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買樓支出11大分析2023!(持續更新).

Article hero image
買樓支出

當所有執修都完成,單位達到行內的合格標準,業主就可以正式收樓。 買樓支出 收樓時你會獲得一份「驗樓清單」,讓你填寫任何需要執修的地方。 買樓支出 一般你會有大概7日時間驗樓,你可以選擇自己驗樓,也可以聘請建築測量師等專業人士代為檢查。 他們會在單位內檢查和記錄,並在有問題的位置畫上記號,又或者拍照為證,替你把一切不合格的地方寫在「驗樓清單」。 交樓時要確定單位的不同細節都要達到行內的合格標準,保障自己的權益。

根據香港法例中的《印花稅條例》,印花稅是對書面文件徵收的稅項,有關買賣座落於香港的不動產之書面文件亦須被徵稅,否則有關文件將不具法律效力,例如文件牽涉於法律訴訟時,文件將不獲法庭受理。 以政府統計處公布的數字,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為27,700元,以這個入息粗略估算,每月供款約10,480元。 因應不同的貸款計劃及單位大小,這筆開支都會有所不同,雖然居屋供款壓力較少,但新業主同樣不能忽視這筆每月開支。 買樓支出2023 除非物業買家有40%-50%浮動資金用作物業首期(若買港幣400萬以下物業只需20%首期),買樓申請按揭時通常都會一併申請按揭保險。

買樓支出: 香港逆按揭介紹

當雙方都一致同意合約所有條款,就可以簽訂正式買賣合約。 賣方和買方均需簽署一式兩份的合約,同時買方需以支票方式繳付加付訂金。 買方律師會將一份已簽署的合約連同加付訂金交到賣方律師手上。 而賣方則要將所有業權契據交給代表律師,再由代表律師交至買方律師檢查。 在正式買賣合約完成簽署後,買方便要承受該單位的風險。 如果是買一手新盤,發展商亦可能會提供印花稅優惠及代繳印花盾稅折扣等,可以留意相關細節,節省買樓開支。

買樓支出

換言之,業主不需要額外準備一筆資金繳付按揭保險費用。 銀行在批核按揭貸款時必須遵守金管局的按揭成數的規定,業主若想申請更高按揭成數就需要通過購買按揭保險。 保費多少需要看貸款額、按揭成數、貸款年期、不同保險公司等其他因素。 有些按保公司也會看在申請人過去良好的信貸記錄而提供一些保費上的折扣。

買樓支出: 按揭計算機

因為貸款額愈高,利息支出也會愈多,會直接影響你能否用盡。 近年二手樓價飛升,中原城市領先指數節節上升,不少業主也會加按套現,但加按後,貸款額谷大,多出了的利息開支能否扣稅呢? 根據稅務局資料,若加按後的貸款額較原來貸款尚欠餘額為高,稅局會按比例去扣減可申索的利息開支。 舉例,若加按前尚餘本金300萬元,而加按後貸款額達400萬元。

注意一點是賣方有責任在交樓日前處理好物業的相關費用,例如管理費,而買方會在這天上樓驗收。 當業主和準買家在物業的價格上達成共識,就可以簽訂臨時買賣合約並繳交臨時訂金,又稱細訂,一般是樓價的3-5%。 當業主開始放售物業後,有興趣的準買家會聯絡業主或代理,並要求視察物業。 一般準買家除了了解該區環境,大廈本身狀況,和物業狀況之外,亦會檢查有沒有滲水的問題。 如果不是首置客的話,則更正常15%的從價印花稅(AVD),如果是3年內轉手,則需要繳交額外印花稅 (SSD);若是非香港本地買家,則須付買家印花稅(BSD)。 現時樓價一直處於較高上平,「上車盤」動輒四、五百萬,即使是首置人士,也難以完全避免一筆6位數字的印花稅,例如購買五百萬的物業,就要繳付3%印花稅,即15萬。

買樓支出: 相關文章:

由2016年11月5日起香港住宅物業的從價印花稅的稅率劃一為15%,有關稅率適用於個人及公司購買住宅物業之交易。 如果買家為香港永久性居民及首次置業或交易時未持有其他住宅物業,買家可符合獲豁免人士條件則僅需按照第二標準稅率繳交印花稅。 如果買賣物業是透過地產經紀,便要付出經紀傭金,通常是樓價的1%。 不過,目前法例沒有規定地產代理所收取的傭金金額或比率,若買一手新樓盤,傭金通常由發展商單方面繳付。 自住業主可以善用「居所貸款利息扣稅」,一共20個年度可以扣減,每年上限十萬元,究竟怎樣申報才可以用盡免稅額呢? 收租業主,他們獲取租金收入後,也需要在扣除差餉等雜費支出後,在「物業稅」以及「個人入息課稅」之中二選一來報稅。

前業主遭遇,買樓不論自住或投資,揀舊區單幢新樓,都要充分考慮毗連的唐樓被收購機會,一旦成條街被市建局或發展商睇中,都有機會成為御門. 城規劃公布KC017計劃共接獲60份申述,當中有24份反對計劃,其中15份佔六成來自御門. 前業主對這項計劃如此著緊,從計劃的發展界線圖便一清二楚。 如果不肯定甚麼才是符合標準,最好都是找信譽良好的專業人士代為檢查吧。

買樓支出: 每月供款額

如果你不熟悉當地的物業交易程序,可嘗試透過當地的地產代理買樓。 例如在深圳,佣金收費標準為成交價總額的 0.5―2.5%;獨家代理則最高不得超過成交價格的 3%。 佣金由買家、賣家和代理共同協定,在合同中明確顯示買賣雙方分擔的金額。 買樓除了要預期一筆首期費用,還有相關雜費支出,除了要預留一萬至二萬元作律師費,如果是經代理睇樓,要預留樓價1%作為買賣經紀佣金外,還有物業印花稅,當樓價愈低,印花稅愈低。 置業都會涉及文書工作如買賣合約、樓契及按揭契3份主要法律文件。

買樓支出

差餉及地租的實際金額是按該季度餘下的日期比例去計算。 近年來政府預算案都一直有在給出一些差餉及地租的折扣,可以幫助業主省下一些買樓開支。 首置人士在香港可享受印花稅優惠,李生只需依據以上表格(第二標準稅率)對比物業價格來計算所需繳付印花稅。 650萬的物業,李生需要準備 23萬港元的印花稅開支 【 $180,000 + ($500,000 x 10%) 】。

買樓支出: 印花稅

買樓除了要儲夠錢俾首期外,其實還有不少開支,包括印花稅、經紀傭金、律師費、管理費按金、水電費按金,如申請按揭保險亦要另外支付保費。 在2019的新規例下,首次置業的人士,只要「供款與入息比率」不足50%,並且符合其他要求,就有機會可以申請高成數按揭,更無須通過壓力測試。 雖然無須「通過」壓力測試,但銀行都會為你「進行」壓力測試,不合格的話亦要支付額外的保險費用。

買樓支出

貸款產品比較頁面顯示的實際年利率及每月還款額是根據閣下所輸入的資料而作出之估算。 考慮申請產品前,我們建議你查閱產品之官方條款及細則。 在一手樓買賣,會由發展商支付代理佣金,買家無須額外繳付。 買樓支出2023 而在二手樓買賣,買賣雙方通常各付樓價之 1% 予地產代理。

買樓支出: 最新專欄文章

林Sir今年4 月及5 月樓市低迷時,眼見房協啟德項目「煥然壹居」滯銷,慨嘆中簽者白白浪費揀樓機會。 遂以售價600萬元的兩房戶為例,在Excel的「買樓計數機」模擬供款情況。 「買樓計數機」假設了租住同類單位10年,將支出多少租金,而買樓自住10年才賣出的話,與10年所花租金比較,每年內部回報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IRR)有多少。 林Sir假設單位售價為600萬元(C1欄位位),首期四成(D2欄位)即240萬元(C2欄位)。

買樓支出

至於每年的差餉及地租則政府決定,徵收率分別為應課差餉租值的5% 及3%。 另外,部份新樓入伙時會向業主收取不同費用,包括特別基金收費、會所營運按金、額外預繳管理費及清理廢料費用(泥頭費)等,金額為住宅單位的1個月到數個月管理費不等。 不論,買入的二手樓還是一手樓都要在買樓後支付相關按金,水費按金大約是400元,私人住宅的煤氣按金則是600元,而電費的金額就不會超過60天的最高電費金額。

買樓支出: 開支5:律師費

如有意加佣或減佣,買家可於簽約前,先與經紀商議佣金。 有關措施適用於 2022 買樓支出 年 10 月 19日及以後簽署的買賣協議。 通過過去我地28 Mortgage 處理過按揭申請經驗,今天要跟大家分享其中一個很常造成上會計劃告吹的原因就是沒有計算好買樓開支。

  • 因此按揭保費將會在首期以外,按揭人士最大一筆的買樓開支。
  • 我們所伙拍的工程顧問是一位具有專業學會資格(香港工程師學會及英國土木工程師學會會員),同時具有10年的室內裝修行業經驗,是少數的工程師同時具備相關行業經驗。
  • 買樓律師費是沒有標準,不過以中小型住宅而言,大約 $6,000 – $10,000 元的律師費,已包括協助買賣合約的簽定、查閱樓契及按揭契、代繳印花稅、及簽署轉讓契約等文件。
  • 他早前教同學活用Excel,計算買樓及投資股票債券的回報,本欄將分兩期刊出,今期先談買樓點計數!

要留意的是,今次的寬減並不適用於物業稅,但賺取租金收入的個別人士,如符合資格,或可通過選擇個人入息課稅而獲得寬減。 買樓前,可先向銀行申請預先批核按揭服務,獲得銀行初步批核後,只要於指定時間內購入獲批單位,一般情況下可批足按揭。 而繳費則視乎物業管理處的安排, 業主可能被要求預繳 2 – 3個月的管理費。 在 2022 年新按保 (即財爺Plan)下,置業人士買 $1000 萬或以上的樓,可借更多按揭成數,但須繳交更高保費,視乎按揭成數及年期,按揭保費介乎貸款額 1.32% 至 5% 不等。

買樓支出: 業主買樓前如何確保銀行可批足心裏想要的按揭成數以免首期準備不足?

事前也不妨多研究和比較不同裝修公司的信譽和往績,做足功課才能避免損失。 更多類似個案可以參考【463期《選擇》月刊:家居裝修工程投訴多面睇】。 買樓支出2023 各位業主記得和裝修公司訂立詳細、清晰的合約,如果需要後加項目,必定要先報價後決定,分清「代買」和「連工包料」的差價,一來讓自己有個預算,也可以避免裝修公司事後開天殺價。

  • 若果不想叫價太高或者太低,業主在賣樓前應先查閱近期同區同類型的物業成交價。
  • 雖然很多時出租單位已連裝修,租客搬進傢俬已可入住,但另一方面租客卻不能按自己心意及喜歡風格裝修單位。
  • 在現時按揭息口2.25厘(H按更低)、供款25年計,樓價每1萬元需要供款43.61元(H4欄位),即每月供款15700元(C7欄位)。
  • 因此置業要較租樓來得複雜,有時以租代買,也不失為一個好選擇。
  • 租客租樓20年就只是淨付出租金,但業主供樓20年猶如儲蓄,或已供滿層樓,擁有全部業權,可將單位留給後人。
  • 除了印花稅外,按揭亦是置業不可或缺的一環,建議大家可先透過MoneyHero.com.hk,比較更多不同嘅按揭產品!
  • 另要注意,住宅類型亦影響按揭成數,例如買村屋,最高可批 85 %。
  • 一般準買家除了了解該區環境,大廈本身狀況,和物業狀況之外,亦會檢查有沒有滲水的問題。

市建局重建舊區初心,是拆掉高齡舊樓重新規劃舊區,在2014年入伙的御門. 前單幢樓成「一人之境」,可以想像每天要忍受灰塵、打樁噪音,生活可謂渡日如年。 前周邊有七幢140至160米住宅高樓,重重包圍下,由高樓變成矮樓的御門.

買樓支出: More in 按揭指南:

你也要了解多點該區發展,並參觀示範單位(未落成)或是現樓單位(已落成)。 買樓支出 很多人及早儲一筆錢,以作首期資金,亦有人嘗試借私人貸款,加快置業步伐。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

2018/19課稅年度開始,稅務局容許夫婦在個人入息課稅中分開報稅,但要注意,當你選擇分開報稅後,稅局只會幫你的選擇計算分開報稅的最低應繳稅款,而不會主動比較分開計算或共同計算,哪款較為划算。 只因「個人入息課稅」會將所有收入合併,按「累進稅」稅階計稅。 「累進稅」最高邊際稅率,比起一般標準稅率為高,因此要視乎收入多少而決定。 因為在入息扣除免稅額後,原本你有157,140元需按累進稅方式繳稅,交稅10,000元;但因今個課稅年度,財爺繼續推出百分百稅務寬免、上限10,000元的措拖,所以扣減後,你需繳稅款項為0。 在這個情況下,你也無謂白白浪費「居所貸款利息」的配額了。

買樓支出: 按揭專區

佣金是作為地產代理服務的收費,也是差不多唯一的收入來源。 當然,為了遵守競爭條例第一行為守則(禁止反競爭的協議)地產買賣佣金的1%並非公價所以其實買家係可以講價。 如果你想地產代理同事們努力幫你成交物業,你估你比0.2%佣人地會落力啲還是比1%佣會落力啲? 買樓支出2023 買賣樓宇涉及不少複雜的文書工作,包括樓契及按揭契等,必須要由專業律師代為處理,而律師費用由數千起跳,視乎成交形式而定。

買樓支出: 管理費及公用服務按金

供款年期20年,貸款額起碼要有430萬;年期10年,就要高達439萬。 在申請銀行按揭時,銀行會要求置業人士,填寫首期來源聲明。 聲明會列明數個資金來源途徑,例如儲蓄存款、出售資產、由第三者送贈、或借貸。 若果由家人出錢支付,亦可能要向銀行提供相關證明文件。 賣家可以找律師在土地查冊處申請補契,一般費用只是幾百元。

如果缺少任何檔,律師會幫你在土地注查處申請補契,一般補契費用在港幣幾百元之內。 臨時買賣合約是指業主和買家傾好價錢後確立買賣的一份文件,具有法律約束力,合約會列明雙方同意的價格、成交日期、臨時訂金金額、加付訂金金額等。 買樓支出 假如買定在簽署臨時買賣合約後反悔,業主有權沒收買家的訂金,即是「撻訂」,而買家亦要支付買賣雙方的經紀佣金。 假如是賣家在簽署臨時買賣合約後反悔,賣家就要賠償買家的訂金,即是「賠訂」,並要支付買賣雙方的經紀佣金。 業主賣樓可以選擇自行出售物業,又或者委託地產代理放盤。

若兩夫妻其中一方不需交稅,在下面8項一欄記住要剔出「是」,將他的利息部份撥歸繳稅一方使用。 不論是一手或是二手樓,都會需要繳代管理費、水費及媒氣等雜費按金,亦是絕對不可忽略的買樓開支。 以管理費為例,價錢以每呎計算,視乎物業而言,舊樓二手樓普遍可以每呎$1或低於$1,但如果是新樓,則多半要每呎$4起跳,新樓樓書亦會列明,準買家所需的管理費按金,一般均為3個月。 買樓支出 至於水電及煤氣費同樣需要繳交按金,不過合計起來亦約莫為1千元左右。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