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電腦喇叭2023介紹!(小編貼心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電腦喇叭

至於想喇叭有埋藍牙連接,甚至 Wi-Fi 電腦喇叭 串流等額外功能的朋友,可以留意下次的《進階應用篇》專題,會再同大家分享一下一些靚聲、抵玩的多功能喇叭選擇。 ▲ Focal x Fender Passport Studio 另一特色是左右聲道頂部的把手可以「合體」,方便音樂表演者外攜。 ▲ 喇叭採用 Focal 自家 TNB 鋁美合金高音單元,以及玻璃纖維 Polyglass 中低音單元。 ▲ 輸入端子包括一對 USB、RCA Audio、光纖及同軸,而接駁至右聲道喇叭則是使用傳統的喇叭插頭。

不過好多時主動式監聽喇叭清、爽、甚至較為銳利的音色風格未必人人啱聽,所以選購的時候最緊要都係先試一試,有時需要在配套的線材、解碼方面落少少功夫來調節出心水音效,而下一篇就會同大家介紹主動式喇叭的「小良伴」:USB 電腦喇叭 DAC。 從高階環繞音效音箱到簡單易用、價格實惠的立體聲音箱,羅技提供適合每種需求的產品。 羅技有線與藍牙音箱擁有多種連線方式,可在您的客廳、臥室、廚房、家庭辦公室等等地方輕鬆完成設定並播放音樂。 多種可透過 3.5 公釐音訊插孔、RCA、光纖、藍牙或 USB 連線的音箱。

電腦喇叭: 具備 LIGHTSYNC RGB 技術的 2.1 聲道 PC 音箱

透明外殼搭配水母造型的重低音音箱,賦予這款電腦喇叭獨特的美感,尤其是除了3.5mm 以外,也能透過藍牙配對的方式與其他裝置連接,可輕鬆播放智慧型手機內的音樂,配對成功後還會有藍色 LED 呼吸燈,相當漂亮。 不論在現實抑或是音樂中,低頻都是不可或缺的聲音,而若想重現撼動人心又不會模糊的低音,則建議選擇具有低音反射孔(Bass reflex)設計的產品。 喇叭的聲音通常會朝向前方、後方同時發出,在後方設置低音反射孔可將音效延伸,並避免前方音效干擾低音,使得低頻聽起來更加自然、清晰。 當下「街價」僅為千餘元的 JBL CM202,最大賣點自不然是採用 MDF 中密度纖維板製成的木紋機身,雖然設有 1.25 吋高音及 4 吋低音單元,但箱體仍然僅為 152 x 243 x 215mm,十分易於入屋。 其實與錄音室一樣,香港普遍居住環境都是地少人多,主動式喇叭優點就是可以省卻擺放擴音機的位置,即使是一張普通的書桌(就像艾域當下公司的環境)亦可容納得到。

不設低音反射孔的設計,讓喇叭可以更貼牆擺放,而且 EQ、濾波的設定齊全,調聲相當方便。 這是第三代Edifier R1800,升級了喇叭單體,跟側邊鋼琴烤漆面板,梯形音箱設計消除聲波跟外殼的諧振效應,使用了小仰角的設計,更能使音樂有效的傳遞到聽者耳朵。 另外除了音量大小之外,低音和高音也有獨立的等級調整,不過可因為內部空間設計的原因,將這三個旋鈕放在了喇叭後側是比較不方便的地方。 前面板有音量跟高低音旋鈕方便調整,建議低音可以調小幾格一些,聲音會比較均衡耐聽。

電腦喇叭: Z313 音箱系統 (配備重低音音箱)

但畢竟本款仍屬以方便攜帶為訴求的產品,在低頻方面的表現較不理想,若是聽音樂種類較廣泛還是建議選擇其他產品。 EDIFIER 在電腦喇叭市場深耕多年,其推出的諸多品項在使用者之間都有著不錯的評價。 而有別於其他同類型產品,這款 G1000的特色在於迷你、容易攜帶,且具有此價位帶中極為少見的 RGB燈光設計,對於 PC遊戲玩家來說相當有助於營造電競氛圍。 惟須注意的是,此聲霸之中由於未設置低音喇叭,響應頻率最低只有150Hz的程度,若想用它來聆聽搖滾、電子樂,或會用電腦看電影的話,可能就得另外購入低音專用音響確保聲音的完整度。 其中2.1聲道的喇叭能穩定輸出音樂、電影等音源,定價也較為親民,因此長年以來深受許多人的喜愛。 但如果想要體驗更佳的聽覺享受、被立體音環繞,預算又較為寬裕者,便能考慮入手5.1、7.1聲道的款式。

電腦喇叭

另外,使用主動式喇叭也可免卻選擇匹配的擴音機以至線材的煩惱及金錢支出,對於聆聽空間有限,或者追求絕對簡約的人士來說,主動式喇叭實是聽歌的好選擇。 好多朋友都喜歡在檯頭擺喇叭聽歌,今次就同大家解構一下主動式監聽喇叭的常見規格,選購、擺位等方面的要點,也會介紹一些熱門靚聲的喇叭以及 USB DAC 選擇,等入門用家可更容易地組建一套合自己心水的桌面音響系統。 從如水晶般清澈的聲音到洋溢房間的飽滿聲音,您都可以獲得比電腦更好的優質音訊。 這組的優勢是看電影的低頻享受,一開聲最明顯感覺的低音的包圍,建議可利用右音箱的高低音調整。 8 吋重低音的優勢讓看動作類電影的氣氛非常棒,也可以在大空間如客廳利用光纖或同軸接上電視打遊戲也非常過癮,也適合聽流行音樂,人聲飽滿有凝聚力 。 A:可以,只不過得留意電視機種的音源輸出端子為何,如果跟喇叭間不匹配的話,則會需要透過 電腦喇叭 DAC 等裝置轉接才能使用;或是有人也會藉由藍牙音樂接收器處理,建議在購機時一同考慮清楚。

電腦喇叭: 【評測】Polk MagniFi MAX AX SR:無線後置加持輕鬆享受 7.1.2 Dolby Atmos 音效

另外音訊類的產品比起從網路購買,尋找能夠實際聆聽的實體店面,較能夠確實了解聲音的品質及走向,會更加容易找出最適合自己的產品。 如果購買電腦喇叭是為了聽取電台廣播、打網路電話等,而不用追求非常精緻的音質的話,其實購買 USB連接的小型主動式喇叭就相當方便。 只要接上 USB 電腦喇叭2023 就能立即使用,再加上不占空間又方便攜帶,是非常好的選擇。 配備有 3.5 公釐連接線的音箱相容於具有 3.5 公釐音訊輸入插孔的電腦、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電視或智慧型手機。 音響單體的配置採用 MTM 組態,於上下兩個中音域單體中間放置一個高音域單體,藉此強化中高音域的表現;另結合反射式結構,讓低音可沉潛至更為深層,形成接近原始音源的多層次效果。

講到聽歌當然唔少得來自芬蘭的 GENELEC,中性的原音音色、富有音樂性的音效,吸引了相當多的用家。 8010 屬入門型號,比起同級喇叭,3 吋的低音單元細了一兩個碼,所以低頻下潛力稍弱一點。 不過油潤細緻的音色,加上不俗的分析力,所以由 8010 到 8050 都深受音樂人、發燒友喜愛。 比較可惜的是設有 RCA 輸入的入門級 6010A、6010B 市面上都差不多絕跡,其他型號大部分都只有 XLR 平衡輸入,最好配合返支援 XLR 輸出的 DAC。

電腦喇叭: 具備重低音音箱和光纖輸入的 Z625 音箱系統

使用這些產品可以讓您喜愛之電影、節目、或 PC 與主機遊戲的表現更加出色。 電腦音樂品牌 Creative 出品的 Pebble v2 2.0 喇叭體積非常小巧, 喇叭體積比棒球稍大,非常利於桌面空間不多擺放,且 USB 供電減少另外的電源線且隨插即用。 這款喇叭雖然體積小,但實力不容忽視,音效表現無論是在音量、聲音清晰度還是低音的質感,不會使人感到廉價的聲音。

設有黑、白二色選擇的 NX-N500,屬今次介紹的 3 款主動式喇叭中功能最多元化的一款。 此喇叭左右聲道各設專作驅動 A-PMD 5 吋低音及 1 吋高音單元的 45W 及 25W 獨立雙擴音線路(bi-amp),因此兩邊喇叭都需連接獨立電源,從而提供震撼有力的聲音。 NX-N500 的左喇叭屬主喇叭,所有連接端子及線路均設於此,包括 Wi-Fi 網絡及藍牙無線連接,前者令它能夠支援 AirPlay、DLNA 1.5 及 Yamaha 自家的 MusicCast 網絡音樂串流播放。 總括而言,這對喇叭可以讓用戶連接 Windows/macOS 電腦、Android/iOS 智能裝置、NAS 以至電腦,作各種不同方式的音樂播放,確實是非常全面的主動式喇叭。 對入門用家來說,如果對選擇喇叭沒有甚麼頭緒的話,ADAM 都可以話係一個「無腦」之選。 不過整體能量感同壓迫感稍強,太近場聆聽的話聽得耐會稍嫌刺耳,保持適當距離效果更好。

電腦喇叭: 電腦喇叭的選購要點

雖然單側喇叭高度達32cm ,以一般的電腦用款來說體積略大,但如果平常習慣把電視螢幕當作電腦螢幕使用,其體積還有音效品質反而恰到好處。 不過由於兩個喇叭約高13.5cm,若放置於螢幕正前方將可能影響觀看體驗,比較適合放在書架上或是螢幕後方的空間。 此外,主機除了有 USB輸入孔及 RCA 等常見端子外,還可以直接播放 TF卡(MicroSD)中的音訊內容,既可用來回放課堂錄音,也能在不開電腦的情況下單純享受喜愛的音樂。 Hi-Res訊源能播放相當接近錄音時的真實聲音,而如果要播放合乎該規範的檔案,則必須選擇能夠支援 Hi-Res訊源的設備。

電腦喇叭

如果是機上盒之類 HDMI 訊號要轉給電視過程中,可靠 HDMI音頻分離器之類產品將音源部分給電腦喇叭使用。 同時此產品除了能透過3.5mm接頭傳輸音訊以外,主打的藍牙5.0也是其一大特色,不但能作為電腦喇叭使用,即使玩累了想躺在床上聽聽音樂,透過手機藍牙連線就能控制。 想讓眼睛好好休息時,此產品還附有無線控制轉鈕,閉上眼也能輕鬆控制喇叭,瞬間沉浸到只有音樂的世界裡。

電腦喇叭: Logitech 羅技5.1 環繞音效音箱系統Z906

一般在正常的聆聽音量下,令人印象深刻,具有清晰清晰的高頻和出色的立體聲分離度。 最佳的聆聽距離約在一公尺內,也就是說這是一組電腦用的喇叭,距離一拉遠的音場弱化或者大音量下的些微箱音共振是比較要注意的。 喇叭規格當中,其中一個最重要的項目之一就是「頻率響應 」,簡單來說就是喇叭可以重現的頻率範圍,通常愈廣代表可以重現到更多高、中、低頻的聲音,一般人類耳多可以聽到的範圍約在20~20kHz。 喇叭低頻下限常見為 Hz,上限則可以高至 30kHz、40kHz 都有,可以大略從這個數據知道喇叭的高低音表現。 以上詳細說明了主動式喇叭的選購方式,但對於初入此領域的人來說,相信還會有不少想要詢問的項目。 因此在文章最後還提供了幾項常見的疑難雜症,並邀請了專家解答,希望能幫助大家更了解這項產品。

  • 而為了方便大家因應自己的預算來選購,同一系列或者同一牌子比較熱門、抵玩的型號都會有少少介紹。
  • 除此之外,體積小的喇叭也有利於調整擺放位置,更能防止環境或邊牆造成的聲音干擾。
  • 而本篇要介紹的主動式喇叭,最常應用在像是電腦喇叭、藍牙喇叭等領域,在大型音響之中雖然也有相關產品,但音量及音質都劣於被動式。
  • 這是第三代Edifier R1800,升級了喇叭單體,跟側邊鋼琴烤漆面板,梯形音箱設計消除聲波跟外殼的諧振效應,使用了小仰角的設計,更能使音樂有效的傳遞到聽者耳朵。

而目前還是以主動式為主流,主要還是隨插即聽的優點,不像被動式喇叭還需要搭配擴大機,不同的搭配對於聲音的影響也很大;不過發燒客的話還是可以選擇被動式細細玩味。 YAMAHA 作為經典音響器材品牌,不只是一般的入門使用者,即使是錄音師、工作室也都是其愛用客群。 旗下此款電腦喇叭屬監聽取向,能精準呈現錄音原有樣貌,不過度渲染的聲音真實而精確,非常適合有自行製作音樂、混音需求的使用者。 電腦喇叭2023 且無須強制購入一對、可單支購買的選擇,也是其優點所在,而更能依照使用習慣靈活運用。 電腦喇叭的連接方式大致可分為三種,分別是 USB、3.5mm,以及主打能輸出高音質音效的光纖音源連接。 另外也要考慮相容性問題,例如欲播放電視機的音訊時,如果 DAC 上面只有 USB接頭而沒有數位輸入孔,便無法搭配電視使用。

電腦喇叭: 主動式電腦多媒體喇叭10大嚴選名單[2022更新]

電視用喇叭則多會透過擴大機連結,電腦喇叭也可以此路徑發聲,但便須額外購入擴大機。 另外,其附帶遙控器且具有3.5mm、光纖、數位同軸、3.5mm、RCA、耳機孔等多種聲音輸入方式,運用便利性相當高。 不只可以做為電腦喇叭使用,甚至可連接電視、手機、平板、PS4等遊戲主機,著實是相當全面的產品。 這款知名的電腦喇叭已銷售多年,實力有目共睹,真實5.1聲道具有良好的聲音包圍感,不是一般 Sound Bar 靠著模擬效果就可比擬的,因此也相當受到專業玩家歡迎。

電腦喇叭

▲ 在左聲道主喇叭面板底部,設有低音及高音 EQ 增減撥鍵,以及 3.5mm 電腦喇叭2023 AUX 輸入和立體聲耳機輸出。 USB輸入可以接受高達24bit/96kHz的高解析音頻格式,且支持apt-X的高音質藍牙。 而光纖輸入可使您可以將設備與電視一起使用,多一點彈性的用途,可以外加一顆獨立重低音補足其低頻。 不過聲霸的喇叭畢竟尺寸較小,縱使搭載杜比數位音效技術以及5.1聲道,音效的包覆效果仍然遜於左右各一的兩件式喇叭,較適合對音效要求不高、有重低音就滿足的玩家。

電腦喇叭: Sony 完善 Walkman 產品線 中高、低階升級機款 NW-ZX707 和 NW-A306 登場

JBL One Series 104 定位入門級監聽音箱,設計目標是在便宜的價位,用很優雅的設計,在有限的體積大小內給你準確的聲音呈現,但 DZ 覺得也很適合於對音質要求的玩家。 JBL 104的解析強,高頻也比較平衡明亮,由於單元較小,低頻的下潛度不夠,但量感飽滿,且JBL 音響性一直以來都不錯,對流行樂、搖滾樂、看電影、甚至於遊戲都非常適合。 除了單顆式的喇叭之外,近年來電腦音訊領域也漸漸出現 Soundbar聲霸這樣的產品,其透過將兩個音源置入橫向構造中,讓人不用特別設置就能體驗左右雙聲道的包覆感。 本款產品使用相當直覺,只要插上電、輸入訊號之後,就僅需要以旋鈕開啟並調整音量即可;另外還設置有 RGB 的燈光效果,且能以觸控調整閃燈的模式,娛樂性不在話下。 電腦喇叭大多數是使用3.5mm音源線的連接方式,但如果搭配擴大機、USB DAC 的喇叭組合,就可打造出分工更加專業的音樂播放系統。 以下會先依照三種不同的組合:「多媒體喇叭」(又稱主動式喇叭、有源音箱等)、「USB DAC+主動式喇叭」、「USB DAC+擴大機+被動式喇叭」進行解說。

電腦喇叭

艾域以往最常見到主動式喇叭的地方,一定非專業錄音室莫屬,但隨著智能裝置已成必需品,而使用電腦聽歌的人士亦不斷增加,不少品牌亦開始在主動式喇叭上動動腦筋,加入各式各樣不同功能,以方便用戶配合智能手機以至電腦聽歌。 在此就讓艾域分享一下個人對主動式喇叭的看法,好讓大家再思考自己是否適合成為 電腦喇叭2023 電腦喇叭 Active Spekaer 玩家行列的新一員吧。 另外要提提大家,不少主動式監聽喇叭標示的都是單隻的價錢,如果親身落舖頭買不易搞錯,不過如果網購的話就要留意售價係講緊「一隻」還是「一對」。

電腦喇叭: WharfedaleDS-2 藍牙無線電腦喇叭揚聲器

而為了方便大家因應自己的預算來選購,同一系列或者同一牌子比較熱門、抵玩的型號都會有少少介紹。 當然,好的桌面喇叭選擇繁多,無辦法一一盡錄,今次主要讓沒有甚麼頭緒的用家了解一些比較熱門的品牌,以及不同價位有哪些好選擇。 只使用一個驅動單體就囊括高、中、低音的設計,優點是聲音十分平衡自然,而且可以透過電腦的音效設定進行微調,模擬出高、中、低音不同音量效果;加上成本較低,幾乎所有主動式喇叭都採取這種設計。 不過也由於聲音都從同一個喇叭出來,會顯得比較平板沒有層次,比較適合需要音域範圍較小,而且大多是中、高音域的流行音樂或輕音樂。 今次介紹的都是不設藍牙、Wi-Fi 等功能的純主動式監聽喇叭,功能好純粹,不過都是市面上相當熱門的靚聲選擇。 篇幅所限,所以只介紹了系列當中較為入門的型號,如果大家的預算及使用空間都較多的話,同系列的高階型號通常都可以提供更佳音質。

電腦喇叭

系列仲有 PM0.4c、PM0.5d 的高階型號,單元大一點、規格和音質都好一點,不過來到高一點的價位就已經有好多其他選擇。 之前介紹了桌面主動式喇叭的各種規格同設計,等大家有基本概念應該根據甚麼來選購。 今次就會為大家推介一系列市面上比較受歡迎的入門主動式喇叭,部分係筆者自己試過,部分則是有比較多用家同相關討論。 以主動式鑑聽喇叭為主,功能比較「純粹」,通常需要連接額外的 USB DAC 使用。

電腦喇叭: 功能

在閱讀完選購要點及人氣排行榜後,或許讀者對於音訊、訊號、轉接等等名詞還是有些疑惑,以下便整理了電腦喇叭相關的常見問題,並邀請了專家解答,無論是在選購前抑或安裝時都能作為參考。 所謂的 DAC 是「數位類比轉換器」(Digital Analog Converter)的簡稱,主要用於將電腦或其他訊源的數位訊號轉換為類比訊號,以透過擴大機放大進而讓人耳聽見。 而一般的電腦裡面其實就有 DAC晶片,但若透過外接專業的 DAC晶片,便能得到比電腦內建款式更佳的音質。

電腦喇叭: 功率 (尖峰功率)

將音箱整個封閉起來,內襯的吸音材質能完全隔開前後聲波,進而使各自不受干擾。 由於只會聽到前方的聲波,聲音表現不但精準而且沒有延遲的感覺,低音的部分也較清晰,很適合拿來聽古典樂或交響樂等磅礡有力的音樂。 不過通常這類喇叭體積較大,音量也比其他類型音箱還小,需要強力的音效晶片或擴大機才推得動。 在高級視聽展中現身的 Focal x Fender Passport Studio 主動式鑑聽喇叭,可說是兩大名門合作炮製之作。 相對於上述兩款主動式喇叭,Passport Studio 在功能上就相對踏實,只設 3.5mm AUX 及一對 6.3mm TRS 平衡輸入足證該兩個品牌目標是製作出一款專業鑑聽用的主動式喇叭。 雖然不算是十分高昂之作,但 Passport Studio 仍用上 Focal 自家的 TNB 鋁美合金高音單元,以及玻璃纖維 Polyglass 中低音單元,並由 150W D 類數碼放大線路驅動。

品牌更於內部配備 Transparent 線材以更準確地傳遞信號,優質的音效表現甚至通過 Hi-Res認證。 而其木製的箱體不僅高雅大器,還能替音色增添溫潤的飽滿感受,有助提升人聲音樂、古典樂的聆聽體驗。 喇叭的高度大約與打開的筆記型電腦差不多高,並且最高輸出功率可達左右各30W,音效的渾厚度、響度都有平均以上的表現;再加上有著素雅潔淨的造型,不喜歡電競風設計的人可以考慮。 在 PCM格式常看到的「192kHz/24bit」等規格,意指其支援的位元數(bit)以及取樣頻率(Hz)等數值;DSD 的位元數則固定為1bit,且只會標示其 Hz數如「DSD2.8MHz」等等。 數值越高表示可以播放的音質越細緻,因此在其他條件相同的前提之下,通常建議選擇數值高之產品。 ▲ 這對喇叭同時支援 Wi-Fi 或有線連接網絡,並配備用作連接電腦的 USB Type B 輸入端子,以及配合電視機等裝置的光纖輸入,十分全面。

豐富而細緻的音樂聆聽體驗,甚至可與高級音響媲美,適合對聲音效果較為講究的人。 而且右音箱上設有電源、音量、BASS 等控制鈕與介面,如果會在不同影音平台、遊戲或網頁之間切換使用的話,便可隨時調整喇叭的設定,讓每一首歌曲或音效都能魅力十足地呈現。 兩者最不同之處便在於擴大模組的有無,主動式由於本身內建有此結構,只要有電力輸入的話就能自體發出聲音;而被動式由於無此構造,使得音源必須先透過擴大機推動訊號後,才能連結至喇叭後播放。 大尺寸的中低音單體,帶來的是更加平均的頻率響應,在呈現音樂的低、中、高三頻時更加自然,同時還帶有可調整 BASS(低頻)的旋鈕,在聆聽舞曲、搖滾等類型時低頻更加震撼有力。 而且除了能直接從位於機身的旋鈕來控制聲音以外,此產品還附有遙控器,即使看累了螢幕,希望坐在沙發上享受音樂也能輕鬆做到。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