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青衣街市2023必看攻略!(小編貼心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青衣街市

隨著港珠澳大橋和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的興建、香港國際機場和香港迪士尼樂園的擴建以及擬建於青衣島西南面的十號貨櫃碼頭,使青嶼幹線可能因此而出現飽和,政府於2007年開始研究興建第二條青衣至大嶼山連接路的可行性。 機場核心計劃於1990年代展開,機場鐵路正式興建,東涌綫及機場快綫均於1998年通車,並在青衣島設青衣站。 隨著機場核心計劃的開展,加上政府決定改善青衣的橋樑交通,青衣在10年內從只有2條跨海橋增加至7條行車橋(增建了葵青橋、長青橋、汀九橋、昂船洲大橋及青馬大橋)及供港鐵使用的青荔橋。 青衣街市 從前交通大癱瘓的情況在青衣已經不復出現,即使現時所有來往青衣的渡海小輪已經停航,也沒有對交通造成影響。 島上的輕工業區設於青衣鄉事會路以東,長輝路至長達路的近岸,建有多座工廠大廈,除了應付香港製造業於1970年代的急促發展,也是為島上急增的人口提供原區就業,配合當時港府的新市鎮發展策略。

區內還有領展的重點商場及青衣島上第二大型商場—長發廣場、青衣東北公園、青衣海濱公園等。 區內設有兩所中學及三所小學,分別有中華基督教會燕京書院、皇仁舊生會中學、中華傳道會呂明才小學、地利亞(閩僑)英文小學及東華三院黃士心小學。 發展區位於三支香北面的半山,青康路及涌美路為幹道,是青衣新市鎮最早發展的區域。 為了配合荃灣新市鎮青衣部份的發展,1970年代起,青衣開始發展,政府耗資1700萬港元興建青衣大橋,於1974年落成啟用,同年興建青衣島首個公共屋邨—長青邨,並於1977年入伙。

青衣街市: 巴士站位數目

然而,扒王之王潛艇世界前身為潛艇餐廳,餐廳在2002年結業後,由扒王之王接手經營,部份潛艇裝飾得以保留,可惜最後扒王之王於2012年結業,由Pizza Stage代替。 至於稻香酒家前身為豉啤酥主題餐廳,以50-60年代香江景物為主題,於2001年結業。 2017年12月中起,原有之麥當勞、元気壽司、及丼丼屋食堂分別搬遷至青衣城2及1期2樓,而Pizza 青衣街市 Stage則因生意欠佳而結業。 2019年初翻新後改為餐廳、小食店、銀行和健康產品店。 於1989年10月,當時港督衛奕信爵士落實將啟德機場的香港國際機場遷往遠離市區的大嶼山,並提出了機場核心計劃,地鐵公司(今港鐵公司)負責興建東涌綫及機場快綫。

  • 姓鄧(36歲)男司機一度被困,由消防救出,手腳傷勢嚴重送院搶救;車上兩名姓卓(33歲)及姓林(35歲)乘客同樣受傷。
  • 1986年區域市政局(簡稱區局)成立,屬新界範圍的青衣島為區局的轄區之內,島上市政服務的執行責任,亦由市政事務署新界市政處移交至區域市政總署。
  • 地下近青衣海濱公園位置設有多間食肆,包括Mr.
  • 青衣綜合大樓由吳享洪建築師有限公司設計,榮獲香港建築師學會1999年年獎的優異獎,以及香港工程師學會1999年度結構設計優異獎[1]。

區內設有三所中學、四所小學、一所特殊學校,分別有佛教葉紀南紀念中學、樂善堂梁植偉紀念中學、保良局羅傑承(一九八三)中學、郭怡雅神父紀念學校、保良局陳溢小學、青衣商會小學、東華三院周演森小學及保良局陳百強伉儷青衣學校。 除此之外,還有兩所職訓局院校—香港專業教育學院青衣分校及工商資訊學院。 發展區位於寮肚山東面的半山,寮肚路為幹道,是新市鎮較後期發展的區域。 政府為了進一步發展青衣新市鎮,1980年代後期開始在寮肚山進行發展,作為青衣西路跨越山谷的行車天橋—寮肚橋於1985年及1987年分階段落成,將寮肚山半山與三支香半山連接著。 1988年,青欣臨時房屋區落成,為區內首個公營房屋。

青衣街市: 小學

這三個島分別是青衣主島,以及位於今日青衣東北方的牙鷹洲(原華潤油庫,今為灝景灣及燕京書院)和青衣東南方的洲仔(華潤油庫現址)。 青衣位於維多利亞港西北部,其北面及東/南面水域(藍巴勒海峽)皆受保護海港條例規管。 二樓原有玩具反斗城,但已於2008年3月31日結業,此位置開設了法國英格蜜兒美容護理中心及樓高兩層的馬莎百貨。 英格蜜兒原位置為CD 青衣街市2023 Warehouse,於2012年商場翻新中結業。 青衣綜合大樓由吳享洪建築師有限公司設計,榮獲香港建築師學會1999年年獎的優異獎,以及香港工程師學會1999年度結構設計優異獎[1]。

青衣城擴展部份樓高約4層,設商店、服務性行業、食肆、娛樂場所、私人會所及逾5.4萬方呎的天台花園。 青衣街市2023 港鐵於2014年1月底就運輸交匯處樓面改裝為商場完成補價,涉額約12.61億元。 [3] 青衣城2工程更是港鐵第一個獨資發展的商場項目,總投資額約20億元。

青衣街市: 發展

此外,青衣有不少人居住,特別是兒童,因此在假期有不少的人前往青衣公共圖書館。 區內附近有不少居屋,故青衣體育館的場地經常訂滿,青衣西南體育館落成後情況稍有改善,有不少團體的活動因此要轉往其他體育館進行。 青衣街市(Tsing Yi Market)巴士站,位於新界葵青區青衣青敬路北行青衣市政大廈外、宏福花園與海悅花園對面,乃一路邊中途站。

青衣街市

每當青衣大橋發生事故,或颱風後大量貨櫃車同時駛到葵涌貨櫃碼頭交收,青衣的交通便告癱瘓。 1期一樓至三樓設有通道連接港鐵青衣站,而地下設通道連接青衣海濱公園及幼稚園;一樓則設通道通往青衣運動場、青衣游泳池及青衣公園。 2期一樓亦設有通道連接港鐵青衣站、青衣站巴士總站、灝景灣及長安邨。 青衣街市初時啟用的時候,由於附近有不少住宅,故無論何時都有很多人前往,雖然後來位於宏福花園的惠康啟用,但是平日繁忙時間仍會顯得擠擁。

青衣街市: 中國建設銀行(亞洲)八達通eat+銀聯信用卡 獨家尊享「香港街市」簽賬禮遇

發展區位於門仔塘及牙鷹洲,担桿山路及青敬路為幹道。 門仔塘是青衣島與牙鷹洲之間的海峽,本來是避風塘;牙鷹洲則建有油庫。 1970年代中後期時,該處尚有不少艇戶和棚戶[8]。

青衣街市

區內有青衣島最大型的公共屋邨—長康邨、青衣島首個居屋屋苑—青盛苑以及青衣島首個私人屋苑—美景花園。 其他的住宅還有青華苑、藍澄灣、涌美村及上高灘村等。 區內設有三個公共交通交匯處,包括長青巴士總站、長康巴士總站及美景花園巴士總站等。

青衣街市: 設計

青衣城(英語:Maritime Square)是香港大型商場之一,與香港新界青衣島青衣站相連,於1999年4月1日開張,1期及2期總面積為58萬平方呎,共有逾170多間商舖,屬港鐵公司旗下的物業之一。 運輸署宣佈因交通意外,青衣北岸公路往機場方向近担杆山交匯處全線封閉。 此外,青衣北岸公路往九龍方向近担杆山交匯處的快線亦已封閉。 署方呼籲駕駛人士考慮改用其他道路,例如青荃路及担杆山交匯處。

青衣街市

2005年位於青衣東南填海區的九號貨櫃碼頭的6個泊位全面啟用。 青衣街市 九號貨櫃碼頭的填海工程,大幅增加了青衣島的陸地面積,大部分填海地均作港口後勤設施。 部分土地用作商住綜合發展,例如2004年落成的藍澄灣及酒店項目。 青衣島首個綠表置居計劃屋苑—青富苑,亦在該填海土地上興建。

青衣街市: 社區服務設施及休憩用地

街市由於附近有不少住宅,故無論何時都有很多人前往,雖然後來位於宏福花園的超級市場啟用,人流稍為減少,但是平日繁忙時間仍會顯得擠擁。 1972年港督麥理浩勲爵公佈十年建屋計劃,1973年新界拓展署成立,港府開始大舉發展新界,新市鎮有相對充足的土地,興建大量公營房屋,當中包括荃灣新市鎮範圍內的青衣島。 港府於1970年代中期,著力改善青衣島的對外交通及島內的道路網絡,大規模的移山填海工程,分別於三支香、青衣灣、門仔塘和寮肚山展開,為島上多項公營房屋計劃提供大量土地。 1990年代開始,青衣島上的臨時房屋區陸逐清拆,部份空出的土地用作公營房屋發展或興建社區設施。

青衣街市

在新機場啟用初期,由青衣前往新機場必須經青衣西路進入青嶼幹線前往,由於該路段也有不少青衣區巴士線行走,在繁忙時間就十分擠迫。 但青衣北岸公路於2002年通車後,大大解決了這個問題。 青衣戲棚,以慶祝真君寶誕及天后寶誕,自1961年開始舉行「一棚兩誕」,每年農曆三月十二至十六及農曆四月初一至初五舉行,在青衣市政大廈附近的球場及空地搭建臨時戲棚,真君及天后兩誕會共用戲棚,以作粵劇表演,青衣原居民會為兩誕節慶申請臨時公眾娛樂場所牌照。 青衣街市 戲棚附近有大量熟食攤檔擺賣,初期主要為島上居民光顧,並逐漸演變成夜市,而近年因受傳媒廣泛報導[9],令青衣戲棚夜市開始受到島外的市民關注。 另外兩誕節慶還有島上的會景及花炮巡遊,主要為原居民參與。 1986年區域市政局(簡稱區局)成立,屬新界範圍的青衣島為區局的轄區之內,島上市政服務的執行責任,亦由市政事務署新界市政處移交至區域市政總署。

青衣街市: 商場設計

青欣臨時房屋區於1997年開始清拆,原址於2001年建成長宏邨。 區內設有兩個公共交通交匯處,包括有長亨巴士總站及長宏巴士總站。 區內設有兩所小學,分別有聖公會何澤芸小學及聖公會青衣主恩小學。 自1970年代起,經過多年來的新市鎮發展,青衣已經成為一個文娛設施、康體設施、大型購物商場、中小學校、大專院校等俱備的大型住宅區。 青衣島是香港重工業的集中地,設有造船廠、船塢、油庫及發電廠等,分佈於北部的樟樹頭、西部的茜草灣以及南部的南環。

  • 每當青衣大橋發生事故,或颱風後大量貨櫃車同時駛到葵涌貨櫃碼頭交收,青衣的交通便告癱瘓。
  • 青衣城(英語:Maritime Square)是香港大型商場之一,與香港新界青衣島青衣站相連,於1999年4月1日開張,1期及2期總面積為58萬平方呎,共有逾170多間商舖,屬港鐵公司旗下的物業之一。
  • 區內設有兩個公共交通交匯處,包括有長亨巴士總站及長宏巴士總站。
  • 區內附近有不少居屋,故青衣體育館的場地經常訂滿,青衣西南體育館落成後情況稍有改善,有不少團體的活動因此要轉往其他體育館進行。

1980年代後期,香港製造業日漸息微,加上9號貨櫃碼頭啟用,島上的工廠大廈大多改作貨倉用途。 另外青衣路、青鴻路及青衣航運路一帶,亦建有物流中心或倉庫,為9號貨櫃碼頭提供後勤物流服務。 另外汀九橋、昂船洲大橋及南灣隧道,分別於1998年及2009年先後通車。 3號幹線、青嶼幹線、汀九橋及青沙公路的啟用,接通了青衣至大嶼山、機場、新界西北、沙田、西九龍及香港島的陸路交通,使青衣島成為香港重要的交通樞紐。 1997年通車的3號幹線(青衣段)包長青橋、長青隧道、長青公路及青衣西北交匯處。

青衣街市: 商場結構

如果持續未能抑制紅血球破裂,則會令臟腑缺氧,繼而影響腦部及心臟。 翁霆耀說,除了金銀花是蠶豆症患者的禁忌,樟腦丸亦是其中之一,不接觸為妙。 蠶豆症為「葡萄糖六磷酸鹽脫氫鋂缺乏症( G-6-PD缺乏症)」的俗稱,是一種遺傳病,衞生署資料顯示,蠶豆症在香港甚為普遍,新生男嬰中每100人中有4至5人患有此症,新生女嬰中則每1,000人便有3至5人患有此症。 大部份蠶豆症患者沒有徵狀,但受到氧化物刺激,例如受到感染、服用了某些不宜服用的藥物,或進食了蠶豆,可能發病。 日前網上不同群組均流傳1張圖片,顯示有數名拖着行李篋,相信是旅客的人士竟然大搖大擺行走出青衣某迴旋處,在馬路上「打橫行」,而他們身後其實就有行人路和過路處,網民直斥有關行為極危險,擔憂發生交通意外時「害人害己」。

青衣街市

青衣島於1898年7月1日,被英國正式接管。 1906年,港府於新界設理民府,青衣島被劃入南約。 青衣街市 1941年進入香港日佔時期,青衣島隨荃灣區被歸入九龍地區。 英國收回香港後,恢復理民府制度,青衣島再度劃入南約。 當年商場內亦設置大型屏幕,顯示航機資料,令遊客時刻掌握資訊和時間,盡情購物之餘,亦使商場成為機場以外接送親友的理想地方。

青衣街市: 香港大地任我行?拖篋客青衣迴旋處打橫行 網民轟危險:害人害己

基於歷史及地理原因,青衣島的新市鎮發展區域,分散在青衣市中心、門仔塘與牙鷹洲、三支香、寮肚山。 青衣島在新市鎮發展以前,已經有墟市和多個農村和漁村聚落,青衣墟(又稱青衣大街)就是當時青衣島上的墟市,島上現在還有聖多默宗徒堂天主教堂、真君廟、天后古廟和達摩祖師廟及青衣大王伯公廟等宗教建築。 1960年代起先後建有船廠及油庫等重工業設施。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