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癌症殺手2023必看介紹!(持續更新).

Article hero image

此外,男性患癌比例較女性為高,不過隨著現時患癌趨勢及本港人口結構的變化,預料三數年內女性患癌的新症數字將會超越男性。 而有一半癌症在65歲或以上發病,男性確診癌症的年齡中位數為 68 歲,女性為 62 歲。 化療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反應率約為 30%,有效控制病情的時間約為8個月,患者的存活期約為11個月,可見晚期肺癌患者的預後並不理想。

女性方面,0至19歲最多人患上的是白血病,至於20至74歲女性最易患上乳癌,當中又以45至64歲的女性最多,有2554人。

癌症殺手: 治療方法

先講最常見的EGFR基因突變,不少非吸煙亞洲女性都是因為這個基因突變而引致肺癌。 癌症殺手2023 當EGFR發生突變,酪胺酸激酶會持續活躍,細胞會失控地分裂和生長。 針對EGFR突變的藥物有很多,從第一代標靶藥經過十年多的發展,現時已出現第三代標靶藥。 這些標靶藥,原理是依附在EGFR受體上阻截癌細胞增生訊息,減少和減慢癌細胞增生,令病人的腫瘤能縮小和減輕徵狀。 以上種種,我們可以從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發布的本港癌症數據找到。 統計中心剛在10月公布了最新數據,一看數字,不幸地,香港癌症病人數量又增加了,2019年本港癌症新症有35,082宗,較十年前即2009年增加了35%。

癌症殺手

肺癌患者大部分屬於非小細胞,當中以腺癌最為常見,而且年輕及非吸煙人士都有機會患上肺腺癌。 雖然肺癌治療方法有很多,但必須按照個人情況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案。 養和醫院放射治療部副主任、綜合腫瘤科中心副主任及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蔡清淟醫生表示,肺癌治療主要分三大類,手術、放射治療(電療)及藥物治療。 醫生會考慮腫瘤特色、患者身體狀況、意願及經濟狀況,作出合適的治療方案。

癌症殺手: 癌症關注團體倡肺癌免疫療法技術納入藥物名冊

致命癌症排名首位也是肺癌,肺癌長踞香港癌症頭號殺手,與早期肺癌大多沒有徵狀,高達57.3%患者確診時已屆四期有關。 如果在手術後要消滅未能切除的癌細胞,或者病人的癌腫瘤有局部擴散的情況,又或癌腫瘤擴散的症狀(例如骨痛、腦部轉移等症狀),醫生會利用輻射線去破壞病人的癌細胞,此治療方法對病人有一定的幫助。 癌症殺手 癌症是香港頭號殺手,報道指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醫生的丈夫因腦癌(惡性腫瘤)辭世。 及早瞭解患腦瘤的高風險因素,留意患病先兆,有助及早求醫治療。 大腸癌的成因仍然是未知之數,這方面的研究仍全力在進行。 根據統計,大腸癌和我們的飲食習慣有關,高動物性脂肪、高蛋白質和低纖維的飲食習慣有可能增加患腸癌的危險。

  • 不論男女,肺癌均為死亡率最高的癌症,2019年有4,033人因肺癌死亡,包括2,651宗男性及1,382宗女性死亡個案,而大部份女死者的年齡為65歲或以上。。
  • 相比2009年的25,977宗新症,過去10年升幅達35%。
  • 肺癌的死亡數字佔整體27.1%,按年上升4.7%,每10萬人就有54宗死亡個案。
  • I期癌細胞已從子宮頸表面侵蝕入皮下組織,但仍局限在子宮頸位置。
  • 肺腺癌早期症狀不明顯,難以察覺,相關症狀包含長期慢性咳嗽、胸悶、胸痛、咳血或痰帶血等。

過去20年,早期肺癌以手術切除為主導,再採用化療作術後輔助治療,卻只能提高患者5年存活率約4至5%。 體外放射治療可應用於早期肺癌作根治性治療,適用於因年老或其他疾病不適合接受手術的病人。 如果病人的癌腫瘤有局部擴散的情況,或在手術後要消滅未能切除的癌細胞,或已有癌腫瘤擴散的症狀(例如骨痛、腦部轉移等),醫生會利用輻射線去破壞病人的癌細胞,此治療方法對病人有一定的幫助。 化療藥物會殺死癌細胞,但同時也會損害身體正常細胞,導致某些副作用。 副作用取決於藥物的類型和劑量,以及接受治療時間長短。 大部份副作用是短期的,在治療結束後就會消失,但有些副作用可能會持續很長時間,甚至是永久。

癌症殺手: 肺癌手術以外有何其他治療方法?

標靶藥物是針對腫瘤的基因突變而發揮作用,故處方標靶藥前必須為病人進行基因測試。 蔡醫生指出,現時香港有四隻針對EGFR基因突變的標靶藥,第一及第二代標靶藥有Gefitinib、Eriotinib及Afatinib,可作一線治療。 剛面世的第三代Osimertinib,最大分別是藥效在腦部滲透更佳,更適合出現標靶藥抗藥性患者、針對T790M基因突變及癌細胞腦轉移患者,惟費用會較為高昂。 它可能會在你最沒有防備或心理準備之下突然出現在你眼前。 癌症殺手 事實是,每年死於癌症的人佔了全港總死亡數字的30%,亦屬香港疾病的頭號殺手。 所以我們必需對此疾病提高警覺,及早認識癌症,包括了解它的成因、普查、探測、治療、復發機會等,以作出適當的預防。

癌症殺手

【明報專訊】醫管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昨日公布本港最新癌症數字。 2019年本港癌症新症再達新高,錄得超過3.5萬宗,按年上升3.1%,其中肺癌新症按年增加6.2%,是自2012年以來再次超越大腸癌成為本港最常見癌症,且57%患者確診時已達第四期,是香港最致命的癌症。 致命癌症排名首三位依次為肺癌、大腸癌及肝癌,合共佔癌症死亡總數逾半。 至於有「沉默殺手」之稱的胰臟癌新症個案在本港顯著增加,2019年已躍升為本港第11位最常見癌症,該年錄得946宗新症,按年增10.6%,而過去10年新症累積升幅達九成,升幅比乳癌更大。 在藥物治療方面,除了化療藥,也有注射或口服標靶藥選擇。 大部分患者都會使用口服標靶藥,直接令腫瘤受到抑壓而萎縮。

癌症殺手: 健康網》打牌久坐恐增大腸癌風險! 醫教「這樣做」守護腸道健康

肺癌存活率與癌症期數關係密切,早期患者存活率可高達九成多,到第四期時已只餘下不足一成。 然而,八成肺癌患者在確診時,已屬第三期或以上,治癒機會相對較低。 本會近日收到不少查詢,指有關「香港癌症協會」、「仁德药惠商城」、「 仁药德惠商城」的機構,為他們提供癌症講座、代購醫療藥物或收取費用作「驗血診斷癌症」的身體檢查。

感染生殖器官的HPV病毒大多能被人體自身免疫力清除,但若持續感染宮頸,細胞會出現變異,演變成子宮頸上皮內瘤,並可能隨時間發展成子宮頸癌。 所謂的第一殺手,就是暗中潛入,不造成一點聲響的,肺癌也是,在疾病早期很可能完全不會造成不舒服,沒有任何症狀。 當肺癌愈來愈嚴重時,患者可能會有疲憊、久咳不癒、喘不過氣、胸痛等症狀。 第二代標靶藥物不僅有效控制全身的腫瘤,對腦轉移也有良好的療效,而且藥物的耐受性佳,這對患者而言具雙重益處。 另一方面,第二代標靶藥物副作用少並能有效處理,價錢亦與第一代相若,我會建議患者在第一線開始使用。 第二代標靶藥物在機制和療效兩方面均比第一代有長足的進步。

癌症殺手: 肺癌手術種類及程序

另亦曾有研究證實大蒜粉末補充劑能夠幫助患有脂肪肝的人士減少體重和脂肪。 1分鐘自我評估25個症狀:失眠、有自殺念頭、自殘、對生活失去興趣... 可以在Facebook、Instagram、Youtube 等各大社群媒體上關注我們,獲取最新最熱的文章、專欄及影片。 空氣品質不佳時,應避免出門或戶外運動,外出時須戴上口罩,降低空氣汙染的危害。 另外,居住在工業區附近的居民、常接觸交通廢氣的上班族,都應留意肺部的健康狀況。

癌症殺手

此手術能保留女性生育能力,但僅適用於非常早期的子宮頸癌。 癌症殺手 I期癌細胞已從子宮頸表面侵蝕入皮下組織,但仍局限在子宮頸位置。 II 期癌症已蔓延到子宮頸旁的組織和陰道的上三分之二範圍,但尚未擴散到骨盆壁或陰道下部。 III 癌症殺手2023 期癌症已經擴散到陰道下部三分之一範圍以及盆腔側。

癌症殺手: 【子宮頸癌】 香港女性最常見的癌症中排第七位,了解原因和病徵可及早治療。

國健署針對45至69歲婦女,以及有乳癌家族史的40至44歲婦女,免費補助每兩年一次的乳房攝影篩檢費用,鼓勵民眾把握機會,及早接受篩檢。 持續受某些類型的人類乳頭瘤病毒(HPV)感染,是患子宮頸癌的主要原因。 癌症殺手 癌症殺手 HPV是一種常見的病毒,會經由性接觸傳播,最少有一半性活躍人士在不同階段曾經感染 HPV,但當中只有少部份女性會因而患上子宮頸癌。 越早發現患癌,治癒機會越高,也更能維持病人的生活質素。 癌症個案增加主要是男性胰臟癌和膀胱癌、女性乳腺癌和子宮體癌,及整體甲狀腺癌的數目增加。 胰臟癌為2018年整體死亡數字的第5位,外科醫生夏威指出,胰臟癌一旦出現擴散,5年存活率低於5%,因此在死亡數字中排行第5。

世界衞生組織數據顯示,無論從發病率看還是從死亡率看,肺癌都高居惡性腫瘤排名第一位,可謂癌症手中的殺手。 腸胃及肝臟科專科醫生施婉珍指,曾有一名33歲的女會計,因工作繁忙、食無定時,持續一個月感胃脹及胃痛後求診,化驗胃部組織發現初期癌細胞,幸未擴散至其他部位,接受手術切除有問題部分後,康復情況良好。 據香港防癌會,腦癌並非常見癌症,每年新症維持約200多宗。 為什麼有些患者進行「開刀」手術後便痊癒,部分患者則會不斷復發,甚至奪去性命?

癌症殺手: 肺癌成本港最常見癌症 大腸癌排第二

藝人祝文君2月28日晚因肺癌病逝,終年55歲,消息令人震驚。 肺癌過去予人男士癌症的印象,但據醫管局最新數據,其實肺癌亦位列本港最常見的女性癌症第3位,同時亦為本港女性的頭號癌症殺手。 因癌症而誘發的症狀普遍會有一種共通點便是持續及不斷惡化。 故如有上述的情況出現並持續,必須及早求醫,進行檢查。 另外,免疫治療在近年漸受關注,用於肺癌治療的藥物有PD-1及PD-L1兩種。

與此同時,過去幾年預期壽命在一些發達國家也有所下降。 大腸癌繼續為男性最多人患的癌症,更連續6年為本地整體發病率最高的癌症。 第一期及第二期的相對存活率甚高,分別為96%及87%。 政府外判工蛇王成風,工作時間瞓覺做運動,街道垃圾無人清,主責部門卻放任懶理,任由公帑被浪費。 工會指,食環署監工人數太少,造成外判工有機會「蛇王」;食環署則稱會調查事件。 豆腐主要的成分是水分及大豆,其中大豆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質,向來被視為「低脂」、「高鈣」的健康食品,。

癌症殺手: 不同年紀最常見的癌症

即使晚期肺癌的根治機會低,但患者在保持生活質素的大前題下與癌共存已不再是天方夜譚,肺癌也由一種令人絕望的病症變成一種能有效以藥物控制的長期病。 腦部是 ALK基因突變型肺癌常見的轉移部位,約30%ALK基因突變型肺癌患者會出現腦轉移。 儘管第一代標靶藥物療效理想,惟控制期只有11個月,患者會出現抗藥性,導致治療失效。 然而,近年香港和許多亞洲地區均出現為數不少的非吸煙肺癌患者,特別是年輕女性,醫學界發現這類肺癌與基因突變有關。

癌症殺手: 肺癌常見症狀

至於整體患癌風險,男性病發率由下跌轉為在過去10年(2010至2019年)保持平穩,女性的風險同期有持續增加趨勢,平均每年上升1.3%。 黃錦洪稱,本港人口結構逐漸轉為女多男少,隨着中年或盛年女性增加,估算未來兩三年女性患癌新症數字會超越男性。 最常見癌症方面,榜首的肺癌新症按年增6.2%,錄得5575宗,排第二的大腸癌新症則按年跌1.4%。 前列腺癌則屬第五最常見癌症,按年升幅14.9%,錄得2532宗新症。

癌症殺手: 頭號癌症殺手 早期肺癌治癒機會高

而家族有胃癌病史者,風險比一般人高出二至四倍,更應定期檢查。 她提醒,不吃早餐、暴飲暴食等不良飲食習慣是患胃癌的高風險因素;壓力過大、長期精神緊張亦易致胃酸分泌異常、胃黏膜血管舒縮功能紊亂,引發胃黏膜慢性炎症,數年內更可能惡化成胃癌。 癌症殺手2023 腦瘤暫未有預防方法,但大家也有一些可避免的腦瘤高危因素,如輻射物、甲醛、氯乙烯和丙烯,若懷疑出現病徵應及早求醫診斷。 再者,腦部不同位置負責不同的功能,所以徵狀都與腫瘤位置、性質及大小有直接關係。 舉例而言,良性腦瘤長在運動區附近,有機會壓迫到掌管運動的腦區而造成患者肢體無力,手腳無法活動。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