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活化工廈好處11大優勢2023!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面對土地不足和樓價高企的難題,發展水上房屋似是解決方法之一,英國現正規劃全國首條漂浮屋邨,內設商店及社區空間。 據調查,從2012年起,英國的船屋數量增加57%,目前大約有1萬人移居水上。 漂浮屋不僅價格實惠,亦不必支付額外的3%稅項,而另一大優勢是能隨時興建及拆卸,隨着冰川融化增加淹浸風險,荷蘭、丹麥、新加坡等地都有愈來愈多嶄新的漂浮屋項目。 提到水管屋、貨櫃屋和改建工廈這些另類房屋,大家都不期然想到生活環境惡劣,沒有生活質素可言,但原來外國有不少成功例子,以各種模塊房屋解決土地不足問題,值得香港借鑑。 地政總署指出,為了在經濟轉型期間善用舊式工廈,政府於2010至2016年推出有限期的工廈活化措施,在該6年期間,該署共收到248宗活化工廈申請,截至去年12月底,共有159宗申請獲批准。

活化工廈好處

地政總署現正就上述進一步優化措施制訂作業備考,預計可於明年4月開始實施,而活化工廈措施計劃的申請截止日期為2016年3月31日。 較矚目是荃灣香港中央紡織有限公司一廠及二廠,其中規模較大的一廠,已獲准以11.4倍地積比率,重建為一幢21層高新式工廈,總樓面達57萬方呎。 二廠則於去年提出重建作20層高全新工廈,總樓面約11.1萬方呎,該方案同樣獲批准。 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最近在網誌中率先宣佈,活化工廈計劃將於明年第一季後結束,並指現時工廈空置率下降,工廠區逐步轉型,是時候讓工廈改裝和 ... 若活化工廈推行成功,業務範圍的種類將會增多,也能成功引入境外投資人,對本澳整個地產市場的活躍度有幫助。

活化工廈好處: 【通識把脈】活化工廈 放寬用途

工廈業主將進行提升工程,改善部分設施以符合批准條件,政府亦已撥出額外款項,用作把廠房空間改建為藝術空間的費用,並讓藝發局推行試驗計劃,以優惠租金租給藝術工作者,藝發局正訂定計劃的細節。 活化工廈好處 香港按揭 由於香港經濟轉型,傳統工業北移內地,不少私人的分層工業大廈現已空置或使用率偏低,浪費了珍貴的土地資源。 有些工廈業主更看中土地供應緊絀的商機,在未獲屋宇署批准及滿足消防安全條例的要求下,擅自更改工廈作其他用途,例如把工廈改裝成分間單位出租,讓工廈的安全受到質疑。

政府在推出新政策前,各部門應多作內部協調,而不應將潛在的法律責任轉嫁給小業主。 位於偉業街的依時工業大廈便是其中一幢較早發展成藝術聚落的工廈,一樓 ... 但政府的介入,就像計時炸彈般,平靜的藝術村因活化工廈項目被推高 ... 《活化工廈的利與弊》 簡單來說活化工廈就是以「地盡其用」為名,對工業大廈進行重建或更改用途,這出發點和態度絶對值得肯定,但政策孰優孰劣, ...

活化工廈好處: 活化工廈好處 活化工廈計劃

除了物業增值之外,樓宇復修部過去在長沙灣租用辦公處,每年的租金支出達到1,000萬,是次改造工廈項目增加了市建局持有自用辦公室樓面的空間,節省了租用私人商業大廈辦公室的租金開支,達致盡用資源、善用資源的目標。 至於面對業權分散處境的工廈單位業主,若然能夠參考市建局在這個項目以「局部改造」執行模式,復修及改造工廈、提升設施,相信可以為其工廈物業單位增值。 以這個永康工廠大廈改造項目為例,整項改造工程的支出約1.5億元,以市建局持有27個單位合共約7萬2千平方呎樓面計算,每平方呎改造成本需要約2,000元。

其三,提升香港仔和黃竹坑一帶的文化及消閒設施,包括香港仔避風塘和海濱長廊、鴨脷洲大街等,讓市民和遊客體驗當地漁村風貌、歷史文化和生態旅遊。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在施政報告介紹該計劃時指,港鐵南港島線(東段)開通後,黃竹坑、香港仔、鴨脷洲等地區對外聯繫有所加強。 南區擁有海洋公園等著名景點,並有四個郊野公園、多個沙灘和海岸保護區,加上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極具潛力。

活化工廈好處: 活化工廈計劃

而據運輸及房屋局上月公布,該廈將成為首個工廈改建過渡性房屋項目,提供116個單位,估計可容納約370人。 活化工廈好處2023 政府為鼓勵工業大廈業主將物業重建或改裝,以善用資源,於一八年十月重啟活化工廈措施。 據本報統計,城市規劃委員會已累積接獲約45宗申請,涉及樓面逾940萬方呎,因應重建而額外新增的面積超過150萬方呎,而有關個案主要來自觀塘區,佔13宗最多。

  • 關注寮屋劏房的團體「鄰舍層面社區發展聯席」,在新界及九龍六區,成功訪問近百名住在寮屋區的劏房、貨櫃屋及組合屋租戶,超過七成住戶居住面積不足二百平方呎。
  • 地盤工人在線上遊戲認識14歲女童,之後便連續2日與對方性交及肛交,事後被女童父親揭發。
  • 至於麒豐資本的其他項目,郭氏指,現時會主力處理新蒲崗東傲的銷售,而在觀塘的鴻圖道32號商廈項目及鴻圖道33號新式工廈,前者已完成補地價,惟兩盤暫時未有銷售部署。
  • 反對:這些退役貨櫃有機會含有化學物質或重金屬,清洗時會釋放大量廢水,增加環境污染的風險,加上貨櫃屋多位處空置農地,有機會損害本土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 獲批個案的申請人須簽立有關土地文件,有關土地文件在所需手續完成後會在土地註冊處註冊。

假設過渡房屋能滿足上述要求,預計將會吸引大量基層市民申請,那政府應以甚麼制度安排,例如誰能優先入住、居住的時間、租金釐訂等等,這都直接影響過渡房屋的成效。 ──避免在矮煙囪或工業大廈附近發展多層住宅項目,避免嚴重空氣污染;同時須於建築圖則內加入限制噪音的方法。 由於這幢工廈的業權人還包括多個不同樓層單位的業主,故此市建局擔起促進者的角色,深入研究各種改造方案,包括全幢改造的可行性,然後通過參與業主立案法團會議,與其他單位的業主交流,務求就工廈的長遠維修和活化方向,謀取共識。 活化工廈好處 根據第11/99/M號法令,工業樓宇是指由大多數作工業用途的單位所組成之樓宇。

活化工廈好處: 「活化工廈」有甚麼好處?

(二)及(三)截至二○一六年二月底,地政總署共接獲215宗在活化工廈措施下提出的申請,其中124宗已獲批准。 在獲批的124宗個案中,有28宗整幢改裝舊工業大廈個案(註三)的擬議新用途包括「康體文娛場所」用途,可提供樓面作文化及創意產業之用。 此外,另有16宗獲批個案(註四)是重建作「非工業」或「非住宅」用途,該等用途條款可容許不同形式運作的文化及創意產業用途,例如康體文娛場所,或相關工作室、訓練場地和教育機構等。 這些獲批項目最終會否提供有關土地文件所容許的文化及創意產業用途,須視乎業權人的發展計劃。 業主毋須另行申請及繳付地契豁免書費用,但前提是該用途必須屬規劃制度下已准許的用途。 在顧及公眾安全前提下,容許擴闊緩衝樓層准許用途,涵蓋電訊機樓中心及電腦數據處理中心,以促成業主局部改裝低層為非工業用途。

此外,文件又披露,政府於今年3月中推出標準金額補價先導計劃後,地政總署已收到5宗此計劃的申請,4宗已達成補價協議,並有3宗已完成補地價。 根據資料,該3宗個案均位於觀塘,業主分別是浸會醫院、麒豐資本,及冠華鏡廠許氏家族。 因為林鄭雖然說有700幢在市區的工廈可以改裝,但業權不完整的工廈很難會成事,現在叫業主出維修費已經是非常困難,莫講他日叫他們出改裝費。 兩年後,政府的土地供應將會大幅增加,工廈住宅化亦不是那麼重要。 例如區內即使有一幢工廈已沒有工業活動,但其毗鄰仍有工廈進行工業活動,如將該幢工廈位處的用地改劃作住宅用途,便不能符合空氣質素、噪音等要求。

活化工廈好處: 最新重點標籤

對於政府重啟活化工廈計劃,李秀恒表示支持,稱此利民政策如能真正落實,可謂是一舉四得:一來「劏房戶」可早日改善居住環境;二則有助政府紓緩「屋荒」壓力;三來舊工廈多了一個出路;四是可為社會節省一些公帑和土地等公共資源。 李秀恒指出,活化工廈能把傳統工廈得到大幅度增值,以KC100為例,每呎租值原來是7.5元左右,活化後平均升至近30元,租值翻了超過4倍,整幢物業的估值保守升值至30億元。 估價署每年均會進行空置物業調查,以提供年底時各類私人物業空置概況的資料。 有關空置數據刊載於每年出版的《香港物業報告》內,並上載至該署網頁,供市民參考。 私人分層工廠大廈於二○一○、二○一一、二○一二年及二○一三年年底的空置量分別為6.

活化工廈好處

發展局向立法會提交文件指出,目標可於明年初發出相關的作業備考及實施文件。 業主覺得不划算,與他們和政府對地價估值方法有原則性分歧有關。 外界批評政策只是優待大業主,沒有活化政策之前,大業主一樣可以申請補地價改成商業用途,而活化政策後,大業主則可以免補地價,免費改用途,省下數以十億計的補地價費用。 有業內人士建議,政府如果真正希望活化工廠大廈的使用,與其只是優待大業主,不如考慮豁免小型工作室的補地價費用,鼓勵年輕人創業。 活化工廈可為物業升值,金寶國際董事長李秀恒認為,傳統工廈區葵涌及黃竹坑前景不俗,工廈適合改作商業及酒店。 他又認為,活化工廈政策應優化,無論改裝或拆卸重建同樣免補價,增加供應以免租金不斷向上。

活化工廈好處: 活化工廈

地政總署指出,政府一○至一六年推出有限期的工廈活化措施,六年間共收到248宗活化工廈申請,截至去年十二月底,共有159宗申請獲批准。 活化工廈好處2023 最新資料顯示,公屋輪候冊有約27萬宗申請,故此政府要以合理租金提供大量過渡房屋,才能緩解正在輪候的基層住屋需求,否則只是杯水車薪。 另由基滙資本及外資基金持有的觀塘偉業街133號活化寫字樓,市場消息透露,該廈本年初錄得一宗大額租務,兩層樓面共約2.8萬方呎,獲商務中心以呎租約22元承租作共享工作空間。 同樣由基滙資本持有的觀塘開源道33號建生廣場,近年成交呎租則介乎20至27元。

活化工廈好處

聯席按住戶情況,計算出新界鄉郊寮屋劏房人均居所面積只有七十四平方呎,九龍寮屋劏房就只得三十六平方呎,形容比監獄獨立囚室更細,促政府加快興建公屋。 香港住屋問題嚴峻,在覓地建屋的同時,快速興建過渡房屋亦成為解決方法之一。 早前有團體提出在荃灣天橋底興建水管屋,對象為輪候公屋3、4年的荃灣居民,預計最快年底落成,細節仍在商討中。 反對:本港只有不足一成工廈位處住宅用地,即使達到活化條件,亦要解決工廈地積比高於住宅的問題,隨時要拆去幾層,這又涉及一筆龐大開支,令業主參與誘因大減。

活化工廈好處: 活化工廈好處 「活化工廈」第二波

另外,政府又指出,截至上月底,城規會批准6宗整幢工廈改裝作非工業用途的規劃申請。 而地政總署收到並處理7宗有關整改裝工廈的地契豁免書申請;和處理1宗擬將整幢工廈改裝為過渡房屋用途的地契豁免書申請,該工廈位於觀塘。 支援非政府機構推行過渡性房屋項目的資助計劃評審委員會,已向該項目批出上限6,150萬元。 位於九龍灣及觀塘的工業用地,在2001年改劃為「商貿」用地,在規劃層面上容許將工業樓宇用作辦公室用途或改建為商業/辦公室樓宇。 活化工廈好處 在2010年4月,政府首次推出了活化香港工業大廈的措施,並於2018年10月重啟活化計劃。 截至2021年12月底,在活化工廈政策下,當局共批准及簽立了64宗位於觀塘和九龍灣的整幢改裝或重建的申請。

  • 另一方面,集團特別將佔地78,130平方呎的「南豐作坊」,為有意創業的人士提供工作空間,推動紡織業的未來發展。
  • 而第6/99/M號法律指出,工業用途包括從事工業場所及工業單位的活動,以及倉庫用途。
  • 而這類的工廈,例如地區傳統行業鋪位,社會一直有意見要求活化更多工廈改變用途。
  • 其實工廈基本條件比商廈及住宅還要好,負重150磅,樓底3米半,300M三相電,商廈及住宅根本難望其背脊,所以要改建成住宅是沒有難度。

受惠於觀塘和九龍灣的工業用地改劃為「商貿」用地,以及活化工廈兩個政策,部分私人業主遂將區內名下工廈重新發展,同時加快九龍東轉型。 政府於2017年起將「起動九龍東」擴展至新蒲崗,使活化工廈的趨勢亦延伸至該區。 活化工廈好處2023 工廈加租,不少藝術家另尋出路,另一邊廂,亦有人因工廈樓底高、空間夠實用而發展另類娛樂。

活化工廈好處: 施政報告:准未補地價房協屋出租工廈改裝.

近年,特區政府嚴厲取締工廈劏房戶,但房屋供應短缺,令劏房個案禁之不絕,租戶仍難以脫離蝸居劏房的日子。 區議會主席柯創盛指,政府提出誘因但結果進度差強人意,反問為何觀塘區活化工廈「依家都係得咁嘅數字呢?」他又稱署方應設立成效指標,摒棄繁複程序。 另外,他指香港土地房屋問題在於政府沒有善用資源,程序都未能拆牆鬆綁。 地政總署署長黎志華今日(4日)出席觀塘區議會,稱政府就活化工廈提出很大誘因,第二輪計劃中,觀塘區截至去年9月成功簽立4宗申請,但區議員直言結果進度差強人意。 (二)在鼓勵工廈重建方面,倘若有關重建是作酒店用途,我們容許非工業地帶的工廈業主,最長分5年分期攤付土地補價。 他認為現時政府在政策上缺乏明確指引,部份工廈被用作文創或辦公等其他用途;因不屬於工業用途,也不涉及牌照,處於中間地帶。

活化工廈好處: 投資活化工廈 業主兩大考量

其中大窩口工業村的工廈,皆為私人業權,且大部分為單一業權,包括剛出售的王子工業大廈、由老牌家族持有的鼎豐染廠及德士古道一百號、由基金持有的有永德利大廈及亞洲物流等。 劉子敏續說,「南豐店堂」佔地125,270平方呎,期望這個商圈給予訪客不一樣的體驗,故此短期內不會有連鎖店進駐,而商戶的組合多元化,30%為餐飲業,其餘為零售和體驗式消費,大部分含「香港情懷」故事、文創或創新等元素。 為了保持新鮮感,項目亦預留10%商業樓面,用作期間限定店(Pop-up Store),料三個月至半年便會更換一次。 同時,為扶助本地初創環境,集團預留約20%商戶為初創企業,在租金上以人性化的處理,孕育初創企業。 另一方面,集團特別將佔地78,130平方呎的「南豐作坊」,為有意創業的人士提供工作空間,推動紡織業的未來發展。 申請活化的工廈要位於城市規劃中「工業」、「商業」或「其他指定用途」註明「商貿」地帶,樓齡不少於15年。

活化工廈好處: 活化工廈: 活化工廈 放寬地積比 52宗獲批

活化工廈計劃Industrial building revitalisation measures 是香港政府自2010年4月起實施的公共政策,容許15年以上舊工業大廈(工廈)業主,免補地價將整幢工廈改裝活化。 改裝作其它用途,例如改建為寫字樓、藝術 工作室、服務式住宅等。 該區申請中,有兩宗為全幢改裝個案,包括鴻圖道86號大偉工業大廈,去年中曾提出全幢改裝作酒店賓館發展,並加入藝術工作室等其他用途。

活化工廈好處: 按揭收入mpf7大優點

當局留意到藝術界對使用工業或工辦樓宇作特定類型的藝術工作室的關注,亦會研究考慮放寬上述樓宇作有關用途的可行性。 其中一項重要考慮是有關的藝術工作室必須符合工業或工辦樓宇的消防安全規定,包括不會導致眾多外來公眾的人流,例如有關活動吸引公眾人士到場參與等。 日常與藝術團體及藝術家接觸及進行交流時,亦有機會聽到業界在進行藝術活動時所面對的困難;局方會適當地向有關部門反映相關意見。 有關目前九龍東的「易行」措施,工廈之間的後巷可以利用,作為行人網絡的一部分。 但要吸引行人使用後巷,並非單靠藝術家在外牆美化,而是要清理後巷雜物垃圾,杜絕被濫用作汽車維修之類的工場。 另外,有很多舊式工廈沒有停車場,而工廈後巷私人範圍其實是上落貨區,不能用作收集垃圾、泊車位,及以鐵絲網圍封。

行政長官於《2018 年施政報告》公布政府重啟活化計劃(下稱「新一輪活化計劃」),從而更有效運用現有工廈,善用珍貴的土地資源,並更有效地解決消防安全和違規使用的問題。 新一輪活化計劃包括六項主要措施,利便現有工廈進行整幢改裝、重建,以及作非工業用途。 有關各活化措施的詳情,可參閱相關地政總署地政處作業備考和發展局於2019年2月1日發出有關「放寬現有工業大廈地契豁免書申請」的公告。 申請人只要符合改裝規定條件,全幢工業大廈可以保留,改裝活化成為商業樓宇,可作辦公室、食肆、服務及酒店用途而無需繳交「豁免費」 ,即樓宇租金增值差額(俗稱容忍費)。

另外,我們亦提供精準的智能按揭計算機方便各位計算能否通過壓力測試及每月按揭供款額。 元朗站提供 939 伙的 The YOHO Hub C 期、錦上路站 680 伙的柏瓏III及輕鐵天榮站的 1,393 伙將會是今年的重頭戲。 具備北部都會區概念的項目都有約 10 個項目,接近10,000伙。 有見及此,今日 ROOTS 上會 帶大家直擊比較 2023最優惠按揭利率及按揭回贈!

活化工廈好處: 最新影音

同時也要考慮入駐的行業是否合適,類似影視製作、模型製作等文創是比較滿足工廈的條件,相反餐廳等服務行業卻不太適合。 最後梁頌衍提到,澳門若想再次推行活化政策,政府應該先推動改善工廈的衛生環境、防火通風安全、電梯等設備。 再者,他認為目前的政府對公共空間沒有完整的規劃,「澳門整體發展是,沒屋就拆了工廈,沒公共空間就塞人入工廈,是否合適呢?」他強調政府應該對空間有一個整體的規劃,並考慮建設相關的配套設施。 活化工廈好處 政府在二○○九年十月宣布一系列活化工廈措施,旨在利便舊工廈重建或整幢改裝,以提供更多樓面面積以配合香港不斷轉變的社會及經濟需要。

支持:現時全港有逾1,400幢工廈,因工業活動減少而失去實際用途。 活化工廈可將珍貴的土地資源善加利用,同時可立法規管近年的工廈違法劏房。 政府正研究引入貨櫃屋作為短期過渡房屋,發展局更曾派員到外地考察。 惟防火、用料、城規申請等尚在研究當中,但強調是民間試驗計畫。 「享有適當住房權利」已被聯合國視為基本人權之一,着眼於居所如何滿足人民的居住需要,以及相關居所是否適合人居住。 除了以上四項條件外,「適足住房權」還包括住屋機會、地點和文化共融。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