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古洞心形水塘7大好處2023!(小編貼心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港版大峡谷 - 菠萝山(良田坳峡谷)菠萝山,又被人称为「港版大峡谷」,皆因渠影相睇落真系同大峡谷有少少相似。 钟意睇独特地质嘅你一定唔可以错过,去到即时感受到大自然嘅力量。 一开始会有一段斜路,之后山路亦多碎石,记得着返对行山鞋去就比较安全。 风化嘅岩石较为崎岖,新手入门嘅话就要小心啲啦~影完相之后,日落时分仲可以去埋「港版天空之镜」下白泥睇夕阳,玩足全日! *良田坳至下白泥有青山练靶场嘅军事禁地,通常会喺平日练习射击,最好周末先去。 起初,古洞村的大部分村民為原居民耕田,以務農為生,住的是簡陋的木屋,所以古洞一帶建有不少寮屋。

轉彎後難度下降,深圳、新田、米埔陸續於右面亮相。 路旁有幾個英軍地道或軍事建築,但長滿雜草難以入內細看。 近頂有不少岩石露出泥土面,可見部份含有石英,更有貝殼藏在石內。 秋冬時,麒麟山山頂一帶更有芒草點綴,愛芒草之人留意。 古洞心形水塘 古洞水塘資料不多,根據香港電台《悠遊香港》介紹,古洞曾是灌溉水塘,現為改為救火用途。 古洞水塘被山丘包圍,山丘上有不少規模很大的山墳。

古洞心形水塘: 古洞心形水塘(行山路線|打卡位|交通)

想去看心形湖 ,不用去日本北海道了,行去古洞水塘都一樣可以在「港版心形湖」前打卡影靚相。 古洞水塘一程路只需60分鐘,輕鬆行山呼吸下新鮮空氣,即使你是行山新手都一樣沒有問題,輕鬆行山又不會覺辛苦。 古洞心形水塘 離開水壩沿水塘邊的小路步行,接上泥沙地,開始慢慢上山,行約50米左右,來到一處平坦的石坡,可在開揚的位置俯瞰整個古洞水塘呈大心形的景色。 要看「心形湖」不用去到日本北海道,在上水都可以見到心形湖美景! 位於上水古洞村以南的古洞水塘本來是灌溉用的水塘,但現時用作救火用途。 古洞水塘因為在附近的古洞配水庫山崗高處俯瞰,形狀酷似心形,因而得名「港版心形湖」。

香港有不少以「洞」為名的地方,例如沙螺洞、萊洞和上水古洞。 今天的古洞村不是原居民村,大部分村民在1949年前後,從內地逃難而來,因親戚朋友的關係,定居古洞村。 行山打卡是常識吧,由玉桂山的連島沙洲和海景、到西高山的無敵日落、太墩的西貢千島湖,以下十條行山路線必定滿足到一心打卡的你。 視野隨高度開闊,初段為蛇嶺、鐵坑山、落馬洲一帶。 不要以為麒麟山山頂看心形湖最好,第一個山丘後一帶才是,留意左面就不會錯過。 參觀完古洞水塘後,有餘力登麒麟山折回到車閘分叉路,沿右邊上斜。

古洞心形水塘: 分享本頁

拍照後下山走回堤壩,先左轉入山徑沿水塘旁前進,可到達堤壩對岸欣賞水塘景色,中途也有一兩個位置可以暫停拍拍照。 「心形水塘」古洞水塘是近年的行山郊遊熱點,在攀登麒麟山的途中,就可以上到觀賞「心形水塘」的最佳位置。 這條路線以古洞街市為起點,先近觀古洞水塘,暢遊水壩,跟住再經配水庫旁的山徑,登上222米高的麒麟山,遠眺新界西北邊境景致,最後落到麒麟山坳,搭小巴離開。 這條路線雖然不長,但多打卡位,而且落麒麟山的路陡峭,要慢慢落,建議預算3小時。 古洞水塘近年因香港版心形湖(又稱心形水塘)之名,成為行山打卡熱點。 要欣賞心形湖需登麒麟山,惟最佳觀賞位置不是山頂。

  • 沿著古洞水塘邊走,你不會察覺它是「心形」,見到分叉口沿梯級上斜坡,在高處的位置才可以影到「港版心形水塘」全貌。
  • 想去看心形湖 ,不用去日本北海道了,行去古洞水塘都一樣可以在「港版心形湖」前打卡影靚相。
  • 青山公路古洞段旁的「古洞蔬菜合作社」曾經是新界的大型菜站,附近一帶的農民每天晨早便將剛收割的新鮮蔬菜運到這裡,集中後再由大貨車運送出市區。

因不知山火是何時發生,怕那片山頭會很熱,再者,失去樹蔭和依靠,亦擔心上山會有困難。 古洞心形水塘 麒麟山只是高海拔222米,之後的牛潭山和羅天頂分別是337米及585米,遠比麒麟山高,而且山與山之間的坡幅都超過180米。 古洞心形水塘 與該等網站並無任何關係,因使用或誤用該等網站導致的損失,我們概不負責。 注意:留言或回應只用作個人旅遊經驗分享、對這網站的意見或相關的旅遊查詢。 與此無關、不法、不雅的留言或廣告宣傳將被刪去,恕不另行通知。 上山的路全是原始山徑,路面間中有大石,亦有碎石沙泥,建議穿行山鞋。

古洞心形水塘: let's go hiking | 香港行山誌

沿環湖小徑回頭,再走經水壩,接回馬路,行到那個「Y」形路口,轉上有鐵閘的斜路。 古洞心形水塘 走進街市對面的古洞南路,正式起步,小心出入車輛。 沿馬路行5分鐘,右邊會有座古洞(水塘坑)公廁,這是上山前最後一個廁所。 離開廁所行多2分鐘,行到一個「Y」形分岔口,右邊的斜路有道閘,那是通往配水庫,一會兒才經那條路上山,現在我們先行左邊的平路,跟古洞水塘近距離接觸。 約朋友行古洞水塘及麒麟山,可以在上水港鐵站集合,之後經A1出口行人天橋橫過彩園路,之後落樓級,在巴士站等九巴76K。 古洞街市內有士多及洗手間,行山人士可以到街市買糧水,作最後補給。

古洞心形水塘: 麒麟山 牛潭山 雞公嶺 過背徑

其中有逾70年歷史,位於馬草壟的志記鎅木廠在1983年由港島搬到古洞,被稱為香港碩果僅存的工業之一,同時為全港最後一間鎅木廠。 到2022年6月30日,鎅木廠社交專頁表示搬遷死線已經屆滿,並指目前有大量木材在廠房內,擔心要送往堆填區棄置,希望能夠延遲清場,事件亦引起公眾關注。 牛潭山被稱為大羅天或許是附近道教廟宇「龍潭觀音古廟」過去曾在牛潭山山頂起壇作法亦說不定。 有如「肥佬麥」、「綠蛋島」之類沒官方定名的地名,都是約定俗成,大家叫慣就是,不過小弟還是想傳承記述過去前輩對此山的名稱。 鳳凰徑1段至鳳凰徑12段共70公里,細味風景模式可四日三夜可全走,難度可算是先苦後甜。

古洞心形水塘: [打卡一日遊路線] 古洞心形水塘 麒麟山 介紹古洞一日遊景點 美景餐廳 大水管拍照景點 一日好去處

若嫌水塘行程過短不夠,可在大壩南端直接上山,小山只高80多米,路徑是急斜草坡,不易行,評為「初⭐⭐⭐」,但就可從另一角度欣賞水塘,下山轉彎穿過樹林後,最終接回水塘塘畔。 古洞心形水塘 可惜電話已經沒有電,而充電器也突然壞了,只好用眼睛把水塘的面貌記在腦海裡。 水壩上有些家庭在垂釣,十分悠閒,我就循著車路慢慢地離開了。 我坐著遙望深圳一帶的魚塘和繁榮建築,享受這一個人獨攬山頭的樂趣。 那就好像回到一個人去旅行的時光,重新認識一個熟悉又陌生的地方。

古洞心形水塘: 麒麟山

登頂的小徑似乎很陡加上我們時間較緊,我們只登上一小半段回頭俯瞰古洞水塘後便折返水塘邊的步道了。 要欣賞「港版心形湖」便得從高處眺望,除了航拍外也就只得登高俯瞰,登上位處古洞水塘旁邊的麒麟山成為不二之選。 理論上,行山人士可以在這裏等605專線小巴回上水,但尚有餘力的話可以轉左,沿馬路行向麒麟村的方向。 不久,行至馬路分岔口,那裏有個涼亭,如果想坐低休息的朋友,可以在此等車。

古洞心形水塘: 分享此文:

丹山河是由平山仔、沙螺洞、九龍坑等多條山溪,流進八仙嶺郊野公園內,再在鶴藪水塘匯合。 古洞心形水塘 在路線沿途會看到寫意的流水淙淙,看起來跟日本屋久島的小溪有幾分相似。 古洞心形水塘2023 登上麒麟山頂的最後50米,幾乎是在山脊上走,兩旁是懸崖,風吹得我有點站不穩,幸好有行山杖固定位置,才能繼續爬上去。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