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居屋自由市場7大好處2023!(震驚真相).

Article hero image
居屋自由市場

從屋苑層面分析,上半年十大活躍成交屋苑中,共有8個屋苑買賣登記量報跌,跌幅介乎3%至55%不等,其中天水圍天盛苑跌幅最大,屋苑期內錄得39宗買賣登記,成交總值約1.87億元,較去年下半年同樣大減55%。 而今年上半年登記最活躍屋苑為九龍灣麗晶花園,共錄63宗成交,總值涉及3.49億元,量值按半年分別下跌13%及16%。 所謂補地價,是源於政府希望透過「居者有其屋計劃」,幫助未能於私人市場置業的市民購買自住居所,因此願意以較低價格出售,可視為政府對市民置業的資助。 新一批「白居二」合共4,500個買家名額陸續湧入市場,持有「購買資格證明書」的買家,可在全港各區選擇未補地價的居屋上車。 原來本港有一批早期居屋無需補地價,便能在市場自由出售,與私樓基本上無異。 申請表連同繳付申請費的劃線支票或銀行本票,於辦公時間內送交九龍橫頭磡南道3號香港房屋委員會客務中心第二層平台申請分組「長者租金津貼計劃」專責小組。

房委會會發信予白表中籤者,要求他們於 7 居屋自由市場2023 日內遞交「入息及資產申報表」,並提供近半年的稅單、糧單、銀行簿、銀行月結單、股息信等入息及資產證明文件。 消息指,上述頂層單位實用面積約484方呎,兩房間隔望內園景,以463.8萬元未補價售出。 綠置居2021年5月21日起派發申請表,5月28日起接受申請,為抽不中心水居屋的綠表買家,提供多一個上車選擇。 今次綠置居2021首個項目,更是位於鑽石山、坐落居屋2020啟翔苑旁邊的啟鑽苑! 項目提供2,112伙介乎 平方呎的單位,入場費HK$118萬,雖然單位較細,但勝在位於鑽石山黃金地段,交通方便,為綠表上車客及小家庭提供一個好選擇。

居屋自由市場: 人士屬綠表資格

一如『白居二2022』,『白居二2023』將與『居屋2023』一併推出。 兩項計劃會分別進行攪珠,以決定『居屋2023』的選樓優先次序和『白居二2023』的配額分配。 不過銀行為未補地價居屋承造按揭時,多數只會批出較穩定的P按,建議買方考慮加息等因素,預留充足資金周轉。 因此買賣雙方必須按要求,簽署不同機構(即房委或房協)的臨時買賣合約,在簽署臨約後亦要向有關部門申請「提名信」,絕不能混淆。 當初市值及當時購入價均記載於首次轉讓契據或最近由房委會 / 房協重售單位的轉讓契據(只適用於重售單位)。 一般住宅,通常是好幾棟聚在一起,有物業管理,基本上沒有會所, 如沙田第一城, 大圍金禧花園, 紅磡黃埔花園等。

居屋自由市場

據了解,原業主於2020年4月以826萬元購入,當時創下東九龍第二市場新高,但紀錄僅約一年即被打破,現開價845萬元放盤。 香港文匯報訊(實習記者 居屋自由市場2023 鄺錦蓉)房委會建議收緊新一期居屋的轉售限制,首兩年只能以原價售予「白居二」買家,5年後才可以選擇補地價後在自由市場出售。 居屋自由市場2023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招國偉(圖,香港文匯報記者劉國權 攝)昨日指出,5年轉售限制並不足夠,建議轉售限制改為「終身制」,把居屋與自由市場完全隔絕。 居屋自由市場2023 第二輪推出時,市場反應則較理性,二手居屋價漲的情況大致與市場向上的步伐一致。 2013年的首輪「白居二」配額為5,000個,當年共收得申請66,000份,超額申請12.2倍;2015年再推第二輪,配額減半至2,500個,共收得申請43,900份,即超額申請近16.6倍。

居屋自由市場: 上半年二手居屋買賣登記大跌37%

有關特殊情況包括但不限於破產、因家庭收入大幅下降而導致難以償還按揭貸款等。 居屋自由市場2023 按揭成數已補地價的居屋的按揭成數與私樓無異,1,000萬以下單位最高按揭成數為六成(上限500萬),1,000萬以上單位的最高按揭成數為五成。 所以近日高成交例如康山花園或樂富富強苑,由於成交價高於1,000萬,最高按揭成數只能做到五成。 以1,100成交的富強苑為例子,最高按揭貸款額為550萬,首期開支同樣為550萬。 可做按揭保險市場上有樓價1,000萬以下的已補地價居屋單位放售,此類型單位可透過使用按揭保險,申請八至九成按揭。 800萬以下最高按揭成數為九成,800至900萬為八至九成按揭,900至1,000萬最高按揭成數為八成(上限720萬)。

居屋自由市場

房委會會於攪珠後向次序較優先的申請者發信,提供有關證明文件進行詳細資格審查,以確定個別申請者是否符合申請資格及其最終的優先次序。 申請人及其家庭成員只能名列於一份申請表內,已婚人士及其配偶(配偶不擁有香港入境權的已婚人士除外)均須名列於同一份申請表內。 註:在審查申請者的申請資格時,按強制性公積金(強積金)計劃或強積金計劃管理局認可職業退休計劃所作的供款會從申請者/家庭成員收入中扣除以計算入息。 (以法定的5%或實際供款金額,以港幣1,500元為上限及以較低者為準,其他非強制性的額外供款屬自願性供款,則不能扣減)。 居屋自由市場2023 「居屋2023」及「白居二2023」預計於今年第四季分別進行攪珠,並在2024年第一季,「居屋2023」開始選樓,及向「白居二2023」成功申請者發出批准信。

居屋自由市場: 香港仔漁暉苑

例如近日富強苑一個已補價680萬單位正在放售,承造九成按揭,首期便只需要68萬。 H按/P按/定息按揭未補地價居屋的買家可以承造H按、P按或定息按揭。 居屋自由市場2023 現時環球市場持續放水下,銀行同業拆息持續低企,H按計劃低至H+1.3%,實際按息遠低於封頂息率,能夠節省利息開支。

  • 一般而言,會要求提供6個月的往來帳戶紀錄,作為計算入息的最基本憑證。
  • 提提你:攪珠後,房委會將會編配申請者的審核資格次序,並邀請次序較優先的申請者遞交「入息及資產申報表」及其他證明文件(如收入、資產及家庭關係等)。
  • 由9座住宅大廈組成、位於沙田的穗禾苑,大約於1980年落成及入伙,共提供約3500個單位,單位實用面積介乎410至610平方呎,有2房至3房戶型。
  • 如未繳付補價或未經房屋署署長許可便將單位按揭,便會違反房屋條例,而按揭契據亦會無效。
  • 原業主於2009年3月以127萬元入市,持貨13年帳面獲利388萬元,升值約3倍。
  • 另外,申請人的總家庭月入不可低於套現金額,如套現 3 萬,家庭月入就必須是 3 萬元或以上。
  • 不過,無論放租或於自由市場放售,居屋業主都需要先向政府補地價,當中動輒過百萬港元,絕非少數目,業主補價前宜衡量單位樓齡及附近配套,估計單位於自由市場買賣是否物有所值。

在居者有其屋 居屋自由市場2023 (居屋) 計劃單位 (包括由2007年起出售的居屋單位) 由首次售出日起計的五年屆滿後,居屋業主可先向房屋委員會 (房委會) 繳付補價,然後把單位在公開市場出售、出租或以其他方式轉讓。 如未繳付評定補價便在公開市場出售、出租或轉讓該單位,即屬違反房屋條例的規定。 一經定罪,可被判罰款500,000元及監禁一年,而有關的轉售或轉讓均屬無效。

居屋自由市場: 上半年十大熱門二手居屋屋苑買賣登記狀況

金融工具方面,私人樓業主這幾年一過2年鎖期就透過轉按去賺銀行1.8%以上的回贈。 數字是自2019年下半年的1,887宗及100.49億元之後,創五個半年度新低。 反映今年上半年受到第五波疫情打擊,加上一手全新居屋申請搶去市場焦點,導致二手居屋市道放緩。 雖然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不過今年上半年居屋交投持續活躍,政府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二手居屋買賣合約登記(計及居屋自由市場及第二市場)宗數,較去年下半年增加三成,達到2,467宗。

中原地產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黃良昇指出,政策不會推低未來幾年的第二市場成交量,因為將會有近年新出售的綠置居及居屋踏入滿2年的解禁期,第二市場買賣仍然活躍。 如有重複申請,不論任何原因及無論是網上或紙本申請,所有申請一律作廢,已繳付的申請費不會獲得退還,亦不能轉讓。 「居屋2022」及「白居二2022」兩項計劃於2022年2月25日上午8時至3月24日晚上7時期間接受申請,為期4個星期。 一如『白居二2020』,『白居二2022』將與『居屋2022』一併推出。 兩項計劃會分別進行攪珠,以決定『居屋2022』的選樓優先次序和『白居二2022』的配額分配。

居屋自由市場: 二手居屋買賣教學

另外,補地價前宜先考慮單位的地區及配套等基本因素,是否能夠吸引私人買家。 因為單位一旦補地價後,目標買家便不再是綠表白表客,而是自由市場上一批收入較高的買家。 若果居屋單位位置較偏遠或是處老化社區,又或是屬於單幢的居屋,都會較難吸引私樓買家。 此時一動不如一靜,繼續留守居屋二手市場,反而可以爭取讓綠表白表客趁低價上車。 由首次轉讓契據日期起計第3至第10年內,業主可無須繳付補價的情況下,在居屋第二市場按業主自行議定的價格出售單位予白居二或綠表買家。 由首次轉讓契據日期起計兩年內,業主可無須繳付補價的情況下,在居屋第二市場以不高於列於首次轉讓契據的原來買價出售單位予白居二或綠表買家。

居屋自由市場

而買賣雙方於達成買賣協議前,除買方需要持有有效的「購買資格證明書」外,賣方也同時要持有「可供出售證明書」,雙方才可簽訂臨時買賣合約。 現時居住在公屋(不是交雙倍租或市價租)、中轉屋、房署批准的人、領取長者津貼計劃的人和房署發出保證書的屋宇事務助理,都可以利用綠表來申請居屋。 不過申請人要留意如香港銀行隨著環球經濟環境改變而加息,以P按供樓的居屋業主,每月的供款額就會上升。 一般而言,非綠表資格人士在市場上購買二手居屋時,需購買已補地價的居屋。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