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中環泛海大廈2023必看介紹!(持續更新).

Article hero image
中環泛海大廈

辦公室位於香港中環皇后大道中59-65號,Hong Kong Offices 在泛海大廈共有 10 個辦公室出租或出售。 泛海酒店集團有限公司乃香港上市公司,專營旗下著名的「皇悅」酒店品牌。 集團現有 5家皇悅酒店,位處於香港交通便捷的商業中心和旅遊購物區,配備完善房務設施及商務配套,為旅客提供優質和舒適的住宿體驗。 公司各項發展的動力都源於客戶不同的需要,從1989年打造第一個項目開始,集團已發展近40個物業住宅項目,均由我們專業的團隊所策劃,配合具國際級兼細緻優越的設計,設施及物業管理,力臻為客戶創造完美生活空間。 集團旗下核心物業均坐落於香港商業中心區,並楺合辦公大樓及高檔次零售商舖,締造長遠的最佳回報及物業價值。

中環泛海大廈

摩天大樓亦破壞了維多利亞港兩岸的山脊線,阻擋了其他樓宇的海景或山景,太平山的景色亦受阻擋。 採用玻璃幕牆的摩天大樓所反射的太陽眩光亦對鄰近環境造成影響。 中環泛海大廈 在市中心興建摩天大樓,也會大幅提高出入該地區的人流及物流需求,增加區內交通壓力。 中環泛海大廈2023 近年中環及灣仔一帶的擠塞問題逐漸惡化,正被認為與區內摩天大樓林立有關。 中環泛海大廈2023 我們於香港、中國內地以及加拿大溫哥華市的物業發展重點,首選是位處市中心最優越地段,並打造優質物業項目,從而鞏固於市場上的領導地位和競爭能力。 地面大堂分成兩層,下層有高架行人天橋連接會議展覽中心、入境事務大樓及港鐵灣仔站。

中環泛海大廈: 皇后大道中九號

早期的摩天大樓皆作辦公室用途,1990年代起,一些住宅樓宇亦以摩天大樓形式興建,部份住宅樓宇的高度甚至比一些國家最高的辦公室大廈更高。 地利根德閣第三座在1993年落成時曾是全世界最高的純住宅大廈,港島區最高的住宅建築於2003年落成的曉廬則是全世界首個引進了阻尼系統的住宅大樓。 現時全港最高的住宅天璽於2008年落成、是一座樓高270米的純住宅大廈。 中環廣場位於灣仔北核心商業區,毗鄰入境事務處入境事務大樓、稅務大樓等政府部門、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會展廣場辦公大樓、華潤大廈及光大中心等甲級商業大廈。 密集的摩天大樓大幅窒礙空氣流動,較低矮的建築物及路面缺乏來自海上的新鮮空氣補充,使鬧區空氣污染情況惡化。 一些商業區特別是銅鑼灣一帶,更經常錄得偏高甚或嚴重的空氣污染指數水平,影響市民健康。

部份摩天大樓亦增強在升降機內手提電話的訊號接收,以方便使用者。 部份摩天大樓如合和中心,則安裝了觀景升降機,讓搭客可在上落時欣賞大樓外的景色。 現今香港國際機場的飛行航道仍會經過青衣及荃灣一帶,但其飛行高度遠較啟德航道為高。 相對於昔日的九龍市區,政府對這些地區的高度限制較為寬鬆。 不過,荃灣區的如心廣場仍因高度限制影響,而需要大幅削減其原來超過520米的建築高度設計。

中環泛海大廈: 大廈簡介

摩天商業或住宅大樓,其高層單位的租金或售價通常較高,令地產發展商盡量把大樓建得更高。 在旅遊業方面,香港亦因這些佈滿維多利亞港兩岸的摩天大樓形成一幅繁華的景色,特別是夜晚時份,漫天燈火,更讓香港獲得世界三大夜景的美稱。 此外,每年12月聖誕節至新年期間,尖沙咀、灣仔至中環一帶不少高廈均置上聖誕燈飾,營造節日氣氛,吸引旅客訪港。 近年香港旅遊發展局籌辦的幻彩詠香江,利用多座摩天大樓及特別的燈光效果點綴維多利亞港,成為吸引中外旅客的一大景點。

摩天大樓樓層多,出入的人次亦較多,因此升降機設備需比一般大廈作更多考慮。 目前香港不少摩天大樓的設計,載客升降機不會由地面直通頂層,使用者如要前往較高樓層,需在指定的中轉樓層轉乘另一部升降機,以減低升降機平均上落時間。 通常由地面大堂至中轉樓層會使用較高速及載客量較高的升降機。

中環泛海大廈: 租金排名

1999年颱風約克襲港,香港懸掛十號風球,灣仔中環廣場及入境事務大樓等多棟摩天大樓的玻璃幕牆便曾大量破裂。 相信是狂風吹起的雜物撞擊玻璃所致,而造成的碎片則引起連鎖反應,打破更多的玻璃幕牆。 中環泛海大廈2023 中環泛海大廈 一些摩天大樓亦善用升降機的空間作廣告宣傳,如在升降機內加入液晶顯示屏播放廣告、新聞、財經及天氣等資訊,為搭客提供資訊之餘,亦可增加廣告收入。

中環泛海大廈

由於香港並非處於活躍的地震帶,香港的摩天大樓一般沒有特別的防震設計或設備。 但香港時常受到颱風吹襲,因此香港摩天大樓的設計必須能夠抵受十號風球時所出現的颶風或更高風力。 本公司擬使用閣下的個人姓名、電話號碼、傳真、地址或電郵地址處理閣下的申請、回覆閣下查詢並作地產代理服務的促銷及向閣下提供中原集團其他公司的資訊。 中環廣場總建築面積為140萬平方呎,可出租樓面面積114.2萬平方呎(106,088平方米);每層樓面總面積2.4萬平方呎(2,226平方米),可出租面積2萬平方呎(1,855平方米)。 舊國會大廈藝術之家建於1827年,是新加坡最古老的政府建築物。 新加坡國會已搬遷到附近的國會坊一號,舊國會大廈就改造成了集各種現代視覺藝術、電影、音樂、舞蹈與話劇演出的“藝術之家”。

中環泛海大廈: 建築與設施

早期的香港主要為轉口港,對摩天大樓及辦公室的需求未算太高。 加上香港政府於1903年頒佈限制建築物高度的規定:興建超過5層的建築須得到香港總督會同行政局審批核准。 中環泛海大廈 1930年代至1940年代,當時的香港滙豐銀行總行大廈是全港最高的大廈;1950年代以前,半島酒店則是九龍半島最高建築物[2]。 直到1955年,香港政府修改建築條例,放寬對建築物高度的規定。

中環泛海大廈

而首座受惠於政策修訂的高樓,便是同年落成的住宅蟾宮大廈。 不過到1960年代,新建的高樓仍未有超越500英尺或150米的摩天大樓門檻。 該商務中心位於中環商業要樞,坐落於中環甲級寫字樓,鄰近中環、香港地鐵站僅3分鐘路程,位置優越。 設有13間獨立工作室(2-4人房)、10個自由工作桌、1個會議室、1個活動場地及2個獨立衛生間。 該商務中心會為您提供一站式的辦公室服務,包括虛擬辦公室服務、打印傳輸服務、收發郵件服務、免費高速無線上網、免費飲料提供。

中環泛海大廈: 商業大廈

中環廣場的發展商為黃廷方家族(佔40%)、菱電發展(佔5%)、信和置業(佔10%)及新鴻基地產(佔45%)合組的財團。 政府亦規定香港的摩天大樓需裝置自動灑水系統,當火警鐘被啟動,或感應器感應到火災發生,便會自動灑水以阻止火勢蔓延。 本頁顯示的樓盤說明和相關信息均由地產代理或業主或第三方提供的樓盤資料。 美國真人秀節目《驚險大挑戰》(The Amazing Race)第2季曾於大廈46樓的空中大堂設關卡,參賽者要用望遠鏡尋找「綠白之星」(即天星小輪);節目當時乃形容此處為香港最高大廈。 本年六月,DolceGabbana也在商場內開設其亞洲首間獨立旗艦店,讓這時裝潮流集中地大放異彩,展現中環魅力。

會不定期舉辦不同形式的創業講座或分享會,是服務式辦公室會員將會優先獲得活動邀請。 中環泛海大廈2023 現代化的摩天大樓林立,除可善用香港有限的土地資源外,其所塑造的「大都會」面貌亦有助提升香港在國際間的形象。 中環泛海大廈 在摩天大樓的高層常可俯瞰海港兩岸的景色,景觀不受其他建築物遮擋。

中環泛海大廈: 中環環球大廈 / World Wide House

中環廣場雖以「中環」命名,但其實際位置並非處於中環,而是中環以東的灣仔。 中環廣場由伍振民建築師(香港)有限公司設計,樓層平面呈三角形,但為避免影響附近的景觀及風水,三個角被設計成稍鈍,故平面實際上是個六角形。 中環泛海大廈2023 香港是一個擁有大量摩天大樓的城市,由於香港為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因此建造摩天大樓的經濟效益特別明顯。 以150米(490英尺)作為摩天大樓的界定門檻,香港現存摩天大樓不少於215棟。

  • 另外位於奶路臣街1號、1965年入伙的源發大廈也有23層,當年也屬高樓之列。
  • 集團現有 5家皇悅酒店,位處於香港交通便捷的商業中心和旅遊購物區,配備完善房務設施及商務配套,為旅客提供優質和舒適的住宿體驗。
  • 另外為抵禦每年5月至8月侵襲香港的颱風,香港摩天大樓的玻璃亦增加厚度和強度。
  • 採用玻璃幕牆的摩天大樓所反射的太陽眩光亦對鄰近環境造成影響。
  • 在摩天大樓的高層常可俯瞰海港兩岸的景色,景觀不受其他建築物遮擋。
  • 集團旗下核心物業均坐落於香港商業中心區,並楺合辦公大樓及高檔次零售商舖,締造長遠的最佳回報及物業價值。
  • 2013年初時,世界最高的50棟摩天大樓中香港佔據了6棟,但截至2021年7月僅剩2棟(分別是環球貿易廣場及國際金融中心二期),最高的100棟摩天大樓中則有5棟位於香港。

根據香港建築物條例規定,樓高超過二十五層的大廈需要設立隔火層(或稱避火層,其中若大廈不超過四十層,天台可視作避火層),因此樓高超過四十層的大廈需要在大廈中層設置隔火層。 隔火層不可設置任何辦公室或住宅單位,萬一火警發生時,可令火勢較不易蔓延。 香港的摩天大樓多數為鋼筋加固混凝土結構,或鋼架結構及加固混凝土核心。 以鋼筋及混凝土建造的樓宇,使用壽命較長,防火能力及抵受撞擊的能力,亦相對純鋼架結構的樓宇為高。

中環泛海大廈: 物業用途

隨著香港經濟在1960至70年代開始出現高速發展,香港首棟摩天大樓在1973年落成,是位於中環的康樂大廈(現改名怡和大廈)。 其後隨著香港經濟的起飛,地產價格急速上升,香港亦逐漸發展成亞洲的金融中心,一些跨國機構開始在香港開設辦事處以至地區性總部,對辦公室的需求上升,中環、金鐘及灣仔等商業區陸續出現摩天大樓。 合和中心、中銀大廈及中環廣場在1980年代至1990年代曾先後成為香港以至亞洲最高的建築物。 在維多利亞港對岸的九龍半島,由於大部份皆處於舊啟德機場航道之下,建築物高度受限制,因此在1999年前在九龍區的摩天大樓較少。

中環泛海大廈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