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消費券保費2023全攻略!(震驚真相).

Article hero image

透過支付工具交易,營運商會收取手續費,令部分本身沒有使用這些收款渠道的商戶猶豫,部分營運商已表示有為這些商戶提供支援。 以Tap & Go「拍住賞」消費券計劃帳戶的虛擬「拍住賞」銀聯卡,透過雲閃付App消費,可獲得消費金額的5%獎賞,全期最高獎賞高達HK$250。 以Tap & Go拍住賞領取消費券,App將會開設消費券專用新卡,支援Mastercard、銀聯、轉數快商戶收款。 消費券專用新卡可連結Apple Pay及Google Pay,不設增值或轉帳功能,金額只能作消費用途。 如消費金額超出消費券面值,營運商或會讓用戶使用Tap & Go拍住賞賬戶為消費券專用新卡增值一次。

  • 恒隆旗下商場包括︰Fashion Walk、山頂廣場、康怡廣場、雅蘭中心、荷李活商業中心、家樂坊、淘大商場、印刷行、樂成行、渣打銀行大廈以及都爹利街 1號(統稱:恒隆商場)即日起推出「hello 秋日賞好禮」消費獎賞計劃。
  • 而八達通與其他3間電子支付工具,發放消費券的期數及方法有所不同,八達通將分3期發放款項,而其後1期消費券發放時間會因應市民首兩期消費券何時用完而定。
  • 陳茂波於財政預算案中指,為刺激經濟、帶動消費市場及其他經濟環節加速復蘇,將會向每名合資格的18歲或以上香港永久性居民及新來港人士,分期發放總額5,000元的電子消費券。
  • 聯合信用卡處理中心(簡稱NCCC)對於消費單價低,但交易量大的商店,包含停車場、飲料店、麵包店、菜市場、夜市等行業有提供小額支付功能,但這些消費通常不會給予回饋,僅少數銀行有特別與商家合作,提供回饋服務,用戶皆可在信用卡的權益資訊中了解。
  • 政府發言人表示,在消費券計劃登記期內共收到約690萬個登記,約90,000個登記因登記人不符合資格準則而被拒。

申請可享指定光纖入屋寬頻服務,連 Now TV 指定精選頻道之餘,更賞36個月免費家居 Wi-Fi 服務。 AlipayHK每月都會定期推出不同優惠,例如「勁賞掃」、印花獎賞、信用卡聯乘活動等,可同時使用政府HK$5000消費券。 今期熱門商戶包括百佳、屈臣氏、莎莎、聖安娜、日本城、生活提案、多來買、老鳳祥、吉野家、海天堂、南記、譚仔雲南米線及譚仔三哥等。

消費券保費: AlipayHK:即時使用「商戶碼」毋須裝機

投保前應與持牌保險顧問商討適合自己的保險方案,並以保險公司提供的資料為準。 此外,揀選個人意外保險時,亦要留意外身故 / 傷殘保障、意外物理治療 / 跌打保障,以及是否有意外住院現金等,才能更全面地審視產品。 除八達通以外之支付工具,會分兩期派發:8月7日可領$2000,10月1日可領$3000,可分開或合併使用。 第二期消費券,消息指有機會加入更多支付平台,詳情有待公布。 現時未納入消費券支付平台的熱門支付平台有PayMe、雲閃付、BoC Pay等。

消費券保費

疫情之下,香港和很多亞洲地區一樣推出消費券,但相對而言,特區政府的「全民派糖」策略最為「簡單粗暴」。 消費券保費 消費券保費2023 有些地區會對使用面額進行限制,促使市民小額多次地消費,例如澳門分三次發放共計16,000元給每位居民,但每日的使用上限僅為300元。 也有地區以折扣券、滿減額度等方式設置使用門檻,如台灣的「振興三倍券」讓居民以1,000元新台幣兌換三倍面值的實體消費券,或在消費滿3,000元後獲得2,000元補貼。 假如消費券是為施行社會救濟,就會針對低收入人士或弱勢群體進行發放。 早在1999年,日本泡沫經濟破滅,民間消費活動低迷不振,當局推出針對特定人群的「地域振興券」,惠及15歲以下兒童的家庭、領取社會福利金的群體和65歲以上的老人,希望幫助他們擺脫經濟困境和刺激消費。

消費券保費: 現金股息發放限制放寬 法人點名三檔金控受惠最大

預計第二階段將在年中推出,屆時將有新指定儲值支付工具加入向合資格市民發放餘額。 為了促進消費及刺激本地經濟,政府在《財政預算案2022》,推出一萬元電子消費券計劃,向每位合資格的市民,分2期派發總額 消費券,每期電子消費券金額為5000元,可以在本地實體或網上商戶使用。 政府財政預算案將推出新一輪消費券計劃,透過合適的儲值支付工具向每名合資格的十八歲或以上香港永久性居民及新來港人士,分期發放總額10,000元的電子消費券。

有條件成為永久性居民的人士,如來港專才、企業家或來港升學人士等,於第二階段消費券中可獲半額(2500元)。 被問及為何消費券會以電子形式發放,消息人士解釋,當局曾構思以實體劵發放,但情況可能與印銀紙相似,亦要考慮防偽特徵等,需時將會更長,認為不可取。 電費、水費、瓦斯費、中華電信費等都可由銀行代收,被列入非一般消費,是否加收手續費依各家銀行規定而不同,但也有部分銀行針對公用事業費用,提供享單次或期間限定的回饋,而且通常設有回饋上限,民眾得多加留意。

消費券保費: 電子消費券 【終極懶人包】申請日期. 領取. 使用方法 (持續更新)

Hello 會員由即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每星期可以在山頂廣場賓客服務台免費換領「$600購物及餐飲電子優惠券」,適用於山頂廣場的商戶。 活動期間,新登記會員的顧客首次在恒隆商場手機應用程式成功登記合資格交易,更可獲得$25商戶電子券及 500 積分。 【消費券第二期/消費券查詢/合資格消費/PayMe /BoC Pay/八達通/Alipay HK 支付寶/ WeChat Pay/Tap & Go】《財政預算案》將在本周三(22日)公布,雖然坊間大部份聲音均支持再派發消費券。 有學者認為本港的基層人士,未能在通關下獲益,建議政府可一次性派2,000元至3,000元,並指過去兩年的財赤主因是醫療開支,與消費券關係不大,政府應削減其他恆常開支。 倘若消費券是為了精準支援特定行業,就會對消費券的適用範圍作出限制,或直接發行只供某些行業使用的「定向消費券」。

消費券保費

本文集合大家最關心的消費券申請資格、使用期限、使用限制、具體發放日期等常見問題,而遺失八達通或支付寶、WeChat 消費券保費2023 Pay HK、Tap&Go帳戶失效的解決方法,亦可參考以下資料。 聯合信用卡處理中心(簡稱NCCC)對於消費單價低,但交易量大的商店,包含停車場、飲料店、麵包店、菜市場、夜市等行業有提供小額支付功能,但這些消費通常不會給予回饋,僅少數銀行有特別與商家合作,提供回饋服務,用戶皆可在信用卡的權益資訊中了解。 每年到了5月繳稅季,您是否會特別注意到使用哪張信用卡繳稅最優惠? 其實各項稅款、規費(罰款)或是透過電子化繳費稅處理平台,皆屬排除項目,沒有回饋好康。 不過,現在確實有很多銀行都會提供繳稅優惠活動,可能是給予現金、紅利回饋,抑或提供分期繳稅專案等,多少都能替民眾分散資金壓力。 使用支付寶(香港)AlipayHK、微信支付香港版WeChat Pay HK、拍住賞Tap & Go的市民須於2021年12月31日或之前使用全數電子消費券金額,過期後,餘額無法再次使用。

消費券保費: 消費券的使用期限

民眾小額刷卡賺回饋分享:「我吃飯的餐廳、夜市都有回饋」、「我買個手搖杯也會刷」、「有現金回饋當然連小筆也刷」、「50嵐可以用UU卡」、「匯豐小額照給回饋」、「 餐飲飲料沒回饋真的是廢一半」。 「電費用一銀icash自動加值」、「CUBE卡仍然維持用icash自動加值繳費有10%回饋」、「icash儲值10%繼續,國泰~我的超人」、「我比較常用在小7+交通所以用icash+CUBE卡」。 例如:我有5張$100 電子禮品卡,應該會收到5個兌換碼,我將5個兌換碼輸入帳戶後,禮品卡餘額會變成$500。 Blue並不就資料的準確性、完整性或是適合任何特定用途,作出任何明示或默示的說明、陳述或保證。 德勤又建議將自願醫保計劃的最高扣除額上調25%,由每年HK$8,000增至HK10,000,加幅約為。 消費券保費 而合資格年金保費和可扣除強積金自願性供款的最高合計扣除額則增至HK$100,000。

  • 電子消費券已連續三年派發,隨著社會復常,社會再度掀起應否再派消費券的討論。
  • 除八達通以外之支付工具,會分兩期派發:8月7日可領$2000,10月1日可領$3000,可分開或合併使用。
  • 假如你想睇埋Now E歐國盃2020,24個月上台5G服務,另外可加購歐國盃2020 4K賽事通行證(價值$1,080),屆時可以3聲道聽強尼和ERROR講波。
  • 計劃的登記期為2022年6月23日至7月23日,所有合資格人士均可在這段期間更改儲值支付工具帳戶或其他登記紀錄(如登記人為現有登記人現有登記人)或進行登記(如登記人為新登記人)。
  • 香港出口信用保險局(信保局)計劃在今年三月試行推出「出口信用擔保計劃」,為保戶的出口融資作最高七成的信貸擔保,擔保額以五千萬元為上限。
  • 2022年3月7日,政府公佈第一階段是在4月7日先利用2021年消費券計劃的登記資料及四個指定儲值支付工具,向合資格市民發放5,000元消費券。

市民可於網上登記或填表,登記時需要在 Octopus 八達通、AlipayHK 支付寶、Tap & Go 拍住賞 及 WeChat Pay Hong Kong 微信支付,四個支付工具中選擇其中一個,登記完成後市民大概最快可於暑假內收到消費券。 2022年5月1日,政府公布除現行四家儲值支付工具營辦商外,選定多兩家營辦商參與第二階段消費券發放。 使用電子消費券規限多,商戶限制,不能使用於繳交帳單、交通費津貼;設有使用期限,市民不可把錢存起,以備不時之需;金額限制,分期發放。 可透過「政府消費券計劃 - 更改八達通卡」網站更改其登記紀錄,以另一張八達通卡領取消費券 2022。 八達通領取電子消費券的市民,可在港鐵站內的公共交通補貼領取站、7-11 便利店、OK 便利店、惠康超級市場分店拍卡領取。 本地零售、餐飲等消費行業經營環境困難,而消費券目的是振興本地消費市場,所以電子消費券可廣泛使用於本地實體店或網店,包括本地食肆、酒店 Staycation、街市檔販、持有商業登記的網店或網購平台如HKTV Mall等。

消費券保費: 領取消費券

對此,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回應稱,參考過日本及台灣等曾推出消費券的地區,經分析後認為效用沒有想像中那麼大。 時任署理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陳浩濂亦在2020年初表示,發放消費券可能需要比較高昂的行政成本,而且效果或受「替代效應」所影響,例如有些市民主要以消費券去支付基本生活開支,但未能因為取得消費券去增加額外消費。 於是,當年2月26日發表的《財政預算案》,採取全民派發一萬元現金的做法,以鼓勵本地消費。 選擇八達通的市民,會分三期收到消費券,發放時間表見於附件二。

消費券保費

陳茂波今日(26日)亦曾指,當局會以去年派發現金時已建立的系統,落實派發電子消費劵。 在行政費方面,政府料計劃涉款6.1億元,若按受惠人數計算,電子消費券計劃的人均行政費達84.7元。 消息人士解釋,由於電子消費券較現金發放計劃複雜,籌備時間會較長,而行政費亦較高。 陳茂波其後強調,計劃的行政費只是預算,因為仍要物色相關的儲值工具商商討;而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則表示會小心運用公帑,盡可能壓縮費用。 陳茂波於財政預算案中指,為刺激經濟、帶動消費市場及其他經濟環節加速復蘇,將會向每名合資格的18歲或以上香港永久性居民及新來港人士,分期發放總額5,000元的電子消費券。 預計措施可惠及約720萬人,涉及約360億元財政承擔。

消費券保費: 財政預算案懶人包(1):加強控疫防疫

2021年9月1日,大批長者因未能如期領取電子消費券,前往旺角始創中心消費券計劃秘書處登記,更一度有數百人在烈日下排隊輪候。 不懂得上網的長者或有需要人士,可在3月7日下午2時至25日期間,致電熱線185000預約,到位於以下三個消費券計劃臨時服務中心,由職員協助辦理更改儲值支付工具帳戶手續。 政府繼續透過本地四間電子支付平台,包括八達通、支付寶(Alipay HK)、微信支付(WeChat Pay HK)及 Tap&Go 派放消費券 2022,第二期消費券加入 PayMe 或 BoC Pay。 已成功登記去年消費券計劃的市民,會在4月7日收取 消費券的第一期,即5000消費券,8月7日再發放第二期及新申請人士的消費券。 Klook 由4月7日凌晨起將陸續推出一系列的精彩優惠,當中包括Staycation、淨酒店住宿、餐飲美食及景點門票等優惠,今期住宿優惠更低至23折! 首推的Staycation優惠將會是香港美利酒店住宿優惠,除了包3餐外,更可享客房升級兼住足31小時。

消費券保費

實體券包括5張$200元券和4張$500元券,不設找零。 每人每日使用上限為$300,僅可用於購買貨品或服務,不得兌換為現金,亦不得用於娛樂場、境外旅遊服務及醫療服務等由法規訂定的特定場所或用途。 如客戶已成功使用現金券, 於保單繕發時, 客戶將獲發現金券通知書及/或電子短訊, 讓客戶瞭解現金券餘額; 此外, 客戶亦可透過 AIA「友聯繫」 手機應用程式查閱現金券 餘額。 此現金券之有效日期至2018年7月31日, 逾期 無效。 請確保你將政府消費券計劃專屬嘅Mastercard及銀聯虛擬卡加到Apple Wallet、Google Pay、華為錢包及雲閃付App。 請留意「拍住賞」手機錢包主頁上嘅虛擬卡並非政府消費券帳戶。

消費券保費: 消費券領取方法

ACCA預計,港府2021/22年度財赤HK$60億,遠較去年估算的1016億財赤理想,在赤字不算嚴重下,該會建議港府再向每名合資格的18歲以上香港永久性居民及新來港人士發放電子消費券,並將電子消費券加碼至HK$7,500。 $5000電子消費券計劃分5個月派發,每月派發$1000,而每期派發的消費券設有1個月使用期限。 市民可於接受消費券的本地商戶實體店或網店以消費券付款。 當局暫打算規定消費券僅適用於某些特定行業,例如酒店、飲食、零售等等;不適用於網上購物,期望能有效鼓勵民眾外出消費購物,推動經濟復甦。

至2020年,本港初受新冠肺炎衝擊,陳茂波於去年的財政預算案公布,向18歲或以上的香港永久性居民發放1萬元,希望鼓勵及帶動本地消費,另一方面紓緩市民的經濟壓力。 而根據政府今年公布資料,現金發放計劃行政費約為3.6億元。 於陳茂波任內,早有兩次派發現金作一次性紓困措施的經驗。 於2018年,財政盈餘高達1,490億元,為紀錄新高,不少市民不滿政府未有「還富於民」。 其後政府為急急「補鑊」,推出「關愛共享計劃」,向合資格成人發放最多4,000元。

消費券保費: 八達通退卡套現

•推行新一輪「金融從業員金融科技培訓計劃」,為證券及保險界從業員提供培訓課程及學費資助,並且資助該兩個界別的業界組織自行舉辦培訓課程。 •推「綠色和可持續金融培訓先導計劃」,為期三年,資助培訓及獲取相關專業資格的費用,推動金融及相關界別人士參與培訓。 •立法禁止業主對指定行業未能如期繳交租金的租戶,終止租約、服務或採取其他相關法律行動,措施為期三個月,並可按需要再延長最多三個月;法例在六個月後會自動失效。 新地旗下康業服務有限公司,同樣與WeChat Pay合作。 因此康業服務有限公司管理的屋苑或大廈的業主或住戶可以登記使用WeChat Pay HK繳交物業管理費。

消費券保費: HK$5000消費券 不適用商戶 / 消費

換言之,第一階段(HK$2,000)的消費券有效期為5個月,而第二階段(HK$3,000)的消費券有效期則為3個月。 本地商戶如有申請以上4種電子支付工具中任何一種網上商業戶口,或已安裝實體收款機,便可以接受消費券交易,無需額外登記或申請成為計劃指定商戶。 在以上期限內未能完成申請的市民,政府亦有提供重新登記的機會,合資格申請人只要於2021年9月15日或之前親臨消費券計劃秘書處,交齊文件及申請表格,仍可全數領取HK$5000電子消費券。 HK$5,000電子消費券已開始發放,各商戶都陸續推出消費券優惠!

消費券保費: 拿老本配息? 銀行過關不易

電子登記日期為2021年7月4日至17日:第一期HK$2,000消費券將於8月1日發放;第二期HK$3,000消費券將於10月1日發放。 年滿18歲或以上香港永久性居民及新來港人士均合乎資格申請領取政府的HK$5000消費券,不過外傭、在港工作的外籍人士及留學生並不合資格。 其後政府加入「在港居住」的條件,意味已移居海外的港人或不可申請HK$5000消費券。 今年8月發放的消費券2022第二階段,如選用支付寶香港、BoC Pay、PayMe from HSBC、Tap&Go「拍住賞」 及 WeChat Pay HK,第一期2,000元及第二期3,000元的消費券將於2023年2月28日到期。 分期付款是銀行先替用戶代墊,所以已享有延後付款服務,因此,多數銀行並不會再提供回饋給用戶,僅少數幾張信用卡有提供分期回饋,但有些銀行只給一次回饋,有些則是按照每期出帳金額計算給予,民眾挑選時須慎選。 舉例來說,現在發卡量累積超過280萬卡友的國泰世華CUBE卡,特別針對Apple Pay、 Google Pay、Samsung Pay三大Pay提供最高享4%行動支付回饋(小樹點)。

值得留意的,是第三階段的HK$1,000八達通消費券,需要申請人於指定期限內用完首兩階段共HK$ 4, 000的八達通消費券,才合資格領取最後一期的HK$ 1,000八達通消費券。 市民亦需於每一階段自行拍卡領取,領取期限為發放日起計三個月內。 消費券保費 不少市民選擇以八達通領取消費券,政府表示使用八達通卡領取的最後一期 HK$1,000 消費券將不會有使用範圍限制,網民提出可在領取最後一期金額後,辦理八達通退卡手續以套現現金。 香港總商會建議向每名香港市民派至少HK$4,000消費券,派發對象包括18歲以下市民,總商會建議政府在財政預算案2022制訂針對性的支援措施,重點支援受政府強制措施影響的界別,例如推出專為特定行業而設、規模較小的「保就業」計劃。 羅兵咸永道會計師事務所預料,特區政府在2021/22財政年度錄得HK$90億赤字。 該行認為政府可在2022/23課稅年度再度推出消費券計劃,金額不低於上輪的一半,即HK$2,500。

繼續寬減現時適用於政府處所合資格租戶、地政總署轄下合資格短期租約及豁免書的百分之七十五租金和費用,為期六個月至今年九月底。 同一時期內,應政府要求以致需要關閉處所的租戶,在關閉期間可繼續獲得全額租金寬免。 陳茂波建議由2022/23課稅年度起,設立住宅租金開支扣除,以減輕並沒持有任何住宅物業的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納稅人租住私人物業的負擔,每個課稅年度的扣除上限為十萬元。 假如家中有「主子」,無論是貓奴或狗奴,亦可以考慮「主子」買入一份保險,大部分年繳保費均為5000港元以下,始終貓狗治療費用並不便宜。 至於哪一款寵物保險最好,則可以留意香港寵物保險比較這篇文章。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