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僭建收信11大好處2023!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僭建收信

收到清拆令後他寢食難安,兒子至今未成家,自己也顧不上。 蘇伯不願清拆費為兒子帶來負擔,唯有任由屋宇署把物業釘契,然後再想辦法借錢處理。 此外,業主為本身的利益着想,應主動安排清拆處所內的僭建物。 至於樓宇公用部分的僭建物,大廈業主立案法團或共同業主應合力清拆。 梁振英大宅僭建風波是指2012年6月,《明报》揭发當時身為候任香港行政長官的梁振英名下大宅出現多處僭建物[1][2],曝光及后续情事引起香港社会轩然大波。

僭建收信

連老伴需用的心臟起搏器,本來費用高達十多萬,也只能退而求次,選擇質素較低、約五萬元的替代品。 她表示,1997年買入單位時,天井位已被填平,她並不知該部分是非法僭建。 倘若不清拆,則會面對法律檢控和罰款,她唏噓歎氣說:「如果罰錢,我可否坐牢?」面對遲來的清拆令,陳婆婆別無他法,只希望能一拖再拖:「或許那一天我已經不在人世。

僭建收信: 堅持本土元素 香港製造遊戲大熱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香港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 屋宇署發現僭建物而發出清拆令,會在土地註冊處登記相關問題,俗稱「釘契」。 2012年6月22日,屋宇署指出裕熙園4、5號屋僭建多達6處,包括雜物房、車位上蓋和一個200呎的地庫等,實用面積共約500呎。 梁解釋僭建物在購入大宅前已存在,並不知道此等是僭建物,堅持自己只是疏忽,並無隱瞞及不涉誠信問題。

僭建收信

唐英年其後更在記者會中表示作為一個男人和公務員要有承擔(「做男人就要有膊頭,做公職就要有腰骨」),強調他若犯了錯的話,願意認錯及糾正。 僭建收信2023 [259]2月14日,屋宇署派出人員到場入屋調查僭建物但被拒絕。 2月16日多間報章頭版繼續跟進此次風波[263][264][265],更出動多部吊臂車從高空拍攝唐宅內情況[266]。

僭建收信: 政府高層官員

樓齡已超過半個世紀的太古樓,初時是太古船塢工人的宿舍,直至七十年代初,太古樓以優惠價將單位優先賣給員工。 僭建收信 住戶大多年至花甲,面對高昂的清拆費,有老業主說自己不惜抗爭到底,也不願耗盡老本;寧可鋃鐺入獄,也不願債台高築;但他們更多的卻是徨苦無助,無能為力。 他表示,清拆令確實擾民,天井本身用作晾衫,市民其實甚少使用,僭建反令該空間變成屋內部份,增加生活空間。

  • 直至1980年代中,太古樓近半單位在天井位僭建近20呎的面積。
  •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 此外,部分僭建物不容易發現,署方人員須有足夠理據才可發出命令,「出命令有困難、要執行又是另一困難。」清拆令也是無牙老虎,即使「釘契」,也不能禁止物業買賣。
  • 梁振英認為他「記錯」,將4號及5號屋混淆,上手業主留下的花架可能是在4號屋,而5號屋並沒有上手業主留下的花架。

在2012年行政長官選舉辯論中,梁振英批評唐英年:「你的僭建問題,不是單純的僭建問題,而是公開地向市民撒谎,隱瞞你的僭建問題,直到有傳媒圖文並茂地刊登,你才出来老老實實承認,你隱瞞僭建这个事實。」[69][70]。 僭建收信2023 事實證明梁振英指責唐英年的同時,自己亦犯了同樣的錯誤,但是在選舉之時卻隻字不提。 現時屋宇署現有約1,900名人員,當中專業測量及技術人員各有600餘人。 自2001年開始執行樓宇安全及適時維修策略以來,已拆除超過54萬個僭建物,又清拆5,400幢單梯樓宇的天台僭建物,不過仍有近7萬宗清拆令未獲遵從。 若然業主觸犯相關法例,一經定罪最高刑罰為罰款20萬元及監禁1年。

僭建收信: 梁振英的回應

2012年6月29日,梁宅發展商劉耀柱接受香港商業電台訪問,承認修建地下室和大閘,同時不肯正面回答有否僭建木花棚:「如果我答有,我騙你」[6][7]。 曾兩度到太古樓視察的結構工程師蘇耀坤則認為,太古樓雖有僭建,但不存在安全隱憂,毋須急於還原;相反,清拆工程若做得粗糙,有機會令樓宇破損,即使後期修補亦已影響結構。 僭建收信2023 以物業有僭建而被「釘契」來說,是官方於樓契註明,物業業主有責任完成某些清拆工程;地產代理及處理有關交易的律師,亦有責任提醒買家,單位已被釘契,如購買單位,將「繼承」有關清拆工程的責任。 事實上,一個被釘契的物業仍可買賣,只是很多買家為免麻煩,可能不會考慮被釘契的物業,無形中令業主成功出售單位的機會降低。

僭建收信

在按揭的角度來說,一個單位有僭建物或清拆令,亦不代表一定不可獲批按揭;不同銀行對有僭建物/有清拆令的單位,處理情況有別。 僭建收信2023 僭建收信 部分銀行對於單棟樓、村屋等物業,可能會在批出按揭前視察單位,即使物業沒有清拆令,銀行都可能會發現到明顯的僭建物。 香港測量師學會建築測量組前主席何鉅業指出,住宅僭建問題積存多年,因早年不少裝修工程公司均推銷承包僭建工程,如興建玻璃屋等,加上當時市民對僭建的認知不足,令大批僭建物出現,高峰時數量高達逾一百萬宗。 去年1月,太古樓的老業主收到屋宇署的僭建物清拆令,霎時不知所措。 信件指,單位圖則內原本用作晾衫的20呎天井被非法填平,並被加建為室內空間,勒令約800戶業主在180日內還原單位。 位於西灣河的太古樓共有五幢,包括太祥樓、太順樓、太富樓等,各自樓高11層。

僭建收信: 清拆令突如其來 老業主不知所措

除去生活費,她還要每月花費一千元,供養在上海居住的母親,辛苦賺來的錢只是僅僅夠用。 她形容自己「精神崩潰」,體重減少20多磅,面容變得憔悴不堪。 82歲的陳婆婆(化名),有一子,現時和九十多歲的丈夫,一家三口居於太古樓約300呎的單位逾40年。 兩老至今退休20年,陳婆婆原以為可安享晚年,可惜三年前40多歲的兒子患上長期病,不得不辭職,家中霎時失去經濟支柱。 除此之外,2011年5月16日,身兼青衣鄉事委員會前主席,葵青區議會前主席的鄧國綱被傳媒揭發在藍田村有僭建屋[168]。

僭建收信

下午屋宇署人員進入約道5號及7號視察,晚上唐英年及其太太郭妤淺召開記者招待會,承認由其妻名下之約道7號內擁有僭建地庫,並指違規地庫是2007年取得入伙紙後動工,是太太郭妤淺的主意,但自己會一力承擔所有後果[267]。 及後他多次以「違規就是違規」為由而拒絕回應記者提問有關僭建地庫之大小及是否如報道所指擁有酒窖及日式澡堂等設施[268]。 唐並表示會繼續以政綱爭取市民及選委支持及希望市民給予他重新出發機會,並不會退選2012年香港特區行政長官選舉[269]。 及後,屋宇署測量師確定7號的地庫是僭建,而該地庫長19米、闊11米及高3.5米,超過2,200平方呎(200平方米)[270][271]。 同日,香港網民就該事件創造了一系列惡搞圖片及電影海報二次創作以嘲諷唐英年,並將該事件稱為「唐生大地震」[272],不足48小時間吸引了網民製作過百張作品。 律政司司長鄭若驊剛上任隨即被傳媒揭發,現時居住的屯門大欖海詩別墅獨立屋大宅涉嫌有至少四項僭建,事件持續發酵。

僭建收信: 業主應該怎麼做?

事實上,無論是豪宅、舊式樓宇、丁屋,不少都有僭建物,即使屋宇署早於2001年開展大規模取締行動,多年來問題仍未解決。 有測量師解釋,即使現行法例可規管僭建物,惟實際罰款輕,令阻嚇力不足;加上屋宇署由發清拆令到檢控,需時以年計,令不少業主抱僥倖心態,認為毋須急於清拆。 此外,部分僭建物不容易發現,署方人員須有足夠理據才可發出命令,「出命令有困難、要執行又是另一困難。」清拆令也是無牙老虎,即使「釘契」,也不能禁止物業買賣。 某報揭露立法會議員毛孟靜在淺水灣道住宅的車位僭建成為密封式住宅,毛孟靜的回應則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鄭若驊式」﹕「我們睇樓時,對方問:『地下有間屋仔』你要不要埋?才賣25萬!」當時的「屋仔」已有門窗同牆壁。 僭建收信2023 第二部分則指房間本身是單位一部分,有圖則可資證明,而且屋宇署早年已確認不是僭建,反之,如果屋宇署有發出清拆令,而她多年未跟從,早已被罰。 屋宇署回應:有關改建並未構成明顯危險,不屬予取締類別,因此不擬採取進一步行動,但已發信予業主,勸喻業主盡早恢復原有用途。

僭建收信

不過,何鉅業稱參考過往檢控案例,罰款金額僅是數千至數萬元,未能對違規業主起阻嚇作用,他認為日後法庭在處理違規僭建的案例上,量刑起點應提高。 他又表示,清拆令牽涉逾九成居民,當中大多都是長者,未必有知識和經濟能力處理。 和其他在東區同樣收到清拆令的樓宇不同,太古樓屬於大規模清拆,工程牽涉上、中、下三層單位的溝通,長者不懂如何交涉。

僭建收信: 清拆費或耗盡老本

一般而言,屋宇署會引用《建築物條例》第24條(1)向該物業擁有人發出清拆命令。 《蘋果日報》對比多年前的相片,發現梁多次改動有關僭建物[8],加上有線電視發現梁的買賣協議內有「放棄追究僭建」條款[9],使到梁振英的誠信受質疑,引來大眾的議論、傳媒連日來的吊雞車追訪、網民惡搞[10],以及被泛民要求下台。 2012年11月23日,梁振英發書面聲明交代僭建,承認2011年10月發現地下低層有「200呎」的空間(屋宇署證實為323呎),一個月後以磚牆密封僭建地下室。 梁指圍封僭建時「並無任何人查詢他家中的僭建問題」,所以沒有主動公開。

但她辯說:點會有人花咁大工程去改裝一間車房,「係咪傻㗎?」一看淺水灣的樓價,應該是她當公眾是傻的才對。 如果申請的是按揭保險之類的高成數按揭,幾可肯定不會批出按揭予有清拆令的單位。 如果是一般成數的按揭,部分銀行在處理按揭申請時,如發現單位有僭建,會評估有關僭建物的嚴重程度及還原費用。 以輕微僭建為例,部分銀行會要求估價公司提供報告,計算還原工程的費用,再要求借款人簽署文件,同意承擔因僭建物而衍生的所有責任,包括業主保證支付維修開支、還原僭建。 2012年6月21日,《明報》揭發梁振英在山頂貝璐道4號裕熙園的居所僭建了一個面積約110平方呎的三邊密封玻璃棚。 而此與他在2011年5月向傳媒公開表示曾諮詢過兩名專業人士「確認山頂大宅沒有僭建物」的說法不一致。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