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將軍澳規劃7大優點2023!(小編貼心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起北角、紅磡及啟德幾個居屋盤,將軍澳「昭明苑」少了長遠概念,或較適合用家購入自住,但卻值得留意其景觀。 樓盤現時的一線景觀,也就是向西南方向,可以遠眺「將軍澳運動場」,打側有機會望「藍塘海峽」,但樓盤的前方卻會被未來發展所影響。 因為西南面正是港鐵持有的「百勝角通風大樓」,政府已計劃在2022年第一季推出招標。

當公眾諮詢由以往三輪縮減至一輪,甚至有消息指會對出席公聽會人士的發言時間縮減,當中城規會或政府部門官員能否在「有限度」的討論下,便能清晰理解公眾人士的意見呢? 事實上,過往公眾意見中不泛專業人士的周詳建議,而這類型的意見,往往能有助政府官員在改劃申請時深思熟慮,進一步深化及完善計劃,以紓緩地區現有持份者的怨氣。 相對於一下子大幅縮減公眾諮詢至一輪,筆者更傾向精簡法定程序以外的其他行政工作、或增加城規會的成員及行政人手,以加快現時改劃申請的程序。 物業由南豐發展作為發展商興建,並聘請馬梁建築師事務所於1999年規劃設計、於2003年落成(20年樓齡),並設有私家車位873個(住宅佔572個,商場佔301個)及電單車位89個。 尤其是區內會愈來愈多公營房屋發展,究竟道路能否負荷得到,對交通造成壓力呢?

將軍澳規劃: 政情:水泥廠踢去鄰區 政府離地難安居

在2019年8月遞交項目發展藍圖,就提出更清晰的藍圖,建議把地皮發展為一座住宅,興建594個單位,容納人口1,670人。 以地皮佔地45,209呎計算,,以最高6.65倍地積比率發展,最高可建樓面300,644呎。 項目內還會設17,976呎的休憩空間,以及1,442呎的兒童遊樂區,以一間所護老中心。 文件顯示,「將軍澳南延線」將會為將軍澳第137區提供鐵路咻敺⻊眨瑏K以重鐵形式從現有網絡,通過將軍澳創新園對出海底的隧道延伸至137區,有關當局可能需於將軍澳創新園對出填海約2公頃,以提供一小片土地保護在進入水底前的一小段鐵路走線。 香港01報道,特首李家超去年底,發表首份《施政報告》時表示,將啟動將軍澳對出水域的填海工程,包括屬於第137區的將軍澳創新園(前將軍澳工業邨)及132區的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對出水域。

將軍澳新市鎮北部為寶林及坑口,西北部為翠林,東南部為百勝角及小赤沙(包括日出康城),南部為將軍澳市中心(包括將軍澳南),西南部為調景嶺,最東南端及最偏遠為大赤沙。 發言人承認暫時未有填海造價,但估計工程規模不大,「未必好貴」,同時承認政府有多項大型工程展開,「知道搞緊好多嘢,會睇住盤數。」但補充指填海20公頃就提供到5萬個單位,項目是值得推展。 發言人續指,較高密度的房屋發展將會圍繞擬設置於將軍澳第137區中央範圍的鐵路站。 擬議鐵路站將位於大部份居民(逾三分之二的規劃人口)的500米步行距離之內。 單位數目及容納人口均較「康城」多出足足一倍,現時採用「2+1」行車模式的「康城站」,論班次已較其他將軍澳線疏落。

將軍澳規劃: 將軍澳沙田北區污水檢測陽性 政府派發4萬檢測包

LP6全盤多達2,392伙﹐戶型包括1房至4房戶,首批呎價約15,304元。 MARINI首批單位折實平均呎價14,997元,屬第6期LP6以後次高的開價水平。 MARINI與康城第8期 SEA TO SKY 相同,屬於康城最臨海的項目之一,坐向偏南,望海景及將軍澳工業區景。 政府在1988年決定進行該新市鎮的第三期發展,以容納大約450,000人。 至於將軍澳南延線未有建造時間表,他坦言,以將軍澳13.5萬人口計,將軍澳綫已應付不到,即使將藍隧道通車後,巴士班次仍不足,擔心未來交通擠塞更嚴重。

將軍澳規劃

發展局去年6月透露,正研究該處重置油塘混凝土廠,以取代已發展成綜合發展區的油塘混凝土廠。 今日(23日)一批將軍澳居民到西貢區議會請願,反對當局於137區設置混凝土廠,認為該處已正在興建海水化淡廠,並已規劃成住宅區,若再設置混凝土廠會帶來不少污染問題,實屬規劃失誤。 發展局下午公佈將軍澳第137區新市鎮發展研究報告和填海詳情,計劃於 #132區(調景嶺華人永遠墳場對出海面、維景灣畔附近)、 #日出康城對出海面、 #將軍澳137區對出海面填海,預料引起區內居民激烈反響。

將軍澳規劃: 日出康城1至14期介紹及比較 規劃景觀全面睇

1860年,清政府於第二次鴉片戰爭戰敗,被迫與英方簽訂《北京條約》,條約指明清政府將界限街以南的九龍半島部份,割讓予英國。 將軍澳規劃 但是,只要我們一想起荔枝角、美孚、黃大仙、觀塘等地方時,理所當然地認為這些地方均屬九龍,但其實這些地方都遠超界限街的範圍。 至於觀塘區議員呂東孩就話,政府依家仲係就重置計劃進行研究,最快去到今年年中先有結果,佢就認為當局效率太慢,就區內3間水泥廠搬遷問題一直用「拖字訣」嘅態度應對,難免畀人「Hea做」嘅感覺。 呂話,近年油塘不斷有新住宅落成,人口差唔多有成10萬人,如果水泥廠仲唔搬走,只會繼續影響居民生活。

將軍澳規劃

單車徑附近有不少康體設施,如荃灣體育館、單車匯合中心、荃灣公園,甚至可以將單車停泊於單車泊位,到文青必到的南豐紗廠,又或海之戀商場的Donki逛逛,適合一家大細享受運動的樂趣。 將軍澳規劃 東港城為坑口站的指標屋苑,由新地發展,共提供七座物業,合共2,184個住宅單位,實用面積由 呎不等,當中兩房佔全盤約70%,面積 呎;三房連套房則佔三成,面積 呎。 物業在1997年高峰期推售,收票量高達27,000張,成為歷來票王之一。 屋苑各座物業以U形排列,過半單位可望內園、部份單位可望銀線灣景,屋苑自設泳池、網球場及平台花園等。

將軍澳規劃: 主要道路

起碼最近的消費地方,可以前往「蔚藍灣畔」基座的商場「連理街」佔地約60,000呎,設有54個商舖外,亦可考慮前往領展的「TKO Gateway」內的零售以及濕地街市,因此日常生活配套可說不缺。 協會強調並非反對填海,又稱以往填海工程會盡量保留附近天然海岸線,例如石鼓洲填海興建焚化爐,以及中部水域人工島等。 對於早年已建成的海堤,近年亦會改建為垂直式或堆石式海堤,建造生態海岸線,為海洋生物提供棲息地,以保護海岸線生物多樣性。 他又說,除信號系統提升工程外,港鐵亦會透過多管齊下的措施,包括靈活調整列車服務、加強客流管理措施,以及完善車站空間布局,以疏導人流及提升乘客的乘車體驗。 將軍澳第137區發展為一個新社區,將會以公私營房屋七三比規劃,公營房屋佔3.45萬伙,最快2030年入伙。

將軍澳規劃

將軍澳的巴士路線主要分2部份,翠林、寶琳、坑口、將軍澳工業邨、將軍澳南、將軍澳市中心、調景嶺和日出康城等地巴士線由九巴及新巴經營,來往東涌及機場的巴士線則由城巴經營。 將軍澳規劃2023 將軍澳因地理位置接近九龍東多於新界,因此跟其他新市鎮不同,除來往西貢市外,來往其他新界區的巴士線均須途經九龍才可到達。 將軍澳規劃2023 首條為配合將軍澳新市鎮發展而開辦的巴士路線為93A(於1987年開辦),由寶林前往觀塘碼頭。

將軍澳規劃: 住宅

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討論龍鼓灘填海規劃和工程研究,涉及1.79億元。 發展局表示,龍鼓灘填海範圍將由2020年建議的220公頃或以上,減至145公頃,所得土地用作發展現代先進產業。 有議員指區內有堆填區、焚化爐、骨灰安置所,擔心影響經濟產業,以及將屯門西地區變成另一個打鼓嶺及將軍澳。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指,會善用附近的稔灣山頭作為屏障,確保有足夠緩衝地帶。 有議員關注龍鼓灘填海範圍減少,會否不夠土地發展,甯漢豪指,主要考慮該處海岸線優美,雖然填海規模縮窄,但有附近60多公頃棕地納入規劃範圍。 政府建議在「影業路以西北」佔地171,151呎的用地,改劃「住宅甲類」用地,預計興建1,600個住宅單位,容納人口4,800人;而在「影業路以東」,現時都規劃作綜合發展區用地,日後重建起樓的話,均會對坑口的交通有一定壓力。

將軍澳規劃

新市鎮當中最早開發的是翠林一帶,其次到寶琳及其南部的景林邨一帶。 1990年代中期,待坑口一帶的原居民遷走之後,政府在當地興建厚德邨,並用來安置原來在調景嶺的居民及牛頭角臨屋區的住戶。 將軍澳市中心一帶的尚德邨、唐明苑等在1990年代後期才開始入伙,並開始發現新填海區的不平均沉降問題。

將軍澳規劃: 將軍澳137區料可容十萬人 居民憂交通配套

毫無疑問137區的發展計劃正正回應了房屋供應的最大問題,符合坊間對於土地供應「追落後」的期望。 日出康城位於香港新界將軍澳小赤沙第86區,於處將軍澳創新園以北,港鐵康城站及將軍澳車廠上蓋,是一個包括住宅、商場、公園、海濱長廊的鐵路上蓋發展計劃,整個發展計劃將分為9至14期興建,原預計於2019年全部完成。 其中2009年的報道表示運動天地,以及海濱長廊,分別在2014年,以2015年建成。 2014年12月末,港鐵正式就日出康城的規劃改動入紙城規會,除了單位總數由原來批出21,500個增至25,500個外,亦調整項目的發展時間表,由原來分3期、預計2020年完成項目,改延遲3年,最快2023年完成。 發展將軍澳第137區為高密度住宅發展的同時,我們會利用新增土地提供適切的社區或其他所需設施和服務,盡量滿足將軍澳社區的需要。

  • 政府建議在「影業路以西北」佔地171,151呎的用地,改劃「住宅甲類」用地,預計興建1,600個住宅單位,容納人口4,800人;而在「影業路以東」,現時都規劃作綜合發展區用地,日後重建起樓的話,均會對坑口的交通有一定壓力。
  • 陳帆指,政府與港鐵一直密切監察各鐵路線的列車服務,並因應乘客需求適時調整服務。
  • 港大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與醫衛大數據深析實驗室,透過大數據分析本港自去年第一季的新冠 Omicron疫情,發現無論是科興抑或復必泰疫苗,即使只是接種第一針,已能減低與新冠相關的重症及死亡風險,接種的次數越多,保護強度越高。
  • 發言人續指,較高密度的房屋發展將會圍繞擬設置於將軍澳第137區中央範圍的鐵路站。

因為除了部份由「清水灣道」一帶居民會依賴「坑口站」轉乘外,日後在「影業路以西北」也就是清水灣電影製片場以西,也會改劃作住宅用地發展。 就將軍澳線方面,土木工程拓展署及規劃署正就將軍澳第137區的土地用途方案進行研究,並指會配合研究結果,探討將軍澳線的進一步發展。 特首李家超發表首份《施政報告》時表示將啟動將軍澳對出水域的填海工程,主要包括將軍澳132區的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對出水域及第137區的將軍澳創新園。

將軍澳規劃: 口罩令撤銷 醫生講解特定群組不宜除罩

加上1980年代的電話簿亦把整個西貢半島歸入「3」字頭的九龍電話區號,一些商業機構和傳媒亦習慣沿用舊有分區,至今仍錯誤渲染新市鎮為九龍的一部份,也會有人以為是九龍市區的拓展部份,視作市區內的一個區域,並不會看作為新市鎮。 後來新都城刪去有關字眼,事件才不了了之,但恒基兆業的網站至今仍未刪去有關字眼。 「將軍澳137區」位於將軍澳工業村及佛堂澳以南,屬於一幅已經平整了的土地,佔地約80公頃。 部份倚近山邊的用地為「新界東南堆填擴展區」,但餘下大部份則為臨時填料庫,用作貯存公眾填料。 時任特首梁振英早於《施政報告2016》已有提出重新規劃的建議,在2022年尾決定把相關用地發展以房屋用途的新社區,提供約50,000個住宅單位,預計容納人口135,000,最快可於2030年前入伙。 除此之外,市中心既有單車館、運動場和公園,海旁亦設有海濱公園和寵物公園,加上鄰近調景嶺圖片館,又有單車徑貫通整個將軍澳區,綠化休憩空間充足。

  • 待「137區」落成後,「康城站」不單失去尾站的座位優勢,亦未知港鐵能否應付早上繁忙時間的載客量,屆時區內交通會是一大挑戰,居住角度亦不利區內居民。
  • 起碼最近的消費地方,可以前往「蔚藍灣畔」基座的商場「連理街」佔地約60,000呎,設有54個商舖外,亦可考慮前往領展的「TKO Gateway」內的零售以及濕地街市,因此日常生活配套可說不缺。
  • 然而,精簡條例一出後,坊間卻有不同團體表示憂慮,他們擔心會扼殺公眾的參與權,令政府漠視公眾意見。
  • 物業由南豐發展作為發展商興建,並聘請馬梁建築師事務所於1999年規劃設計、於2003年落成(20年樓齡),並設有私家車位873個(住宅佔572個,商場佔301個)及電單車位89個。
  • 以最高地積比7.5倍計算,料可提供約5萬伙單位,供13.5萬人居住。
  • 加上1980年代的電話簿亦把整個西貢半島歸入「3」字頭的九龍電話區號,一些商業機構和傳媒亦習慣沿用舊有分區,至今仍錯誤渲染新市鎮為九龍的一部份,也會有人以為是九龍市區的拓展部份,視作市區內的一個區域,並不會看作為新市鎮。

由於當區位處海旁,將採用階梯式建築物高度輪廓,海旁一帶亦提供連貫的海濱長廊及綠化休憇空間,鼓勵居民以步行或騎單車等模式出行。 建議中的137區,因為沿海位置會填海,所以你現時望海位置日後就成為內陸,但由「康城站」延伸出來的「將軍澳南延線」,會穿過「將軍澳工業區」對出海域,及「佛堂澳」的地底一直延伸至此位置,成為137區中心地區。 沿海位置會發展海濱長廊及公園,車站旁則設有社區公園及文娛及商業設施,成為137區主要活動中心。

將軍澳規劃: 日出康城 6期 LP6:永久海景   交通不便

現在,「將軍澳市中心」一詞泛指港鐵將軍澳站、天晉、尚德邨、廣明苑及將軍澳南一帶。 將軍澳規劃2023 寶林、翠林、坑口、日出康城(位於以上提及的小赤沙)、將軍澳市中心、調景嶺基本上皆屬於住宅區,建有公屋、居屋、村屋和私人屋苑。 將軍澳規劃 小赤沙現時設有港鐵將軍澳車廠及康城站;大赤沙北部則設有將軍澳工業邨。

將軍澳規劃: 將軍澳137區造4個「太古城」

區內亦將設有零售及商業、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康樂及基建設施。 2011年位於將軍澳站上蓋天晉旁的酒店項目命名香港九龍東皇冠假日酒店及香港九龍東智選假日酒店,均位於新界東,不過以九龍東命名,引起了部份公眾和網上討論區對酒店所在地的地區爭議。 2012年將軍澳新樓盤峻瀅發展商為避免再度引起爭端,索性將有關樓盤宣傳為位處「香港東部」字眼。 發展局發言人補充,新界東南堆填區(即將軍澳堆填區)現時只處理建築廢料,首批137區居民入伙前,會停用和完成修復,未來將規劃成休憇用地。

將軍澳規劃: 政府部門

為此,我們正研究於附近水域(包括將軍澳第137區、將軍澳創新園及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對出水域範圍)進行近岸填海,以提供所需的用地興建交通配套及其他公共設施。 我們備悉附近居民對鐵路延伸工程(見下文第三至五部分)及進行近岸填海的構思表示關注,我們會在完成研究後,於年底前提出建議並進行諮詢,包括聆聽當區居民的意見。 將軍澳規劃2023 新市鎮可分為八個區域,包括寶林、翠林、坑口、將軍澳市中心、調景嶺、小赤沙、大赤沙及百勝角。

政府專家顧問孔繁毅就建議政府,整個「公共衞生緊急狀態」都可以取消。 孔繁毅話,政府嘅決定正確,宜家嘅時機成熟,流感高峰期喺3月已過,新冠病毒都唔需要擔心,社區上有好高嘅混合免疫。 不過口罩令解除第一日,街上大部分市民都繼續戴口罩,有人話會先觀望一段時間,大部分人唔戴先會除,亦有市民話,喺人多嘅地方先會戴。

香港建樓見縫插針,早前政府及港鐵研究將「將軍澳百勝角通風樓」作上蓋發展,提供住宅單位,規劃署向西貢區議會提交文件,交待更多詳情。 據文件顯示,有關地段擬建兩棟住宅,料提供合共約432個單位。 但發展局為了配合將軍澳第137區的房屋發展,同時建議於將軍澳第132區對出以填海和削坡方式新造25公頃土地以容納兩個現時設於第137區的公共設施和四個有特定地域要求的公共設施。 將軍澳規劃 兩個須由137區轉移至132區的設施分別為公眾填料轉運設施和混凝土配料廠,另外四個有特定地域要求的公共設施分別是電力接駁站、建築廢料處理設施、廢物轉運站及海上垃圾收集站,此六項公共設施引起附近居民的反感,於地區中引起爭議。 在寶林及坑口一帶發展之時,將軍澳獲規劃成新市鎮,所以區內都有不少單車徑及康樂設備。

將軍澳規劃: 將軍澳137區的規劃想像

現時將軍澳的對外陸路交通,計有將軍澳隧道、寶琳路及清水灣道,並有地下鐵路將軍澳支線。 另一條對外連接道路(包括將軍澳-藍田隧道及跨灣連接道)現正在興建中,它將會把將軍澳與東九龍進一步連接起來,以應付不斷增加的交通需求。 荃灣海濱段單車徑於去年7月正式開放,是荃灣至屯門單車徑的一部分。 將軍澳規劃2023 荃灣海濱段單車徑位於荃灣海濱公園至灣景花園對出海旁,長約2.3公里,設有兩個休息處及單車泊位,踩單車人士邊踩可欣賞到藍巴勒海峽及汀九橋,日落時份更可看到浪漫日落景色。

將軍澳規劃: 將軍澳打擊非法收債及高利貸行動 拘16男最細14歲

發言人表示,諮詢附近居民意見後,將軍澳第132區6個設施的土地面積已縮減四分之一至25公頃。 其中為達致2035年碳排放減半及205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環境及生態局正與內地商洽,計劃購入更多可再生能源,預計內地電力須從東邊引入,電力設施需設置於臨海位置供海底電纜登陸。 根據《策略性研究》的初步建議,「將軍澳線南延線」將會由位於地面的將軍澳線康城站向南伸延至地底,大致以隧道形式經將軍澳創新園對開水域接駁至將軍澳第137區的地底車站。 發展局會聯同運輸及物流局和相關部門繼續就有關項目緊密溝通,深化該段鐵路延伸至將軍澳第137區的走線和所需土地。 (三)至(五)運輸及物流局正推展《跨越2030年的鐵路及主要幹道策略性研究》(《策略性研究》),探討香港大型運輸基建的布局。 《策略性研究》初步建議興建的三條策略鐵路及三條主要幹道,當中包括「將軍澳線南延線」及「將軍澳-油塘隧道」,預期將有效優化將軍澳的對外連接。

當局在該區規劃共可興建五萬個房屋單位,公私營比例為7:3,共可讓13.5萬人入住。 首批約3.4萬人最快可於2030年遷入,涉及約1.26萬個單位,可作為短中期的其中一個主要房屋供應來源。 根據初步規劃藍圖,會預留起碼10幅用地,合共54公頃,也就是相當於發展項目一半,興建50,000個單位,公營及私營住宅七三比,公營房屋34,500伙,而私樓15,500伙,預計首批34,000人可於2030年入伙。 將軍澳新市鎮位於西貢區的南面,主要由填塞將軍澳灣,並在狹長海灣的兩旁闢拓平台而建成。 將軍澳自1988年開始讓居民遷入寶林村及翠林村後發展相當迅速,把一個一九六零年代的小漁村及造船業地區發展為大型新社區。

將軍澳規劃: 交通

另外,死者的家人早上先到富山公眾殮房認屍,之後到案發現場的村屋外進行法事。 至於死者前夫鄺港智,多年前涉及盜竊案棄保潛逃,他早上被押送至區域法院提堂,被控7項盜竊罪,案件押後至5月9日再訊;而涉嫌協助窩藏鄺港智的一名47歲女子,獲准保釋,3月下旬向警方報到。 大埔龍尾村肢解案,女死者的部分殘肢仍未尋回,大批警員到新界東北堆填區搜索,預計行動維持兩、三日。 政府專家顧問許樹昌關注,撤銷口罩令後,部分呼吸道病毒會再次活躍,近日亦有兒童在感染這些病毒後,病徵較以往嚴重。 另一名政府專家顧問孔繁毅認為,未來有需要建立新冠加流感疫苗接種計劃,並引入更多新冠疫苗供市民選擇。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