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宋皇臺站b3出口8大著數2023!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古蹟辦又提到,港鐵於2017年聘用考古專家,以回填方式保護案皇臺站的遺址。 宋皇臺站的車站藝術,可見充滿歷史古蹟氣息,由陶藝家黃麗貞創作的《大地陶詞》,利用陶瓷浮雕詮釋宋代畫作,以現代手法回應當年宋朝皇室駕臨本港往事。 港鐵亦預告,早前在車站工地考古的文物,將會安排在車站內展出,其中最具特色的古井更會原址重置,詳情仍有待港鐵公布。

宋皇臺站b3出口

運輸及房屋局於2017年11月向立法會匯報沙中綫最新工程進度時表示,港鐵公司考慮到土瓜灣站附近發現大量宋元時代的古物,以及市民、區議會及團體的意見,建議把土瓜灣站正名為「宋皇臺站」,以反映其歷史代表性。 至同年11月27日,港鐵舉行九龍城段車站平頂典禮,運輸及房屋局同時正式宣布修改此站站名為「宋皇臺站」,以回應地區人士對站名彰顯宋季古蹟特色的訴求;而「土瓜灣站」一名則改用於原有之馬頭圍站。 但港鐵此次正式公佈站名修改,距港鐵起用新名字已有八年之久。 因應此站建造時掘出大量古代文物,港鐵於車站大堂已入閘區近洗手間的位置設置兩個展櫃,供古物古蹟辦事處放置此站興建期間出土的文物。 展櫃題為「聖山遺粹:宋皇臺出土宋元文物展」,其中一個展出約400件在興建車站期間出土的宋元時期文物,以陶瓷器皿為主,亦有陶骰、藥王像、青瓷香爐、宋元通寶銅錢等。 另一個展櫃則以文字和車站一帶的舊照片,使參觀者認識宋皇臺站周邊地方的歷史變遷和生活情況。

宋皇臺站b3出口: 港鐵屯馬綫車站 / 维基百科,自由的 百科全书

1970年發表的《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則將擬議之馬頭圍地鐵站改設於譚公道現時欣榮花園至傲雲峰間的地底,是東九龍綫的中途站。 宋皇臺站b3出口2023 宋皇臺站b3出口 使用全月通加強版、迪士尼綫月票、機場快綫旅遊票的乘客乘搭港鐵免費車程或只支付東鐵綫頭等額外費在指定車站並不能享有轉乘優惠。 宋皇臺站內裝以黃色作為主要色調,源於「皇」字與「黃」同音;輔以紫藍色於月台兩端及大堂部份牆身使用。 宋皇臺站b3出口2023 通車前夕,港鐵在月台紫藍色柱身亦裝上與黃色部份一致的黑色浮雕站名,因顏色對比不大導致辨識度較差,被網民譏為「色盲(色弱)測試」,而在開放日當天,亦有市民認為難以看清楚站名。 港鐵隨後從善如流,在車站正式啟用前已將黑色浮雕站名以白色貼紙包裹。

  • 執政黨「喬治亞之夢」(Georgian Dream)上個月宣布支持這項法案,認為這有助於告訴人民真相。
  • 他表示,如建行人隧道,道路將橫跨宋皇臺道,但相關的考古工作亦未開展,估計整體建造工程需時10年以上,而且還需視乎考古期間會否有新發現。
  • 古蹟辦文物保育組考古小組館長(考古)馬文光表示,有權衡哪些古蹟較有價值,需要保存。
  • 加上本站係港鐵荃灣綫及觀塘綫嘅重要轉車站,因此每日繁忙時間都有好多乘客用本站轉車,往返港島、九龍油尖旺區、九龍東及新界東。
  • 如合計車費總額比轉綫前車費低,多付的車費亦會於目的地出閘時退回;但是,任何於這兩個車站同站出入閘的旅程,都被視作獨立車程而不作為轉綫車程的一部份,須獨立收費。
  • 古蹟辦又提到,港鐵於2017年聘用考古專家,以回填方式保護案皇臺站的遺址。
  • 至於宋皇臺站C出口,因涉及文物古蹟原址保育,需在完善設計後才會建造。

而其餘出入口則設於啟德新發展區,連接未來商住大廈及多用途體育場館等基礎建設,現時因該區發展仍在起步階段,車站一帶仍一片荒蕪,須以臨時行人通道接駁附近街道。 宋皇臺站b3出口2023 另外,大堂已入閘區一處天花亦預留位置,待在車站完工後重置的「J2古井」建成後,井槽的混凝土底板日後可更換為透明底板,供乘客在大堂仰望古井內裏結構。 在古蹟辦安排重置古井前,該預留位置的假天花貼有示意圖,方便乘客辨識。 屯馬綫通車慶祝典禮於2021年6月26日上午在宋皇臺站內大堂舉行,同日大堂預留兩個文物展櫃亦正式揭幕,由時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及港鐵非執行主席歐陽伯權負責主持。 而行政長官、港鐵主席歐陽伯權及行政總裁金澤培等由月台步入大堂時,司儀李志剛要求在場嘉賓立刻起立,有記者即時揚言「咩事呀,洗唔洗呀(幹麼?不用吧?)」、「升國旗咩依家(現在升國旗嗎?)」及「做多咗啦(幹多了!)」等語句。 关于前稱馬頭圍站的港鐵沙田至中環綫車站,请见「土瓜灣站」。

宋皇臺站b3出口: 通車前慶祝典禮

施工期間,車站地盤曾掘出大量來自宋元時期及清代的文物,以及保存完整的方井、建築物結構等,引起社會關注。 在2019年反修例運動期間,除了不少現有車站外,當時未啟用的宋皇臺站出入口亦在同年10月初被示威者破壞。 旺角站開幕初期嘅英文名叫Argyle,即本站所在嘅亞皆老街英文名,1985年5月31號改為旺角嘅英文拼音Mong Kok。 另外,九廣東鐵於1969年起設有一個同樣叫旺角站嘅車站,兩鐵合併之後,為咗作出區別,嗰個車站改名做旺角東站。

宋皇臺站b3出口

旺角站係荃灣綫往返觀塘綫嘅跨月台轉車站之一,乘客可以行去對面月台直接轉另一列列車前往目的地。 車站共有4個月台,以2個島式月台方式排列,所有月台都有月台幕門。 個站響1979年12月31號啟用,有四個月台,以島式月台排列,所有月台都有月台幕門。 另外,古蹟辦以書面回覆區議會稱,宋皇臺站的考古工程由港鐵委聘的考古學家負責,當中北帝街地下行人通道走線的考古勘探工作,已於2019年10月完成該街近宋皇臺道的考古工作;至於鄰近香港飛行總會的工作仍然繼續。

宋皇臺站b3出口: 車站位置

免費港鐵接駁服務包括羅湖站及落馬洲站,但不適用於輕鐵、港鐵巴士、港鐵接駁巴士)及東鐵綫頭等額外費。 如使用市區預辦登機服務,免費港鐵接駁服務只適用於前往市區預辦登機服務之前一程港鐵車程。 深入地底20米的宋皇臺站在建造過程中多次發現古蹟,其車站設計亦充滿古蹟和藝術特色。 在車站大堂層,港鐵在入閘後的位置預留了2個大型展櫃,展示工程期間發堀的文物。 由於有關文物尚在整理,展櫃暫未開放,相信要留待開站當日才有機會欣賞。

2017年9月港鐵於尖東站舉辦招聘會,在場展示的全港鐵路路綫圖將此站顯示為「宋皇臺」。 宋皇臺站b3出口 然而港鐵回覆傳媒查詢時指,有關資料是港鐵內部用作協調及預備工作時作為參考用途,並未作實。 自港鐵於2009年5月摒棄沿土瓜灣道興建沙中綫的「下路方案」,將土瓜灣站改設於鄰近宋王臺的位置起,已有居民認為此站應改名為「宋王臺站」。

宋皇臺站b3出口: 出口

唯到同年5月中,大部分工地已陸續交還港鐵,並同步動工建造豎井,以便日後放入巨型鑽挖機建隧道;惟豎井建造時因愈挖愈接近宋元方井與房屋遺址,路政署才要求港鐵先停工建保護牆,並需評估古蹟不會受損才復工。 鑑於宋皇臺站建造工程期間掘出大量陶瓷器碎片,以及一些可追溯至宋元時期至20世紀中期的考古遺迹,政府決定將大部分遺蹟予以原址保留,屬於C出口範圍連接北帝街至宋皇臺站行人隧道未能按原定計劃建造,需要另覓合適的替代接駁方案。 港鐵公司表示一直探討其他對考古遺蹟影響較輕微的行人通道方案。 經詳細研究後,建議以行人天橋連接北帝街與宋皇臺站,希望盡快完成有關行人通道,方便附近居民前往車站。 至於宋皇臺站C 出口工程, 他說因要原址保育考古發現,要在完善設計後建造。

  • 宋皇臺C出口將連接九龍城北帝街一帶,惟因該處附近發現大量古蹟,建造行人隧道方案因需擴大考古範圍,研究至興建耗時或逾10年計,故至今未有定案。
  • 如使用市區預辦登機服務,免費港鐵接駁服務只適用於前往市區預辦登機服務之前一程港鐵車程。
  • 此外,唔少乘客都會利用本站前往鄰近的購物商場及潮流商店買嘢。
  • 而車站及土瓜灣站項目合約由「三星-新昌合營」取得,集團負責工程主要包括建造兩個鐵路車站以及全長1.6公里的鐵路隧道。
  • 屯馬綫由此站至烏溪沙一段採用右上左落行車安排(承繼自原馬鞍山綫),有別於屯馬綫其餘路段與港鐵其他行車綫普遍採用的左上右落。
  • 而連接世運公園的部分行人隧道並同樣被翻新及重建,以接駁B出口,同時亦加建升降機連接行人隧道。

不過有不少委員認為港鐵無心設計,認為不能表達昔日歷史,欠缺特色。 而於2017年9月,港鐵於尖東站舉辦招聘會所展示的全港鐵路路線圖上,此站獲標示為宋皇臺站,唯港鐵回覆查詢指出有關資料僅是港鐵用作內部參考用途,未能作實。 而同年11月,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視察沙中線工地,港鐵工程總監黃唯銘對外回應時仍繼續使用原稱。 此站原計劃名為「土瓜灣站」,由於取消啟德發展區填海計劃,沙中綫啟德段走綫被大幅修改,車站位置改為位於馬頭涌,完全偏離土瓜灣,被區內人士指出以土瓜灣命名將會誤導乘客及公眾,引起爭議。 而於2009年10月,有消息指出土瓜灣站可能改名為「宋皇臺站」,以紀念車站原址的歷史。

宋皇臺站b3出口: 車站歷史

有民間組織要求政府全面接管發掘工作,避免歷史文物受破壞,古蹟辦指宋皇臺站地盤部分工程已暫停,處理文物符合考古原則。 2017年11月27日,政府宣布此站將定名為宋皇臺站,讓車站名稱更符合其所在位置及地理環境。 運輸及房屋局常任秘書長(運輸)黎以德指出,期間留意不少地區人士表示希望車站能夠反映有關宋朝古蹟的特色,因此政府決定將此車站改名為現稱。 同時為了回應地區及議會的訴求,政府亦決定將原先的「馬頭圍站」更名為土瓜灣站,並希望這兩個車站的名稱更能反映地區的特色,及讓沙中綫鐵路更能融入社區。 另外,由車站啟用當日(2021年6月27日)至翌年1月1日期間,於宋皇臺站使用八達通出入閘的乘客每程亦可享港幣1元(成人)或0.5元(包括小童、長者、殘疾人士及學生)的車費扣減。 宋皇臺站b3出口 宋皇臺站b3出口2023 根據九廣鐵路公司九鐵方案中,此站會和原計劃中的土瓜灣站合併(當時分別稱為「土瓜灣站」及「馬頭圍站」),並命名為馬頭角站。

宋皇臺站b3出口

2009年10月,有消息指出「土瓜灣站」可能改名為「宋王臺站」,以車站附近的地標宋王臺命名;「馬頭圍站」則可能以附近公共屋邨樂民新村之名改稱「樂民站」,從而徹底解決兩站站名與所處地名不符的問題。 宋皇臺站b3出口 港鐵指承建商已採取了不同措施及安排,包括盡量維持行人道開放以保持人流、在可行情況下使用半透明圍板以及隔音設備等,讓行人和駕駛人士得知商戶位置。 港鐵指倘商戶認為鐵路工程對其生意造成影響,可根據《鐵路條例》提出申索。 宋皇臺站b3出口 宋皇臺站的前身可追溯到1967年發表的《香港集體運輸研究》中,建議於北帝街興建的馬頭圍站,是沙田綫的其中一站。

宋皇臺站b3出口: 工程期間相片

後來啟德機場落實搬遷,因應當局提出的東南九龍發展計劃,1994年提出之《鐵路發展策略》將東九龍綫外移以服務九龍灣填海區,建議在填海區設置兩站,當中「九龍灣填海區南」站可視為土瓜灣站之雛形。 宋皇臺站b3出口2023 2000年政府發表《鐵路發展策略2000》,首次提出沙田至 中環綫的概念,九龍灣填海區南的車站正式命名為土瓜灣站。 宋皇臺站(Sung 宋皇臺站b3出口 Wong Toi Station)是港鐵屯馬綫上其中一站,位於九龍九龍城區啟德發展區西南角與馬頭涌接壤的地帶,服務鄰近的九龍城及馬頭圍社區。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