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病假人工10大優點2023!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病假人工

如你是因工受傷僱員,本文介紹處理申索補償的貼士;如你是受傷僱員的僱主,本文亦提供履行法律責任的指引。 其實給予單日有薪病假是公司的福利之一,只要員工出示醫生紙,公司都會給予有薪病假,有些福利更好的公司,只要求員工為連續 2 天或以上的病假出示醫生紙證明。 僱員按連續性合約受僱,在最初受僱的 12 個月內每服務滿 1 個月,便可累積 2 天有薪病假;之後每服務滿 1 個月可累積 4 天。

病假人工

專責部門會搜集相關資料,參考醫療報告,再去判斷是否工傷。 病假人工2023 病假人工 若果打工仔發現或者懷疑上司沒有向勞工處呈報,就可直接向勞工處僱員補償科求助。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表示,勞工處在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接獲了541宗有關因工感染新冠病毒的個案,截至去年5月共處理了大約200宗,當中有79宗經調查後被列為工傷。 最近的疫情愈演愈烈,相信呈報個案數字會不斷上升,但無論如何,若懷疑自己是因工染病,就可先呈報,再交由專責部門去判斷。

病假人工: 病假

雖然《僱傭條例》及《僱員補償條例》都已載列了僱主和僱員的權利和責任,但由於此病症並不尋常,令僱主和僱員少不免會有疑問,我們因此發出此指引,讓大家容易跟從。 假設僱員 A 在 2021 年 11 月內放了 5 病假人工 天病假,月薪為 HK$20,000,休息日屬有薪。 另外,僱主不得要求員工因未能上班而要賠償營運上的損失,也不得要求員工出資去聘請替工,這些都是違法的。 Workstem打造一站式人力資源管理解決方案,增加合作夥伴營收及客戶黏著度,共同引爆1+1>2的價值效應。

病假人工

「病假日」指僱員因受傷或患病而不適宜工作,並以此理由缺勤的日子。 但若果你的累積病假日數不足,例如你的有薪病假限額只餘下十天,但醫生給你十四天病假,照道理多出的四天就不能獲取津貼。 政府就此對僱主作出呼籲,希望僱主能酌情處理,讓僱員能得到整個病假期間的津貼。 另外,僱員按連續性合約受僱,在最初受僱的12個月內每服務滿1個月,便可累積2天有薪病假;之後每服務滿1個月可累積4天。 注意⚠️:《僱傭條例》規定的有薪病假只有在連續四日以上、有醫生紙證明下才成立,如果未過試用期請4天內病假,有沒有工資就要看公司政策,即使公司不支薪也是法律允許的。

病假人工: 有權獲得疾病津貼的日數如何計算?

一名僱員在受聘於一份連續性合約滿12個月後有權享有受薪年假;根據服務年期,該名僱員享有遞增數目的有薪年假,由7天至最多14天的有薪年假。 不想跌入「病假陷阱」,建議各位打工仔入職前看清楚合約的內容有沒有列明申請病假的詳情,《僱傭條例》亦列明訂明僱主不可以單方面不合理地更改僱傭合約條款,藉以令僱員喪失或減少僱員在《僱傭條例》下正在或將會享有的權利或保障。 另外,由於每個事例所含的細節都有不同,所以如打工仔遇有疑惑,建議應向勞工處查詢,並交由處方作出判斷。 僱主應接納僱員提供的證明文件,例如隔離令、網上申報系統截圖、快速測試陽性結果的照片或短片,以給予病假及疾病津貼。 不過,假如確診員工未能符合所有領取疾病津貼之條件,像是有薪病假日數不足,政府呼籲僱主酌情處理,考慮適量給予員工有薪病假。

不過亦有公司清楚向僱員指明,若僱員要請一日病假,這將會是視為申放無薪假,並會扣除當日人工、全年勤工及每月勤工! 按以上原则计算的病假工资基数,均不得低于本市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现行标准635元)。 注意:特首在2月初的記者會上表明會盡快進行修例工作,隨後在2月25日的憲報,已刊登《僱傭條例》的修訂草案,接下來就會交由立法會進行審議,才能正式通過條例。 相信在條例未通過之前,與僱傭有關的防疫法例未必會有太大變動,如有更改,小編會繼續為大家更新相關法例條文。 病假人工2023 勞工處將於明日將指引,連同衞生署印製的預防非典型肺炎工作場作健康指引,寄予各僱主機構、工會、人力資源經理會和九個行業性三方小組。

病假人工: 勞工保險索償流程

頭暈身難以避免,為自己及員工選購一份適合的團體醫療保險,擁有醫療保障可令大家工作更安心,亦可增加工作士氣。 流感可同時出現多種病徵,例如流鼻水、頭痛、發燒、全身乏力等,全部均會令患者沒有精神及體力工作,影響工作效率,而且具傳染性,可令同事集體生病,所有此理由被接近6成的僱主接受。 偏頭痛雖無表面病徵,疼痛威力卻會為患者帶來很大痛苦,嚴重更會無法工作,拖慢工作進度,甚至造成工作頻出錯。 然而,普遍僱主認為吃止痛藥就能紓緩問題,因此只有約3成6人接受此請假理由。 (三)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无任何约定的,病假工资的计算基数统一按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资的70%确定。 患重病和绝症的还应增加医疗补助费,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百分之五十,患绝症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百分之百。

病假人工

相信不會有僱主故意解僱染病的員工,而為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政府明白現時的指引未算清晰和仔細,所以特首林鄭月娥在今年2月8日的記者招待會表示,在接下來的行政會議,會正式修訂《僱傭條例》,目的是釐清有關新冠病毒在職場上的指引,減少勞資糾紛。 而在2月25日,政府就公佈已完成《僱傭條例》的修訂草案,其中包括:若果僱員於某日因遵守《預防及控制疾病條例》第599章的限制(例如要強制檢疫或檢測)而缺勤,該日就可視為正式的病假日。 (1)如僱員在緊接病假日之前已根據連續性合約受其僱主僱用1個月或以上,須由其僱主按照本條及第35條付給疾病津貼。 勞工因為傷害、疾病或生理原因必須治療或休養的話,可檢具合法醫療院所開立的診斷證明向雇主請求病假,未住院的病假一年以30日為限,有住院的話則合併未住院病假,兩年內不得超過一年。

病假人工: 勞工處發出指引予僱主僱員

根據香港勞工法例,雖然無列明病假期間可否出境旅遊,卻清楚列明:如果僱員在與其僱傭有關的事宜上,故意不服從僱主合法合理的命令、行為不當、欺詐、不忠實,或慣常疏忽職責,僱主可即時解僱僱員,而無須預先通知或給予代通知金。 受僱於連續性合約之僱員,有權在每七天內享有一天休息日。 休息日的定義為一名僱員有權在不少於24小時內不用工作。 若果打工仔懷疑自己在工作地點或在工作期間染上新冠病毒,可依照正常工傷申報程序去處理,即是要立即向上司匯報,而僱主就要在14天內向勞工處呈報。

  • 頭暈身難以避免,為自己及員工選購一份適合的團體醫療保險,擁有醫療保障可令大家工作更安心,亦可增加工作士氣。
  • 「疫苗通行證」計劃涵蓋了多類場所,相信會影響大部分的打工仔,特別是無法在家工作的行業,看來打工仔也要盡快就是否接種疫苗有個定案。
  • 不過,假如確診員工未能符合所有領取疾病津貼之條件,像是有薪病假日數不足,政府呼籲僱主酌情處理,考慮適量給予員工有薪病假。
  • 另外,僱員按連續性合約受僱,在最初受僱的12個月內每服務滿1個月,便可累積2天有薪病假;之後每服務滿1個月可累積4天。
  • 產假薪酬的每日款額相等於僱員在產假首天前12個月內所賺取的每日平均工資的五分之四。
  • ─ 僱員可以因為懷孕或分娩所引致的疾病或殘疾而享有不多於四個星期的額外病假。

第 1 類病假最多可累積 病假人工 36 天,僱員申請時須附上醫生紙。 36 天以外的病假則屬於第 2 類,最多可累積 84 天;如有需要,僱主可要求僱員出示醫生紙及由同一醫生所簽發的診斷及治療紀錄。 僱員若在受僱工作期間,因工遭遇意外以致受傷或死亡,僱主在一般情況下須負起《僱員補償條例》下的補償責任。

病假人工: 香港法例第57章《僱傭條例》產假

1. 病假不少於連續 4 天(除懷孕僱員因產前檢查、產後治療或流產而缺勤,在 這些情況下,如符合下述的規定,每一天病假均可享有疾病津貼); 2.

另外,由香港僱主在本港僱用,而在外地工作時因工受傷的僱員,同樣受到保障。 在一名僱員起初12個月之僱傭期間,該名僱員可以每一個月累積兩天的有薪病假,並在其後的僱傭期間內,累積每個月4天的有薪病假。 假如一名僱員需要在法定假期時工作,僱主必須在該法定假期之前或之後的 60天內給予該名僱員替代假期,並給予48小時之預先通知。 若此情況出現,該日必須在同一個月內原定那天休息日之前,或在該原定休息日之後的三十日內。 病假人工2023 如法定假期的日期剛好是一個休息日,有關的休假應在休息日之翌日。 現時並沒有一條法例規定僱主要做幾多防疫措施,簡單而言,若果公司沒有安排在家工作、沒有提供口罩、消毒用品,其實不屬違法。

病假人工: 勞工法例有清晰說明打工仔可享有多少日有薪病假嗎?僱主在這種情況下,真的有權扣除僱員的薪金與勤工嗎?

工會建議屆時閣下問清楚解僱原因,以及留心公司有否給予通知期(或代通知金)、年假薪酬、法定假日薪酬、尚未支付工資、按比例年約酬金 (如果適用)等法定權益。 僱員如符合以上 4 大條件,即可享有疾病津貼,而每日所發放的金額將相等於僱員於病假當天或病假首天前 病假人工2023 12 個月內所賺取的每日平均工資(日薪)的五分之四。 若僱員的受僱期不足 12 個月,則以該段較短期間計算。 在《僱傭條例》內,沒有明文禁止以年假去抵銷病假這種做法,但如果病假已經符合《僱傭條例》內的「疾病津貼」條件,僱主必須根據《僱傭條例》去支付「疾病津貼」給予員工。 因此,若果員工的病假屬有薪病假,而公司又質疑員工有意欺騙公司的有薪病假,便可以誠信問題要求員工作解釋,或向其展開調查,如果屬實,有機會被即時解僱,嚴重更可能需負上欺詐罪等刑事責任。 政府在2月24日起正式實施「疫苗通行證」計劃,進入指定場所的市民、在該處值班的員工,在進入前也要就先出示已接種疫苗的證明,若果僱員無法出示,這已構成合法解僱。

僱員如符合《僱傭條例》中享有病假的其餘條件,即可領取疾病津貼。 根據勞工法例規定,僱員可獲公司支付每日平均薪金五分之四的病假,即「病假不少於連續4天」並能提供醫生證明。 疾病津貼的每日款額相等於僱員在病假當天或病假首天(如病假日數連續多於一天)前12個月內所賺取的每日平均工資的5分之4。 疾病津貼的每日款額相等於僱員在病假當天或病假首天(如病假日數連續多於一天)前12個月內所賺取的每日平均工資(ADW)的五分之四。

病假人工: 勞工請病假的天數規定為何?薪資又該怎麼計算?

社區法網提供的資料只供初步參考,而有關資料並非正式法律意見。 閣下如欲就任何法律事項取得更詳盡的資料或支援服務,須諮詢閣下的律師。 在現在的過渡期,勞工處強烈呼籲所有僱主能作出彈性安排,例如給予特別的有薪假期、與僱員商討作出假期調配,或安排僱員在辦公室以外的地方工作,例如在家或在檢疫地點,僱員可繼續為公司工作,更不用為生計煩惱。 亦即是說,不少公司容許員工申放不足4天的病假而又願意如常支薪,其實這種待遇已是超過相關法例所規定的福利。 在受僱的首 12 個月內,僱員每服務滿 1 個月便可累積 2 天有薪病假;受僱滿 12 個月後,每服務滿 1 個月則可累積 4 天有薪病假。

不過,部分人就會「善用」病假換假期,有外國公司曾訪問1,000名員工,發現有3分1員工曾扮病請病假,主要原因是想休息和放鬆,其次是想與家人共度時間,最後是做跑腿及處理個人事務。 僱員可在僱主同意下選擇在預產期前2至4星期開始放產假。 如僱員沒有提出要求,或未得到僱主的同意,則須在預產期前4星期開始放產假。 如僱員在未開始放產假前已分娩,則以分娩日為產假開始的日期。 《2022年僱傭(修訂)條例》(《修訂條例》)於2022年6月17日生效,以加強保障僱員因遵守指定的防疫規定以致活動受限制而缺勤期間的僱傭權益。

病假人工: 病假相关规定

不予計算的期間及款額,因為僱員在該12月內沒有因為放取假期而獲支付少於全部工資,故須剔除的期間及款額均為「0」。 凡根據連續性合約受僱者,在最初受僱的12個月內,每受僱滿1個月即可享有有薪病假日2天;及其後每受僱滿1個月可享有薪病假4日。 但如果懷孕僱員因產前檢查、產後治療或流產而缺勤休病假,在這些情況下,每一天病假均可享有疾病津貼,不受限於連續4天的條件。 根據《僱員補償條例》第40條,不論合約期或工作時數長短、全職或兼職,所有僱主必須投購僱員補償保險,以承擔僱主在法律(包括普通法)之下的責任,否則不得僱用僱員從事任何工作。 按連續性合約受僱的男性僱員如果有子女於2019年1月18日或之後出生,在按《僱傭條例》的規定通知僱主後,便可就其配偶/伴侶每次分娩而享有五天侍產假。

病假人工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