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香港廟街2023詳細懶人包!(持續更新).

Article hero image
香港廟街

筲箕灣城隍廟,原稱筲簊灣福德祠,是香港一座城隍廟,位於香港島筲箕灣金華街 (香港)與筲箕灣東大街交界,1987年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於2010年2月4日確定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 每年農曆五月十一、五月廿八、七月廿四(城隍誕)、二月初二(土地誕)及五月初五(五通誕),較多善信參拜。 每天从傍晚时份开始,庙街路边的摊档便会陆续开始营业。 摊档售卖的物品相当多元化,包括男性服装、手工艺品、茶具、玉器、古董、廉价电子产品以至是成人用品都有。 而在油麻地天后庙外有不少看相算命的摊档,有时候附近还会有传统粤剧表演。 庙街(英语:Temple Street)位于香港九龙油尖旺区中的油麻地,呈南北走向,连接文明里(粤语:文明里)及柯士甸道。

雖然鄰近出名的皇后大道和樓梯街,但這裡卻意外的沒有大批遊客! 漫步在這條現在與過去交錯的街上,總能有種尋回舊時光的錯覺。 廟街(英語:Temple 香港廟街2023 Street)位於香港九龍油尖旺區中的油麻地,呈南北走向,連接文明里(粵語:文明里)及柯士甸道。 廟街以售賣平價貨的夜市而聞名,被喻為香港的「平民夜總會」。 由於廟街的性質與旺角的女人街相似,而到訪的人則以男性為主,故亦有「男人街」的稱號。 廟街早於1887年的九龍地圖上已有紀錄。

香港廟街: 歷史

在這裡除了可以買到和養魚相關的一切物品,最近還開設了不少寵物店呢! 不僅有可愛的貓貓狗狗,還有稀奇古怪的昆蟲和蜥蜴…對了,在金魚街逛街不要錯過「金華冰廳」,畢竟這裡有着號稱全港最好食的菠蘿油! 相比購物,小編更喜歡在香港的大街小巷上走走。

在金魚街逛逛「水族館」;在廟街等天黑燈亮;在鴨寮街淘電子產品;在波鞋街買運動鞋。 有時我會到花墟,只為花香;我會到園圃街雀鳥花園,只為鳥鳴。 在一公里長的女人街瘋狂用眼睛購物,在玩具街尋回童年的記憶——一條條富有人情味的特色街道,透視了香港的過去與未來。 香港廟街2023 除此之外,庙街内也有不少富有香港本土特色小食的摊档,包括海鲜、煲仔饭及各类面食等等。 由于价钱大众化,而且口碑不俗,故深受居民以及外地游客欢迎。

香港廟街: 特色

由1920年代开始,天后庙对出的广场(俗称“榕树头”)开始发展成大笪地式的休憩场地,带动了庙街附近不少贩卖杂物及小食摊档的存在。 广场对出一带的街道众坊街(英语:Public Square,以前曾译作“公众四方街”),也是由这个广场得名的。 近百家鮮花零售和批發商店聚集在此,來自新界和世界各地的鮮花就這樣擺滿了整條街道。 鄰近園圃街的雀鳥花園,我想在花園聞到的淡淡花香可能就是從這飄來的吧! 香港廟街 建議大家黃昏時分前來,因為這是進口鮮花新鮮運到的時候,也是花墟空氣中的花香最濃郁的時候。

香港廟街

1968年,港英政府擬在天后廟的廣場的附近興建梁顯利社區服務中心,引起該處經營的200多個流動小販對搬遷安排的不滿。 在油麻地街坊會及皇家香港警察協調後,政府決定在廟街及上海街近榕樹頭一帶劃出面積3呎乘4呎的攤位作安置之用,但須經過抽籤分配。 筲箕灣城隍廟建於清朝光緒三年(1877年),由當地的坊眾集資興建,原本是供奉福德公與五通神,所以當時被稱為「福德祠」,同時亦供奉觀音及齊天大聖。

香港廟街: 香港地名 / 維基百科,自由的 百科全書

1968年,港英政府拟在天后庙的广场的附近兴建梁显利社区服务中心,引起该处经营的200多个流动小贩对搬迁安排的不满。 在油麻地街坊会及皇家香港警察协调后,政府决定在庙街及上海街近榕树头一带划出面积3呎乘4呎的摊位作安置之用,但须经过抽签分配。 庙街早于1887年的九龙地图上已有纪录。 当时庙街分为两段,以油麻地天后庙为界,以北一段称为“庙北街”,以南一段则称为“庙南街”[1]。

該廟初期由坊眾所管理,曾易名為「五通廟」。 1928年,該廟交由華人廟宇委員會管理,並進行擴建及維修,由於香港島以往沒有專門供奉城隍的廟宇,因此華人廟宇委員會於1974年在該廟旁興建一座相連的祠堂供奉城隍,改稱「城隍廟」。 香港廟街2023 庙街在不少香港电影和一些有香港作为场景的外地电影均会出现,通常被描写成为一个低俗、龙蛇混杂、充满犯罪行为的地方。

香港廟街: 筲箕灣城隍廟

一些香港歌手在庙街特别受欢迎,其中包括尹光和夏金城。 第一次來一定會大開眼界——畢竟都不用走進店鋪,單是走一遍這條街就可以觀賞到來自世界各地五顏六色的各式觀賞魚。 而且,和其他地方都不一樣的是,一條條魚被放在充了氧氣的塑料袋中,袋子上寫着價錢和品種,整整齊齊的掛在鐵架上任君挑選。 香港廟街2023 香港廟街2023 是的,這裡就是深受香港人喜歡的「金魚街」了。

香港廟街

由於價錢大眾化,而且口碑不俗,故深受居民以及外地遊客歡迎。 1975年3月,當時的香港市政局在廟街劃出「小販認可區」,使廟街原有的小販得到有系統的管理。 香港廟街2023 廟街的小販認可區包括北段文明里至眾坊街一段,以及南段甘肅街至南京街一段,共有近600多個劃定位置供小販擺賣。 攤位本來在傍晚開始營業,1998年中部份的營業時間更改由中午開始。

香港廟街: 香港的夜市

對了,相對於旺角的「女人街」,這裡其實也被叫做「男人街」 。 香港廟街 因為大部分攤販所售的商品都以男性用品為主,牛仔褲、鋼筆、腕錶、激光唱片、電子產品和玩具等琳瑯滿目、應有盡有。 馬路兩旁就是一排排的大牌檔,能在廟街立足味道都還不錯的,推薦品嚐港式煲仔飯和《食神》中的「嗱喳麵」 。 每天從傍晚時份開始,廟街路邊的攤檔便會陸續開始營業。 攤檔售賣的物品相當多元化,包括男性服裝、手工藝品、茶具、玉器、古董、廉價電子產品以至是成人用品都有。

香港廟街

如果想感受過年的氣氛,可以來這裡湊湊熱鬧。 熱騰騰的煲仔飯上桌,蓋子掀開就是一陣香噴噴的氣味,建議可以和石鍋拌飯一樣,先悶個1~2分鐘再打開,底層多了鍋巴吃起來更香,阿姨還建議我們可以淋點醬油。 香港廟街 不過這部分見仁見智,因為對我都沒加也已經很鹹,所以建議一開始先吃原味,在看自己的口味來決定要不要再淋醬油。 廟街裡還有興記煲仔飯、四季煲仔飯等香美食,我覺得他們也可以說是廟街傳奇,因為光是靠一味煲仔飯,就帶動起這整個路段成行成市,那種感覺大概就像台南一間周氏蝦捲,就帶起整個安平路上的商機一樣,相當厲害。 我之前對於香港廟街的印象都是來自於香港電影,像是廟街十二少、新不了情、食神⋯等都曾在這裡取景,似乎是個龍蛇混雜的地方。 1975年3月,当时的香港市政局在庙街划出“小贩认可区”,使庙街原有的小贩得到有系统的管理。

香港廟街: 地址:

廟街夜市是體驗香港地道生活文化的好地方。 這裡有粵曲迷作即興演出、歌手唱粵劇和廣東流行曲,還有相士攤子,所以又被稱為「平民夜總會」。 香港廟街2023 廟街內攤販售賣的商品種類繁多,這裡也是美食熱點。

  • 攤位本來在傍晚開始營業,1998年中部份的營業時間更改由中午開始。
  • 因為大部分攤販所售的商品都以男性用品為主,牛仔褲、鋼筆、腕錶、激光唱片、電子產品和玩具等琳瑯滿目、應有盡有。
  • 在油麻地街坊会及皇家香港警察协调后,政府决定在庙街及上海街近榕树头一带划出面积3呎乘4呎的摊位作安置之用,但须经过抽签分配。
  • 一些香港歌手在廟街特別受歡迎,其中包括尹光和夏金城。
  • 廟街內攤販售賣的商品種類繁多,這裡也是美食熱點。
  • 在這裡除了可以買到和養魚相關的一切物品,最近還開設了不少寵物店呢!
  • 馬路兩旁就是一排排的大牌檔,能在廟街立足味道都還不錯的,推薦品嚐港式煲仔飯和《食神》中的「嗱喳麵」 。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