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土瓜灣十三街重建計劃2023詳解!內含土瓜灣十三街重建計劃絕密資料.

Article hero image

基於市場敏感性,政府現階段不便評論,市建局必須就其重建發展業務計劃遵守保密原則,只會在其啟動重建項目時才透過刊憲等方式對外公布項目細節,包括重建位置及範圍等資料。 區議員潘國華在九龍城區議會房屋及發展規劃委員會中指出,土瓜灣「五街」和「十三街」重建已討論多年,區內舊樓林立,大廈衛生狀況欠佳,建議優先重建改劃該地區。 楊振宇則指「五街」和「十三街」兩地樓齡達60年,部分樓宇問題不是居民無心處理,而是無辦法處理,例如每隔幾年便會出現滲水或石屎剝落情況,久而久之大廈出現結構性問題,希望能獲當局優先處理,居民亦為此感到沮喪,期望盡快安排重建。 土瓜灣十三街重建計劃2023 牙籤式舊樓重建模式一直為人詬病,市區重建局擬改變重建模式,研究在舊區集中重建,加快舊區更新。 據了解,土瓜灣將會是這個新策略的試點,因為九龍城市區更新地區諮詢平台早已提出優先重建九龍城3個區域,包括馬頭圍道十三街和五街、環字八街、九龍城道及落山道一帶,有望成為區內的大型重建項目。

  • 市建局表明就「五街」和「十三街」的樓宇現況過往已為業主提供各項樓宇復修支援服務及資助,改善樓宇的狀況和設施,未能提供何時落實舊樓收購的日期。
  • 因此,除按相關法規採取執法行動以確保業主履行其法定責任外,本屆政府已先後撥款超過190億元,夥拍市區重建局(市建局)推展多項與樓宇安全及復修相關的資助計劃(註一),以支援有需要的業主保養其物業。
  • 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 市建局回覆,九龍城內有12個重建項目,8個位於土瓜灣、4個項目位於九龍城,而其中7個位於土瓜灣的項目,市建局已完成收購逾95%物業的業權,土地亦已正式歸政府。

單計去年九月至今,短短半年間市建局已成功標售三個土瓜灣大型項目,一律靠近土瓜灣道及馬頭圍道。 如鴻福街、啟明街及榮光街的四合一重建項目,由長實集團以近60億元奪得,可建總樓面共約52.68萬平方呎,料提供約890個住宅單位。 明言要看銀碼,上任見傳媒時又形容過市建局是發展商,蘇慶活領導的市建局,會有甚麼變化? 他說,正與政府研究,重建土瓜灣十三街項目,雖然市建局有財力做,這樣對社區亦比較好,但強調,不一定要由市建局接手。 重建工廈做住宅、活化中環街市、更協助樓宇復修,市建局在張震遠領導下,推出過不少試驗計劃;他更加提議,將收回來的市區地,部分交予政府起公屋。 對於一次過推出3個重建項目,馬昭智解釋,由於鴻福街/銀漢街項目料會打造200個車位,有關計劃須獲城規會通過,因此冀望可以在審議階段,顯示整個小社區計劃,以爭取城規會通過。

土瓜灣十三街重建計劃: 重建遇技術挑戰 土瓜灣舊區難變天

市區重建局早前宣布啟動九龍城重建項目,有關注團體批評當局選擇向樓齡較輕,結構較安全的九龍城區「開刀」,卻未就危機重重的土瓜灣「十三街」重建交代時間表。 土瓜灣十三街重建計劃 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今日(12日)在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表示,重建土瓜灣「五街」和「十三街」的收購成本達400億元,惟當局的流動資金僅約收購成本的一半,故要「儲夠錢」才可啟動相關大型重建項目。 事實上,近年市建局不斷加快九龍城區內的重建步伐,包括是次啟動的3個重建項目。 土瓜灣十三街重建計劃2023 該局於馬頭角、土瓜灣及紅磡一帶開展的項目已達至13個,當中包括以「需求主導」先導計劃展開的啟明街重建項目。

市區重建局(市建局)已根據《市區重建局條例》第25條的規定,於2021年3月5日向城市規劃委員會(城規會)呈交該項目的發展計劃草圖(草圖)供城規會考慮。 除提供住宅單位,市建局亦會將建築物從海濱後移,提供約20米闊海濱長廊,與比鄰啟德發展區連接,日後可經海濱步行至啟德體育園;2個發展計劃之間,亦會預留25米闊走廊作海濱廣場,方便市民經土瓜灣道行到海濱。 為配合道路擴闊工程,建築物亦會從土瓜灣道後移,日後土瓜灣道將由4綫行車改為6綫。 是次發展涉及工廈,市建局過去曾兩度重建工廈失敗,今次開特例,邀請持有多個業權的業主參與項目發展,希望項目能順利推展,惟細節有待研究,詳情將適時向業主公布。 「十三街」泛指馬頭角傳統舊區的13條街道,包括龍圖街、鳳儀街、鹿鳴街、麟祥街、鷹揚街、鵬程街、鴻運街、蟬聯街、燕安街、駿發街、鶴齡街、木廠街及馬頭角道。

土瓜灣十三街重建計劃: 土瓜灣道 / 榮光街發展計劃 (KC-

截至2023年1月底,該署分別向目標樓宇業主/業主立案法團及個別單位業主,發出合共477張法定通知,其中有262張法定通知已獲遵辦,該署會繼續跟進餘下法定通知的遵辦情況。 土瓜灣十三街重建計劃2023 「十三街」並不是一條正式的街道名稱,而是該處十三條街的統稱,由龍圖街、鳳儀街、鹿鳴街、麟祥街、鷹揚街、鵬程街、鴻運街、蟬聯街、燕安街、駿發街及鶴齡街組成,從地圖上可見格局非常整齊,名字起得相當有趣,亦是當地有名的車房街。 土瓜灣十三街重建計劃 走到這裏天色已開始暗下來,從家維邨轉彎便是漫長的馬頭圍道,可見馬路右側已興建了不少嶄新的豪華住宅,與這個舊區有點格格不入,不過再走一段路後,發現其數量比想像中多,不知道這裏的舊區面貌還能保持多久。 尖東曾經是象徵香港輝煌的地區之一,近年被拆的或是未被拆的各式招牌上都能看到看到大量的英文以及日文,是當時無數人夜間流連消遣的地方。 不少舊式商場至今仍未被拆遷,雖然人潮不再,但仍保留着不少當年的風味,因此很多網民都稱每次來到尖東,都有「時光倒流」之感。

被問及「明倫街/馬頭角道發展計劃」,即五街早年曾稱有重建難度,而附近同樣有重建難度的十三街今次則未有納入重建範圍,麥中傑稱十三街不論佈局、規模等均與五街有很大分別,而十三街的規模比五街要大得多,暫時未有十三街的重建時間表,需小心審視後再適時公布。 兩個項目的規劃策略是希望可優化海濱及地區的連結,以建造更暢達的海濱。 兩個項目會先騰出足夠地面空間,土瓜灣道的道路會由4線拓展至6線;在靠近土瓜灣避風塘位置會提供20米闊海濱長廊,促進新舊區對接;並會提供最少25米闊的海濱長廊及啟德發展區;並增加共約1500平方米樓面面積的社區設施。 就土瓜灣13街和九龍城區重建,黃偉綸表示,市建局正審視多方面因素,並會作通盤考慮。 基於市場敏感性和保密原則,市建局只會在啟動個別具體項目時,透過刊憲等方式對外公布項目細節。

土瓜灣十三街重建計劃: 政府擬建東九龍高架捷運未覆蓋黃大仙 楊永杰批無視當區交通訴求

另外,市建局團隊自行開發「市區更新資訊系統」(URIS)及「項目儲備探索程式」。 URIS系統儲存市區土地的用途、樓宇狀況和公共設施等地理資訊數據,在地圖中呈現。 系統內的智能「數據探勘」程式,會協助團隊作出3個審視,包括舊區內不同樓宇的樓齡、結構狀況和宜居度等;檢視樓齡較新的樓宇群;較多發展限制及缺乏市場參與誘因而需要市建局介入的樓宇。 「項目儲備探索程式」會分析和整合探勘出來的各項資料,連同附近老舊而已有計劃重建的社區設施,整合成多個項目選項,交予規劃團隊檢視,以確立項目的發展潛力及可行性。 2006年市建局發言人表示,市區重建局前身土地發展公司曾於1998年宣布的25個重建項目,列為5年內優先執行,不過該25個項目並不包括土瓜灣北部十三街。

土瓜灣十三街重建計劃

除了重建之外,局方亦會考慮有關復修的策略,以幫助九龍城區舊樓的居民。 九龍城區是局方的重點工作區域之一,就「十三街」及「五街」的樓宇狀況而言,局方過去為相關業主提供各項樓宇復修支援服務及資助。 現時「十三街」及「五街」樓宇群內有不少大廈已參加 「樓宇更新大行動2.0」及「消防安全改善工程資助計劃」等資助計劃,以改善樓宇的狀況和設施。

土瓜灣十三街重建計劃: 市區重建局 - URA

搞地產要睇長線,當發展商積極去庫存、待批預售項目達19486伙之時,長和已部署「製造」新社區,將青衣聯合船塢發展為大型公私型住宅項目,提供1.5萬伙單位。 街上的建築與附近其他街區一樣,有過50至60年的樓齡,更出現大量因樓宇嚴重失修而導致的問題,包括:外牆混凝土剝落、鋼筋外露等,故區內居民要求重建的聲音愈加廣泛。 明倫街╱馬頭角道項目的地盤面積約1.14萬平方米,地盤界線東面毗連馬頭角海濱,南面毗連翔龍灣, 西面毗連土瓜灣道,及北面毗連馬頭角道。 項目涉及820個業權,估計約1410個住戶及100個地舖受影響。 楊永杰又指,「五街」地段優質,鄰近郵輪碼頭及啟德體育園,屬海景地皮,相信是有利潤的住宅項目,希望項目可以推動「十三街」重建,他指「十三街」重建數目大,業權複雜,建議拆散收購,並考慮調低強拍門檻至七成。

土瓜灣十三街重建計劃

中大商學院高級講師李兆波亦指,土瓜灣舊區有不少地積比未用盡,而屯馬線的確帶來便利,預料當區租值上升。 惟他認為,暫時不用太悲觀,整區重建需時長,未來將走向灣仔囍帖街的舊路,抑或如深水埗般保留舊區形式的重建,仍有待觀察。 牛棚藝術村的前身是馬頭角牲畜檢疫站,也就是牛隻的中央屠宰中心,不過由於用紅磚建成,加上設計開放,絲毫沒有屠場之感,而且此處出入自由,拍照基本上沒有限制,若是日間前來,天氣好時會是不錯的拍照打卡地點。 在大概走到與漆咸道北交界位附近時,新式的住宅大樓開始變少,兩邊是一直排如同複製貼上的舊式住宅,但由於招牌清拆令的影響,這樣長的一條大街反倒顯得有些單調。 今次散步路線,是從尖東地鐵站出發向西北方向走去,穿過紅磡地鐵站,然後沿着土瓜灣的馬頭圍道,最終到達牛棚藝術村。 土瓜灣十三街重建計劃2023 這也常被人形容為,隱藏在市區裏的「隱形炸彈」數量正變得越來越多,其「威力」也變得越來越大。

土瓜灣十三街重建計劃: 重建非政府機構用地中介服務計劃

●Frederick希望建築設計可讓使用者自由發揮空間的用途。 主辦方供圖 ●Frederick設計的土瓜灣十三街重建模型中,用天橋連接十三條街。 自1998年啟德機場關閉後,有不少新私人屋苑在土瓜灣落成,也有不少工業租戶陸續遷往九龍東之新蒲崗、九龍灣、觀塘和油塘等。 不過近年不停重建下,不少老街坊被迫搬走,老店亦難敵昂貴租而結業。 該項目的草圖於2022年5月31日獲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核准,有關決定亦於2022年6月10日刊憲,該項目的發展計劃核准圖編號 S/K9/URA3/2已於同日展示以供公眾查閱。

  • 調查結果顯示,接近九成的受訪者表示自己所住樓廈有批盪剝落,八成五表示有滲水問題,七成七表示有鋼筋外露,六成七表示無鐵閘或常壞,接近四成表示無樓梯燈。
  • 單計去年九月至今,短短半年間市建局已成功標售三個土瓜灣大型項目,一律靠近土瓜灣道及馬頭圍道。
  • 2009年,隨着《啟德發展計劃》啟動,多個香港政黨發起要求十三街的重建計劃重新啟動,惟市區重建局表示已經進行了多項復修計劃,至於會否重建暫時言之尚早。
  • 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客席副教授張聖典估計,住宅項目收購呎價接近2萬元。
  • 有見西環邨及馬頭圍邨有合適的遷置資源,以及原址重建有潛力提供更多單位,房委會正研究重建這兩個舊屋邨,並盡量納入外圍土地擴大重建地盤。

另外,會上亦討論到超支的中環街市活化項目,蔣麗芸指出,有董事認為若刪減了在天台加建的新穎設計「飄浮綠洲」很可惜,因為中環街市本身格局沉悶,但亦有董事認為應「睇餸食飯」,因此暫時未有定論。 至於建議市建局改變重建模式,考慮盈利及商業效益,被指向錢看的顧問報告,則要留待下月的董事會再行討論。 合資格的商用物業佔用人,包括業主及租戶,可以選擇領取特惠津貼,以取代因業務及相關損失而申索法定補償的權利。 市建局續指,會重新規劃玉成街、部份鴻福街和啟明街,提供更多地面空間予行人享用及舉辦活動,成為社區聚腳點。 翻查市建局資料,在土瓜灣站約400米的範圍內,已有10個市建局發展項目,當中有兩個已建成,其中早於2008年2月已刊憲的浙江街/下鄉道發展項目,新樓盤「津匯」已落成,2018年起開售,今年3月仍有少量貨尾樓花賣出,最新價單中呎價最高近3萬元。

土瓜灣十三街重建計劃: 社區環境

該批項目已納入市區重建局二○一五/一六和二○一六/一七年度的業務計劃。 項目的地盤總面積約2.1公頃,將重建作住宅用途,並附有零售和商業設施。 上述土地範圍內還會興建其他設施如社區停車場、公眾泊車位、休憩用地/社區設施等,並會進行道路改善工程。

市區重建局總經理(收購及遷置)鍾建強表示,工廈內有一定比例的物業中數名業主擁有,部分由發展商持有,導致他們更希望保留物業自用或自行重建。 而市建局正研究讓項目內擁有不少於指定數目物業、符合條件的註冊業主,可參與項目發展,惟參與發展的業主數目門檻是多少,鍾則稱未設最低門檻。 市建局去年曾表示土瓜灣「十三街」及另一舊區「五街」的收購成本約四百億元,惟市建局資金大約只有二百六十億元,要「儲夠錢」才能進行上述項目。

土瓜灣十三街重建計劃: 建築學學生設計 十三街重建構想圖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香港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土瓜灣十三街重建計劃2023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 屋宇署3月8日回覆,指3月6日凌晨接獲警方通知,土瓜灣鴻運街一唐樓單位有石屎剝落,隨即派員視察,發現單位內部分假天花塌下,部分橫樑有石屎剝落,但整體結構沒有明顯危險。 土瓜灣十三街重建計劃2023 該署同日下午再到上址,發現塌下的假天花及其他鬆脫部分已被移除。

有學者指,土瓜灣未來發展取決於重建進度,重建將無可避免拉高社區租金及物價,趕走原來居於當區的基層,商舖組合亦料有變化。 過去小商戶看準低廉租金遷入土瓜灣,在社會演變中,小店或難敵發展洪流。 「明倫街/馬頭角道發展計劃」估計約820個業權受影響,估計受影響住戶及商戶分別有約1410個及約100個,完成後料有約1,280個住宅單位,預計於2033年完工。 而「土瓜灣道/馬頭角道發展計劃」估計受影響業權約110個業權,估計受影響用戶有約90個,完成後料有約950個住宅單位,預計於2033年完工。 其中土瓜灣「十三街」屬於典型的「收購死結」,即使樓宇失修,大量居民渴求重建,但多年來一直無法展開收購,原因有兩個,其一是業權分散,「十三街」有近4,000個業權及250多個車房,收購難度極大。

土瓜灣十三街重建計劃: 土瓜灣「五街」重建啟動 議員楊永杰盼推動「十三街」重建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位於土瓜灣馬頭角一帶的「十三街」和「五街」舊樓,由於日久失修,居民一直要求重建。 九龍城市區更新地區諮詢平台經研究後,提出將現屬「綜合發展區」的「十三街」,拆細成三個地段進行重建,而「五街」則可分拆為「南北」用地,並建議將南面用地的地積比率由五倍增至六點五倍,以增加重建誘因及動力。 九龍城市區更新地區諮詢平台去年八月就市區更新的初步方案諮詢市民意見後,所聘請的顧問公司在參考所收集的意見、社會影響評估的結果,以及與相關部門或機構商討後,調整了地區重建的初步方案。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