平山森林鐵路復駛計畫的參考。 宜蘭縣政府為汲取各地對山區觀光運輸的經驗,宜蘭縣長林姿妙、縣議會議長張勝德、鄉鎮市首長及縣府相關一級主管,十三日前往瑞士盧森地區,考察皮拉圖斯Pilatus齒軌列車及纜車,以作為宜蘭縣太平山森林鐵路復駛計畫的參考。 臺灣鐵路管理局因長年事故不斷、營運嚴重虧損加上人力不足及人才流失等問題,已有迫切改革的需要;中華民國交通部於2021年提出公司化的規劃,研擬母法草案,立法院於2022年5月27日三讀通過《國營台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設置條例》草案,6月22日登錄法條,子法研議中。 臺灣鐵路公司預定於2024年1月1日掛牌成立[4][5][6]。

阿里山森林鐵路: 神木

其中,「祝山線」是為賞日出所興建的觀光鐵路,會因應日出時間調整每日發車的時間;「眠月線」(又名塔山線)則是早期運材的林場線主線之一,因天災受損已封閉。 阿里山林業更造就了嘉義市的繁榮,從製材工廠、林材批發與零售、加工廠,到林業員工宿舍、商家、餐廳與學校等設立,帶動嘉義市區的發展,使嘉義市成為當時臺灣四大都市之一,更因此被譽為「木材之都」。 西元1899年,日本人為轉運木材而規劃興建阿里山鐵路,軌距762毫米,最大坡度6.25%,最小曲率半徑40公尺。 西元1912年,長達66.6公里的嘉義至二萬坪段宣布通車,西元1914年,再延長至阿里山並逐漸增設支線,總長71.4公里。 全線自海拔30公尺的嘉義,一路爬升至2,216公尺高的阿里山,全程經過47個隧道、72座橋,沿途可欣賞熱、暖、溫等不同森林帶之植物種類變化與美麗的山脈、溪谷。 阿里山森林鐵路分為平地與山地兩線段,前者指嘉義至竹崎(14.2公里),後者為竹崎至阿里山線段(57.2公里)。

阿里山森林鐵路

阿里山林業鐵路(官方簡稱阿里山林鐵,舊稱阿里山森林鐵路,又別稱阿里山鐵路、阿里山小火車)為臺灣仍在營運的高山林業鐵路系統,亦是臺灣第一個重要文化景觀[2]。 [3]其各路線主要位於嘉義市與嘉義縣境內,但祝山線部分區段則位於南投縣信義鄉。 阿里山森林鐵路 該鐵路乃是日治時代為了將阿里山林場產出之林木向外輸送而建設[4];林場砍伐業務結束後,客運與觀光成為該鐵路的主要功能。 整個系統主要有一條起點自嘉義市嘉義車站、終點在嘉義縣阿里山鄉阿里山車站的主線,以及眾多遍佈阿里山山區的林場線所構成。 今日開放客運的部分,包括主線及其部分區間的「神木線」[5]、「沼平線」、一條為觀日而修築的「祝山線」[6]。

阿里山森林鐵路: 十字路

阿里山上行專列的上車點可選擇「嘉義車站」或「北門車站」,北門車站以阿里山紅檜為建材,是台灣目前少數僅存還有提供服務的日式建築車站。 當初是因為有顆三千年的紅檜木立於鐵道邊而聞名,以前很多人搭到這個站下車就是為了一睹神木的壯觀景象。 2010年6月19日祝山線及神木線復駛,2012年12月23日阿里山線嘉義-竹崎區間復駛。 另,每周六日開行的不對號座「中興號」列車,嘉義至北門區間「檜來嘉驛」檜木列車,及隔周三開行的主題列車仍暫時停駛,遊樂區內祝山、神木、沼平3條支線,亦自10日起降載復駛,每班列車承載人數由350人調整為150人,檜木車廂每班列車由200人調整為120人,並將適時增開列車疏運旅客。

  • 阿里山林業鐵路(官方簡稱阿里山林鐵,舊稱阿里山森林鐵路,又別稱阿里山鐵路、阿里山小火車)為臺灣仍在營運的高山林業鐵路系統,亦是臺灣第一個重要文化景觀[2]。
  • [71] 到了1990年,林务局森林育乐组重新定义“世界三大登山铁道”之后,连“世界三大仅存的登山铁道之一”此一头衔也开始出现在各大媒体,丝毫不知此说法有著考证不清的疑问存在。
  • [71] 到了1990年,林务局森林育乐组重新定义“世界三大登山铁道”之后,连“世界三大仅存的登山铁道之一”此一头衔也开始出现在各大媒体,丝毫不知此说法有着考证不清的疑问存在。
  • 潛力點範圍:阿里山森林鐵路橫跨嘉義市、嘉義縣及南投縣,全長71.34公里,目前沿線經過嘉義、北門、竹崎、木履寮、樟腦寮、獨立山、梨園寮、交力坪、水社寮、奮起湖、多林、十字路、屏遮那、二萬平、神木、沼平等站。
  • 右手邊能遠眺整個嘉義市區,左手邊則為山景,望下看可看見來時經過的樟腦寮車站與樟腦寮鐵橋。
  • 阿里山林鐵尚有幾條「林場線」是以眠月及東埔兩線為主幹分歧出的幾條支線,不過幾乎已經停用廢棄[7][書 1][書 2][8]。

[18]此外,該鐵路自營運初始至當地公路通車之前一直是其沿線聚落的輸運要道。 ▲宜蘭縣長林姿妙前往瑞士盧森地區,考察皮拉圖斯Pilatus齒軌列車及纜車,以作為宜蘭縣太平山森林鐵路復駛計畫的參考。 臺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臺灣鐵路公司、臺鐵公司,是預計於2024年開始營運的中華民國國營鐵路公司,由原臺灣鐵路管理局改制及公司化而來,負責經營臺灣的傳統鐵路系統臺鐵,為中華民國交通部的附屬事業機構[1][2][3]。 除了此些符合各項文化遺產登錄標準的普世價值外,阿里山檜木霧林為全世界珍貴的森林資源,而阿里山森林鐵路範圍內,除了有珍貴的自然保護區域外,也串連起亞熱帶闊葉林、暖溫帶闊葉林、涼溫帶針闊葉混生林(即檜木林)生態區域,是極為特殊且多元的生態棲地。

阿里山森林鐵路: 樟腦寮

綜合種種普世價值及登錄標準,阿里山森林鐵路可謂符合複合遺產價值的文化資產。 阿里山雲海 阿里山生態環境 阿里山地區由於森林資源豐富,提供野生動物良好的棲息地,惟因中海拔地區長期遭人為開發,影響生態環境甚鉅,造成動物遷移至高海拔的山區。

今日开放客运的部分,包括主线及其部分区间的“神木线”[5]、“沼平线”、一条为观日而修筑的“祝山线”[6]。 阿里山林铁尚有几条“林场线”是以眠月及东埔两线为主干分歧出的几条支线,不过几乎已经停用废弃[7][书 1][书 2][8]。 阿里山林業鐵路將自8月10日起恢復營運,即時起開放訂票,林務局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表示,林鐵本線(嘉義-十字路)阿里山號對號列車將行駛嘉義至奮起湖區間,限乘108人、不售站票,且僅停靠5個車站,其餘無派駐人員車站均不停靠。

阿里山森林鐵路: 森林鐵路工法特色

阿里山目前為國際觀光旅遊景點,日據時期與太平山、八仙山並稱臺灣三大林場。 因應阿里山林場檜木資源而闢建阿里山林業鐵路,起點就在嘉義市北門,木材買賣集散為嘉義市帶來前所未有的繁榮,當時更因此列為臺灣四大都市之一。 皮拉圖斯齒軌列車是一條連接瑞士盧塞恩Lucerne和皮拉圖斯山頂的齒軌鐵路,路線總長約五點六公里,高度差超過一五00公尺,是世界上最陡峭的齒軌鐵路之一。 一八八九年起,為解決山區運輸問題,先以蒸汽作為動力,利用雙齒輪原理推進運具,後於一九三七年改以電氣作為動力,並慢慢轉為觀光性質的載具形式,更在這個月初換新車廂,由於路線經過瑞士阿爾卑斯山脈的壯麗景色,每年吸引世界各地無數遊客探訪,是將山區運具轉型觀光最成功的典範之一。 阿里山森林鐵路是為開發森林而鋪設的產業鐵道,其海拔由100公尺以下爬升至海拔2,000公尺以上,集結森林鐵道、登山鐵道和高山鐵道於一身。 森林鐵路的設立不但帶動林業的興起,更改變了沿線的都市紋理,造就許多不凡的景觀,其中有不下10處的法定之文化景觀、古蹟以及歷史建築。

享用完奮起湖便當後可再到老街逛逛,排隊購買超人氣的百年檜木甜甜圈,鐵蛋、阿里山茶、山葵醬、佛手瓜等都是不錯的伴手禮。 祝山線鐵路沿途經過對高岳,也在此設立了月台及會車的軌道,月台邊的觀景台視野遼闊、腹地寬廣,是欣賞日出的好景點。

阿里山森林鐵路: 世界三大登山铁道讹传之说

1895(明治28)年起,日本政府開始有計畫的發展林業,並於1896(明治29)年發現阿里山地區有完整的檜木森林,因此針對此地展開一連串的山林調查。 一葉蘭 阿里山森林鐵路 阿里山森林鐵路2023 阿里山森林鐵路2023 阿里山森林鐵路沿線林相景觀

阿里山森林鐵路

在獨立山觀景台,可欣賞到遼闊的景緻,時而雲霧繚繞,下一秒又霧散無蹤更是阿里山的一大特色之一。 右手邊能遠眺整個嘉義市區,左手邊則為山景,望下看可看見來時經過的樟腦寮車站與樟腦寮鐵橋。 乘車前,若有空閒的時間建議可以先到附近的「阿里山森林鐵路車庫園區」逛一逛,退役的蒸汽火車、日本皇室貴賓車、手動轉盤移動火車頭裝置等珍貴的火車文物皆在此陳列。

阿里山森林鐵路: 阿里山森林鐵路

在日本统治时代,当局藉该铁路运出大量开采自该地区之高价值原木(如桧木、云杉等) ,并将之大量使用于各地神社之建造(如位在台湾的许多神社,以及位在日本本土的伏见桃山陵、橿原神宫、筥崎宫、明治神宫等) 。 [18]此外,该铁路自营运初始至当地公路通车之前一直是其沿线聚落的输运要道。 木履寮又叫木屐寮,木履寮地名的由來,早期當地先民以生產木屐加工販賣而得名。 在奮起湖大飯店享用最具代表性、聞名全台的「奮起湖便當」是林鐵上行套票內含的品項之一,戰斧軟燒肉、燜燒烤雞腿雙主菜的豪華鐵路便當,搭配龍鬚菜、滷蛋、古早味紅豆枝,在經過了3個小時的上山時間,用最經典又樸實的台灣味填飽肚子。 火車總共繞行了獨立山三圈,可於左邊窗口看到樟腦寮車站兩次,右邊窗口看到一次。 海拔段段爬升,一再再看到山腳下的樟腦寮車站,窗外沿路的自然生態也隨高度而漸漸變化,對於第一次搭乘的旅客來說,真的是相當新奇的一段路程。

白木林為石猴遊憩區之奇觀,在森林大火後,矮小的植物被燒光,僅剩高大的松、杉類枯幹,這些火燒木經過風吹日曬、雨淋霜打,表皮轉白,成了醒目之景觀。 阿里山森林鐵路2023 安排一小時的健行攬勝,看看遊憩區內古早味的樟腦寮、筍灶與木炭窯,經由解說牌可了解其製造過程。 至於聆風亭、望鄉亭與棲霞亭等涼亭,則是聆聽松濤或遠眺草嶺風光之好地點。 阿里山森林鐵路2023 此外,「臺灣-葉蘭展示區」展示了臺灣珍貴稀有野生蘭的生態史;一葉蘭以阿里山為生長區,每年2至4月開花,因花下僅長一片葉而得名。

阿里山森林鐵路: 阿里山【林鐵FUN暑假】探索林鐵沿線美景!國寶級百年蒸汽火車帶你遊嘉義到竹崎!

從阿里山鐵路的角度來看,嘉義站是阿里山森林鐵道延伸出來的交會站,銜接著縱貫線。 嘉義車站海拔30公尺,曾經是臺灣唯一集台鐵、糖鐵、林鐵的「三鐵共構」的車站。 嘉義車站海拔:30公尺,曾經是臺灣唯一集台鐵、糖鐵、林鐵的「三鐵共構」的車站。

阿里山森林鐵路: 竹崎

「樟腦寮車站」最大的亮點便是它「折返」的進站方式,到站之前,列車直進先向前開過X交叉點、停車,之後再以倒車方式進站倒入左方軌道支線停靠。 阿里山森林鐵路2023 下車時這裡也沒有所謂的月台,只有簡易的鐵梯,下車時需稍留意步伐。 上阿里山,若是不開車的話,除了選擇台灣好行公車再來就是搭阿里山小火車 了。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