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石籬一邨平面圖2023詳細懶人包!(持續更新).

Article hero image

它 們 在 設 計 上 最 高 的 層 數 都 是 廿 十 多 層 左 右 , 又 是 長 型 的 設 計 。 在 很 多 一 , 二 型 徙 廈 重 建 區 都 會 找 到 相 連 長 型 , 如 黃 大 仙 下 邨 , 東 頭 邨 , 橫 頭 磡 邨 , 大 窩 口 邨 , 大 坑 東 邨 , 李 鄭 屋 邨 , 翠 屏 邨 都 建 有 不 少 的 相 連 長 型 。 )位於香港新界葵青區北葵涌梨木道120號,是區內第四個公共屋邨和新界第一條政府廉租屋邨,於1968年落成。 本邨由1994年7月起重建,項目編號為TW19RR,直至2005年重建完成,現時共有四座租住大廈。 同區的葵芳邨被揭發結構有問題後,房屋署為全港其他屋邨進行檢查,其中26座因為結構遠低於安全標準而有即時倒塌危險,需要盡快拆卸重建,當中包括石籬邨第4及6座,因此連同相連的第五座於1989年拆卸,開啓了石籬邨的重建過程。

石籬一邨平面圖

其 中 一 型 至 三 型 皆 在 八 十 年 代 興 建 , Y 四 型 要 到 八 十 年 代 末 九 十 年 代 初 期 才 出 現 。 他又指,受疫情影響,巴士服務次班次及交通配套尚可滿足要求,但他擔心巿況逐步恢復正常後,本已擠塞的石排街、大隴街、石梨街將因人口增加而變得更為繁忙,而以往在荃灣大排長龍的專綫小巴服務將更為飽和,運輸署有需要在興建前做好事前規劃, 以及增加公共工具班次服務時間。 除了屬於梨木樹(二)邨的第1至6座、榕樹樓及柏樹樓由房屋署直接管理外,其餘樓宇均由創毅物業服務顧問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物業管理。

石籬一邨平面圖: 什麽是「房屋署圖則查閱網」?

回收再造公司名錄, 我的書房, 九龍太子荔枝角道79號地下, 深水埗區. 回收再造公司名錄, 扇谷(香港)有限公司, 九龍尖沙咀柯士甸路22-26A號好兆年行第1座1104室 … 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有意將唯一出租屋邨大坑西邨分3期重建,頭兩期然會攞嚟做租住房屋,第三期就會作為住宅出售,以抵銷興建廉租屋嘅虧蝕。 重建後將有5,000個單位,較重建前嘅1,600伙大幅增加,頭兩期重建會畀所有居民原邨重置,第三期就撥作青年自置居所,預計每個單位面積約300平方呎,售價大概100幾萬港元。 下列公共屋邨標準型大廈樓宇樣本平面圖只供參考,並不代表所有公屋樓宇類型。 Y 型 樓 宇 , 共 分 為 四 種 : Y 一 型 、 Y 二 型 、 Y 三 型 及 Y 四 型 。

  • 以 L L 型 第 五 款 設 計 而 言 , 整 幢 大 廈 佔 地 四 十 三 米 乘 四 十 三 米 。
  • 相 連 長 型 的 設 計 是 簡 單 經 濟 的 結 構 組 合 , 能 滿 足 不 同 建 屋 計 劃 的 限 制 , 以 細 少 的 規 模 、 富 彈 性 的 外 型 來 配 合 狹 小 地 盤 的 發 展 , 是 一 款 專 為 市 區 而 設 計 的 樓 宇 。
  • 葵青區議員林紹輝表示,今次是房屋署第二度提交設計圖,與對上一次相比,兩間樓宅之間的底層原設有商舗,惟經區議會反映商舖並非區內必要後,已刪走相關設計,目前他更為關注停車場及綠化平台事宜。
  • (新和諧附翼五型單位連新和諧式家庭單位) 註︰有「#」為香港房屋委員會管理;其餘樓宇則由創毅物業服務顧問有限公司管理。
  • 第二代由1979年第一季起,香港地鐵(現港鐵)荃灣綫動工,部份位於荃灣市區內的鄉村,如三棟屋村、木棉下村、西樓角村,以及山邊木屋區需要清拆,把所得土地用以興建鐵路車廠。
  • )是香港新界葵青區上葵涌兩個居者有其屋計劃屋苑之一(另一個為寧峰苑),位於梨貝街對上的山坡上。
  • 第 二 是 B/C 組 合 ( 即 向走 廊 的 一 邊 是 B 房 , 另 一 面 是 C 房 ) 。
  • 由 於 各 種 相 連 長 型 的 兩 隻 翼 尾 可 以 選 配 不 同 的 單 位 組 合 , 使 每 層 的 單 位 配 搭 亦 有 所 不 同 , 因 而 出 現 了 六 款 不 同 的 組 合 。

原 本 的 概 念 , 除 了 那 幾 座 在 八 四 年 以 前 已 落 成 的 樓 宇 外 , 盡 是 相 連 長 型 的 天 下 , 今 日 富 強 苑 , 和 諧 三 型 的 位 置 原 本 規 劃 建 七 座 相 連 長 型 的 。 第13及14座原址亦於1996年9月開始重建,成為楊樹樓、桃樹樓及楓樹樓三座樓宇,於1999年11月16日起入伙,接收受同邨第9座至第12座,以及青安、青欣及啟樂臨時房屋區清拆重建計劃影響的住戶,剩餘小部份單位分配予公屋輪候冊人士。 石籬邨是葵青區內第3條公共屋邨,於1966年落成第1期,本為香港政府徙置事務署的徙置區,原名石籬徙置區,俗稱「石籬新區」,1973年香港房屋委員會成立後改名為石籬邨。 「入伙年份」以房委會同房協官方網站所提供嘅年份為準,但係部份屋邨入面嘅個別樓宇嘅入伙年份可能會同官方資料有出入,例如房委會提供華富(二)邨嘅入伙年份係1970年,但係條邨入面嘅華翠樓同華景樓竟然係喺1978年落成。

石籬一邨平面圖: 石籬一邨平面圖: 大廈資料:石籬(一)邨 石興樓

(新和諧附翼五型單位連新和諧式家庭單位) 註︰有「#」為香港房屋委員會管理;其餘樓宇則由創毅物業服務顧問有限公司管理。 梨木樹商場的升降機則與2005年所落成的梨木樹邨五座樓宇同樣採用蒂森克虏伯產品。 L 2 型 的 設 計 , 就 像 是 把 兩 座 L 1 型 「 併 合 」 起 來 一 樣 , 不 過 「 併 合 」 之 後 相 連 位 置 的 四 個 尾 端 單 位 被 刪 除 , 故 此 兩 幢 大 廈 的 走 廊 可 以 連 起 來 , 形 成 L 2 型 大 廈 。 L 2 型 每 層 設 有 廿 四 個 單 位 , 內 部 設 計 跟 L 1 型 大 致 相 同 , 共 有 八 條 升 降 機 槽 及 四 條 樓 梯 。

石籬一邨平面圖

兩期商場之間設有天橋連接,原本皆由房委會持有,後來在2005年被售予領匯(現名為領展)。 2017年,領展將石籬商場等17個物業轉售基滙資本,現時由基滙資本旗下的「民坊」品牌營運。 石籬一邨平面圖 「民坊」接手後,商場部份於2020及2021年間陸續進行翻新;一期街市部份於2020年7月1日起關閉翻新,並於旁邊貨車落貨區設臨時街市,10月9日街市翻新完成重開。 石梨街10號1967年所有樓宇均牽涉26座問題公屋醜聞,其混凝土強度未達高層單位20.7MPa或低層單位31MPa的標準。 )是香港新界葵青區上葵涌兩個居者有其屋計劃屋苑之一(另一個為寧峰苑),位於梨貝街對上的山坡上,項目編號為TW24。 ,又譯石梨邨),是香港新界葵青區上葵涌石籬的一個公共屋邨,原於1966年起落成入伙,於1985年起陸續重建,項目編號為TW17RR(石歡樓則為TW34)。

石籬一邨平面圖: 香港大廈搜尋

以 L 2 型 第 五 款 設 計 而 言 , 整 幢 大 廈 佔 地 一 百 一 十 米 乘 廿 二 米 。 至2020年11月,政府在施政報告中正式宣佈,將在2022年12月拆卸重建石籬中轉房屋第10及11座,並於2020年12月8日起給予為期兩年的遷出期,可於2028年完成重建,共設2座高約46層(含一層避火層,不包括基座)樓宇,將提供2,600單位。 此外,鄰近的石籬天主教小學舊校舍,亦將於2022年中租期屆滿時收回並一併重建。 按照房委會現行政策,受影響的石籬中轉房屋居民,如果他們符合現行申請公屋和中轉房屋清拆資格準則,可根據「提前配屋計劃」,提前最多12個月在清空日期前獲編配公屋;此外,亦可獲得自「居屋2020」起至清拆日期為止的資助房屋揀樓絕對優先權。 建 設 及 建 築 物 - 公 屋 類 型 ( 一 ) 相 連 長 型 相 連 長 型 設 計 於 八 三 及 八 四 年 度 發 表 , 與 Y 型 屬 同 一 個 時 期 的 產 物 , 這 兩 款 設 計 各 走 不 同 的 路 向 , 相 輔 相 成 。

自1950年代起,不少難民在今石籬邨一帶築寮屋農舍定居,該地原被稱為石梨。 後來香港政府在該處開山闢地興建徙置區,並命名為「石梨新區」,後更名為「石籬新區」。 石籬一邨平面圖2023 石籬邨位於上葵涌(又稱北葵涌)東面,位處金山西面山麓,鄰近金山郊野公園。

石籬一邨平面圖: 樓宇

根據房屋署向區議會提交最新概念平面圖顯示,拆遷石籬中轉房屋後重建的石梨街公營房屋項目地盤總面積合共約1.3公頃,包括興建兩幢樓宇,最高建築物高度達主水平基準上225米,兩座大樓底層連着綠化平台、停車場及地下大堂,料可於2028年提供約1,600個單位,容納4,600人。 住宅毗連地皮興建幼稚園及社福設施,包括安老院舍、社會福利署綜合家庭服務中心及地區長者中心,另設幼稚園、綠化休憩設施、兒童遊樂場、羽毛球及籃球場等。 及後並在地下加裝大門鐵閘,亦將在東頭邨第22座清拆後成為全港僅存居住徙置大廈的公共屋邨。 由於還有數百座政府廉租屋及徙置屋邨樓宇存在結構問題,為安全起見及改善居住環境,行政局在1985年通過長遠房屋策略,展開「整體重建計劃」,目標在2001年前將所有第三至六型徙置大廈及政府廉租屋清拆重建。 石籬一邨平面圖2023 除了第10及11座以外,原石籬邨的所有徙置大廈已經於2001年前悉數完成拆卸。 石籬擴展區的5座(高低座分開計算為7座)樓宇於1985至89年間落成,包括今日的石籬(一)邨石寧樓、石秀樓、石俊樓、石逸樓及石興樓。

石籬一邨平面圖

L 1 型 是 最 典 型 的 相 連 長 型 設 計 , 大 廈 共 有 兩 隻 翼 子 , 兩 翼 的 設 計 相 同 , 每 翼 的 標 準 闊 度 是 十 米 。 標 準 的 L 1 型 每 層 共 有 十 四 個 單 位 , 扣 除 兩 翼 尾 端 四 個 靈 活 配 搭 單 位 , 共 有 十 個 單 位 是 固 定 設 計 。 在 建 成 的 相 連 長 型 之 中 , 這 個 組 合 亦 時 有 出 現 , 採 用 了 這 個 組 合 , 能 提 高 中 型 單 位 所 佔 的 比 例 。 採 用 的 兩 個 單 位 單 元 是 A2 型 及 B2 型 單 位 。 在 建 成 的 相 連 長 型 之 中 , 這 個 組 合 時 有 出 現 , 採 用 了 這 個 組 合 , 能 提 高 細 單 位 所 佔 的 比 例 。 相 連 長 型 之 中 , 各 種 類 型 的 設 計 的 每 一 翼 走 廊 尾 端 的 兩 個 單 位 , 都 可 因 應 對 不 同 大 小 單 位 的 需 求 而 作 出 不 同 的 配 搭 , 十 分 靈 活 。

石籬一邨平面圖: 大廈資料:石籬(一)邨 石秀樓

採 用 的 兩 個 單 位 單 元 是 B3 型 及 C2 型 單 位 。 至2020年11月,政府在施政報告中正式宣佈,將在2022年12月拆卸重建石籬中轉房屋第10及11座,並於2020年12月8日起給予為期兩年的遷出期,可於2028年完成重建,共設2座高43層(不包括4層基座及1層避火層)樓宇,將提供2,600單位。 及後,由於多數住戶已遷出,政府決定將剩餘30多戶未合資格分派公屋住戶的遷出限期,由2022年12月縮短至同年5月,並於7月就拆卸工程招標。 全邨分成石籬(一)邨及石籬(二)邨,由房屋署總建築師(1)設計,另有待重建之第5、6期由關黃建築師有限公司負責細部設計,共有21座住宅大廈及2座購物商場,約35,000人口,是葵青區第二大的公共屋邨。

石籬一邨平面圖

因此,大廈設有於出租公屋極罕見的鑽石型飯廳單位及三睡房連儲物室/衣帽間的大型單位,部份單位的房間甚至採用了私人屋苑的五邊形設計,整體單位設計與同期私人屋苑非常相似。 以 L 1 型 第 五 款 設 計 而 言 , 整 幢 大 廈 佔 地 六 十 六 米 乘 廿 二 米 。 部 分 層 數 較 多 的 相 連 長 型 大 廈 設 有 天 台 花 園 , 一 般 而 言 , 廿 四 至 廿 七 層 或 以 上 的 相 連 長 型 大 廈 設 有 天 台 花 園 。

石籬一邨平面圖: 香港樓宇目錄

)是北葵涌兩個居者有其屋計劃屋苑之一(另一個為怡峰苑),位於梨木道99號(葵涌市地段477號,原石蔭邨一、二座拆卸前舊址)。 另邨內亦有兩所長者服務設施:香港佛教聯合會傅黃合長者服務中心(位於祥蔭樓地下)及基督教聖公會林護長者之家(位於豐蔭樓一樓)。 石籬一邨平面圖 安蔭邨的項目編號為TW14,由房屋署總建築師設計,當中第一期(康蔭樓、嘉蔭樓及祥蔭樓)的細部設計則由何顯毅建築師事務所負責。

石籬一邨平面圖

至於該等樓宇的居民,大概60%已於 年間,獲調遷至同期落成的沙田顯徑邨及青衣長康邨;其餘居民則於1989年遷往原邨另建的新樓,或大埔太和邨。 石籬一邨平面圖2023 由於原1960年代落成的石籬(一)邨用地,在重建後大多劃為休憩或公共用地(包括今日的石排街公園、慈幼葉漢千禧小學及石籬商場一期),只有石安樓及石泰樓是在舊邨原址重建而成,因此令石籬擴展區的樓宇成為現時石籬(一)邨的大多數樓宇。 房協喺2010年決定從271億港元儲備中預留80億,作為旗下全部20個出租屋邨一旦需要重建時嘅所需費用,而除咗重建緊嘅明華大廈同埋落實咗重建嘅漁光村之外,2012年房協主席鄔滿海透露正向政府爭取喺啟德撥地興建一、兩座安置住宅,以啟動盡快重建附近有40年樓齡嘅樂民新村、真善美村同埋花園大廈。

石籬一邨平面圖: 香港臨時買賣合約樣本全攻略

荃灣區議會象石選區區議員賴文輝批評警方包庇滋事者,還對在場居民高舉胡椒噴霧。 重建1980年代中期,揭發問題公屋的結構問題,梨木樹邨第一期的七座樓宇,雖然不在26座問題公屋醜聞名單之中,但其中第七座及第十一座結構亦發現有問題,需要清空兩層(12、13樓)安裝鋼架加固,以防倒塌。 第一代首代梨木樹邨共有14座大廈,分為兩期:第一期為第7至14座,第二期則為第1至6座;所有單位皆有獨立廚廁。 石蔭邨的文康設施較佳,原因是上葵涌地區的主要運動設施就在毗鄰,包括:北葵涌鄧肇堅室內運動場、和宜合道運動場、北葵涌游泳池及和宜合道哥爾夫球訓練場。 而上葵涌區內唯一的公立圖書館──北葵涌公共圖書館,則位於石蔭路的北葵涌市政大樓內。 鄰近石蔭東邨、安蔭邨、北葵涌公共圖書館暨北葵涌街市、和宜合道運動場等。

  • 有居民受到襲擊,指團伙中有人手持伸縮警棍,因此懷疑有警員參與其中,但警方僅列作糾紛處理,沒有拘捕任何人。
  • 直至1990年代中期,香港房屋委員會開始「整體重建計劃」,而梨木樹邨的重建工程亦於1995年6月展開,將7至第14座分期逐步拆卸,而新建的和諧式樓宇於1996年-2005年8月期間陸續入伙。
  • 石籬邨是葵青區內第3條公共屋邨,於1966年落成第1期,本為香港政府徙置事務署的徙置區,原名石籬徙置區,俗稱「石籬新區」,1973年香港房屋委員會成立後改名為石籬邨。
  • 因 此 , 能 提 供 不 同 高 度 變 化 的 相 連 長 型 就 在 以 上 的 屋 邨 大 量 出 現 。
  • 另外本邨第一期是寧峰苑,重建時已建成4幢康和一型大廈,因為已獲選為居者有其屋計劃第二十一期甲的其中一個候選居屋,故此有關座數將在下方列出。
  • 在2015年香港區議會選舉中,石籬南選區區議員,民主黨成員兼支聯會常委梁國華爭取連任,但最後敗於親建制派政黨新民黨成員吳家超,令泛民主派在石籬邨損失一席,不過該席已在2019年香港區議會選舉成功奪回。

另 一 方 面 , 相 連 長 型 最 高 只 有 廿 六 層 左 右 的 設 計 , 也 與 一 , 二 型 徙 廈 重 建 區 有 關 。 因 此 , 能 提 供 不 同 高 度 變 化 的 相 連 長 型 就 在 以 上 的 屋 邨 大 量 出 現 。 採 用 的 兩 個 單 位 單 元 是 C3 型 及 D1 型 單 位 。 在 建 成 的 相 連 長 型 之 中 , 這 個 組 合 亦 時 有 出 現 , 石籬一邨平面圖2023 採 用 了 這 個 組 合 , 能 提 高 大 單 位 所 佔 的 比 例 。

石籬一邨平面圖: 重建

「我的政府一站通」的「簡易登入」功能讓你在進行帳戶連接後,可於「我的政府一站通」直接進入「房屋署圖則查閱網」。 舊石籬邨第1座旁,面向青山道處,有一依山而建的遊樂場,名為石籬探奇遊樂場(俗稱「三層公園」)。 遊樂場由美國藝術家史靈卓(Paul Selinger)設計,並獲英皇御准香港賽馬會特別捐款15萬港元興建,於1969年落成,以其特別的雕塑藝術設計聞名,其新穎設計在當時屬於亞洲獨有。

石籬一邨平面圖: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天 台 花 園 位 於 大 廈 最 高 的 一 層 住 宅 層 , 出 現 於 大 廈 翼 子 的 尾 端 。 以 標 準 的 L 1 型 計 算 , 兩 翼 尾 端 各 剔 除 三 個 住 宅 單 位 , 包 括 一 個 固 定 設 計 的 B1 型 單 位 及 兩 個 尾 端 組 合 單 位 , 並 把 這 些 空 間 改 為 天 台 花 園 。 由 於 省 去 了 一 個 B1 型 單 位 , 原 露 台 的 空 間 撥 歸 鄰 近 的 單 位 , 令 鄰 近 天 台 花 園 的 另 一 個 B1 型 單 位 的 露 台 面 積 增 加 一 倍 。 而 地 盤 平 整 延 誤 也 令 部 分 原 本 是 興 建 相 連 長 型 的 屋 邨 改 為 和 諧 三 型 。 因 為 原 先 的 重 建 計 劃 是 把 設 備 最 差 的 一 、 二 型 樓 優 先 拆 掉 , 改 良 版 留 待 九 零 年 以 後 才 考 慮 。 本頁顯示的樓盤說明和相關信息均由地產代理或業主或第三方提供的樓盤資料。

石籬一邨平面圖: 石籬一邨平面圖: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Y 型 適 合 面 積 較 大 , 較 少 受 高 度 限 制 的 地 盤 興 建 , 故 Y 型 大 部 分 都 是 三 十 五 層 高 , 多 見 於 新 市 鎮 , 新 拓 展 的 屋 邨 。 相 連 長 型 無 論 在 大 廈 外 型 以 至 大 廈 的 高 度 都 甚 有 彈 性 , 以 配 合 市 區 地 盤 面 對 樓 宇 高 度 限 制 等 問 題 。 相 連 長 型 出 現 了 層 數 由 十 一 層 至 廿 七 層 以 下 的 設 計 , 以 符 合 有 關 的 法 例 。 出 石籬一邨平面圖2023 現 層 數 只 有 十 層 左 右 的 相 連 長 型 大 廈 的 屋 邨 有 大 坑 東 邨 ( 十 一 層 ) 、 東 頭 邨 ( 十 三 至 廿 七 層 ) 、 南 昌 邨 ( 十 五 層 ) 等 。

石籬一邨平面圖: 參考

在 走 廊 尾 的 那 兩 個 單 位 是 並 排 的 , 但 在 走 廊 那 一 邊 的 單 位 較 另 一 個 小 , 因 為 通 往 後 方 那 個 單 位 的 走 廊 佔 了 部 分 空 間 。 相 連 長 型 設 有 單 位 面 積 由 小 至 大 的 A 、 B 、 C 及 D 單 位 , 而 那 三 款 不 同 的 尾 端 配 搭 也 是 由 這 四 款 單 位 組 合 出 來 。 這 三 款 尾 房 配 搭 是 A/B 組 合 ( 即 向 走 廊 的 一 邊 是 A 房 , 另 一 面 是 B 房 ) 。

石籬一邨平面圖: 參考文獻

「樓宇座數」、「單位數目」、「住戶數目」同「認可人口」淨係會計算用嚟做出租嘅公共屋邨、單位、住戶同認可人口數目,唔包括喺房委會租置計劃或者房協住宅發售計劃入面已經出售嘅單位,「住戶數目」同「認可人口」淨係適用喺房委會公共屋邨。 「單位面積」指嘅係單位室內樓面面積(I.F.A),房委會公共屋邨以平方米(m²)嚟計算;房協公共屋邨就以平方呎(ft²)嚟計算,同時加埋換算成平方米後嘅數字;平民屋宇就冇提供資料。 今 石籬一邨平面圖 日 和 諧 三 型 的 位 置 原 是 計 劃 建 相 連 長 型 的 , 其 中 更 出 現 了 L 2 型 的 方 案 。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主席黃遠輝指出,華富邨重建計劃率先確定,係由於附近5幅地可提供遷置,而其餘20條屋邨重建機會均等,但唔代表喺可見將來就可以落實重建,主要取決於喺邊度揾到遷置居民嘅資源。

石籬一邨平面圖: 樓宇加名10大著數

石籬邨於1966年落成第1期,是葵青區內第3個公共屋邨;本為香港政府徙置事務署的徙置區,原名石籬徙置區,俗稱「石籬新區」,1973年香港房屋委員會成立後改名為石籬邨。 1972年原石籬邨全部落成時,原有15座居住樓宇(1-16座,沒有13座,原定13座位置為現在的石華及石佳樓,後來改為建設由新界政務署管理的足球場);至1989年擴建完成,共有20座樓宇;截止2020年,屋邨重建尚未完成,連同即將拆卸的中轉房屋共有住宅大廈23座,按座數計,是葵青區最大的公共屋邨。 房委會研究顯示,22個高齡屋邨結構良好,喺2013年嘅邨齡介乎34至61年,但係到2043年就會去到64至91年樓齡,保養費會好高,若果拆咗起過,可重新規劃,以符合當時標準,但受制於原區安置居民用地或單位缺乏,暫時只有華富邨同美東邨確定重建。 兩選區的劃分原以石排街為界,但在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中,新石籬選區則納入石排街以北的石安樓及石泰樓兩座,即整個石籬(一)邨及石籬(二)邨的石華樓及石佳樓與石籬坑寮屋區,原選區中位於青山公路-葵涌段旁的私人屋苑嘉翠園則納入華麗選區;而現時石籬選區則包括石籬(二)邨全部樓宇以及石籬中轉房屋。 而在2007年的選舉劃界中,石籬中轉房屋的第11座獲劃入私樓為主的大白田選區,而石籬選區納入數幢私人樓宇,在2011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則改回原狀。

石籬一邨平面圖: 石籬一邨平面圖: 重建

2004年10月底起,新梨木樹商場落成,原本的酒樓和超市已遷往該處,加上大家樂進駐商場,使大牌檔生意大減,梨木樹邨內的大牌檔及舊街市最終於2007年12月18日結業及封閉,2008年清拆,並改建為公園。 安蔭邨原址為石蔭臨時房屋區,於1988年改劃作興建此邨,翌年3月拆卸重建,並於1994年竣工。 屋邨共有住宅大廈八座,可容納約17,000人,主要為安置荃灣梨木樹邨以及葵涌石蔭邨與石籬邨的重建戶。 原來石籬遊樂場是Paul Selinger在一九六九年留給香港的作品。 Paul是來自美國的藝術家,六十年代曾於港大校外課程教雕塑,活躍於本地藝壇,亦與韓志勳、呂壽琨、何弢、石漢瑞等本地名師、名家均有交情。

石籬一邨平面圖: 房屋署圖則查閱網

從事藝術及城市策展、研究的樊樂怡,一次無意中見到一批五彩繽紛的遊樂場舊照,其設計大膽而富藝術感,遠勝今時今日安全但無趣的模組式遊樂場設施。 根據相片背景建築,她隱約推斷它位於葵湧石籬邨一帶,這令她感到十分驚訝,因為自己在葵湧生活多年,竟從未聽聞此遊樂場。 屋邨內分別有三間超級市場位於石籬一邨石秀樓、石籬(一期)商場及石籬(二期)商場。 而附近的大白田街、和宜合道及大隴街私人住宅區,亦提供不少零售及食肆,服務石籬邨居民。 二期:位於大隴街110號,樓高6層(包括停車場樓層),由中國建築承建,於1997年8月動工,1998年11月落成,1999年竣工,是自主權移交以後,首批以特區政府名義批出的建屋合約之一。 石蔭邨全邨與寧峰苑在立法會地區直選當中,屬於新界西(LC4)選區範圍之內,而地方行政則為葵青區。

石籬一邨平面圖: 香港公共屋邨一覽

另 石籬一邨平面圖 外 , 大 廈 尾 端 的 兩 個 單 位 共 有 三 款 不 同 的 單 位 配 搭 , 以 配 合 不 同 屋 邨 對 不 同 類 型 單 位 的 需 求 。 全邨分成石籬(一)邨及石籬(二)邨,一邨由雅居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二邨則由創毅物業服務顧問有限公司負責管理。 全邨分成石籬(一)邨及石籬(二)邨,由房屋署總建築師(1)設計,共有21座住宅大廈及2座購物商場,約35,000人口,是葵青區第二大的公共屋邨。 現時,(一)邨由雅居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二)邨則由創毅物業服務顧問有限公司負責管理,當中尚未重建的第10、11座現時劃爲中轉房屋,同屬(二)邨管理處管理。 耀 東 邨 就 是 最 佳 例 子 : 耀 東 邨 現 今 和 諧 三 型 的 位 置 部 分 為 相 連 長 型 的 配 搭 。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