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強積金蝕錢2023詳細攻略!(小編貼心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強積金蝕錢

溫鋼城認為暫時市場絕大部分的產品均會持續向下揚,建議較進取的投資者,可以把新供款放到原有進取的投資組合當中,希望做到趁低吸納的效果。 叢川普又指,若客觀地透視 2022 年強積金這筆1,406億元的虧損,等於每名成員大概損手30,000港元或平均兩個月薪水。 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 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 截至 6 月底的強積金總資產預計約為 1.061 萬億港元,是自 2020 年 10 月底以來最低水平。

  • 積金局又表示,過去21年間,強積金有14年錄得正回報,而錄得負回報的年度其後通常亦能夠回升,例如在2008年金融海嘯期間,強積金錄得30.2%負回報,但2009年及2010年已分別回升並錄得26.6%和7.8%的淨回報。
  • 《香港01》根據強積金顧問公司駿隆集團強積金表現指數,整理出過去2018年7月至2020年9月強積金表現,以供參考。
  • 近年的公私營年金,可說是退休後收入的重要一環,大家宜盡早深入了解,比較不同的年金計劃。
  • 滙豐一項報告指,該行80%至90%強積金成員在2021年未有轉換基金,這反映香港人甚強積金投資甚不積極,能把握時機低買高賣的人少之又少。
  • 政府與其指望強積金可以幫助市民退休,不如正面回應市民眾求,設立全民退休保障,讓市民免於在股市跌宕的苦難。

梁耀康認為,冼國林的情況屬預期落差問題,他提醒市民,投資基金不要看名,叫「穩健基金」可以是股票或多數是混合資產,投資股票波動性一定較高。 他提到,即使同屬混合資產基金,股債比例每隻都不同,風險及回報亦有分別。 強積金蝕錢 強積金蝕錢 強積金蝕錢2023 強積金蝕錢 打工仔的強積金受託人雖然由現有僱主決定,但同一受託人必會提供多種不同MPF基金供打工仔選擇,並容許每年轉換基金,故上班一族必須「做功課」,細心研究選擇最賺錢最穩定的期金。

強積金蝕錢: 專家:MPF全數撥作保本

參考積金局數據,截至3月底,約有267萬個強積金帳戶將全部或部分資產,按照被視為「懶人基金」的預設投資策略的規定投資,或投資於該策略下的兩個成分基金,佔強積金整體資產8%。 根據晨星最新強積金統計,今年6月MPF平均回報轉跌4.57%,自5月錄得正回報後無以為繼。 若計算今年強積金整體表現,更累積蒸發逾13.5%,意味香港打工仔共蝕約1,600億元,平均每人強積金戶口蝕近3.4萬元。 積金評級最新公布3月份的強積金表現調查,估算3月份強積金蒸發約150億港元,導致首季度錄得約 762 億港元虧損,是2年以來最差的季績。 如打工仔在強積金損手之時,再調倉到保守基金,短期內可防止資產一跌再跌,但日後亦可能錯過市場反彈的資產增值機會。

近年的公私營年金,可說是退休後收入的重要一環,大家宜盡早深入了解,比較不同的年金計劃。 強積金蝕錢 踏入廿一世紀二十年代,是時候做出更明智的強積金資產配置部署。 除了抱怨收費高回報低的強積金,大家亦要檢討一下過往的投資方式,為自己的強積金資產配以更合適的資產配置策略。

強積金蝕錢: 香港文匯網

當中一種既簡單,又適合強積金環境使用的,是運用「技術分析」。 積金局建議,計劃成員應定期(例如半年或一年)審視強積金投資組合,並根據個人的投資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等因素作出相應調整,至於缺乏投資知識和時間管理強積金的計劃成員,則可考慮「懶人基金」。 在歐洲的不穩、 通脹、 加息陰霾等因素下,中、港股票作為強積金最重要的資產類別,過去 12 個月以來,已錄得第 10 個月的負回報,這突顯了捕捉市場的難度 、分散投資的重要性以及要聚焦長線投資。 量度強積金成分基金平均投資回報的「積金評級所有基金表現指數」3 月份下跌了1.49% ,2022 年首季則下跌了6.12%。 【MPF表現2022】2022年首季強積金成績表創2年來最差表現,人均蝕16,600元,中港股票連續3季見紅,預計未來3個月市場將依然極之波動,10大表現最好基金中,7隻屬美股,即睇專家部署攻略。 冼國林接受媒體訪問時指,近年已轉投資穩健基金,沒想到「穩健基金一點也不穩健」。

強積金蝕錢

因此,目前在強積金市場蝕錢的打工仔未必需要過份保守或悲觀,在底位繼續供低水的股票基金,亦可視為趁低吸納優質股票資產,可望在下一個升市周期反勝。 有一些投資者經常參考財經界人士的來年大市預測,以作為自己的投資部署。 對於2020年的主觀預測,不外乎是息口加減、貿易摩擦、政府選舉、英國脫歐等等,其實這些事情於一年前的2019年預測時已經出現,當時主流看法是看淡2019年大市,但最後呢? 除了香港反送中(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這項完全沒有人估到的事件影響了香港的GDP(國內生產總值)之外,全球主要股市(包括香港) 強積金蝕錢2023 都上揚,結果一地玻璃碎。 由恒生的截圖可見,筆者的MPF年初至今(11月17日)回報為8.1萬元,即MPF戶口過去十個半月由68.6萬元升了11.9%至76.7萬元(已扣除基金管理費)。

強積金蝕錢: 資產管理:「人力資本」 中年達頂峰

梁耀康表示,強積金不應捕捉市場時機(market timing),就長綫投資而言,見到股市跌更應開心,因可以累積更多基金單位。 強積金蝕錢2023 他建議,長綫較穩建增長,可考慮選擇環球股票基金,而不懂打理或不想打理,可考慮選擇預設投資策略。 中國政府為反壟斷及鼓勵生育,監管機構七月起不斷狙擊多個行業,令中國科網股、教育股、手遊股及奶粉股相繼大跌,無數把強積金投資於中港股票MPF(強積金)基金的香港打工仔不幸成為犧牲品。

政府與其指望強積金可以幫助市民退休,不如正面回應市民眾求,設立全民退休保障,讓市民免於在股市跌宕的苦難。 但當遭遇經濟不景,卻未必每位市民有相關知識調配財產,而遇市場大幅波動,會花時間在強積金上左調右撥的市民更是少有。 一眾上班族縱想安穩過活,分配在不同基金的資產卻在市場裏浮浮沉沉,結果到退休一刻有如猜謎開估。

強積金蝕錢: 強積金首9月慘蝕2589億 打工仔上月均輸1.8萬 今年來虧足5.65萬

知多些:根據《強制性公積金計劃—計劃成員累算權益統計分析強制性公積金計劃—計劃成員累算權益統計分析2020年9月》,2019年強積金帳戶數目為1010萬個,由446萬人持有。 強積金蝕錢2023 較早前,積金局公布今年首季以不同理由(包括退休、提早退休等)提取強積金的申索個案為4.7萬宗,按季跌23%。 當中以「永久離港」為由提取強積金的申索個案為7,500宗,涉及金額20.14億元,按年增4%。 康宏理財助理聯席董事林正宏認為,管理強積金不應被市場帶着走。

認可財務策劃師(CFP)、特許金融分析師(CFA)兼The Motley Fool HK萬里富財經專欄作家梁耀康表示,計算強積金的回報,需留意所計算的年期。 他指出,以冼國林的截圖可見,他的強積金帳戶年結單是截至去年12月31日,若是持有股票基金或混合資產基金,全年計蝕一成多,都是跟大市同步。 故此若不怕股票大上大落,打工仔可考慮把手上的強積金改為投資同一強積金受託人的美股MPF,望長遠博取更大利潤,不過要留意高追的風險,另外中港美股市一樣有股災的可能。 強積金蝕錢 另外,善用扣稅額,例如強積金及年金扣稅,亦可幫助50歲後去提高收入。

強積金蝕錢: 收入:善用年金投資及扣稅額

正因投資市場暫乏樂土,溫氏促供款人續以均衡布局為上策,把注碼分散在環球股債,切忌在動盪市中貿然慌忙換馬。 中投傲揚基金經理溫鋼城指,環球市場暗湧處處,尤其是3月1日乃中美談判死綫,也是美國政府停擺的限期;及至3月29日又到英國硬脫歐的關鍵日子。 香港各界商會聯席會議周四(5日)與建制派會面,會上電子業商會榮譽會長陳其鑣指政府堅持取消強積金對沖是「雪上加霜」,更形容取消強積金供款是「全港爆炸」。 要求永久撤回取消強積金對沖的聲音,在市民生活的艱難時期再次出現。

強積金蝕錢

冼國林今年已是62歲,接近65歲的退休及可提取強積金的年齡。 梁耀康表示,臨近退休應將資產逐步由高風險的股票基金轉到較低風險的債券基金,但不用完全轉至債券基金,因為年均壽命愈來愈長,保留部分資產在股票基金繼續累積資產,延長資金可應付退休期限。 但假如僱主選擇的強積金受託人不是上述公司,加上受託人提供的股票MPF基金表現不濟,應怎辦好?

強積金蝕錢: 人均累算權益超過24萬元?

翻查資料,年初至今強積金基金平均投資回報率累跌9.41%,估算強積金本月再虧損超過644億元,把2022年年初以來的累計損失推高至超過 1,406億港元。 平均每名強積金成員預計4月份要損手超過14,000元,今年累計更要蝕超過30,600元。 2022年環球投資市場不穩,港股、美股齊齊大跌,使香港人強積金戶口見紅,有報道指今年截至4月下旬,香港人強積金人均蝕約HK$27,000,單計4月人均已輸過萬元。 過去數年戰績特別出色的多隻北美及環球股票基金,今年閒閒哋跌一、兩成,表現甚至不如多隻保守基金。

最新強積金總資產1.0802萬億元,以強積金計劃成員總數458.6萬計,人均資產值23.55萬元。 強積金蝕錢2023 開支方面,50歲後要更加注意醫療開支的增加,亦要制定一下退休後的開支預算。 退休後沒有了人力資本的收入,便要看看金融資本的收入能否滿足自己的開支預算。 退休後的金融資本一般只能承受2%至4%的按月波幅風險,在此風險下大概能提供2%至4%的年均回報收入。 收入方面,50歲後要開始有心理準備隨時因為市道而收入大減,除了拓展現有的人力資本及延長收入之外,還要盡早學習運用金融資本去增加收入。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