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東涌填海工程9大優點2023!內含東涌填海工程絕密資料.

Article hero image
東涌填海工程

再者,新技術的淤泥沉降時間較傳統挖沙填海大幅縮短,能夠在短短數年間提供大片可發展用地。 填海造地後來居上 東涌填海工程2023 有見新技術減輕生態污染兼且省時,深層水泥拌合法亦在東涌新市鎮擴建填海工程大派用場。 東涌新市鎮擴建的規劃在2011年展開,隨後於2017年開始填海工程。 填海工程運用非浚挖式填海方式,減少傾倒440萬立方米的淤泥,也省卻17,600次運載淤泥的船次。 施工所需的時間只不過兩年半,第一幅興建公營房屋的用地已於去年交付予房委會,首批公營房屋住戶可於2024年入住,從規劃到入伙歷時約13年。

我們有信心明年(2020年)可移交第一批土地予房屋署,即由「生地」變作「熟地」,可供「打樁起樓」發展公營房屋。 早前,我與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聯席小組實地考察東涌新市鎮擴展近岸填海工程,聽取可持續大嶼辦事處處長方學誠及同事介紹擴展區的規劃,以及工程的最新進展。 可持續大嶼辦事處高級土力工程師張健德說,相對傳統以浚挖方式填海,深層水泥拌合法不涉及清除及運走海泥,可以減少水中懸浮粒子的產生,有效降低對附近水質及海洋生態造成的影響;加上不需要進行傾倒海泥的海上運輸,有助減少碳排放。 以東涌東工程為例,既減少傾倒440萬立方米淤泥,亦減少海上運輸17,600船次。

東涌填海工程: 東涌東填海擴展130公頃土地 工程首設長3.8公里生態海岸線

政府不妨加以推廣三跑工程及東涌新市鎮填海的成功個案,讓社會實際認識填海拓地的眾多好處。 辦事處總工程師黃國輝補充,東涌東填海造地130公頃,可提供約4萬個住宅單位,預計新增人口約12萬。 東涌東填海區的規劃兼顧發展和保育,會預留土地建造長約4.9公里的海濱長廊,以及有24公頃的綠化用地,面積約為1.25個維多利亞公園。

土拓署海洋保育事務主任(大嶼山)胡景泰表示,計劃的目的是推廣可持續發展和社區共建的理念。 項目團隊希望透過一系列工作坊和考察等活動,讓參加者認識紅樹林、生物多樣性和有關的工程項目,讓他們一起建設和美化所住的社區,增加對東涌新市鎮擴展區的歸屬感。 儘管現有基礎設施可容納約 124,000 人居住,東涌新市鎮現時的人口只有約 98,000。

東涌填海工程: 合約:

文件顯示,為配合東涌東擴展區的住宅及商業發展時間表,土木工程拓展署已就東涌新市鎮擴展計畫第一階段工地平整、道路及基礎設施取得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的撥款。 而東涌東主要基礎設施工程已於今年第二季展開,預計於二○二四年起分階段完成。 土木工程拓展署今日(10日)與利基-三星聯營簽署一份約120.7億的工程合約,以開展前期工程,預計於2023年完成。 規劃署和土木工程拓展署於 2012 年 1 月聯合進行「東涌餘下發展計劃的規劃及工程研究 - 可行性研究」(下稱「規劃及工程研究」),以檢討東涌新市鎮的餘下發展潛力。

他又指,項目長約4.9公里的海堤,首次引入生態海岸線設計,有助改善海岸的生態系統,提高生物多樣性。 【本報訊】繼2003年將軍澳及東涌完成最後一期填海發展後,東涌新市鎮擴展成為首個填海造地的新市鎮。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昨在網誌指,項目引入嶄新的環保填海技術,以非浚挖式的「深層水泥拌合法」進行,既減低工程對附近水質及生態環境的影響,亦較傳統的填海方式更快完工,整項填海工程預計2023年完成,而首幅經填海而得的用地,可供興建約1萬個公屋單位。 香港土地供應持續不足,填海造地為其中一個可行的快捷提供土地選項。 東涌填海工程2023 東涌新市鎮擴展是政府多管齊下增加中長期土地供應的重要措施之一,亦讓東涌進一步發展成為規劃全面的新市鎮,以容納更多人口,並提供足夠的地區性及區域性社區設施。 在建造過程中,工程團隊一直與相關持份者、區內人士及居民、關注小組、環保團體等積極溝通,務求在發展和保育間取得平衡,以達致可持續發展。

東涌填海工程: 個人工具

此外,項目長約4.9公里的海堤會首次引入生態海岸線設計,有助改善海岸的生態系統,提高生物多樣性。 為配合2023年遷入首批人口的目標,工程將分階段為發展項目提供土地。 東涌填海工程2023 合約主要包括在東涌東海床採用非浚挖方法進行填海,以開拓共約130公頃土地;建造海堤及生態海岸線;建造多管道箱形排水暗渠;於東涌第58區提供基建設施;以及實施相關的緩解環境影響措施。 東涌新市鎮擴展是繼2003年將軍澳及東涌完成最後一期填海發展後,首個填海造地的新市鎮計劃。

是次工程亦以惰性建築廢料,即挖掘及拆卸等工序產生的物料如混凝土、瀝青、碎石等,作為填海物料,將本要棄置的廢料轉化為土地資源,預計工程完成時,約七成填料也為惰性建築廢料,其餘為機製砂。 署方估計,由於擬議單車隧道工程不會佔用原有計畫的道路空間,加上計畫有關工程會跟東涌東的基礎設施工程同步興建,因此擬議單車隧道不會對區內交通造成負面影響。 署方計畫於今年下半年就擬議單車隧道的道路工程根據《道路(工程、使用及補償)條例》的規定刊憲,以便配合東涌東基礎設施的實施時間表。 東涌填海工程 屋苑設兒童遊樂場、籃球場、羽毛球場、園景設施等休憩設施,並設有面積約1,500平方米的單層商場與地庫停車場。 此外,雅盛閣地下將會開辦一所設有8班的幼稚園[5][1],用作遷置現時位於筲箕灣興東邨的青松興東幼稚園,預計2023年中啟用。

東涌填海工程: 項目編號:

政府一直計劃將東涌新市鎮進一步發展成為規劃全面的新市鎮,以容納更多人口,並提供足夠的地區及區域社區設施。 另外,這項東涌東填海工程,是首個應用「深層水泥拌合法」的工務工程項目,以非浚挖式,即不移除海床淤泥的方法填海造地。 中國香港單車總會主席梁鴻德表示,東涌區內現有的單車徑,主要用作接駁村落和社區設施,當局計畫再於擴展區建造長約九公里的單車網絡,未來可作為休閒、甚至精英比賽之用,對單車愛好者是一件好事。

東涌填海工程

運輸及房屋局於二○一八年根據《道路(工程、使用及補償)條例》,授權進行東涌新市鎮擴展於東涌東及P1公路(東涌至大蠔段)的擬議道路工程,當中包括東涌東擴展區內的擬議單車徑。 土木工程拓展署最新文件顯示,該單車徑網絡全長約九公里,貫通擴展區大部分的住宅、商業、學校及社區設施,並接駁東涌現有的單車徑網絡。 東涌擴展計劃將會提供約 62,100 個住宅單位,容納約 184,000 人口。 該計劃亦會提供約 500,000 平方米總樓面面積作辦公室用途、 327,000 平方米總樓面面積作零售用途,以及 50,000 平方米總樓面面積作酒店用途。 此外,新擴展區亦預留土地作康樂、教育及社區用途,例如會興建標準運動場及專上學院。 在東涌西,位於石榴埔東北方現時已被渠道化的東涌河段和上游至石門甲道的東涌河段將會活化成為作康樂用途的河畔公園,以優化生態環境及推動親水文化。

東涌填海工程: 引入生態磚防海浪衝擊 同時促成物種繁衍

一次過滿足兩個願望 當初在諮詢階段,公眾相當關注填海工程相關的環境影響,因此三跑填海工程採取了新的施工方法,致力達到建設與環保的需要,「一次過滿足兩個願望」。 三跑填海工程是香港第一次在海事工程上運用「深層水泥拌合法(Deep Cement Mixing)」,即以非浚挖式、無需移除海床淤泥的方法來填海造地。 相對傳統填海方式,由於深層水泥拌合法無需清除及運走海泥,能夠減少產生水中懸浮粒子,降低對附近生態環境及水質的影響。

  •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昨在網誌指,項目引入嶄新的環保填海技術,以非浚挖式的「深層水泥拌合法」進行,既減低工程對附近水質及生態環境的影響,亦較傳統的填海方式更快完工,整項填海工程預計2023年完成,而首幅經填海而得的用地,可供興建約1萬個公屋單位。
  • 東涌擴展計劃將會提供約 62,100 個住宅單位,容納約 184,000 人口。
  • 相對其他更早在新界展開的新發展區計劃,東涌填海明顯展現「後來居上」的優勢。
  • 相對傳統填海方式,由於深層水泥拌合法無需清除及運走海泥,能夠減少產生水中懸浮粒子,降低對附近生態環境及水質的影響。
  • 工程團隊憑著強大的協作和互信精神,並在附加合約條件(additional conditions of contract)中創新地引入和應用節省成本設計和糾紛調解顧問條款,在27個月內完成第一期的填海工程,讓房屋署展開建造約10,000個公營房屋單位。

當擬議的東涌擴展計劃完成後,東涌的總人口量將會增至約 310,000 人。 方學誠處長介紹,東涌擴展計劃涵蓋現有東涌新市鎮東、西兩面的範圍,可提供約五萬個住宅單位(其中約3.2萬個單位為公營房屋)及80多萬平方米的商業樓面面積,以容納超過14萬新增人口,並創造約四萬個就業職位。 東涌填海工程2023 東涌新市鎮擴展是繼2003年將軍澳及東涌完成最後一期填海發展後,首個填海造地的新市鎮計劃,亦是政府多管齊下增加土地供應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關填海工程於2017年12月底展開,在時間和財務控制方面進度理想。

東涌填海工程: 團結香港基金政策研究及倡議系列 : 土地及房屋

相對其他更早在新界展開的新發展區計劃,東涌填海明顯展現「後來居上」的優勢。 政府早於2007年開始規劃古洞北/粉嶺北新發展區,但過程中涉及收地,需要與受影響的居民商討賠償重置方案,再執行清理土地的工作,項目要到2019年才動工。 古洞北/粉嶺北新發展區由規劃直至入伙總共需時19年,比東涌填海的需時慢六年。 東涌填海工程 顯然而見,填海造地省去遷移現有佔用人的煩惱,或者談判所需的時間,工程效率自然比收地發展更高。 三跑系統工程成功運用新填海技術滿足建設與保育的需要,為未來的填海工程起良好的示範作用。

東涌填海工程

另外,工程期間會盡量減低對自然環境的影響,以及例如以非浚挖式「深層水泥拌合法」進行填海,以減少施工時對水質的影響;利用循環再用的回收物料作填海物料,如由碎石、瀝青、瓦礫等組成的惰性建築物料。 東涌東填海區的規劃兼顧發展和保育,會預留土地建造長約四點九公里的海濱長廊,以及有24公頃的綠化用地,面積約為1.25個維多利亞公園。 東涌擴展計劃涵蓋現有東涌新市鎮東、西兩面,而填海工程主要在東涌東進行,造地130公頃,即約六個維多利亞公園。 可持續大嶼辦事處總工程師黃國輝說,填海工程2017年12月底展開,目前進度理想。 首幅經填海而得的用地,已於今年3月交付房屋署建屋,過程少於30個月,可供興建約一萬個公屋單位。

東涌填海工程: 預計於2023年完工

凡個人或團體,在《東通新市鎮擴展》過程中,向土木工程拓展署或其代表提供意見、見解、材料或資料,均被當作已同意土木工程拓展署或其代表,在無須再徵詢那個人或團體同意的情況下,完全自由使用或公開,包括上載於合適的網頁,部分或全部所提供的意見、見解、材料或資料。 若任何個人不希望其個人資料被公開,請在提供意見、見解、材料或資料時聲明這一點。 裕雅苑(英語:Yu Nga 東涌填海工程 Court)是香港房屋委員會在離島區的居者有其屋屋苑之一,亦是東涌新市鎮第三個落成的居屋屋苑,位於新界離島區東涌怡東路,鄰近私人住宅東環、昇薈及映灣園和香港東涌世茂喜來登酒店,而周邊亦正進行東涌東填海工程。 東涌填海工程 裕雅苑位於臨海用地,面向東涌東填海區,一海之隔便是港珠澳大橋人工島,故不少單位均可無遮擋地享受海景,亦可遠眺機場,屋苑亦毗鄰私人屋苑東環和福朋喜來登酒店、一條馬路相對則是兩個公園,以及另一私人屋苑映灣園,非海景的單位也景觀亦相當開揚。

東涌填海工程

屋苑由房屋署總建築師(五)設計[1],並由精進建築有限公司承建[2]。 屋苑已於2022年10月27日獲發入伙紙,隨後於同年11月15日起開始揀樓。 東涌填海工程2023 至於這些個人資料將會用作何種用途,表格上或本網頁有關部分列有說明。 本署承諾會確保一切個人資料均依照《個人資料(私隱)條例》的規定處理。

東涌填海工程: 填海造地 一次滿足兩個願望

項目團隊會因應地理環境、潮汐等因素設置不同的生態海岸線,包括紅樹林生態海岸線、岩石生態海岸線和直立式生態海岸線,以代替昔日水泥建造的人工海堤。 他舉例紅樹林生態海岸線會設置在較少風浪的位置,而在一些易受海浪沖擊的位置,項目團隊則會放置岩石生態磚。 東涌填海工程 東涌東擴展區亦是政府第一次在工務工程中引入生態海岸線,目的是在可行情況下,加入模仿自然潮間帶的設計,以提供一個合適的生境讓海洋物種生長,增加海床的生物多樣性。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