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大埔九龍坑15大著數2023!(小編貼心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大埔九龍坑

九龍巴士96線是香港一條新界區巴士路線,由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營辦,於2022年12月12日起投入服務,來往康盛花園及大埔工業邨。 大埔九龍坑 路線取道將藍公路、觀塘繞道及大老山隧道,沿途在寶林、坑口、將軍澳市中心、麗港城、香港科學園、白石角、運頭塘、大埔中心、太和及富亨邨設站,全程收費為$9.9。 2022年5月,大埔區議會跟進區內巴士路線的開辦和改動進度時,要求運輸署盡快落實此線的服務和將路線服務範圍擴展至將軍澳創新園[6],而運輸署則表示會按一貫做法進行路線營辦商的揀選工作,並再指出新路線會配合將軍澳-藍田隧道的啟用而投入服務[7]。 大埔九龍坑 同年6月,運輸署把此路線經營權批給九巴[8][9],編號為96[10],並在同年12月12日起配合將軍澳-藍田隧道通車而投入服務[11][12][13][14]。 九巴為隆重其事,特意在開線當天於康盛花園公共運輸交匯處舉行首航活動,提供道具供乘客於當天與相關全車身廣告巴士拍照留念,並向乘客送出精美禮品[15]。

在繁忙時間,本線經常在首數個站就已出現「頂閘」的情況,有見及此,九巴在早上繁忙時間安排了2條特別班次,分別由運頭塘邨及廣福邨開出,以及晚上繁忙時間安排了特別班次274X由觀塘單向特快返回大埔,在停靠啟泰苑後直接駛上觀塘繞道進入大老山隧道,中途不停彩虹邨、新蒲崗及鑽石山。 本線的客源除了往來東九龍的大埔居民外,更有港島東區及將軍澳的居民也選擇前往觀塘轉乘本線往來大埔。 建議出爐後,大埔區議會並不反對落實開辦此線,但要求把此線於西貢區的總站設於將軍澳工業邨,亦有居民表示此線繞經觀塘商貿區、白石角及運頭塘,導致車程過長,不建議在相關地點加設車站,並表示希望此線假日也可提供服務[3][4][5]。 作為74X分支路線,74D需繞經香港科學園,而且大多數班次都是一小時才一班,因此大部分乘客均不會刻意等候,多數情況下乘客只會見到有車才上,而且此線全程收費和由大老山隧道及廣福邨起的分段收費均高於主線,故較少往新界方向之乘客轉投,但在繁忙時間因「頂閘」而不能登上主線的乘客會轉投,從而起了「執雞」的作用。 雖然如此,平日非繁忙時間時大部分班次客量仍然長期偏低,但於星期六日也能吸引乘客乘搭此線前往白石角,因此客量較佳。 此路線於九龍坑的總站鄰近和合石,春秋二祭不乏掃墓人士選乘,唯該總站沒有充足位置給予巴士停泊,用車在開出前停泊在和興路「和興村」站等候,直至接近編定時間才駛往九龍坑載客,有見及此,北區區議會議員希望此路線延長至華明邨,以輔助277X線,但大埔區議會議員對此十分關注,並引起網上罵戰。

大埔九龍坑: 方向

而另一說法則為「舊時大埔本為一廣大之森林,林木深邃,野獸出沒,為害行旅,因此行人走近這一帶,大家必定互相警戒要跨大步趕快走過去」,所以該地被稱為大步。 該傳說收錄在葉靈鳳的文章〈大埔墟的今昔〉[2](收錄在《香島滄桑錄》一書),但沒有更多嚴謹考據與引證。 2007年3月文春輝當選為大埔鄉事委員會主席,成為大埔區議會當然議員,根據《區議會條例》規定,他的民選議員席位2007年4月懸空,觸發2007年6月10日補選,泛民主派由與公民黨友好、任職專業工程師的何國強參選,但以兩成六票敗於鄉事派的鄧友發。

大埔九龍坑

此路線間中出現富豪B9TL 12米(AVBWU)特見。 此路線北行班次用車到達九龍坑(北行站)後,會私牌到和興路的「和興村」站待命,直至接近編定時間才駛回「九龍坑」南行站載客。 此特別優惠不適用於其他龍運巴士A線(包括A36、A37及A43線)。 1994年區議會選舉,康樂園、九龍坑、大埔頭及鳳園谷範圍劃入船灣選區。 大埔九龍坑 九十年代中期區內露輝路、露屏路發展帶動人口增加,選舉管理委員會將康樂園、大埔頭及鳳園範圍分拆為康樂園選區。 康樂園(英語:Hong Lok Yuen,代號P17)是香港大埔區議會下轄的選區,1999年設立,以鄉郊地帶為主,現時議席懸空,前任區議員為大埔民主聯盟成員姚躍生。

大埔九龍坑: 九龍坑山 (大埔頭 – 鳯園)

而在1974年,當局決定在大埔興建全港第一個工業邨。 大埔工業邨的填海工程於1976年展開,同時展開大埔第一個公共屋邨,即汀角路旁的大元邨的填海工程。 1977年在魚角(粵語:魚角)興建一個大型臨時房屋區,以收容受發展大埔區的清拆行動影響而須遷置的居民,首批入住這個臨時房屋區的是鄰近的元洲仔寮屋區居民。 大步的經濟活動,在古代與海港息息相關,而根據國學大師饒宗頤的考據,引用近代漢語的文學經典,大步中的「步」應指浦、津,即碼頭之意[1]。 故此,古名大步,與今名大埔同義(「埔」在此通「埗」、「浦」)。

大埔九龍坑

稍後舉行的2007年區議會選舉及2011年區議會選舉,均由鄧友發自動當選。

大埔九龍坑: 巴士轉乘優惠

走至路口處向右往鶴藪水塘﹝前走可往流水響水塘﹞,路徑的末段可俯視屏風山下的鶴藪水塘,隨後沿石級下山,接上平緩林路後向左走至水壩,再沿左方的鶴藪道走至鶴藪圍小巴站完成行程。 九龍坑山位於衛奕信徑第八及九段的交匯處,但有些指示的標記卻以油漆塗在路邊的角落裡,難以發現,真令人費解。 另外前往鳳園的路上,發現可愛的燕鳳蝶,可惜未能拍攝下來。 1969年衞理公會在大埔興建平房新村以安置元洲仔漁民,4月28日落成入伙,命名為「愛德村」。 1972年10月當時的總督會同行政局通過一項大型房屋計劃,以期在1980年代中期可為180萬人提供足夠居所。 當時計劃於大埔興建的公共房屋,預計只會容納約33,000人。

沿路而走不多久右踏水泥梯級至鳳園(沿馬路亦可不經鳳園直達汀角路,時間相約),再循車路直出汀角路。 96線全程收費為$9.9[1],並設有12歲以下小童及65歲或以上長者半價優惠[19],當中60歲-64歲香港居民、65歲或以上長者與合資格殘疾人士如以指定八達通繳付96線的車資,均可享有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提供的$2票價優惠[20]。 乘客登車時需以現金或八達通卡繳付車資,不設找贖;而每位成人乘客可免費帶同最多兩名四歲以下而且不佔座位的兒童乘車[19]。

大埔九龍坑: 九龍坑新圍

山徑沿松嶺的山脊起伏而行,大部份為舖設平整的水泥石級,初段有些樹蔭在兩旁伴隨。 上行一段至較平緩的山脊,及後有幾個休息亭,包括歷史悠久的儍人樂園休憩處。 走上一段筆直的梯級後,來到山坡上的休憩處,這裏也有足底按摩的設施。 紅隧出九龍方向晚上大約十時半,有三架私家車、一架的士和輕型貨車相撞,初步無人受傷,附近交通一度受阻。

於港鐵太和站經B出口的方向,沿啟和路走至太和路的路口,穿過行人隧道後接上汀太路,前走不久左轉大埔頭路﹝大埔運動場旁﹞,沿路走至大埔頭徑的路口再右走不久,經左方的小路直行至村屋前的登山梯級,接上衛奕信徑。 九龍坑(英語:Kau Lung Hang)是香港一處地方,位於香港新界大埔區九龍坑山西坡下,狹義的九龍坑是指九龍坑山與龍山之間、桔仔山坳下方的山谷,即九龍坑村的所在地,廣義上的九龍坑是指龍山與康樂園路之間、粉嶺公路以東、整個九龍坑山西坡下的遼闊谷地。 大埔(英語:Tai Po)位於香港新界東北部,面臨吐露港的一個地方,是香港十八區——大埔區的主要部分,大埔新市鎮座落其中。 大埔位於吐露港西北面,距離沙田約11公里,粉嶺約8公里。 大埔三面環山,分別為九龍坑山、北大刀屻、大刀屻、大帽山和草山。 請注意只有74X/74B/74C/74D/74E/74P/274X線才屬大老山隧道轉乘優惠計劃內其中一條路線,T74/74F線則不設任何轉乘優惠(原因乃T74為74A的特快班次;74F已經比起大埔區內轉車便宜)。

大埔九龍坑: 服務時間及班次

根據區議會選區分界圖[1],此站所在的一段大窩西支路位於北區與大埔區分界線上,南行站往大埔方向屬於大埔區,而北行站往粉嶺方向則屬於北區。 休息一會後,在面向休憩處的路口向右下行接上泥徑再沿山脊而上。 山徑略帶崎嶇和陡峭,但不難應付,不久登上有一標柱的山崗頂。 沿著蜿蜒起伏的山徑前行,看到山頂已感到漸步近,途中可遠眺黃嶺、馬屎洲和吐露港。 及後踏上長長的梯級,越過幾山坡後到達九龍坑山發射站旁的平地處。 1672年鄧氏族人建立大步墟(即今大埔舊墟);1892年以泰亨文氏為首的大埔七約創建太和市(即今大埔墟),其後一度成為新界東第一大墟市。

大埔九龍坑

選區位於大埔區北部,現時包括四部分,分別是康樂園、九龍坑、大埔頭及鳳園谷範圍,以康樂園人口較多,選區名稱亦從此而來。 與其相連的選區有船灣、富明新、怡富、富亨、頌汀、舊墟及太湖、寶雅以及林村谷,並且與北區以八仙嶺郊野公園連接。 投票站因應人口分佈而設有四個,分別位於大埔頭的大埔三育中學、九龍坑公立育賢學校、康樂園服務處會議室及位於富善邨服務鳳園谷一帶選民的孔教學院大成何郭佩珍中學。 九龍坑山又名雲山位於新界大埔以北,高440米,不少發射站建於山頂上。 山上景觀十分開揚,可遠眺大埔、吐露港及八仙嶺的景色。 大埔九龍坑 九龍坑山(英語:Cloudy Hill,意譯合雲山或雲山)是香港新界北部的一座山峰,位於大埔以北、粉嶺東南,海拔440米。

大埔九龍坑: 康樂園 (選區)

74D線投入服務初期更須私牌返回大埔中心報到,然後再抽調巴士到此站開出。 到帝欣苑右轉至大埔頭徑(於大埔墟南盛街乘21A到此亦可)。 大埔九龍坑2023 直走便見指示牌(衛奕信徑第八段),沿鋪設美觀的山徑而上。

大埔九龍坑

1899年英方在大埔舉行接管新界升旗儀式時,大埔居民激烈反抗。 大埔九龍坑2023 香港政府首先改善新界的陸路交通,連接大埔和九龍的大埔道(現分為大埔道及大埔公路)於1902年通車。 1910年九廣鐵路(今東鐵綫)通車,設有大埔站(後來的大埔滘站)和大埔墟站(即今日的香港鐵路博物館,鄰近太和站,位置與現時的大埔墟站不同)。

大埔九龍坑: 九龍坑老圍 位置地圖

大埔民主聯盟由姚躍生出選挑戰鄧銘泰,但由於鄧銘泰本身為大埔頭村長,有傳鄧銘泰及出選舊墟及太湖的新民黨劉文杰未能協調,結果提名期最後數天二人方報名參選,結果姚躍生以3,302票多於鄧的2,419票勝出[8][9][10],打破鄉事派壟斷本區席位的局面。 九龍坑(Kau Lung Hang)巴士站,位於新界北區九龍坑大窩西支路,通往和合石的橋頭路交界以北,乃一對設於南、北行綫的中途站。 全程上落雖不太大,唯前段登上九龍坑山的人工梯級較耗費體力。 在鶴藪水塘的林蔭小徑漫步細賞,鳥語花香,寧靜舒適。 沿水泥路而行,不久經過往沙螺洞的路口後繼續向前走,下行至涼亭處,左走可直到大埔公路。 繼續接上涼亭後方的林蔭小徑,山徑平緩易行,樹蔭處處,甚感舒適,途中看到左方的龍山的山巒和流水響水塘。

大埔九龍坑

觀塘碼頭開經:偉業街、敬業街、成業街、茶果嶺道、觀塘道、apm(創紀之城)巴士總站、觀塘道、彩虹交匯處、龍翔道、大老山隧道、大老山公路、吐露港公路、完善路、大埔太和路、南運路、汀角路、鳳園路、鳳園總站、鳳園路、汀角路及大美督路。 九龍坑開經:大窩西支路、林錦交匯處、大埔公路—大窩段、寶雅路、汀角路、南運路、大埔太和路、完善路、吐露港公路、大老山公路、大老山隧道、斧山道、迴旋處、斧山道天橋、彩虹道、彩虹通道、太子道東、觀塘道、開源道及觀塘碼頭通道。 觀塘碼頭開經:偉業街、敬業街、成業街、茶果嶺道、觀塘道、apm(創紀之城)巴士總站、觀塘道、彩虹交匯處、龍翔道、大老山隧道、大老山公路、吐露港公路、完善路、汀角路、大發街、大昌街、大埔工業邨巴士總站、大貴街、汀角路、露輝路及露屏路。 九龍巴士74X線是香港一條來往大埔中心及觀塘碼頭的巴士路線,途經大埔墟、廣福邨、大老山隧道、鑽石山站(回程)、新蒲崗(回程)、彩虹邨、九龍灣、牛頭角及觀塘市中心。 此站是三條繁忙時間路線(九巴74C、271P及273C)的起點,以及一條每天服務的九巴74D線之總站;該等路線車輛會在開出前停泊在和興路「和興村」站等候,待至接近編定時間再駛往此站載客。

大埔九龍坑: KAU LUNG HANG 九龍坑72號

2023年4月29日起,此線增設星期六及假日日間雙向服務,星期一至五亦增加早上往大埔方向及傍晚往將軍澳方向的班次[16][17][18]。 觀塘碼頭開經:偉業街、敬業街、成業街、茶果嶺道、觀塘道、apm(創紀之城)巴士總站、觀塘道、彩虹交匯處、龍翔道、大老山隧道、大老山公路、澤祥街、科學園路、創新路、吐露港公路、大埔公路—元洲仔段、廣福道、寶鄉街、寶鄉橋、大埔太和路、汀角路、寶雅路、大埔公路—大窩段、林錦交匯處及大窩西支路。 九龍坑開經:大窩西支路、林錦交匯處、大埔公路—大窩段、寶雅路、汀角路、大埔太和路、寶鄉橋、寶鄉街、廣福道、大埔公路—元洲仔段、吐露港公路、創新路、科學園路、大老山公路、大老山隧道、斧山道、迴旋處、斧山道天橋、彩虹道、彩虹通道、太子道東、觀塘道、開源道及觀塘碼頭通道。

74E線深受船灣居民歡迎,巴士往往駛進鳳園谷時經已滿座甚至頂閘,嵐山居民經常難以登車,而且早上班次偶有脫班,以及黃昏班次過少為人詬病。 之前因為創紀之城五期巴士總站容積所限(只有兩條雙線坑道),加上客量相當龐大,因此只許使用載客量較高的12米雙層巴士行走,2020年10月,本線獲批准使用12.8米巴士行走。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大埔九龍坑2023 大埔九龍坑2023 未來將會陸續推出餘下未完成之流動版CSS及網頁翻新之更新。

大埔九龍坑: KAU LUNG HANG 九龍坑100A號

此路線方便從香港科學園下班前往東九龍的上班族,亦補充了自從70X線停辦後,大窩西支路沿線居民全日前往東九龍的空缺。 惟此路線班次非常疏落,又需繞經白石角,儘管北行不須繞經鑽石山,南行於大埔區亦設有相當於74X線全程收費的分段收費,但北行仍收取較高車資,故乘客大多不會刻意等候,非繁忙時段客量較低。 1898年清政府根據《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把新界地區租借給英國99年。

  • 作為74X分支路線,74D需繞經香港科學園,而且大多數班次都是一小時才一班,因此大部分乘客均不會刻意等候,多數情況下乘客只會見到有車才上,而且此線全程收費和由大老山隧道及廣福邨起的分段收費均高於主線,故較少往新界方向之乘客轉投,但在繁忙時間因「頂閘」而不能登上主線的乘客會轉投,從而起了「執雞」的作用。
  • 到帝欣苑右轉至大埔頭徑(於大埔墟南盛街乘21A到此亦可)。
  • 上行一段至較平緩的山脊,及後有幾個休息亭,包括歷史悠久的儍人樂園休憩處。
  • 另外前往鳳園的路上,發現可愛的燕鳳蝶,可惜未能拍攝下來。

大埔亦成為區內水上交通樞紐,有客船來往多個地點,甚至遠至潮州及汕頭。 根據大埔舊墟(又名大埔墟、大步墟、大步頭墟)的歷史,該墟市在清代初期建墟,故不可能是因為該墟市而令該地域命名為大埔(大步),因為「大步」比該墟市起源更早。 但大埔舊墟連同後起的大埔新墟(即現今大埔墟富善街,古稱太和市)兩個地方被納入大埔新市鎮的建立之中,大埔墟並成為市鎮中心之一,故此亦可說現今的地名大埔,以大埔墟而命名。 最終選管會考慮後,只將大埔頭水圍、大埔花園及帝欣苑劃入寶雅選區,而大埔頭、太湖山莊及華樂豪庭則劃入舊墟及太湖選區。

大埔九龍坑: 九龍坑山

此外,乘客亦可透過多元化電子支付系統(e度嘟)繳付車資[註 1],乘客使用此付款方式不能享有與非九巴/龍運路線之轉乘優惠,亦不能享有「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及「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乘車優惠計劃」[21]。 每兩名繳付成人車費的乘客,可攜同一名12歲以下小童或65歲或以上長者免費乘車;而攜同合資格殘疾人士登車的乘客,以現金繳付車資,亦可享半價優惠[22]。 大埔中心開經:安慈路、安祥路、寶鄉橋、寶鄉街(粤语:寶鄉街)、廣福道、大埔公路—元洲仔段、吐露港公路、大老山公路、大老山隧道、斧山道、迴旋處、斧山道天橋、彩虹道、太子道東、觀塘道、開源道及觀塘碼頭通道。

運輸署在2022年12月下旬的早上及傍晚時段在藍田交匯處及偉樂街進行實地調查,指出96線最繁忙一小時載客率為65%[24]。 九巴指出此線上座率較其他途經將藍公路的路線的為高,因此向運輸署申請加強此線服務,包括延長服務時間甚至提升為全日服務,並因應部份乘客訴求,加開不經科學園直達大埔的特別班次,但一切詳情有待運輸署決定[25]。 大埔九龍坑 大埔九龍坑2023 最終此線於2023年4月29日起加強服務,增加星期一至五之班次和提供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之服務[17]。

另一方面,大埔亦發展成為新界地區的行政中心,政務司官邸及北區理民府分別於1905年及1907年落成。 太和開經:寶雅路、汀角路、大埔太和路、寶鄉橋、寶鄉街、廣福道、運頭街、南運路、大埔公路─元洲仔段、吐露港公路、大老山公路、大老山隧道、太子道東、觀塘道、偉業街、啟祥道、宏照道、常悅道、宏光道、啟福道、常怡道、宏照道、海濱道、順業街、偉業街及觀塘碼頭通道。 香港教育大學開經:露屏路、露輝路、汀角路、大貴街、大昌街、大發街、汀角路、完善路、吐露港公路、大老山公路、大老山隧道、斧山道、迴旋處、斧山道天橋、彩虹道、彩虹邨通道、太子道東、觀塘道、開源道及觀塘碼頭通道。

由於公共房屋政策作出重大修訂,大埔發展區的目標人口總數為22萬。 到了1990年代中期,三百多公頃的土地已經由填海闢拓而成。 這些土地會用作發展一個基本上自給自足的社區,具備完善的工商業和社區設施,為約30萬人服務。

大美督開經:大美督路、汀角路、鳳園路、鳳園總站、鳳園路、汀角路、完善路、吐露港公路、大老山公路、大老山隧道、斧山道、迴旋處、斧山道天橋、彩虹道、彩虹邨通道、太子道東、觀塘道、開源道及觀塘碼頭通道。 有關優惠可與巴士本身的八達通轉乘優惠共用,系統會先計算本身的轉乘折扣優惠,再計算回程半價優惠。 大埔九龍坑2023 經過大埔區議會「跟進大埔區公共巴士服務工作小組」於2014年6月27日的會議討論後,當局於同年八月提交經修改的新路線方案,往九龍坑方向改由龍翔道直往大老山隧道,不經新蒲崗及鑽石山。 因應白石角人口增長與香港科學園持續發展,當局建議開辦每天全日服務路線74D,來往九龍坑及觀塘碼頭,途經白石角,以及繞經新蒲崗及鑽石山,以彌補當年70X線停辦後,來往大窩西支路及九龍東巴士服務的不足。 作為74X線之特別班次,74D線每天早上繁忙時間過後提供服務,以大窩西支路和白石角往返東九龍的乘客為主要服務對象,補充主路線服務範圍之不足。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