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腸瘜肉2023懶人包!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醫生可以透過簡單地檢查腹部和進行探肛檢查,初步排除病因。 這類瘜肉屬於良性,亦較少增加癌變的風險,一般不用急需切除。 若瘜肉直徑大於一厘米,或與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症(Familial 腸瘜肉2023 Adenomatous Polyposis)有關,則建議盡快切除作病理化驗。 腸瘜肉是常見的腸道異常增生組織,這些組織可以是良性,亦可以是惡性,一般是透過大腸鏡檢查時抽取瘜肉化驗才可以得出結果。

  • 至於 30 多歲或更年輕的健康民眾,目前並無明確的共識;雖然偶而會看到這個年紀的大腸癌患者,但整體來說發生率算是相當低;個人的建議是如果非常擔心,可以至健檢診所或中心安排,或門診諮詢是否自費接受大腸鏡。
  • 鄺:首先要了解出血的潛在成因,醫生除了查問大便帶血的顏色、大便習慣有沒有突然改變、飲食及吸煙習慣等,同時要了解家族病史。
  • 這類瘜肉屬於良性,亦較少增加癌變的風險,一般不用急需切除。
  • 另外,如果糞便潛血檢查是陽性,平均 2 個人就有 1 人有或大或小的腺瘤性瘜肉。

●腸狹窄:多發生在病變廣泛、病程持續長達5-25年以上的結腸炎患者,其部位多見於左半結腸,乙狀結腸或直腸,臨床上一般無症状,嚴重時可引起腸阻塞,在結腸炎出現腸狹窄時,要警惕腫瘤,鑒別良性惡性。 可以說,內鏡下腸息肉切除已成為腸息肉治療的常規方法,除了極少部分直徑過大、內鏡下形態明顯惡變或數目過多者外,一般均可在內鏡下將腸息肉完整切除。 美國Bernard曾報導剖腹手術後,病人恢復正常生活平均要28天,而內鏡下切除息肉,恢復正常生活平均僅需2天,且費用也僅是開刀的1/3。 內鏡下進行息肉切除對身體損傷小、痛苦少,對年老體弱或嬰幼兒均適用,因此該方法現已廣泛普及。 家族性息肉病,早期可完全無症状,出現症状的年齡平均約20歲左右;其臨床表現亦主要是大便帶血、便次增多或解稀便,常有較多粘液便;有的病人排便時可見大小息肉脫至肛門。

腸瘜肉: 健康醫思一點通

此外,患者還可有不同程序的腹部不適,以及疲乏、無力、消瘦等全身症状。 此類瘜肉常見於胃竇、胃體、及賁門,平均大小約有3至4CM,甚至最大的15CM;形狀呈球形或半球形,表面光滑,少數或呈扁平狀、條狀或分葉狀。 腸瘜肉2023 腸瘜肉2023 成因多為受幽門螺旋菌感染、或患有萎縮性胃炎、家族性腺瘤瘜肉病等。 由於部份「腺瘤性瘜肉」內含有惡性細胞,故一旦發現胃內長有此種瘜肉都應該進行切除,以免日後演變成胃癌。

所以面對腸胃病變,我們再不能「恃後生」,而要保持警覺,並遵從預防大腸癌的生活之道。 瘜肉泛指大腸黏膜隆起的組織,有很多不同的類型,也有不同形狀。 瘜肉起初只是很細小的良性組織,然而,它們隨時間生長,可能會發生變異,變成惡性腫瘤。 ( 一) 大便出血:糞便中帶血或無糞便而只排出血液,這可能是大腸息肉、大腸癌或其他疾病(例如痔瘡、肛裂等) 的症狀。 進行ESD手術時,醫生首先會在病灶外做標記,然後於標記外的黏膜下層注射液體,以抬高腫瘤區域,繼而利用特別設計的電刀切開黏膜,令瘜肉與周圍正常組織分離。 其後,醫生會繼續利用刀逐步進行黏膜下剝離,將瘜肉與下層的正常組織完整分離。

腸瘜肉: 【大腸癌】45歲男子照腸鏡揭2cm瘜肉拖2年不做手術 因便意連連求醫 醫生怒斥:隨時癌變

乙狀結腸鏡檢查(Sigmoidoscopy):檢查方式與結腸鏡類似,差別在於它只檢查直腸及乙狀結腸,且無法進行活體組織切片或取樣,如果檢查中發現息肉,則必須另安排大腸鏡檢查將其切除。 結腸鏡檢查(Colonoscopy):檢查程序是將攝影鏡頭透過一個細小的軟管,從肛門進行侵入型檢查,當在直腸及大腸鏡發現息肉時,醫師能予以切除並取樣化驗。 腸瘜肉2023 民眾需要注意的是,瘜肉切除後,仍需定期追蹤,因為未來還是有可能再長瘜肉,至於追蹤的頻率,則視病理切片判讀後決定。

腸瘜肉

患者一般以男性為主,發病年齡60歲左右,在近年有年輕化趨勢。 胃息肉多無臨床症状,光靠觀察表面病徵難以診斷,通常是在胃鏡檢查或是進行其他手術時,無意中順便發現的。 如果你希望節省因為胃息肉而引起的醫療費用,最重要的就是及早購買一份可以提供全面保障的保險。 以 Bowtie Pink 自願醫保為例,除了精神科治療、康復治療和醫療疏忽保障外,其他常見醫療項目如住院護理、日間及住院手術、非手術癌症治療、專科診治等的保障均是全球適用。

腸瘜肉: 健康解「迷」熊貓眼長駐!黑眼圈分3大類型:色素沉澱、皮膚鬆弛、血管增生,你屬邊類?即自己Check!

在大腸息肉中,有兩種病理類型應特別重視:一是腺瘤性息肉,包括管狀、絨毛狀及管狀絨毛狀腺瘤,此種息肉發生癌變的機率很大,特別是絨毛狀腺瘤,如果不治療,百分之百會癌變。 腸瘜肉 二是家族性息肉病,它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疾病,屬癌前病變,惡變率為100%。 不過,若在檢查過程當中發現患者胃部有幽門螺旋菌,就應先除菌以減低胃炎情況,才接受內鏡切除手術。 患者於手術後,只要定期進行胃鏡檢查,已可防止瘜肉復發。 此類瘜肉體積細小,通常小於1CM,表面光滑而且基底寬。

腸瘜肉

在大腸內視鏡檢查到增生型息肉時,原則上毋須切除,但除非有出血或阻塞的症狀,或大於5毫米,或長於非常見位置,則會考慮切除。 臨床上,切除之息肉皆會送病理檢查,若檢查結果為良性息肉,則不必做進一步的治療,但若確定為惡性,需進一步判斷癌細胞侵犯的深度及是否切除乾淨。 若癌細胞只局限於黏膜層,則為原位癌,由於沒有轉移風險,切除後即能根治,不需再治療;如果癌症已侵犯至黏膜下層,可能合併有淋巴結轉移,此時須評估進一步開刀,切除部分大腸及淋巴結。 腸瘜肉2023 術後回家要注意大便情況,當日宜多休息ㄧ其實,大於0.5公分或多顆瘜肉切除時的前幾天,糞便會有少量沾血這屬正常,只要血量慢慢變少就沒關係,除非出血不止,或只解血不解便才要留心,也可能是痔瘡造成。 一旦發生出血狀況,醫師會評估狀況給予藥物治療,或再進行內視鏡檢查傷口並治療。

腸瘜肉: 癌症專區

第三類是已影響重要組織器官,會以化療藥及標靶藥將腫瘤盡量縮小,以減低機能受損程度,達至穩定病情。 隨著醫學技術不斷進步,現今的診斷及治療變得更加精準,可減少治療次數及對正常組織的影響。 藥物治療方面有化療、標靶藥及免疫治療等方法可以使用。

有研究指出低復發風險病人大概需進行三個月化療,已可減少復發風險及副作用。 任何隆起於大腸黏膜表面並向腸腔內突出的病變,無論其組織類型如何,統稱為大腸息肉。 實際上,大腸的息肉狀腫塊既可以是腫瘤,也可以是炎症或其他病變。 大腸息肉是一種常見病,男性多於女性,年長者較多見。 大小可自直徑2毫米以下至10厘米以上,多因糞便等慢性刺激而引起。

腸瘜肉: 瘜肉大而起鋸 癌變高危?

醫師提醒,腸癌早期多無警訊,平時可攝取地瓜、香蕉、少吃紅肉,並主動篩檢,若出現腸瘜肉只要超出1公分就有癌變可能,需盡早發現、盡早治療。 與傳統方法相比,使用ESD技術切除瘜肉只需監測麻醉,亦不會有接駁問題等手術風險,加上使用自然孔道,並無傷口,患者術後只需留院1至2日便可出院,比傳統方法需留院5至7日為短,復原時間更快。 吳醫生說:「最重要是ESD技術能保留器官的完整性,只針對有瘜肉的部位,範圍細小,毋須切腸,對腸道功能沒有任何影響。」雖然ESD技術有較多優勢,但亦有一定限制及風險。 風險包括有1%至3%機會導致穿腸,以及腸道傷口有極小機會出血等。 大腸內視鏡檢查是香港常見的腸道檢查,過程會透過一條直徑約1.3厘米而柔軟的軟管大腸內視鏡,經肛門進入大腸內,並為大腸內壁作仔細的檢查。 醫生可從螢幕觀察大腸內壁的狀況,同時配合其他儀器來進行瘜肉切除。

  • 結腸鏡檢查(Colonoscopy):檢查程序是將攝影鏡頭透過一個細小的軟管,從肛門進行侵入型檢查,當在直腸及大腸鏡發現息肉時,醫師能予以切除並取樣化驗。
  • 大腸息肉是指腸腔內黏膜表面的隆起病變,大多見於直腸和乙狀結腸。
  • 大腸息肉發生惡性癌變的機率與息肉的形態、大小都有關係。
  • 而近日就有一份最新的民調指出,有73%的民眾「還沒登記」普發6000、僅有27%的民眾「已經登記」普發6000,更有民眾曝光了真實心聲,引發討論。
  • 幸好,吳先生能及時發現並切除瘜肉,其後亦定期接受檢查。

例如有位一直維持標準體重的沈小姐,雖然 99 年在聯安做全身健檢時發現在乙狀結腸有增生型瘜肉,卻未放在心上。 直至 101年初至聯安再做全身健檢時,卻發現瘜肉不但變大也變多了,除了原來 0.2 公分的增生型瘜肉,也發現 1.6公分「鋸齒狀腺瘤瘜肉」。 從 2006 腸瘜肉2023 年起,大腸癌就成為國內罹癌人數第一名的癌症,但直到最近多位名人,如前總統李登輝、屏風創辦人李國修、資深法醫楊日松等知名人物相繼傳出罹患腸癌的新聞曝光後,很多民眾才開始正式「腸癌」的嚴重性。 方先生十分指責自己沒有在兩年前在意瘜肉的存在,又还喝酒、熬夜,十分後悔。 經歷這次驚魂後,方先生的健康意識飛躍提升,不但叫妻子做腸鏡及胃鏡,更呼籲身邊的朋友做完善的胃腸鏡檢查。 拿乾淨,一般建議五年內追蹤即可;而通常大於一公分或是分化不良的息肉可能長得更快或有惡性變化,所以一般建議不要最多超過三年。

腸瘜肉: 下肢水腫「可能是1症候群」!嚴重恐肺栓塞 左腳痛小心了

此外,要加強自我保健,把住吃喝這一關,儘量不給胃加重負擔。 大多數的胃息肉都是良性息肉,不會癌變,因此可以不用醫治。 腸瘜肉2023 只有增生性息肉有機會自己消失;當患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人士確實治療殺菌後,原本的增生性息肉有機會變小或甚至消失。 過程中,醫生會將胃鏡由口中慢慢地推進胃部,當管子到達喉嚨時,受檢查者需要配合做吞嚥動作。

腸瘜肉

醫生如有懷疑瘜肉有癌變可能,將再抽取組織樣本進行化驗,以分辨瘜肉是屬於良性或是惡性。 現時有兩類標靶藥治療大腸癌,包括用以抑制血管增生的貝伐株單抗(Bevacizumab),以及對抗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的西妥昔單抗(Cetuximab)。 醫生指出,西妥昔單抗只適合沒有NRAS及KRAS基因突變的病人使用,但只有一半病人沒有此類基因突變。 腸瘜肉 除了一線標靶藥,亦有多種用於穩定病情的口服標靶藥,包括可針對耐藥性較強癌細胞的Regorafenib等等。

腸瘜肉: 大腸息肉95%變成癌!中醫推薦這樣吃避免息肉再生

發炎型瘜肉通常呈絲狀,體積不超過2厘米(cm),散佈在受影響的腸道中。 但它並不會無限增生或形成腫瘤(tumor),一般認為癌變的可能性低。 如沒有造成出血或阻塞,一般情況下毋須治療,但要治療造成發炎的潛在疾病。 鄺:首先要了解出血的潛在成因,醫生除了查問大便帶血的顏色、大便習慣有沒有突然改變、飲食及吸煙習慣等,同時要了解家族病史。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