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溫偉耀講道5大優點2023!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溫偉耀講道

那天,幼稚園校長告知溫先生,孩子「有問題」。 探其原因,才知曉華是一名自閉症孩子,有嚴重學習障礙。 「我接受不了。為甚麼是我?」有許多次午夜夢迴,溫先生都跟自己說,一切只是夢;但每次夢醒,現實一樣殘酷。 小德蘭純真的心,他遇上了後有意去「征服」,研究她的生命,進入她的靈性世界,當中顯出他心中只為追求他人的讚賞,自形慚愧。 她對靈性有極深的體會、表達,而她反璞歸真的態度才是最難得。 在她的自傳中,首要是不顧一切去愛耶穌。

  • 她認為這不須怪責自己自私,重要的是內心認清何處才是家。
  • 有會眾問及,甚麼能幫助那些聖人的靈修生活。
  • 【時代論壇訊】在我們的信徒生活中,靈修是不可或缺的。
  • 日前(三月十一日),基督教文藝出版社於聖公會諸聖座堂舉行公開講座,與信徒一同從閱讀中靈修,有近一百六十人出席。
  • 她提到,近年歐洲出現大規模的難民湧入,引起應否容讓難民進入的爭議。
  • 今年4月,以自閉症為主題的電影《黃金花》在香港上映,揭示了一位母親照顧自閉症兒子的酸與甜,一度成為熱話。

當我們能安歇下來,尋得上主,心靈就會安穩,走進祂的家。 不知不覺間,就會進到心靈的迦南地。 她期望人人尋找時有上主的帶領,感到安穩。

溫偉耀講道: 漢語神學

不止一般人,信徒一生亦有許多事情不停尋找,例如是召命、上主的心意,心靈難以安歇下來。 她舉例指,以色列人在曠野四十年,尋找流奶與蜜之地。 溫偉耀講道2023 尋找是人生的一部份,我們常常想找更好的,提升我們的生活質素;難民也在尋找,尋找更好的安身地方。

溫偉耀講道

這話看似殘忍,心中總會感到難過,但不會被負面情緒控制。 情緒的反應不是不重要,但不會成為生命的核心。 現代人常隱藏曾受的傷害,不去面對。 確認受傷害,可以是一條出路,去尋求幫助,向神講述自己面對的痛苦。 於對談環節,三位講者被問到面對社會的問題,信徒可如何安身立命、活出信仰。

溫偉耀講道: 漢語神學

從中,她體會到「我的聖召就是愛」,將一切關注放在耶穌,以愛還愛。 每個動作都為愛主而做,常常保持克己。 在獨處時,沒人看見時,都不令上主失望。 溫偉耀講道 即使處於苦難中,只要想到耶穌的微笑,一切都可化解。 縱使遇上痛苦,只要聯想到耶穌受苦時的眼淚,會令自己更明白上主,更接近耶穌。

回應區可茵的說法,夏志誠認為遷徙不一定逃避。 從方濟及盧雲,我們可學習盡量將自己置身於上主面前,思考如何做,比思考做甚麼更重要。 若沒有當中的思考,只被外間的張力牽著走是不行的。 溫偉耀講道 溫偉耀則認為表面上小德蘭最「離地」。

溫偉耀講道: 漢語神學

她指人要成長,不斷去尋找是一件好事,也合符上主的心意。 曉華看似柔弱,卻教曉了溫氏夫婦從學位中唸不到的學問──在痛苦中找到出路,並以自身經歷鼓勵他人,撫慰同行路上受苦的心靈。 回望養大自閉女兒的歲月,溫氏夫婦發現,原來曉華就是他們鞋中的石子。

溫偉耀講道

由於曾經歷喪妻、喪父、喪幼女的悲慘遭遇,他亦被稱為「當代約伯」[1]。 被問到靈修期間發現自己的傷痕可如何處理,亦如何避免自傲。 夏志誠認為靈修中不免會接觸過去的經歷。 他以小德蘭作例,寄語會眾記得主會明白我們,接納我們,為我們流淚,這就已足夠。

溫偉耀講道: 漢語神學

他指出,小德蘭於廿多歲就已離世,雖不像二十世紀的德蘭修女人所共知,但很多人閱讀過小德蘭的自傳後都會感到震撼。 從方濟的生命中,夏志誠也看到盧雲神父的影子。 他引用盧雲《負傷的治療者》一書,指出作為牧者要承認自己的軟弱。 當中盧雲承認自己的不完美,追求成為完美,為他帶來提醒。 他形容盧雲的精神反映出靈性上的貧窮,常常保持自謙而不自卑。 人的一生,心靈都處於移民的狀態,尋找不同的東西。

間中要帶他接受按摩,或水療等物理治療,助他降壓。 溫偉耀講道 對於他人的說話,自閉兒常常不加理睬,缺少反應。 自閉兒吵鬧時如何處理:請勿向孩子叫罵「別吵別吵」(只會令他更加激動);也別說「乖丶乖」(會令他誤以為大叫就是「乖」的)。 溫太太建議,指令宜簡單明確,不宜長篇大論說道理。

溫偉耀講道: 漢語神學

小德蘭就像耶穌所講的小孩子,沒有私心,只愛耶穌。 溫偉耀講道2023 小孩會軟弱、逞強,但小德蘭都沒有。 雖然不是聖經人物,但她立下一個標準,做到聖經的要求,令他反思自己,不斷學習。

溫偉耀講道

區可茵認為香港不少人處於不安,希望離開。 她認為這不須怪責自己自私,重要的是內心認清何處才是家。 反之留在香港,建立香港也可以是上主的心意。

溫偉耀講道: 漢語神學

區可茵也認為,信徒的靈性生命亦在不斷尋找自己。 尋找的途中,我們不斷認清自己的需要,令我們不會隨波逐流,得到安息。 溫偉耀講道2023 過程中,我們可能只想找祂滿足需要,不是為找祂。

她大半生都沒在社區服侍,改變不了社會多少。 他認為出走可能令生活更好,但最重要的是內心。 哪裡可使內心安定,哪裡就自然是家,建立起安全感。 他對小德蘭最深刻的是雖然小德蘭有個人理想,但不會用自己方法追求,而是安心由上主帶領。 有調查報告指,香港約有三分一學生曾受到校園欺凌,比率是全球之冠。 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因不善社交,較容易受到欺凌,有不少受害者更不敢上學。

溫偉耀講道: 漢語神學

人在上主面前怎樣就是怎樣,不會多也不會少。 溫偉耀講道 尋求專家意見:解決問題宜對症下藥。 溫偉耀講道 溫太太舉例,有個自閉兒說話口音不正,家長花了三年時間,逐個口音教,孩子始終學不會。 溫偉耀講道 後來他獲調進特殊班,在教員和家長配合之下,半年內懂得用英文回答問題。

有會眾問及,為何不少靈修偉人的靈修生活會如此令人印象深刻。 夏志誠回應指,不少偉人即使處於難過、痛苦,過程中他們不會單單停留於情緒中,而是會不斷逾越,使靈修生活不斷長進。 有趣的是,我們可能認為他們感到痛苦,但他們未必如此想。 溫偉耀指出,講題中「思愛成病」中「病」字不是指生病,而是愛得深入,原文出於雅歌。 他認為意義在於不同偉人所立下的高標準,為他帶來挑戰。 在歷史中,真的有人能做到耶穌的榜樣,放下自己的一切去跟隨耶穌,方濟就是其中的例子。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