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紅磡站位置圖8大好處2023!(小編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隧道的南行管道於1967年通車,而北行管道則於1978年通車。 紅磡站位置圖 啟德隧道建於前啟德機場跑道下,連接九龍灣(觀塘區)及馬頭角(九龍城區),全長 1.3 公里,實施雙程雙線行車,並不收取費用。 乘客亦可使用同一張信用卡或同一流動支付工具帳戶(九巴/龍運「e度嘟」電子支付系統)享用上述路線九巴班次之間的轉乘優惠,或使用同一個電子支付工具的帳戶享用城巴或新巴班次之間的轉乘優惠。 收費廣場所處的一段道路,常被市民以至各款地圖誤以為是康莊道一部分,九巴也把此站歸入康莊道(編號為HO06),新巴城巴網站內站柱資訊亦同樣描述此站位於「康莊道紅磡站外/對面」。 事實上,康莊道南面連接梳士巴利道(南行)/科學館道(北行),並不包括收費廣場。 本文介紹的是海底隧道紅磡出口的巴士站:關於隧道港島出口的「海底隧道出口」居民巴士站,詳見「伊利莎伯大廈 (灣仔交匯處)」。

紅磡站位置圖

2022年5月14日,自1975年啟用的舊月台最後一日運作,有不少市民及鐵路迷於該日晚上拍照紀錄。 而當日尾班車在深夜約12時28分由紅磡站開出,列車離開車站期間有大批鐵路迷揮手道別。 2004年10月24日,尖沙咀支線通車,九廣東鐵南行列車改以尖東站為終點站。 此後直至九龍南綫通車前,九廣東鐵列車只會使用紅磡站2、3號月台,而4號月台則作為停放待避列車或以紅磡站為終點站之用;而1號月台的編號及路軌更曾一度被停止使用。 車站設有名為《失而復得》的車站藝術品,由香港藝術家林嵐創作。

紅磡站位置圖: 九龍(紅磡) ↔ 北京西

由於原有免費轉乘方式令車長難以分辨真正轉車乘客,而且於特別節日凌晨,此站人流相當多,該項免費轉乘服務需要暫停,故從2007年4月2日起統一採用八達通轉乘。 紅磡站位置圖 〈港穗直通車增添班次加強服務〉,載《策力》第86期(香港:九廣鐵路公司公司事務處,1999年7月)。 紅磡站多年來只作總站的角色即將改變,為配合屯馬綫和東鐵綫過海段啟用,紅磡站將會變身成連接香港島、九龍及新界的重要鐵路樞紐。 全長一公里的尖沙咀支綫由紅磡車站沿梳士巴利道地底往返尖沙咀東部。

為配合屯馬綫運作,西鐵綫列車由2021年6月20日起率先轉用設有月台幕門及空調設備的新月台。 乘客轉車時須往上一層,經過C出口大堂的通道再前往另一路綫的月台,不能作跨月台轉車。 原本由西鐵綫使用的舊2、3號月台結束45年的歷史任務,港鐵即日將月台以圍欄封閉,並架設五條橫跨該兩個廢棄月台的通道橋,使東鐵綫乘客毋須上落大堂層亦能往返於該綫兩個月台之間。 九巴於2003年5月在港島方向巴士站增設顧客服務中心,為乘客提供多元化服務。 為方便專營巴士通過收費廣場進入隧道,當局於1992年5月22日把往香港方向最東面的收費站通道,劃為巴士專用的禁區,其後連同隧道行政大樓外巴士站一併劃為巴士專綫。 當局為了進一步改善往港島方向巴士站在繁忙時間的擠迫情況,於1995年9月3日在原有巴士站右方闢建一個島式獨立巴士站,以樓梯連接北面的行人天橋。

紅磡站位置圖: 轉乘優惠

運輸及物流局和運輸署嚴陣以待,協調公共交通營辦商,確保有足夠公共交通服務接載市民往來各個口岸。 紅磡站位置圖2023 運輸署呼籲準備來往內地的市民,預早了解各出入境口岸的運輸配套及服務詳情,包括頭班車及班次等。 於往來香港西九龍站及內地的高速鐵路列車服務恢復運作的初期,九巴第 W2 號線的服務時間及班次或會因應高速鐵路列車服務的班次作臨時調整。

  • 然而,兩綫列車班次並非完全吻合,乘客下車後往往會發現另一月台島的列車較先開出。
  • 勘探工作已經在2010年3月起陸續展開,工程於11月29日獲准動工;港鐵公司於2011年5月批出第1002號工程合約「黃埔站及避車隧道工程」予香港俊和-協興聯營,並6月2日動工。
  • 到了1983年,紅磡至羅湖之間全線雙軌行車及提供電氣化列車服務。
  • 自紅磡站投入服務以來,該站一直是東鐵綫的南面終點站。
  • 死者兒子質疑港鐵為何當初未有徹底搜查父親,認為港鐵在事件中絕對有責任。
  • 紅磡站車站套色為洋紅色,主題植物為洋紫荊,街景繪圖則描繪紅磡站C出口暨直通車大堂和香港體育館外觀。

在1975年11月30日至2004年10月24日下午3時,該站更是當時九廣東鐵的南端總站。 2004年10月24日下午3時至2009年8月15日,東鐵綫大部份列車均以尖東站作總站。 不過2009年8月16日,紅磡站再度成為東鐵綫總站,也是西鐵綫的總站,經西鐵線,可前往荃灣西、元朗及屯門等車站。 為配合沙中綫的東鐵綫路軌接駁工程,港鐵曾於2021年1月10日起至同年10月期間在指定的星期日將東鐵綫旺角東站至紅磡站的列車服務暫停,同時港鐵亦安排免費接駁巴士往返紅磡站及九龍塘站。 不過其後曾發生經尖沙咀站/尖東站轉車的乘客轉車出閘時被扣的車資事故,涉及約480名乘客,他們被多扣港幣1.2-17.8元車資,總金額約港幣3,300元。

紅磡站位置圖: 車站結構

中國鐵路當局站名,於2019年4月前為九龍(Jiulong),與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西九龍(Hong Kong West Kowloon)看齊。 紅磡列車停放處全長大約500米,闊度大約280米,設有11條軌道作晚上停泊列車及早上發放列車之用,而另外有1條軌道作列車檢查,以及另1條軌道作清洗列車。 請注意,1967年《香港集體運輸研究》只有英文版,中文站名為根據1970年《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中文擇要中路綫圖的車站名稱或意譯得出。 車票二維碼(下稱「二維碼」)成人(12-64歲,包括學生及殘疾人士)車費與成人八達通相同;二維碼特惠車費(小童及長者)則與小童八達通相同。 紅磡站位置圖 本站設有6間商店/自助商店/自動售賣機(截至2020年2月),最新商店資訊可瀏覽港鐵網站「商店搜尋器」。 昨晚(16日)7時46分,1名18歲青年與友人,途經深水埗欽州街西九龍中心對開,突然3至4名大漢撲出,其中一人持刀向青年狂斬,他猝不及防手及背部中刀受傷,兇徒得手後逃去,遇襲青年與友人截乘的士到廣華醫院求醫。

在各個車站出口,均設有指示牌顯示出口周邊的建築物及設施列表。 2021年6月20日,位於地下一層的港鐵屯馬線站台啓用,從20日至27日作為西鐵線月台服務,同時原有的地面層2號3號西鐵線老月台停用。 6月27日,港鐵屯馬線剩餘段(紅磡站—啓德站)開通,原港鐵西鐵線併入港鐵屯馬線,紅磡站改為港鐵屯馬線的站點,新2號3號月台交由港鐵屯馬線使用。

紅磡站位置圖: 紅磡站旁設有兩條行人天橋連接車站大堂及香港海底隧道紅磡收費廣場的巴士站,方便乘客轉乘過海隧道巴士往返香港島或香港各區。此外,收費廣場旁的梳士巴利道亦有3條巴士路線往返尖沙咀或元朗。

90年代九鐵曾在月台南端設一小型大堂及出口(E出口),方便往返尖沙咀東部海旁的乘客。 由於尖沙咀支綫施工關係,該小型大堂於2002年停用,九鐵擴建D出口中層大堂以取代之。 現時此站是香港唯一城際客運服務車站,為廣東綫、上海綫及北京綫的下行總站;亦是港鐵東鐵綫與屯馬綫的轉車站。 利用的士前往香港西九龍站乘客可直達車站B1層下車,而打算乘搭的士離開車站的旅客可到B2層的士站候車。 使用單程票的乘客如欲經尖沙咀站或尖東站轉綫,將被視作兩程車程。 乘客須先購買一張前往該站的車票,車票於該站出閘時會被閘機收回,乘客須再另購一張車票,繼續餘下車程,但兩程的合計車費會高於使用一張單程票前往同一目的地。

紅磡站位置圖

當天起九巴5B、8及12A線遷到車站大堂東面的一段暢運道泊街[註 1],212線亦在當天開辦,並以此為總站。 雖然「九龍車站」才是火車站的正式名稱,九巴卻將巴士總站命名為「紅磡火車站」(Hung 紅磡站位置圖 Hom Railway Station)。 署方又說,皇崗口岸24小時通關,市民要留意通宵皇巴及專線小巴服務在午夜後的頭班車開出時間,的士司機及乘客亦要留意皇崗口岸會在午夜12時後,容許的士進入。 據2022年5月港鐵官網顯示,紅磡站設有14個出口,出口分佈於各車站大堂。

紅磡站位置圖: 車站歷史

樓高兩層的大堂設有城際客運票務及出入境設施,附設多間商鋪,閣樓(U3/M)更有數間餐廳。 紅磡站現時有4個月台供東鐵綫及屯馬綫使用,另外有兩個城際直通車月台位於限制區範圍內,全數6個客運月台分佈於3個月台島上。 而前西鐵綫及東鐵綫的地面月台則分別於2021年6月20日及2022年5月15日起停用,預計舊1、4號月台將改為東鐵綫的泊車側綫;兩者均已遷移至新建月台載客。 根據《鐵路發展策略2000》,紅磡站將發展成為香港的「集體運輸中心」。 沙 中綫於2022年5月15日全線通車後,紅磡站成為屯馬綫(原稱東西走廊)及東鐵綫(原稱南北走廊)兩條策略性鐵路走廊的兩個交匯點之一。

2003年7月26日2003至7月27日0730,紅磡站進行路軌改善工程。 工程期間,九鐵安排紅磡至旺角接駁巴士,共開出223架次巴士接載約7500名乘客。 為配合九廣鐵路(英段)現代化工程,介乎九龍及沙田之間的一段於1981年4月27日開始雙軌行車;1982年5月6日九龍及馬場之間的九鐵近郊綫更開始電氣化列車服務,標誌著電氣化年代的開始。 紅磡站配備六個客運月台在南港島綫通車後與金鐘站並列港鐵重鐵車站中最多者;此紀錄在東鐵綫過海段通車後更被後者超越。 2002年5月18日啟用的新中層大堂與現時D出口相連,面積約為原有大堂的四倍。

紅磡站位置圖: 車站出口

2018年5月30日,香港《蘋果日報》報道紅磡站地底新建月台的兩幅主要牆身,近兩成螺絲頭破損或移位,不能與月台層的鋼筋接駁扭緊,而負責承建商禮頓建築不但未有更換問題部件,反偽裝成功接駁,安排工人將鋼筋剪短。 工程師指有關做法讓鋼筋拉力大減,影響結構承重能力,最嚴重可導致全層倒塌。 而位於下層的南北走廊(即東鐵綫)月台層板搭建後,連續牆的接駁位在2016年6月被拍攝的相片顯示多處出現滲水。 而港鐵一度否認牆身滲水,直到媒體公開滲水的影片及相片後,港鐵才改口承認。

紅磡站位置圖

2019年8月11日:凌晨零時許,疑有警員駕車抵達紅磡黃埔花園附近一條私家路停泊後,前往港鐵黃埔站查看,其後將數名疑干犯刑事案件男子帶上車返署接受查問。 考慮到兩方案服務人口、對現有建築物影響及對徵用現有建築物地層需要,港鐵公司在第二階段公眾諮詢中建議將黃埔站設於德安街,並向地區人士解釋了採納德安街方案之理據及考慮。 兩鐵2007年12月合併後,行政會議2008年3月批准港鐵公司對觀塘綫延綫進行進一步規劃及設計,港鐵公司於6月展開初步規劃和設計,並於2009年4月完成有關工作。 政府及港鐵公司於2008至2009年期間,進行了兩階段廣泛公眾諮詢,在2008年4月至8月期間進行的第一階段公眾諮詢中,港鐵公司提出了兩個黃埔站選址,包括德安街方案及戴亞街方案。 紅磡站位置圖 2005年7月,九鐵公司和地鐵公司向政府提交沙中綫兩鐵合併方案,當中提議地鐵建造觀塘綫延綫,取代九鐵2004年最終方案擬稿中的黃埔自動捷運系統。

紅磡站位置圖: 屯門 -兆康 -天水圍 -朗屏 - 元朗 - 錦上路 - 荃灣西 - 美孚 - 南昌 -柯士甸 - 尖東 - 紅磡 -何文田 -馬頭圍 -

為免車站出入口佔用路面空間,船景街及德安街的兩個出入口建於黃埔天地(時稱黃埔新天地)內,由商場舖位改建而成;該兩個出入口在鐵路工程開展前為百貨公司及時裝店,港鐵並無正面回應是否要支付一定費用作租金。 東翼大堂位於介乎船景街與德定街之間的一段德安街地底,與黃埔廣場和船形地標建築「黃埔號」為鄰,而西翼大堂則位於德民街、德定街與紅磡道交界處地底。 受地勢所限,兩個車站大堂的非付費區並不相通,乘客出閘前要小心選擇車站大堂,否則便需返回地面走向另一邊出口。 黃埔站(Whampoa Station)是港鐵觀塘綫西面總站,位於九龍九龍城區紅磡黃埔新邨與黃埔花園之間。 此站為觀塘綫延綫兩個新建車站之一,於2016年10月23日啟用。

  • 香港西九龍站的周邊設有行人天橋及行人隧道,連接附近的公共運輸設施,包括柯士甸站、西九龍站巴士總站,並經商場連接九龍站和九龍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 〈改善服務 不斷向前 紅磡車站加設出入口〉,載《東鐵傳真》第一一三期(香港:九廣鐵路公司,2002年5月)。
  • 、紅磡管制站、港鐵紅磡大樓、都會大廈、都會軒、都會海逸酒店、置富都會、香港體育館、海底隧道收費廣場及香港理工大學。
  • 後來由於預期人口數字有所下調,在1970年發表的《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中,沙田綫的沙田新市鎮路段被取消;同時路綫由尖沙咀(即馬連拿站)跨越維多利亞港,延伸至中西區林士站(現為上環站一部份),並更名為「東九龍綫」。
  • 2019年8月11日:凌晨零時許,疑有警員駕車抵達紅磡黃埔花園附近一條私家路停泊後,前往港鐵黃埔站查看,其後將數名疑干犯刑事案件男子帶上車返署接受查問。

現時屯馬綫/東鐵綫月台則設於前紅磡貨場位置,並以一組兩層的島疊式月台排列,當中位於地面(G層)為屯馬綫月台;而位於地底(L1層)則為東鐵綫月台,該四個月台在啟用時均已裝設月台幕門。 當中屯馬綫月台採用圓柱體的支柱;而東鐵綫月台則為長方體,並且東鐵綫的月台闊度較屯馬綫月台的窄。 而紅磡站至沙田站之間的新路段於1981年4月27日啟用;並於翌年5月6日開始使用電氣化列車行走。 1983年,紅磡至羅湖之間逐漸全綫雙軌及電氣化,而原本用作列車轉向的轉車盤則由月台後方的調車台(俗稱「油炸蟹」)所取代。

紅磡站位置圖: 街道圖

海底隧道連接紅磡(油尖旺區)及銅鑼灣(灣仔區)全長 1.9 公里,實施雙程雙線行車,收費由 8 元至 30 元不等。 隧道以「建造、營運、移轉」形式興建,於1972年開始營運,並於1999年移交政府管理至今。 新巴於2003年中旬前,曾命名此站為「紅磡隧道收費廣場」,惟「紅磡隧道」實際上並不存在,亦非海底隧道簡稱「紅隧」的全稱;其後更名為「紅磡海底隧道收費廣場」,直至新城資源整合後才跟隨城巴稱呼此站。 雖九廣鐵路公司於1996年將本站改稱為紅磡車站,惟中國鐵路當局於2019年改名前一直稱本站為九龍車站。 港鐵原計劃將鑽石山前大磡村用地闢作沙中綫車廠,遭區內居民強烈反對。 隨著前紅磡貨場之貨運服務於2010年6月終止,並於2011年4月停止存放貨箱,政府及港鐵於同年7月就沙中綫紅磡列車停放處方案諮詢公眾意見。

紅磡站位置圖: 金鐘 - 會展 - 紅磡 - 旺角東 - 九龍塘 - 大圍 - 沙田 大學 - 大埔墟 - 太和 - 粉嶺 - 上水

前往香港西九龍站乘搭高速鐵路的過境旅客必須持有有效的旅遊證件。 為配合屯馬線全線通車,紅磡站已加建兩層全新月台,並將在屯馬線全線通車前一個星期(6月20日),安排西鐵線率先使用靠站,當日起並會實施新轉線安排。 東鐵線乘客屆時須由現時東鐵線月台,步行至屯馬線新月台轉車。

紅磡站位置圖: 工程质素爭議

翌日,港鐵表示紅磡站服務須暫停,直到同月25日才重開。 不過車站通往尖東、理工大學、紅磡海底隧道來回方向巴士站的A、D出口仍須關閉。 港鐵建議乘客可考慮使用其他鐵路綫繼續行程,公司亦將提供免費接駁巴士往返紅磡站及九龍塘站,以減低對乘客的影響。 全新九龍車站平台面積達13.5英畝,大堂設有餐廳、小型銀行、各種旅遊服務設施等,巴士總站、多層停車場、九廣鐵路體育聯誼會所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

紅磡站位置圖: 巴士路線數目

直到翌日(2018年5月31日),港鐵再度發出新聞稿,改口暗示其於2015年12月前已得悉有「施工質量問題」,不過未有交代發現問題的確實時間、數量及位置。 紅磡站位置圖 路政署亦發出新聞稿指港鐵有責任確保工程質量符合標準,要求港鐵安排獨立第三方專家進行負重荷載測試,並於一星期內提交報告。 為配合沙中綫的屯馬綫軌道接駁工程,車站前西鐵綫2、3號月台亦曾於2015年暫時輪流停用,以便加設路軌轉轍器。

紅磡站位置圖: 車站特色

前往亞洲國際博覽館的乘客可在暢達路(一號客運大樓站)乘坐路線E11, E21, E22, E22A, E22P, E22X 及E32。 2018年6月15日,港鐵舉行閉門傳媒簡報會,向傳煤發佈46頁事件調查報告,指紥鐵分判商泛迅建築稱已按承建商禮頓要求剪短鋼筋。 報告亦披露涉事的B、C區月台只用不足10日時間完成紮鐵工序,其中一個倉只用5日完成,低於港鐵所指一般所需時間。 紅磡站位置圖 而路政署亦發出新聞稿指收到分判商的資料,認為有關內容或涉刑事成份,已轉交警方跟進。 負責層板混凝土工程的分判商中科興業有限公司在同年6月1日發新聞稿,證實其前線人員曾最少兩次向總承建商禮頓通報造假情況,但與承建商禮頓簽有保密協議,故不能披露工程內容。 涉事工程的總承建商禮頓建築將工程的紮鐵工序外判予2間分判商,惟當中的泛迅建築有限公司,在參與工程一年後才註冊為公司。

紅磡站位置圖: 列車出軌事故

公告內指的「1995年第4713號政府公告」應為「1995年第4173號政府公告」之誤。 其後,九龍車站大堂北面的新巴士總站於1983年2月10日正式啟用,總站才易名為「九龍車站」。 當時巴士總站的站長室,更是從一輛已退役,俗稱「細牛」的丹拿F型雙層巴士改裝而成。

是次精選該屋苑的4座高層B室,實用面積538方呎,2房1套設計,望內園景,現叫價1080萬,實用呎價約20074元。 有網民指出就連港鐵自己都忘了顯徑站,「試過佢畫啲故障路線圖畫漏咗顯徑」、「存在感低到港鐵有時都唔記得咗自己有呢個站」。 有網民表示每次搭屯馬線都以為大圍下一站就是鑽石山,直到聽到廣播才發現是顯徑站,差點出錯站。 另有網民指多了顯徑站便令到車程長了,更直言指想顯徑站消失,「九龍東入東鐵沿線,九龍塘轉東鐵淨車程只係比鑽石山轉屯馬慢2-3分鐘,計埋鑽石山大圍等車轉車行路根本冇分別甚至仲慢,如果顯徑站消失咗咁搭屯馬一定快啲」。 紅磡站擴建工程採用430米的連續牆,上層月台層板橫跨兩幅連續牆之間約20-24米的空間,下層月台層板位於地面水平以下約10.6米。

紅磡站位置圖: 方向

大欖隧道連接汀九(荃灣區)及元朗區,全長 3.8 公里,實施雙程三線行車,收費由 24 元至 183 元不等。 隧道以「建造、營運、移轉」形式興建及經營,於1995年開始營運,並由三號幹線 ( 郊野公園段 ) 有限公司管理。 觀景山隧道全長1公里,往珠海方向實施四線行車,往香港方向則實施三線行車。 隧道為港珠澳大橋香港連接路的一部分,屬於禁區範圍,並不收取費用。 南灣隧道位於青沙管制區,隧道全長1.2公里,實施雙程三線行車。

紅磡站位置圖: 大堂

另外,港鐵未能在限期內向路政署提交報告,並提及最快於同月15日提交。 新月台建造工程於2013年展開,並已於2020年中完成。 由於工程在現有大堂之下興建,不能超過7米的高度限制,故須採用特製建築機器施工。 長山隧道連接沙頭角公路交匯處及打鼓嶺,全長0.7公里, 實施雙程雙線行車。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