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九龍城學校2023詳細懶人包!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九龍城區41校網有11所官津小學,當中多達9所屬優質的好學校,入讀名校機會相對較大,可謂半隻腳踏入名校,因此成為家長必爭的校網。 神校喇沙小學及瑪利諾修院學校(小學部)依然是大部分家長的首志願目標,博一博看能否幸運派中。 其次是拔萃小學、嘉諾撒聖家學校(九龍塘)、嘉諾撒聖家學校。 除了拔萃外,以上學校分別有直屬中學喇沙書院、瑪利諾修院學校(中學部)及嘉諾撒聖家書院。 近年不少家長選擇男女校,估計是為將來入學的子女鋪路,故男女校的競爭愈來愈大。

如果想了解多啲有關小一自行分配學位、統一派位等等嘅資訊,可以睇我哋AfterSchool嘅另一篇blog【2020小學派位】用數據睇小一自行分配學位、統一派位點玩。 瑪利曼小學位於灣仔區,創校逾八十年的的瑪利曼小學,更是知名的傳統英中女校,以培育世界公民(Global Citizen)為理念。 瑪利曼十分着重學生的語言能力,除於小一開始要求學生修讀英國文學外,新學年更在小二設立「普教中」試點。 雖然如此,41 九龍城學校2023 校網選校仍然應保守至上,以免萬一「大抽獎」不如意,最終被派往校網外黃大仙區較冷門的「寶校」。

九龍城學校: 九龍城中學7.九龍真光中學

區內最受矚目的學校必數喇沙書院,該校提供最多英中學額,中一開設7班,並每年預留85%統一派位學額予直屬小學的學生。 除了喇沙書院及瑪利諾修院學校(中學部)兩所傳統名校外,地區英中如民生書院、旅港開平商會中學、何明華會督銀禧中學等,亦值得留意。 此外,區內還有拔萃男書院、協恩中學及保良局顏寶鈴書院三所英中,升中前景優越。 九龍城學校2023 35校網涵蓋包括紅磡在內的10個地區範圍,橫跨九龍城區及油尖旺區。

瑪利諾修院學校是一條龍學校,能為直屬的小學部保留80%的學位。 瑪利諾修學院的本地學士課程取錄比率約為66.7%,本地及非本地學士課程取錄比率約為86.8%,中六畢業生升學率為99.3%(近100%學生會繼續升學)。 )於1953年創校,並以香港著名工業家及慈善家聖思物德騎尉爵士鄧鏡波命名,位於九龍靠背壟,是一所傳統名校。 鄧鏡波創校的目的,主要是為青少年提供紮實的基本教育,尤注重天主教德育培養,並為此慷慨捐出款項作建築校舍之用。 1951年,香港政府以象徵式年租批出土地,指定用作興建一所非牟利學校2011年,校園被政府列入為三級歷史建築。 位於九龍靠背壟的鄧鏡波學校簡稱「九鄧」或「波記」,鄧鏡波學校學生簡稱「波記仔」。

九龍城學校: 提供最多英中學額

附近亦有多個同屬34校網的屋苑,如位於宋皇臺道,由上海實業、新世界和長實合作的「傲雲峰」;由華人置業發展,坐落浙江街的單幢物業,樓齡19年的「旭日豪庭」。 還有位於天光道的「曉暉華庭」和附近的「農圃道18號」、「帝庭豪園」,以及對面的「海悅豪庭」,都是進駐名校區可考慮的置業之選。 坐落佛光街23號的「天鑄」,則是交通便利之選,因屋苑距港鐵何文田站只約2分鐘步程,出入十分方便。 屋苑由新鴻基地產發展,樓齡只約4至5年,分2期建有14座住宅物業,提供526伙。 至於單位的實用面積,則由784至3,405平方呎不等,是大家庭的換樓之選。 區內還有其他換樓選擇,如樓齡相對較大,前臨公主道的「雅利德樺臺」及毗鄰「御龍居」,還有位於公開大學旁的夾屋「欣圖軒」等。

  • 在1984年校董會決定中小學各自獨立,中學為政府資助之「香港培正中學」。
  • 在2019年的文憑試中,喇沙書院出產三名狀元,是同年的全港之冠,所以它的學校Banding毫無懸念是1A,更是九龍城中學中排名的長居頭五位,入到這間學校可以說是抽到大學入場卷。
  • 如果想了解多啲有關小一自行分配學位、統一派位等等嘅資訊,可以睇我哋AfterSchool嘅另一篇blog【2020小學派位】用數據睇小一自行分配學位、統一派位點玩。
  • 由於屋苑位於海旁,加上附近物業並不算高,故大多數單位可享維港海景,亦可遠望獅子山、飛鵝山,以及啟德新發展區一帶景色。
  • 喇沙鼓勵同學參加多元化活動,學校有超過50個學會及活動團體,有傳統學術如朗誦隊、辯論隊、各運動團隊等,也有高爾夫球、定向越野競賽等學會。
  • 透過「勤奮進取、嚴謹有序、關愛融洽」作宗旨,構建成重學術、創藝、健體、服務和生活教育等學習氛圍,給良好的配套予同學發展全面。

17間學府中,有7間為基督教學校,5間為天主教學校,其餘則無宗教背景,「計分生」可保握機會增加取錄機率。 34、35跟41校網一樣,都屬於九龍城區,但校網34官津小學數量遠超過35校網,屬於九龍三大校網之一,但兩校網皆因學額不足而需要向他區校網「借學額」,可見要入名校亦有難度。 馬上透過內文了解更多校網小學名單,以及往年的統一派位數據,以為小一升學選校做好準備。 此外,10間小學中就有3間女校(瑪利諾修院學校(小學部)、嘉諾撒聖家學校、嘉諾撒聖家學校(九龍塘)),以及1間男校(喇沙小學),整體而言,男學童的選擇會較有局限。 一開始大家可以一覽全港小學排名,了解一下哪間學校較為優勝。

九龍城學校: 深水埗區

大體而言,九龍的發展以尖沙咀和油麻地最早,於 1900 年代已有不少建設,而紅磡的工業發展也很早,旺角和深水埗的發展則較後,約於 1920 至 30 年代才開始。 教育方面,九龍部分的學校在當區創辦,另外一些則是由香港島甚至內地遷校至此。 此外,編著者亦訪問了區內部分歷史悠久學校的師長和資深校友。 他們的親身見聞,當可讓讀者更為了解這些學校近百年的發展歷程,以及二十世紀中期九龍各區的學校生活和社區面貌。

九龍城學校

趙Sir認為此部分填表選校分進取或保守策略,41校網首三志願成功率往往低於全港成功率,故主張家長採保守策略。 首志願必填最心儀或放膽一博的學校,如喇沙小學、瑪利諾修院學校(小學部),第二志願起選擇次一級的學校。 基本上各區熱門學校的學額於首志願已派完,因此如首三志願都填搶手學校,大有機會獲派到較後志願的學校,最終得不償失,因此家長切忌多心。 在 41 校網難找逾千伙住宅項目,伙數較多屋苑,要數依山而建的畢架山一號,由長實發展,於 2004 年入伙,為區內提供 16 座逾 600 伙,每座樓高 8 – 15 層,主打大單位,景觀開揚,私隱度高。 位於喇沙利道的碧華花園,供應接近 500 伙,惟早於 1980 年入伙,樓齡較高。 屋苑周邊有多間名牌中小學,富書香氣息,當中包括喇沙書院,部分向北單位前臨喇沙書院遊樂場。

九龍城學校: 中華基督教會灣仔堂基道小學(九龍城) (ktkc)

趙Sir建議保守選校的家長可用「博奕法」,參考過往家長的選校意向,預測今年的排位走勢,例如將別人的第四志願填於第二、三志願,在「人棄我取」的原則下,增加派中機會。 九龍城區以41 校網最有名氣,是喇沙小學、瑪利諾修院學校(小學部)等名牌學府的集中地,故也引來最多區外家長爭奪學額。 千居整理 41 校網的小學排名、各小學的結龍 / 聯繫 / 直屬中學,嚴選區內名牌屋苑,教你選校揀樓策略,方便家長們為升小一的子女鋪路。 土瓜灣區一帶物業多數為舊樓,當中亦有個別樓齡不算高,且樓價較相宜的選擇,進駐名校網相對較輕鬆。 如位於九龍城碼頭,由恒基地產和中華煤氣合作發展,樓齡約14年的「翔龍灣」,屋苑有5座住宅,提供總數1,782伙,單位實用面積由約320至1,215平方呎。

九龍城學校

學校中的基督教活動豐富多采,包括學生團契、早禱、培靈會、敬拜隊、福音週、節日崇拜、栽培小組、福音劇等,可見活動之多,學生的校園生活一定十分精彩。 而學校成績優異,學校排名屬Band 1A,在全港中學排名中更是頭十名,實力已經不用懷疑。 拔萃男書院是香港傳統名校之一,亦是直資中學,但即使如此,都是香港的家長們焦點選擇,學費高昂都不阻每年的激烈收生競爭賽。 拔萃男書院推行校本小班教學,目的是精準教學,所以學校長期穩居1A。

九龍城學校: 學生表現

小學34校網涵蓋的何文田一向是九龍的傳統高尚住宅區,區內有不少老牌名廈一直備受買家追捧。 九龍城學校 近年區內亦陸續有新豪宅屋苑落成,加上港鐵觀塘線的總站已從油麻地延伸至紅磡,何文田作為中途站,使區內交通網絡更完善。 有意進駐該區,讓子女入讀區內名校,而經濟條件較佳的父母,可考慮趁疫情持續二手市況仍低迷,早著先機於市場留意是否有二手盤劈價求售。 另一方面,有人認為統一派位是不公平的制度,而市場化的自由收生才是最符合「公平」的原則。 學生以自身的學業成績和特長吸引學校收生,而學校則以師資,設施,教學素質等吸引學生,才能產生良性的競爭,提升香港教育水平。 2001年,政府再修訂直資計劃的條款,容許直資學校大幅增加學費,學費限制更改為不能多於資助額的二又三分之一倍,進一步吸引更多學校轉為直資。

培正中學以中文為主要教學語言,而且是政府資助學校,因此學費是全免的。 培正中學幾百年來培育了不少知名校友,包括:諾貝爾物理學獎得獎者崔琦、菲爾茲獎章國際級數學家丘成桐、政務司長唐英年及多名學者、醫生、政商界名人。 34校網含括何文田在內的30個區域,共有17間官津小學提供教學服務。

九龍城學校: 九龍塘官立小學(klntong)

然而直資學校的學費「因校而異」,家長應該先了解直資學校的收費,確定能夠負擔,才安排子女入讀。 九龍城學校2023 而個別直資學校可能教學水平參差,家長亦宜先了解心儀的直資中學,選擇真正適合自己子女的學校。 第三,直資學校享有一筆按學校合資格學生人數計算的政府津貼,但仍可收取學費。

九龍城學校

由於屋苑位於海旁,加上附近物業並不算高,故大多數單位可享維港海景,亦可遠望獅子山、飛鵝山,以及啟德新發展區一帶景色。 九龍城學校 屋苑設商場會所,毗鄰為巴士總站,往返港島及九龍都可算方便,無論換樓或上車都可考慮。 政府後來提出的「一條龍」辦學模式,規定「結龍」的中小學必須使用相同資助模式,亦令部份學校轉為直資,例如深水埗區的聖瑪加利男女英文中小學。 每年九月是幼稚園升小學選校開學季,事前當然要了解一下香港各區校網最 Top 小學排名。

九龍城學校: 大埔區

這並不代表沒有超收情況發生,根據資料,喇沙小學、瑪利諾修院學校(小學部)、拔萃小學等7間小學在內都有超收情況,惟蠶食情況並不嚴重,加上計分生人數少,推測這也是統一派位學額較多的原因。 41校網的10間小學中,就有5間小學擁有直屬中學,且大部分都是 Band 1 等級,比如喇沙書院、伊利沙伯中學、瑪利諾修院學校(中學部)等,學生擁有升中優勢。 小一學校網41屬於九龍城區,覆蓋該區6個熱鬧區域,但僅有10間官津小學坐鎮,學額稍顯不足,而需要向鄰居43校網(黃大仙區)的9間小學「借學額」,以備不時之需。 加上有「神校」之稱的喇沙小學、瑪利諾修院學校(小學部)都集中在九龍區,其他學校口碑也不差,因此可謂是九龍區最有名氣的校網。 嘉諾撒聖家書院是傳統band1B女校,學校致力發掘學生潛能,打造充滿活力的學教環境,推動全人教育,讓學生效法基督關愛精神,做好事,存善德。

修讀資訊及通訊科技科的同學到博覽會參觀,閲覽了過去香港的科研成果,誠如大會口號「科技引領未來」,期望同學們日後投身社會也能以創新前瞻的思維,為香港寫下科技發展的新一頁。 市場化迫使學校相互競爭,以提升教育質素,吸引生源,家長可以自由選擇最合適自己子女的學校。 【聽歌邊有年齡限制架😌】 Mirror熱潮下🔥依家大人同小朋友都鍾意聽流行歌🎼何不寓學習於娛樂,聽歌放鬆之餘又學下新嘢呢? 九龍城學校2023 👯‍♀️👯‍♀️ 港專「幼兒教育高級文憑」嘅同學就好努力咁自製咗好多得意有趣嘅歌詞板、頭飾、衣服等道具,教小朋友認識唔同嘅中英文兒歌🎼真係少啲創意同✂️手工藝實力都搞唔掂! 因應近日疫情發展趨勢,港專將由4月4日起,逐步開放部分校舍、教學中心及辦公室至4月24日,以配合運作... 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及珠海書院,於香港電台擔任編導及主持人多年,並同時出任廣告公司市場公關部總監、網紅、語言導師、司儀、活動策劃人等,近年積極參與慈善服務,以身教作子女榜樣。

九龍城學校: 小學校網

「世界學堂計劃」是惠僑課外活動計劃的重點,早於2001年,惠僑配合教育改革建議開展該計劃,冀盼學生超越學科課程和考試的局限,擴闊眼界,體驗與別不同的學習經歷。 其中 34 所是官立/資助小學,14 所是直資/私立小學。 官津小學分佈於校網 34, 35, 41 內,請點擊以下連結查看校網涵蓋地區及學校名冊。 1980年,2月22日鄧鏡波學校工業部功臣司徒柏修士逝世。

九龍城學校: 耀山學校 Iu Shan School   資助

學校今日(28日)再發聲明指,今日留意到一篇傳媒報道,深感學校有責任提供相關的資訊及作出嚴正澄清。 學校較早前發生了一宗牽涉兩名學生的事件,有關事件已交由警方調查,至今尚未結案,因此學校無法披露事件的詳情,相信經警方公正的調查後,真相終水落石出。 警方則回覆指,九龍城警署8月25日接獲區內一所學校職員報案,稱一名家長懷疑在社交平台發布一些言論及錄音。

九龍城學校: 九龍城區小學排名一覽

不過今年F.1只得230人, 不知是不是收不足學生,應該是240人。 近年來越來越多小學喺小一面試嘅時侯唔希望小朋友面試經過操練同背誦標準答案,所以唔少band 1小學會選擇現場測試小朋友嘅反應力同專注力,建議家長同小朋友以平常心應試就得啦。 41 校網屋苑分佈於九龍塘及九龍城部分地區,主要為低密度私人住宅,加上屬傳統豪宅地段,整體價格不菲。

九龍城學校: 九龍城區中學概覽

1953年,建校初期,學校設有職業部三班,包括洋服、印刷、革履等科;小學三、四年級各一班,其後又增設小學五、六年級各一班。 同年得慈幼會撥款,於第一座校舍西北隅空地興建第二座校舍(即今日聖堂)。 九龍城學校2023 學校在8月重開校舍後將取消中學部,改以幼兒及小學教育為重心,首學年先開辦5歲預備班至3年級(Grade 3),其後逐年開辦高一年級,預計數年後開辦到6年級,學生人數增至550人。 位於九龍城富寧街2號的宣道會劉平齋紀念國際學校,用了3年翻新校舍後,將於8月重開,讓132名5至8歲新生入學。 九龍城區名校瑪利諾修院學校(小學部)傳發生校園欺凌事件,10歲小五女生於今年4月遭同齡同學襲擊背部,受害女童的家長事後向傳媒投訴校方處理手法。

屋苑毗鄰已有包括陳瑞祺(喇沙)小學、旅港開平商會中學、德蘭中學等,附近還有多家著名中小學,子女上學相當方便。 香港有4大名校網,當中九龍的小學第34和41校網,便是其中兩個受家長青睞的名校區,不少家長為了讓子女入讀名校,不惜重金於區內置業或租住該區的單位。 九龍城學校 是次介紹的小學第34校網,便有不少家長出盡法寶,都希望可進駐其中。 當年,香港政府推行的九年強迫教育需要大量學位,而官立及資助學額不足以應付突然而來的龐大需求。 最後教育統籌委員會於1988年因應各種需求,發表了直接資助計劃的建議,利用私校提升香港的教育質素。 為了讓學習和創意扎根於全面並豐實的基礎,課程設計將著重從三個方面培育學生才能:知識及理論、創作技巧、思考及想像能力。

九龍城學校: 合一堂學校 Hop Yat Church School   資助

不止是學業成積優秀,拔萃男書院的學生在運動及音樂方面的成績亦不錯。 教育局將全港 19 區分成 36 個校網,按子女就讀小學嘅區域,將子女分入唔同嘅校網。 而以下呢個係根據每區而整合成嘅資助及官立小學嘅校網排名,而家長揀呢兩類小學就要參與小學派位機制。 而喺呢個小學「自行分配學位」嘅階段,全港所有官立或資助小學(佔全港大約九成,以下統稱「官津小學」)會各自拎 50% 嘅學位作自行分配,剩低 50% 學額就係由教育局統一分配。 拔萃女小學位於佐敦,一直都係一間好受一班家長歡迎嘅小學,拔萃女小學培育出唔少文武雙全的學生並且校風純樸而且有完善校園設備配套,例如有室內游泳池、STEM 室、語言教學室等等。 另外學童成功入讀女拔小之後,只要成績達到中學基本要求,小六畢業生毋須參加升中派位,便可直升一條龍名校拔萃女書院。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