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中醫護理5大優勢2023!內含中醫護理絕密資料.

Article hero image
中醫護理

孫教授並於會上發表以「使用耳穴療法改善睡眠問題的實證為本護理」為題的演講,分享有關耳穴療法的研究成果。 孫教授於2013年獲得香港護理專科學院研究與教育院士(FHKAN) 中醫護理2023 ,2022年獲選為美國護理科學院院士(FAAN),並於過去連續三年被列入美國史丹福大學公布的全球首 2% 科學家名單。 孫教授屢獲本地及國內外大學邀請,在學術會議上擔當主題演講者、全體演講者、論壇主持人及嘉賓演講者。 孫教授亦曾出任「東亞護理學者論壇」召集人,此論壇由七個國家或地區組成,旨在強化及推廣優質的護理學博士教育。 中醫護理 孫桂萍教授現為東華學院護理學院院長,並擁有超過20年的香港高等院校教學經驗,加入東華學院前,為香港理工大學副教授及其轄下的雪肌蘭國際感染控制中心總監。 孫教授的研究領域包括補充及替代療法(主要為耳穴療法及耳穴診斷)及感染控制,其研究成果對社會有深遠影響。

當學員完成此碩士課程,既可提升晉升機會,亦有機會在職場上覓得新發展,可從事中醫專科護理的相關工作。 在本地醫學結合中西的趨勢下,作為首批同時擁有中西醫護理專業資格的護士,將會比一般中醫診所的護士,或只具西方醫護知識的護士更吃香。 李美娟博士指出,畢業學員出路頗廣泛,可在中醫院、中醫診所等任職護士。 若學員離開前線,轉為文職,也能進行中醫護理的教學及科研。 東華學院護理學院院長孫桂萍教授獲選2023年Sigma Theta Tau國際護理榮譽學會頒授的國際護理研究員名人堂,以表揚其推動護理專業發展的卓越成就。 孫教授於7月20至23日出席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布扎比舉行的第34屆國際護理研究大會,於會上與21名世界知名護理研究學者,一同接受此殊榮。

中醫護理: 護理學深造文憑(中醫護理)及護理學碩士(中醫護理)課程規例

由於各級中醫院的護理人員大部分畢業於西醫護士學校,又沒經過系統的中醫學理論知識的學習,因此,對開展中醫辨證施護及中醫護理技術操作等工作感到難度比較大,加上舊傳統觀念的影響,在大部分患者中,認為有病就是通過打針、服藥等進行治療。 因此,對中醫的一些護理技術操作、治療等不太願意接受。 這就需要各級中醫護理工作的職能部門及護理工作管理者在護理人員及患者中,積極宣傳中西醫學的知識,既能使護理人員增強對中醫護理的信念,同時也得到廣大患者對我們中醫護理工作的支持。 我們在制定年工作計劃時,從各方面因素考慮盡可能給護理人員創造有利條件,從理論和實際工作中使護理人員學習中醫基礎理論知識,參加西學中及中西醫結合學習班,舉辦各種類型中醫護理學習班及中醫護理技術操作學習班。 選派年輕護士到上級中醫院及中西醫結合醫院進修及學習。 近二年,我們選送了七位護理人員到省、市中醫院進修了中醫內科、推拿、針灸護理,參加了省、市舉辦的西學中及中西醫結合學習班及培訓班共22期。

在課程中,學員能了解到中醫學人體概念、病理、診斷及療法等知識,還有中藥及方劑學的應用、中醫護理概念、操作技巧及臨床護理措施等。 隨著香港政府制定中醫藥發展政策及推行中西醫協作計劃,香港對中醫護理人員的需求將會大幅增加。 有見及此,護理及健康學院開辦香港首個護理學碩士 (中醫護理) 課程,提供進修機會予在職的護理人員,旨在使護理人員能夠運用中醫理論及技術於日常臨床護理,以配合“中醫護理” 專科護理的發展,促進中西醫結合治療及護理。 中醫護理 中醫護理培訓課程內容選項全部獲得70%支持率,護士及西醫醫護人員的同意選項較為接近;中醫醫護人員對於中藥藥理學與中草藥配方、中醫腫瘤學理論與實際中醫護理操作技巧則較為保守。 以下是數據分析後的部分重要結果:合共有620名參與者,當中28.1%為護士、17.9%為中醫醫護人員(中醫師及中藥師)、6.8%為西醫醫護人員(西醫、藥劑師、輔助醫療)、47.2%為普羅大眾。 其中85.8%參與者曾接受中醫藥治療,70.2%贊成將來的中醫護理培訓課程及臨床操作需要標準化及有規範性。

中醫護理: 中醫病系分類

中醫護理在我省的發展速度較快,許多中醫院在中西醫結合護理工作中積累了很多經驗。 我院自1987年開展中醫辨證施護及中醫護理工作以來,體會到中醫院的護理工作必須走中西醫結合護理的道路。 本課程旨在介紹常用的中藥來源、性能、功效及其應用,課程目的則重視對中藥特性的了解,藉以充分發揮藥物療效和確保用藥安全,內容包括常用中藥的性能及其應用之介紹。 Certificate in Legal Studies是專為工作繁忙人士而設計的實用課程。

中醫醫護人員對於中醫護士執行註冊中醫診症開方及指導下針灸的支持率最低(30%)。 普羅大眾對於中醫護理操作同意率大約60%,原因是未理解各種操作程序。 以往在護理技術操作中,中醫的無菌觀念較差,而西醫的無菌觀念較強。 但在實際運用中一些簡單的中醫技術操作即能即刻解決患者的燃眉之急。 我院自1995年1月至8月共收治了腰腿痛患者165例。

中醫護理: 課程年期

至於專題研究,要求學生展示中醫護理方面較深入的知識,須進行課堂匯報和繳交論文。 但學員要注意,專題研究必須獲得通過,方能獲頒碩士學位,否則只能得到護理學深造文憑(中醫護理)。 本課程旨在運用中醫基礎理論及技術,進行辨證施護的過程,課程目的則在使護理人員能結合傳統之中醫理論與療法,提供病患整體性護理,內容包括中醫護理發展現況、教育、相關政策、法規及趨勢、中醫護理評估與紀錄、辨證施護及常用中醫護理技術之介紹。 至於中醫護理臨床操作選項包括指壓、艾灸、穴位按摩及敷貼、拔罐、刮痧治療、耳穴貼敷法、中藥濕用(中藥浸洗、沐浴及濕敷)、其他操作技巧(中藥燙熨、熏蒸及離子導入法)、中醫情志護理、中醫運動護理、飲食護理、註冊中醫診症開方及指導下針灸,9個項目獲得70%支持率。 中醫醫護人員及西醫醫護人員的同意選項類近,對於指壓、刮痧的支持率較低。

中醫護理

中醫學歷史久遠,不只老一輩鍾情,年輕人亦愈來愈接受其固本培元的療法。 面對中醫需求上升,政府撥地興建中醫院,並預計於2017年至2018年投入服務,屆時對具備相關護理知識的人才需求亦勢必大增。 有見及此,香港公開大學開辦全港首個「護理學碩士(中醫護理)」課程,為現職護士提供專業中醫護理培訓及實習,讓他們在職場上早佔先機。 課程還安排學生每年進行實習,例如第1年會先在本地中醫診所進行共24小時的實習,及到廣州中醫藥大學、浙江中醫藥大學的中醫院進行臨床實習共80小時。

中醫護理: 中醫藥及醫療保健

國際護理研究員名人堂於2010年成立,旨在表彰在護理研究領域成就卓越、對護理專業及其服務對象影響深遠的國際知名護理界學者。 中醫護理 在臨床工作中往往是中醫診斷多從全局著眼,重視內因,觀察方法比較獨特。 而西醫則重視實驗研究,對疾病的病因病理觀察比較深入,辨病較準確,但易忽視整體。 目前,隨著中醫事業的振興,中醫護理工作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 中醫護理工作是中國護理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整個護理事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中醫護理

筆者的想法亦同出一轍,期望香港中醫護理發展能獲得香港醫療體系各個專業人員以及社會人士更高及更深的認同,護理同業亦更能掌握整存的中醫護理理論及臨床實務操作,推動「中醫護理」整體發展。 本課程介紹傷科復位、推拿理筋等各方面治則、觀念及在護理上之應用,課程目的則為使護理人員能教導及協助病患配合治療,進行有效的功能鍛鍊,內容包括傷科醫學史及概論、推拿手法、整骨手法、練功手法、外敷藥及一般傷科包紮之介紹。 本課程旨在運用經絡學說於針刺療法與灸法之操作,課程目的則著重於護理上的運用與療效,內容包括經絡、常用腧穴、針法及灸法之護理介紹。 本課程旨在介紹食用藥膳之功效與養生保健的關係,課程目的則在於讓學員明瞭中藥的種類與療效後,進一步發揮藥膳的調理與保健功能,促進人體健康與社會科學發展,內容包括時令藥膳的調配、食用、療效與禁忌等介紹。 中醫護理2023 繼去年獲選為美國護理科學院院士後,孫教授再次於護理研究領域獲得國際肯定。 校長陳慧慈教授自2013年起獲此殊榮,連同孫桂萍教授,東華學院學者已佔兩席。

中醫護理: 中醫整脊學

考試合格率高,加上彈性的學習時間,故吸引了不少專業人士前來報讀進修。 在我們的一萬三千多名畢業生當中,有很多已成為律師事務所合夥人、行政總裁、教授、經理、法律行政人員和司法人員。 中醫護理2023 中醫兒科是以中醫學理論體系為指導,運用中國傳統的中藥、針灸、推拿等治療方法為手段,來治療或預防兒科各類疾病的一門學科。 至於如何更進一步深入運用並參與到臨床科研工作中去,還有待於我們在今後的護理工作中作進一步的探討。 中醫護理2023 由此看來,運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觀察病情,能相互取長補短,掌握護理工作的主動權,更有利於醫療、護理工作的順利展開。

  • 中醫學歷史久遠,不只老一輩鍾情,年輕人亦愈來愈接受其固本培元的療法。
  • 護士在醫療架構中一向擔當重要的角色,中醫護士絕對是中醫醫院體系中重要的一環。
  • 本課程介紹傷科復位、推拿理筋等各方面治則、觀念及在護理上之應用,課程目的則為使護理人員能教導及協助病患配合治療,進行有效的功能鍛鍊,內容包括傷科醫學史及概論、推拿手法、整骨手法、練功手法、外敷藥及一般傷科包紮之介紹。
  • 至於如何更進一步深入運用並參與到臨床科研工作中去,還有待於我們在今後的護理工作中作進一步的探討。
  • 孫教授的研究領域包括補充及替代療法(主要為耳穴療法及耳穴診斷)及感染控制,其研究成果對社會有深遠影響。
  • 於問卷調查的最後部分,所有參與者一致認為「中醫護理」需要一套核心課程範疇作為將來舉辦中醫護理相關課程的標準,同時建議政府為中醫護理提供更多資源,以發展未來中醫護理的研究。

在臨床護理工作中,除了開展各種西醫護理操作外,我們還開展了水針、毫針、耳針、中藥灌腸、中藥超聲霧化吸入、拔火罐、刮痧等中醫護理技術操作,並且還納入了護理部對護理人員考試考核的內容中。 近年,本地年輕人愈趨接受中醫治療,市場逐漸增長,政府亦支持行業發展,年前在各區設立18間公營中醫診所,2013年成立中醫中藥發展委員會;去年更在將軍澳撥地興建中醫院,預計於2至3年後投入服務。 中醫院將提供400個病床床位,自然亦需要相應護士人手協助中醫師的療程及提供相關護理服務。 中醫護理 本課程旨在介紹中國醫學的基本概念與治則,課程目的則著重於中醫學基本理論及辨證論治,做為教學或專業實務工作之應用,內容包含陰陽五行學說、臟腑學說、經絡學說、診法、病因、辨證、治則治法之介紹。

中醫護理: 專業治療

於問卷調查的最後部分,所有參與者一致認為「中醫護理」需要一套核心課程範疇作為將來舉辦中醫護理相關課程的標準,同時建議政府為中醫護理提供更多資源,以發展未來中醫護理的研究。 那麼,我們在日常的護理工作中,又是怎樣將中醫護理與西醫護理相結合呢? 中醫藥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建立了獨特的診斷理論和治療方法。 經典的中醫作品,例如《黃帝內經》《傷寒論》是著名的中醫經典著作。 孫教授於會上發表以「使用耳穴療法改善睡眠問題的實證為本護理」為題的演講,分享有關耳穴療法的研究成果。 《深造學位頒授規例》及《深造文憑及證書頒授規例》及《教務規例》內辭彙釋義所採用的定義同時適用於本規例。

中醫護理

護理部在中醫基礎理論及中醫七項基本技術操作方面每季進行一次理論考核或實際操作考核,並將考核成績作為業務考核或晉昇的參考依據。 這樣使西醫護士能了解、熟悉中醫基礎理論,使他們能運用中醫理論開展辨證施護及中醫護理病歷的書寫,開展中醫護理技術操作。 護士在醫療架構中一向擔當重要的角色,中醫護士絕對是中醫醫院體系中重要的一環。 該課程為兩年制面授兼讀課程,主要以中文修讀,申請人須為香港護士管理局之註冊護士,並持有護理學或相關學科學士學位。 課程內容包括中醫學基礎、中藥及方劑學、中醫護理學基礎、中醫臨床護理學。 教學模式則包括課堂授課、導修、實驗室實習、研討、考察、臨床實習及專題研究。

中醫護理: 課程類別

術後因患者由於麻醉因素(硬膜外麻醉)及不習慣臥床排尿,有76例患者發生癃閉。 首先適當採用患者習慣的排尿姿勢,並且協助給予小腹按摩和採用聽流水聲或溫開水沖洗會陰部等誘導排尿,效果不顯著時,則採用針刺膀胱俞、中極、三陰交及氣海等穴位。 這樣採用中西醫結合操作治療癃閉,既減輕了病人的痛苦,也減少了逆行感染的機會。 在針灸與導尿操作中,我們強調要進行嚴格的消毒,加強無菌操作的意識。

門診部會設有45間治療室,備有各種所需的中醫醫療器具,以進行全面的中醫藥治療。 孫桂萍教授(第一行右四)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布扎比舉行的第34屆國際護理研究大會獲頒國際護理研究員名人堂。 從古至今,中醫藥學都是醫、 護、藥不分家的即「醫護合一」。 在中醫藥學上,護理是受重視的學科,所謂「三分治,七分養」,「中醫護理」是中醫藥學發展不可或缺的元素。

中醫護理: 護理學碩士(中醫護理) - 課程內容

護理部要求每位臨床護理人員在實際工作中能運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觀察病情,取得了比較顯著的效果。 例如:對患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伴繼發感染患者的臨床觀察,出現咳嗽、咳痰、胸悶、氣急,甚至呼吸困難等臨床症狀,從西醫護理觀察患者生命體徵,可有發熱、脈率快、呼吸急促,實驗室檢查患者可呈白細胞指數昇高,X線徵像可見兩肺紋理增粗或呈索條狀等。 患者出現舌質紅、舌苔薄白、脈象弦數,一般屬初病者或年青患者。 出現舌質絳紅、舌苔薄黃或膩黃、脈象細數者,一般為久病或年老患者。 根據以上中西醫護理臨床觀察可為患者提供確定中西醫治療方案及護理方案。 一般註冊護士若希望獲晉升為資深護師或專科護士,須擁有碩士學歷。

  • 筆者的想法亦同出一轍,期望香港中醫護理發展能獲得香港醫療體系各個專業人員以及社會人士更高及更深的認同,護理同業亦更能掌握整存的中醫護理理論及臨床實務操作,推動「中醫護理」整體發展。
  • 中醫護理培訓課程內容選項全部獲得70%支持率,護士及西醫醫護人員的同意選項較為接近;中醫醫護人員對於中藥藥理學與中草藥配方、中醫腫瘤學理論與實際中醫護理操作技巧則較為保守。
  • 從古至今,中醫藥學都是醫、 護、藥不分家的即「醫護合一」。
  • 患者出現舌質紅、舌苔薄白、脈象弦數,一般屬初病者或年青患者。
  • 孫教授亦曾出任「東亞護理學者論壇」召集人,此論壇由七個國家或地區組成,旨在強化及推廣優質的護理學博士教育。
  • 中醫醫護人員對於中醫護士執行註冊中醫診症開方及指導下針灸的支持率最低(30%)。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