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優先處理寬敞戶60歲2023詳細資料!(震驚真相).

Article hero image

由於一些公屋住戶家庭成員遷出或離世後,餘下家庭成員享有的居住面積或會超逾既定標準,根據現行租約規定,這些寬敞戶須遷往房委會認為面積合適的公屋單位。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廣盛)房委會去年年中全面放寬公屋寬敞戶計算標準,並於去年10月起生效。 房委會表示,扣減26,300個已剔除於寬敞戶名單中有殘障或年滿70歲或以上家庭成員的住戶後,須要處理的寬敞戶個案約有28,200個, 當中「優先處理寬敞戶」個案約佔7,600宗,未來3年將會集中處理。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今日(8日)決定將一項涉及公屋長者寬敞戶的計劃恒常化,讓所有家庭成員均年屆70歲或以上的公屋寬敞戶調遷至面積合適的單位後可享全免租金,並同時將計劃優化,以及擴大涵蓋範圍至更多年屆70歲或以上的住戶。 至於「非優先處理寬敞戶」的家庭,房署並無調遷的期限,但租戶可因應其需要而選擇不按調遷次序,由房署安排其調遷前合面積標準的公屋單位,並可獲發放住戶搬遷津貼。

優先處理寬敞戶60歲

在昨日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會議上,議員關注寬敞戶政策對60歲至69歲長者的影響。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梁志祥表示,不少年長住戶在現有單位住了20年至30年,但因子女結婚後搬出或老伴過身,現在卻列為「寬敞戶」,可能會影響他們的生活習慣,自理方面亦會出現困難,促請署方多作酌情考慮。 現時計劃下每年300個單位的配額及發放住戶搬遷津貼的安排將維持不變。 目前大約有2萬個70歲或以上的全長者寬敞戶、390個居住在一型設計長者住屋的住戶,以及140個居於「改建一人單位」的住戶符合資格參加該計劃。 發言人指,小組委員會今日通過,將計劃涵蓋範圍擴展至居住在一型設計長者住屋及無獨立設備的「改建一人單位」而年屆70歲或以上的全長者家庭,即使他們並非正式的寬敞戶。

優先處理寬敞戶60歲: 寬敞戶 60歲

在一加一減後,雖然寬敞戶的數目會由原先五萬多宗減至二萬八千二百宗,但優先處理的寬敞戶,將由一千七百多宗急增至七千五百多宗,增幅逾三倍,當中六成四屬一人家庭,二人家庭則佔三成二。 當局同時建議削減寬敞戶調遷編配的機會,由最多四次減至三次,若無充分理由拒調遷更會被終止租約,預計新措施於今年十月起實施。 註一:包括(i)有60至69歲年長成員的寬敞戶(不論其居住面積為何),以及(ii)其他未達到「優先處理寬敞戶」界限的寬敞戶。 (五)一如上述,房委會在制定及檢討寬敞戶政策時,一直持開放態度,廣泛收集各界意見及與各持份者交流意見,並在小組委員會會議上詳細討論,以務實的態度作全面考慮。 優先處理寬敞戶60歲2023 有關修訂措施會於實施三年後再行檢討,屆時,我們會就修訂措施的成效、住戶的訴求、各持份者的意見,以及公屋的供求情況等範疇作出全面檢討,再決定寬敞戶政策的未來路向。

根據房委會數據,計劃已批准約270宗申請個案,當中房屋署共向約90戶發出「配房通知書」,有13宗個案已調遷至面積合適單位,並享有全免租金,約60戶拒絕接受所編配單位,其餘個案正等候編配。 房委會名義上會要求「寬敞戶」調遷到面積較小的單位,以善用現有公屋資源,讓家庭成員增多的「擠迫戶」加快調遷,以及讓公屋輪候冊上的大家庭加快「上樓」。 但根據運房局回覆筆者在立法會提出的質詢,有關調遷政策明顯成效不彰,甚至可說是形同虛設。 街工立法會議員梁耀忠亦指,寬敞戶政策令這班長者面對不穩定情況,不知何時需要搬遷,應否添置新傢具和作維修等。 他提出動議,促請房署將60歲至69歲住戶剔出寬敞戶名單,獲會上議員一致通過。

優先處理寬敞戶60歲: 【施政報告】現金津貼輪候公屋基層家庭 資助額為綜援金額一半

面對公屋資源緊絀,房委會去年檢討寬敞戶政策,收緊「優先處理寬敞戶」標準,殘障或年滿70歲或以上家庭成員的住戶會從寬敞戶名單中剔除,但有60歲至69歲住戶的則仍列於調遷名單中的最後位置。 審計署曾於二○○六/○七年度就寬敞戶問題進行研究,並建議以分階段方式處理寬敞戶,以及對拒絕調遷的寬敞戶採取行動。 在考慮審計署的建議及公屋單位的供求情況後,房委會於二○○七年通過多項措施,按序處理寬敞戶個案,首先處理居住密度超過每人35平方米,而沒有長者或殘疾家庭成員的「最嚴重寬敞戶」(現稱「優先處理寬敞戶」)個案。 之後,房委會於二○一○年檢討有關政策,通過繼續逐步按序處理寬敞戶個案,以及將「最嚴重寬敞戶」(現稱「優先處理寬敞戶」)的定義由居住密度超過每人35平方米下調至34平方米。

  • 有人指調遷問題不大「我媽由二百呎搬去百幾呎,其實一個人都夠用,不過放得雪櫃放唔到洗衣機。搞到要攞衫去我屋企洗,只係老人家好少衫洗,黎洗衫順便食個飯傾下計咁,屋細唔緊要,最緊要心情,間中搵下朋友吹水打牌,幾開心」。
  • 然而,房委會歡迎上述有長者或殘疾成員的寬敞戶按其需要自願申請調遷往面積合適的單位。
  • 寬敞戶標準為一人居住面積逾二百六十九平方呎、二人逾三百七十七平方呎、三人逾四百七十四平方呎。
  •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郭偉強則指出,房委會有方程式計算租金調整幅度,房協卻未有相關機制,居民不知未來加租幅度,擔心下次出現雙位數字加幅。

而且根據定義,該等「全長者」住戶早已被剔出「寬敞戶」名單。 上述情況導致「寬敞戶」數目近年急速上升,由2017年的約6.3萬戶,累積增至今年3月份的7.9萬戶,平均每年增加逾3,900戶。 優先處理寬敞戶60歲2023 對於「優先處理寬敝戶」,房委會過去5年平均每年可處理約2,200宗個案,但同期又每年增加約2,100戶,當中已扣除因年齡遞增而自動剔出名單的住戶。

優先處理寬敞戶60歲: 檢討寬敞戶政策 加快公屋調遷

在這計劃下,合資格的申請人可獲減免一半或四分之一租金,為期兩年。 當租援受助人的家庭收入有所改善,或家庭人數有變動時,須主動通知房委會,以作資格覆核。 香港房屋委員會昨宣布,在今年1月至6月期間,公屋租戶如有短暫經濟困難未能及時繳交租金,可向房委會申請暫緩發出遷出通知書。

  • 房署明文規定會優先處理超級寬敞戶,可以參考以下超級寬敞戶定義.但家庭成員唔過70歲仍有機會調遷,最終解釋當然仍以房署為準.
  • 由於公屋資源十分珍貴,並涉及巨額公帑補貼,房委會決定實施修訂措施,確保公屋資源能更公平及合理地分配,以切合社會大眾的期望。
  • 房委會根據已訂的標準,按住戶的人數分配單位予他們入住,隨着住戶家庭成員遷離,令原本留下來的住戶居住面積相對寬敞起來,這就是寬敞戶的意思。
  • 這結果符合優先處理寛敞戶做法, 原本優先處理寛敞戶也不是立即搬的, 處理好所有手續加上派樓至少有1年時間。
  • 不過,一些租戶在承租單位後,會因家庭成員遷出、離世、結婚、移民等原因,使餘下的租戶家庭成員享有的平均居住面積遠超原定的標準,成為「寬敞戶」。
  • 李家超作為特首,必需要弄清楚他的團隊如何分工,局長做什麼,署長做什麼,而不應該縱容把本來由房屋署起樓的工作,交由房屋局去做的奇怪不合理現象。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通過大幅收緊優先處理寬敞戶標準,一人家庭以往34平方米以上單位便被視為嚴重寬敞戶,會被要求調遷到細單位,現時收緊至30平方米。 根據房委會提交到立法會的文件顯示,寬敞戶數目在過去5年上升了約54%,即每年平均約有10%的增幅。 即使對於理應盡快調遷的「優先處理寬敝戶」,房委會也給予對方三次「揀樓」機會,還會提供搬遷津貼、三個月免租期,以及盡量安排他們搬往新落成單位等多項優惠措施。 優先處理寬敞戶60歲2023 然而,不少「優先處理寬敝戶」還是會以種種理由拖延或拒絕調遷,例如指建議調遷的屋邨交通不便、希望留在自己熟悉的社區、以至要求遷往指明的屋邨、指明大小的單位等等。 房委會聲稱有權向沒有充分理由而拒絕調遷的「優先處理寬敝戶」終止租約,但實際上卻似乎從未執行過。

優先處理寬敞戶60歲: 優先處理寬敞戶7600宗

有網民就認為事主家中長者被遷出的機會十分低,更有人建議「間新屋寫你老婆名咪得囉,公屋唔洗除你名啦,遲下又可以用綠表抽居屋」。 優先處理寬敞戶60歲2023 「連登討論區」網民指,本身兩人正在300多呎的公屋單位,但上網看到一人單位只有160呎,網民準備轉名到另外一間住宅,公屋就會剩下一個65歲獨居老人的名字。 我都唔知點解,佢咁快就好似迫你一定要搬咁…莫非呢個酌情權係假ge? 中國湖北鄂州郊區兩幢26層高的大樓,竟然是一個大型養豬場! 除了在內地引起關注之餘,更有外媒形容為「以生產iPhone的方式養豬」,震驚中外。

根據當局資料,房委會公屋寬敞戶數目於過去5年有上升趨勢,由2017年3月的約6.3萬戶增至今年3月約有7.9萬戶,而於推行免租計劃後,於數目亦由去年3月的約7.5萬戶升至今年3月的7.9萬戶。 註:「非優先處理寬敞戶」包括居住面積不超逾「優先處理寬敞戶」界限的寬敞戶及有60歲或以上但未滿70歲年長成員的寬敞戶。 香港的住屋需求殷切,有女網民指一家5口住公屋3房單位多年,近年姊姊和妹妹陸續結婚及置業,現時只餘下她及母親保留戶籍。 帖文提及,「最近我都睇中一個單位想置業,但萬一我買咗私樓,又要除名嘅話,擔心媽咪要搬到1至2人公屋單位(怕太細媽咪住得辛苦),但我又想上車,唔知點算好」,求教網民如何處理。 至於租金調查機制,他指過往曾探討訂立方程式,但居民未有共識。 他亦同意在財務情況許可下研究租金援助措施,不希望與其他援助重疊,同時避免出現濫用情況。

優先處理寬敞戶60歲: 政府擬補貼輪候公屋3年市民 單人可獲1250元二人獲2200元

她無奈地說,「我心好亂」、「其實都唔知道點解可以咁,刺激」、「定係去樓上夾時間用廁所」。 該名居民於昨日(11日)下午2時在fb群組「大埔 優先處理寬敞戶60歲 TAI PO」發文貼出照片,只見接駁在廁所天花板的U型隔氣彎管位置嚴重漏水,如同水舞間般,幸好滲漏的水較清澈,而非糞水,但已十分影響日常生活。 長者住屋於1990年代推出,屬院舍式公屋住所,並為長者提供24小時福利工作員服務,一型設計是最早期的類型。

優先處理寬敞戶60歲

它們的造價成本和中轉屋非常接近,若果它們的成本是中轉屋的一半,需要特事特辦,不用招標,直接去做,節省金錢,那我覺得讓房屋局直接去處理,是值得一試的。 但是房屋局現在是用傳統的官僚模式處理這個簡約公屋的問題,根本上就是畫蛇添足。 房屋署2019年推出試驗計劃,以鼓勵在寬敞戶政策下獲豁免的70歲或以上全長者寬敞戶,把面積較大的公屋單位交還房委會。

優先處理寬敞戶60歲: 母女住5人公屋單位 網民批濫用 (晴報) 1

香港長者權益協會總幹事李立航指,類似上述個案不罕見,部分子女即使收入增加,有能力買私樓也未必遷出公屋。 「一來要照顧老人家,二來自己置業後開支大,令他們寧願留在公屋。」他建議發帖文的女網民先與母親表達置業意願,商量是否有過渡期安置母親,再決定是否剔除戶籍。 優先處理寬敞戶60歲 此外,房委會一直透過租金援助計劃協助有短暫經濟困難的公屋租戶。

若果大家真的同情劏房戶,就不應該只有三萬個單位,而應該是從生態處理這個問題。 優先處理寬敞戶60歲2023 處理劏房問題有很多方法,例如先鼓勵私人發展在工廠區重建,提供五年中轉屋機會,五年後遷出便可以回復到本來面貌。 現在大家去舊區看看,一幢30多層的樓宇,一年內便可以興建好。 政府今次推出的簡約公屋是用組裝合成建築法的模式,造價之昂貴真的有點令人咋舌。 獲核實編配公屋資格的受影響住戶,如有意購買居屋╱綠置居單位以代替編配公屋,可在石籬中轉房屋的目標清空日期前,在即將推出的房委會居屋╱綠置居銷售計劃或香港房屋協會的資助出售房屋項目中,享有綠表及優先選樓資格。

優先處理寬敞戶60歲: 工務小組通過新界西公屋工地平整撥款 議員憂西鐵「逼爆」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小組委員會)於本年六月的會議上,就寬敞戶政策進行全面檢討,當中對於關注團體及居民所提出的意見作了廣泛討論及考慮。 由於公屋資源十分珍貴,並涉及巨額公帑補貼,房委會決定實施修訂措施,確保公屋資源能更公平及合理地分配,以切合社會大眾的期望。 在資源許可下,房署申請分組每年會推出一次遍及全港屋邨的「公屋租戶紓緩擠迫調遷計劃」及「改善居住空間調遷計劃」,以自選單位形式編配單位予合資格的公屋租戶申請者,但新界區住戶只能揀選新界區或東涌的單位,擴展市區或離島住戶不能揀選市區的單位。 符合資格並擁有連續十年或以上公屋居住期的申請者,在揀選單位時將不受區域限制,可選擇遷往任何地區。 受逐步收回「改建一人單位」影響的住戶,可透過邨內/邨外調遷計劃編配獨立單位。

優先處理寬敞戶60歲

房委會於 2007 年 5 月通過處理寬敞戶的中期措施,成為寬敞戶。 本報就寬敞戶政策向房屋署查詢,署方回覆指過去3年,「優先處理寬敞戶」調遷至合適面積的單位,每年平均約有1,000宗;另外,每年平均收到約3,000多宗濫用公屋的舉報,最常見是丟空單位。 房委會在2019年推出「長者寬敞戶全免租金試驗計劃」,以終身免租來吸引「全長者」住戶調遷到較細單位,但實施一年多只有72宗成功調遷,相對於現有近8萬個「寬敞戶」及每年近4千戶的增長速度,明顯是杯水車薪。

優先處理寬敞戶60歲: 優先處理「超級寬敞戶」調遷

首先,房委會對「寬敞戶」的定義及調遷安排,本身已相當寬鬆。 以2人住戶計算,如居住的單位室內樓面面積超過35平方米(376平方呎),即超標約1.3倍,才會被視作「寬敞戶」。 但列作「寬敞戶」不等於就要調遷,因房委會現時只會優先處理「優先處理寬敝戶」。 同樣以2人住戶計算,「優先處理寬敝戶」的定義為單位室內樓面面樓超過42平方米(452平方呎),即超標達1.8倍才需要調遷。 有殘疾成員或年屆70歲或以上年長成員的住戶,可從寬敞戶名單中剔除。

優先處理寬敞戶60歲: 家庭入息超5倍或總資產超入息100倍須遷出

由於現時大部分居住密度為每人34平方米的「優先處理寬敞戶」個案已經獲得處理,為使按序處理寬敞戶的措施得以延續,房委會必須進一步修訂「優先處理寬敞戶」界限,例如一人家庭的界限下調為超逾30平方米(詳見上文)。 今次的修訂措施其實只為上次修訂「最嚴重寬敞戶」(現稱「優先處理寬敞戶」)界限的延續。 不過,王坤稱目前有年長寬敞戶向他投訴,自己不是在「優先處理寬敞戶」的名單中,於三年內毋須調遷,但就已經收到房委會的通知信,提及該戶主屬寬敞戶,須遷至較小單位;年長寬敞戶指信件如「定時炸彈」,直斥房委會提早出信令住戶徒增困擾。

優先處理寬敞戶60歲: 房委會公屋寬敞戶增至近8萬戶 長者住戶免租調遷計劃僅72戶參與

為鼓勵寬敞戶遷較細單位,房委會去年底通過,提供最多三個月免租期鼓勵提早調遷,凡有殘障或七十歲或以上成員的家庭,則從寬敞戶名單中剔除,即毋須調遷。 其實,去年10月起生效的寬敞戶計算標準修訂中已指出,有殘障或年屆70歲或以上家庭成員的租戶,會從寬敞戶名單中剔除;而有60至69歲長者成員的寬敞戶,則會被安排在寬敞戶調遷名單最後的位置,即於三年內毋須調遷,直至有關政策於實施三年後再行檢討。 調遷安排方面,所有房委會公屋寬敞戶一般可獲最多三次房屋編配,並獲發放住戶搬遷津貼,和在資源許可情況下提供調遷至新落成屋邨單位的機會。 房委會會以分階段方式處理公屋寬敞戶個案,首先處理「優先處理寬敞戶」,即居於室內樓面面積超逾既定界限的單位而沒有殘疾成員或年屆60歲或以上年長成員的寛敞戶。

優先處理寬敞戶60歲: 打工仔10年無畀家用 網民斥過分 (晴報) 4

她表示,其實喉管已是第二次出現問題,上次只是滴水,去年亦已更換過喉管1次,沒料到最近突然變淋水。 她指出,曾兩度向房屋署反映問題,署方卻只3度派員入屋拍下情況,未有即時處理,而家中長者又不肯讓她找坊間的維修師傅上門。 政府官員和問責局長要記得︰政策就是和「法」有關,中央以法治國,香港也需要一樣,例如修訂「劏房租管」。 惡劣的劏房情況需要透過「法」去改善生態環境,淘汰一些劣質劏房,讓租客能夠獲得一個舒適發展的合理生活環境,這才是政策局要做的首要任務。 簡約公屋的三萬個單位如何能夠解決十萬戶、約22萬人的劏房問題 ?

加密貨幣亦應聲走弱,比特幣昨曾跌至每枚21,896美元,觸及3星期低位。 紐約3月期油收市報每桶79.72美元,升1.66美元,升幅2.1%。 布蘭特4月期油收市報每桶86.39美元,升1.89美元,升幅2.2%。 俄羅斯副總理諾瓦克表示,下月每日石油產量減少50萬桶,相當於總產量5%左右。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