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買樓開支2023必看攻略!(小編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買樓開支

不過,首置買家仍要支付首置印花稅(又稱住宅從價印花稅/第二標準),以樓價計算,樓價越貴,要繳的印花稅就越高。 買樓開支 不論一手或是二手樓,透過地產代理進行交易,便要支付佣金。 二手物業佣金通常為樓價的1%,由買賣雙方協議支付;一手新樓盤一般會高於1%,不過會由發展商單方面負責,買家毋須支付。 聲明﹕MoneyHero致力確保網站提供的資訊是最新及最準確。 網站所顯示的資訊或與金融機構或服務供應商之網站有所出入。 MoneyHero網站顯示的金融產品及服務資訊僅供參考,並非提供建議。

買樓開支

住宅物業從價印花稅(AVD) - 非首置買家適用非首次置業或樓換樓人士須按非首置印花稅/新稅率交稅,即統一繳稅15%。 當業主和準買家在物業的價格上達成共識,就可以簽訂臨時買賣合約並繳交臨時訂金,又稱細訂,一般是樓價的3-5%。 如果屬於非首置人士,1,000萬以下的住宅物業最高按揭成數為八成,1,000萬至1,125萬按揭成數上限為八成。

買樓開支: 物業估價不足導致唔夠首期?

因此要買入心水單位,除了首期資金以外,其實亦需要運氣。 要留意,只有刊載在價單上的物業,才可以發售,目前政府規定首份價單單位數目不少於整個項目的20%,第二份價單開始最少為10%。 另外,每一份價單上的優惠折扣不會完全相同,發展商往往在第一張價單推出較多優惠吸客,其後每份價單開始削減。 不論買樓或賣樓,同樣要知己知彼,了解最新市場價格,叫價太進取,會無人問津;叫價太保守,會蝕底離場。 買樓開支2023 想知道同類型屋苑最新放售價格及成交價,可到千居搵樓平台查閱。

買樓開支

有地產界消息傳出,指有跟姜濤同名的買家「Keung To」,在2023年1月初以首置名義入市,以1,800萬元買入西環維壹一個662平方呎的海景單位,2房1套間隔。 買樓要考慮物業所在地區及周遭環境,有些家長會考慮名校校網,上班族偏好交通完善的地區,退休人士會比較喜歡清靜和低密度的地方,而一些買家則較重視單位景觀與座向。 一般「按揭計算機」在推算供款能力時,也假設買家沒有任何負債,如信用咭欠款、私人貸款、學生貸款、車貸等等。 買樓開支2023 如果閣下有一些類近貸款,則在按揭計算機上並不能完全反映出來。 如果屬於後者二按部份,銀行在計算壓力測試上,除了一按供款上會用2.5厘+3厘作基準,還需計算二按部份息率。

買樓開支: 申請按揭所需文件

當完成初步評估及確認房屋價格後,你就算是正式進入買樓流程,可以著手準備財務材料及合約,開始申請按揭貸款。 發展商有時候會提供二按服務,例如你想借八成按揭,俾兩成首期,但銀行只借六成,你可以向發展商借二按借其餘兩成。 當然,雖然說呼吸plan的特色就是「有呼吸都借得到」,但畢竟借錢不是老馮,銀行壓測雖然易過,但也不一定是100%會給你。

如400萬樓,印花稅為9萬元,但是500萬樓來算,印花稅升至樓價的3%,即是15萬元,印花稅需在簽署臨時買賣合約後的30日內繳交。 而為了保障自己,買家也可以在睇樓時,把物業現況寫入合約內,其中最好便需要包括所有的有問題的地方,甚至拍照為証,以免在收樓時出現問題。 而如果你購入的,是二手樓,那基本上,買賣合約上都會列明"現況買入",即所有問題都由買家在買入後負責.

買樓開支: 繳付律師費、傭金

以下的影片應該可以讓你更了解 Lucy , 另一個影片則是她在分享一些在疫情下, 買樓時要注意的一些特殊事宜. 近年牛B姨拜了樓市掌門人蔣一洪, Lucy Jiang 為師, 學成了低於市價20%買樓, 零首期供樓等財技. 前陣子, 在站長誠意邀請的情況下, 答應了會在 white mileage 客席分享一些與投資有關的資料.

買樓開支

買樓前,準買家可向銀行查詢心儀單位的估價,如果銀行未能提供估價,或網上估價過低,該單位則有可能存在些問題,常見原因為凶宅及物業有違契情況。 但若申請人為首置買家,並申請了按保,即使超出模擬加息後的壓測上限,銀行仍可批出按揭,但要額外加徵10%保費。 買樓考慮因素多,投資人士會考慮物業升值能力,首置客更關注樓價,上班族比較重視通勤時間。 立即閱讀千居整合的 買樓開支2023 7 大買樓考慮因素及 3 大準備事項。

買樓開支: 自住 VS 投資

所以在購入物業前先行驗樓,可以說是保障自己的重要一步。 而準業主要了解一個物業是否凶宅,其中一個最方便的辦法便是問地產經紀會一份心儀單位的查冊報告,又或是自己親自前往土地註冊處,從土地登記冊查閱。 買樓開支2023 買樓開支2023 完成相關按揭程序後,買家就可以按照發展商的落成期驗樓及收樓,發展商在政府批出「滿意紙」及「入伙紙」後,即會透過律師樓通知買家可以收樓。 到正式入伙之前,買家可以外聘驗樓師再行執漏,再正式入伙。 賣樓需要不少的準備,更需要有效的宣傳渠道,提升物業的曝光率。

  • 據土地註冊處最新資料,單位交易作價為以4,000萬元,較單位估價低近16%。
  • 買樓前,可先向銀行申請預先批核按揭服務,獲得銀行初步批核後,只要於指定時間內購入獲批單位,一般情況下可批足按揭。
  • 差餉及地租的實際金額是按該季度餘下的日期比例去計算。
  • 至於每年的差餉及地租則政府決定,徵收率分別為應課差餉租值的5% 及3%。
  • 有些按保公司也會看在申請人過去良好的信貸記錄而提供一些保費上的折扣。
  • 據了解劉鑾雄是以首置方式購入有關單位,即只須按物業價值的4.25%支付印花稅。
  • 與此同時,ROOTS上會創立獨家A.I.按揭評估,讓客戶了解按揭負擔能力、獲批按揭的機會、按揭利率、現金回贈等資訊,以衡量是否落訂買樓及應選擇申請哪些銀行按揭計劃,大大減低撻訂機會。

一手樓花項目在入伙前不容許轉名或加名雖然如此,但要注意一手樓花的買賣合約並不容許買家在簽署「臨時買賣合約」後提名、轉名或加名,必須要待物業成為現樓後才可以。 另外,首次置業除了需要支付首期和印花稅外,以下費用也要繳交,包括律師費(一般中小型房產,不超過1萬元)、地產代理傭金(約樓價的1%)、管理費等。 這部分不是首置人士專屬,無論你是第幾次買樓,都需要將這部分開支納入預算。 絕大部分情況之下,不論一手或是二手樓,物業交易也透過地產代理去進行,而代理需要就交易收取佣金費用,二手物業通常為樓價的1%,由買賣雙方協議支付,可謂其中一筆最大的買樓開支。 若果是一手新樓盤,則多半會高於1%,而佣金由發展商單方面繳付,業主大多數情況下可以要求回佣,亦最好事先向代理詢問有關細節。

買樓開支: 律師費

差餉及地租的實際金額是按該季度餘下的日期比例去計算。 近年來政府預算案都一直有在給出一些差餉及地租的折扣,可以幫助業主省下一些買樓開支。 差餉一年分4期繳付,每年差餉及地租分別為應課差餉租值的5%和3%,實際金額會是按該季度餘下的日期比例去計算。 一般分層業主只需交差餉,而應課差餉租值是假設物業在某一指定日期空置出租時,估計可取得的全年市值租金。 後者是由差估署評定,例如單位面積、樓齡、地點、交通設施、物業質素等都會是考慮因素。 買樓開支2023 不過有時政府會對此寬減,例如最新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各住宅物業單位於首2季的寬減額,上限是每季1500元,之後2季最多每季減1000元。

  • 如果不是首置客的話,則更正常15%的從價印花稅(AVD),如果是3年內轉手,則需要繳交額外印花稅 (SSD);若是非香港本地買家,則須付買家印花稅(BSD)。
  • 要留意,恢復首次置業身份的前提是完成整個賣樓的交易過程,如果只是簽了臨時合約,交易還沒有完全完成的話,仍會被人為是非首置身份。
  • 住宅買賣印花稅可分為三類:「從價印花稅」、「額外印花稅」及 「買家印花稅」。
  • 除了一次性開支,買樓後也有其他恆常性開支,包括差餉及地租、管理費、水電煤費等。
  • 這樣, 才能以投資者的角度來看物業, 冷靜又理志地按著定好的規條選擇物業.
  • 不管是一手樓還是二手樓, 準買家在購入一個物業前,驗樓都是必需的。
  • 若物業賣家委託地產代理放盤,賣買家均須向地產經紀繳付佣金。
  • 火險的保費是以貸款額計算一般銀行收費大概為0.15%。

買入自住物業或放租物業,在首期、按揭成數、壓力測試以至繳付印花稅等多方面,均有明顯差異。 買樓開支2023 一般「按揭計算機」也假設買家的收入來自香港,但如果本身的收入並不是源於香港,按揭成數會收緊一成。 例如一層原本600萬元的物業,理應銀行批出的按揭成數為60%,但收入並不是來自香港的人,最高為50%。 因此,在填寫「單位樓價」上會填寫「6,000,000」;「按揭成數」則把橙色活動欄移至「50」而非「60」;在「按揭年期」一欄則把橙色活動欄移至「30」。 很多時,銀行為利誘買家申請按揭貸款,會提供一定「現金回贈」給買家。

買樓開支: More in 按揭指南:

一般購買一手樓的業主就無需花太多錢在裝修因爲新樓一切都是新的裝修和配備,業主只需在整修一點,買入新家具和電器就可以入住。 二手樓有一定的樓齡所以也略為陳舊,不過一切都要看業主的喜好和預算再去裝修。 不論買賣,在與代理簽訂協議時,應訂明協議的有效期、佣金繳付時間,另外也要留意你所委託的形式是否獨家代理,如是獨家代理,就算你過程中經另一地產經紀賣樓,該名獨家代理也可能收取佣金。

付買樓首期後 ,業主一般會選擇向銀行申請高成數的按揭以減輕負擔,而按揭貸款超過樓價6成以上就必須購買按揭保險,為貸款額 1.15%至4.35%不等。 買樓需要聘請律師處理買賣物業文件,如銀行按揭契 、買賣合同、樓契、轉讓契等,律師費也是首次置業的一筆開支,律師費一般按樓宇新舊程度及尺數計算的。 一手或是二手樓都需要繳交管理費、水費及煤氣等雜費按金。

買樓開支: 中銀集團保險 周全家居綜合險 - 計劃3

如果你本身並不是首次置業買家、購入的為連租約物業、或已成為其他人的擔保人,「按揭成數」還會進一收緊。 非香港永久居民及海外買家,購買本港住宅物業,則需繳付稅率為樓價 15% 的買家印花稅。 如果是買一手新盤,發展商亦可能會提供印花稅優惠及代繳印花盾稅折扣等,可以留意相關細節,節省買樓開支。 現時樓價一直處於較高上平,「上車盤」動輒四、五百萬,即使是首置人士,也難以完全避免一筆6位數字的印花稅,例如購買五百萬的物業,就要繳付3%印花稅,即15萬。

這筆保險可以一次過支付,逐年繳交,或是向銀行加藉以作一次性支付。 由於這類物業的「印花稅」是在簽署轉讓契才支付,所以「臨約」及「正約」也不用打厘印。 另外除了打厘印外,把文件送交土地註冊處作登記也涉及開支,現時一份文件註冊費為210元。 另外,買家在成交時,還需要預備支付律師費的支票、以及繳付代理佣金的支票。 購買二手樓簽約部份與一手樓盤類似,如果準買家確定交易,就需要在經紀及律師的協助下,簽訂「臨時買賣合約」,決定成交日,並向業主支付訂金 (俗稱「細訂」),一般為樓價的3至5%。 在運用「按揭計算機」時,我們需輸入「物業樓價」,但由於銀行在審批按揭時會為物業再進行估值,並按估值作為審批貸款額的準則。

買樓開支: OneDegree家居保險 - 標準計劃

大部分樓宇買賣都經地產代理進行,所以其中一項開支是經紀傭金。 法例沒有明文規定傭金比率,但一般買賣二手樓,傭金是買家及賣家各付樓價的1%。 如果是買一手樓新盤,很多時發展商都會負責支付經紀傭金,買家無需支付,有時地產代理甚至會以傭金回贈的方式吸引客人,回贈金額多少要自行與經紀商議。

注意一點是賣方有責任在交樓日前處理好物業的相關費用,例如管理費,而買方會在這天上樓驗收。 當業主開始放售物業後,有興趣的準買家會聯絡業主或代理,並要求視察物業。 一般準買家除了了解該區環境,大廈本身狀況,和物業狀況之外,亦會檢查有沒有滲水的問題。 除此之外,想要申請按揭保險,600 萬元或以下的物業可以是預售樓花,但 600 買樓開支 萬元以上的則必須為現樓。 無論是準買家還是業主,都想趁機入市或出貨,首次置業人士更是虎視眈眈;今次就來和大家分析一下,2023年,用家置業、投資者尋寶的懶人包。 你可透過土地查冊,了解心儀單位業權,以及是否有潛建、不合法改動等問題,如不熟悉查冊事項,可找專業人士或地產經紀代為處理。

買樓開支: 按揭專區

代理佣金,亦是經紀佣金,首次置業的買家通常透過地產代理進行物業買賣,當中一定牽涉佣金收費,一般來說佣金是樓價的1%。 由於代理佣金沒有法律規定,經紀有可能「獅子開大口」,亦有代理為了促成交易而給買家打個折扣。 由於正式買賣合約需要由律師處理,律師費包括合約草擬、樓契登記、土地查冊費及其他雜項。

買樓開支

而繳費則視乎物業管理處的安排, 業主可能被要求預繳 2 – 3個月的管理費。 若申請人符合首置身份及固定受薪,買 $1000 萬的樓,基本上可批足 9 成,亦即準備 1 成首期;反之,非首置買家最多獲批 8 成,即至少要 2 成首期。 另要注意,住宅類型亦影響按揭成數,例如買村屋,最高可批 85 %。 除了準備首期,各位準買家還要注意其他買樓開支,尤其是新手買家,儲首期只是第一步,簽約後還要應付更多費用,萬一失預算,隨時令交易告吹。

買樓開支: 按揭保險

另要留意委託代理是只代表賣家,還是同時代表買賣雙方? 後者的話,地產經紀要如實告知彼此,向雙方透露從另一方收的佣金金額或比率。 不少一手樓已有基本不俗的裝修和配備,有些買家要求轉地板、拆部分牆身、做地台床、加玻璃趟門,以增加空間感等等,特別是納米盤,自然想多利用樓底空間,增加收納位置。 如果以一間300尺1房單位為例,裝修預算最少要20萬元或以上。 如果購入二手樓,略為陳舊,就要預更多金錢大修,例如改用一些更耐用、時尚感的物料設計等,還要計上買入新家具、電器,以上都需要預更多資金,打造舒適安樂窩。

買樓開支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