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電動單車合法化2023全攻略!(震驚真相).

Article hero image
電動單車合法化

因應電動車漸漸成長的趨勢,政府也祭出相關補助措施,讓電動車越來越普及,騎乘的民眾在街頭巷尾隨處可見。 對於參加試驗計劃人士所自備的「電動可移動工具」亦須合符要求,包括最高速度不可多於每小時25公里、重量限制為 30公斤、需裝有白色頭燈及紅色尾燈、電池需合符特定的指標等。 有意申請參加試驗計劃的人士,需持有私家車或電單車的正式駕駛執照,具有操作電動可移動工具至少1年經驗,並自備符合要求的相關工具。 參加者可登記參與科學園及將軍澳實地試驗,科學園實地試驗登記日期已於10月30日屆滿;若僅參與將軍澳實地試驗,則可於11月20日或之前登記參與。 最後葉明翰也呼籲,享受舒適便捷的交通時保護安全,最重要的是可以讓大眾合法的使用這項便利性滿分的交通工具。 根據警政署統計,近年台灣電動自行車及電動輔助自行車,在自行車車禍中肇事件數比例逐年上升,電動自行車肇事件數比例從104年開始的13.33%增加到108年的29.71%。

電動單車合法化

對此,民眾王鴻文表示在購入電動自行車之前應該進行謹慎選擇,避免購入到不合格之車型,購買之前的選擇,可以減少後續的麻煩。 關務署亦認為其建議合理可行,遂彙整主管機關及產業公協會意見後,於認定原則內容增列第6點,其內容為「第3點至第5點規定,於裝有電動機動力之腳踏車亦適用之。前項所稱裝有電動機動力之腳踏車,指道路交通安全規則所規定之電動輔助自行車。」。 又為增進文書作業效能,一併將名稱修正為「進口電動機器腳踏車主要特性認定原則」。 立法院於2022年4月三讀通過《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明定微型電動二輪車(電動自行車)從11月起需掛牌才能上路,且14歲以上才能騎乘,若未領牌者最高可罰3,600元、未滿14歲就騎乘者最高可罰1,200元。 此外,交通部也於8月19日預告修正《公路證照及監理規費收費辦法》,電動自行車領牌規費一張300元、行照一枚150元,如果民眾要選號,車牌號碼分有三級,價格從1到2千元不等。

電動單車合法化: 民眾騎過電輔車的類型

「街道變革 Street Reset」(bit.ly/StreetresetHK) 電動單車合法化2023 發起人。 我希望香港的街道設計,能夠放棄汽車主導的思維,令行人和單車使用者有更合理待遇;路面空間應被善用,使大眾能夠在汽車和鐵路以外,有更多便捷可靠的出行選擇。 正正經經學英國,搞電動代步工具合法化之餘,改革路面空間分配 (Roadspace Reallocation),先係治本之道。

  • 另外,由於過往不時有相關工具自焚的意外,因此電池亦必須有安全認證。
  • 應遵守法規以避免交通意外的發生,創造一個穩妥安全的交通環境,給自己與他人生命安全的保障。
  • 當局參考西班牙馬德里推廣電動單車嘅經驗,發現電動單車除左能夠克服斜路坡度,仲可以令用者踩得更遠。
  • 參加者可登記參與科學園及將軍澳實地試驗,科學園實地試驗登記日期已於10月30日屆滿;若僅參與將軍澳實地試驗,則可於11月20日或之前登記參與。
  • 關務署亦認為其建議合理可行,遂彙整主管機關及產業公協會意見後,於認定原則內容增列第6點,其內容為「第3點至第5點規定,於裝有電動機動力之腳踏車亦適用之。前項所稱裝有電動機動力之腳踏車,指道路交通安全規則所規定之電動輔助自行車。」。

實地試驗計劃分別選址於科學園白石角海濱長廊旁單車徑,以及將軍澳海濱公園旁單車徑。 科學園試驗計劃於12月11至13日的早上10時至下午6時;將軍澳試驗計劃則於1月29至31日的早上10時至下午6時。 安耐美運動科技秉持「運動科技,健康有趣」的企業文化,希望透過品牌傳達騎電輔車的好處,同時旗下的雙功能打浪電輔車,獨創的打浪騎行模式,可以快速強化核心肌群、保持心情愉悅、獲得2021年國家品牌玉山獎最佳產品類首獎肯定。 香港輕新聞(Lite News 電動單車合法化 Hong Kong)是一個致力於提供中立報導和獨到評論的網絡平台,成立於2015年9月。

電動單車合法化: 電動單車合法化 限行駛於單車徑 問題即現形

改變車路設計、全面設置單車專線去解決安全問題,實為更可取嘅做法。 運輸署近日公布「電動可移動工具」實地試驗計劃,旨在研究公眾對在單車徑上使用電動個人移動工具及電動輔助單車的接受程度,電動個人移動工具、電動輔助單車及普通單車之間的互動,以及電動個人移動工具及電動輔助單車使用者施加若干安全要求的成效。 電動單車合法化 運輸及房屋局、運輸署曾在今年中向立法會提交文件,計劃在此試驗完成後,將展開公眾咨詢,擬於明年展開修例。 為取締不當改裝車輛的使用者,交通部預計修訂相關安全審驗辦法,未來微型電動二輪車控制器(用以控制極速)需附上來歷資料,並且要貼上合格標籤才可銷售,交通部也會到經銷商進行實車查驗,確保車輛合法性。 過往政府曾於將軍澳海濱公園,以及白石角海濱長廊試驗有關工具,李耀培指,立法後除了行人路不可使用有關工具,亦非所有單車徑可使用,用家只能於指定單車徑行駛,屆時會包括上述兩條單車徑;至於其他單車徑,要再審視是否有足夠空間,可以安全使用。

而且,香港單車徑少、網絡又唔連貫,用得電動單車/滑板車大多為方便,又點會特登推去單車徑先踩? 合法化又唔容許喺車路使用,難聽啲講句係自欺欺人,將責任卸於使用者,要求使用者在守法與合理之間二擇其一。 咁做並非以用者需要 電動單車合法化 電動單車合法化2023 (user needs) 出發,實際地考慮點解佢地選擇電動代步工具,而非傳統交通工具。 電動單車合法化2023 樂見政府終於有意推動電動單車/滑板車合法化,可惜邏輯仍係將危及「汽車主導」現狀嘅野塞哂落單車徑。 單車徑假日咁多細路仔,逼電動單車/滑板車行返單車徑、連行返行車線嘅選擇都無,只會令單車徑意外增加。

電動單車合法化: 電動單車及滑板車最快年底合法化 限時速25公里 風火輪未能合法

而這個情況不只發生在台灣,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醫學院針對電動滑板車所帶來的生命健康危險分析,指出2014至2018年間,電動滑板車的受傷案例增加了222%,就醫人數更是增加365%之多。 依據交通統計查詢網的資料顯示,107年時全國道路交通事故中,自行車騎士事故發生後30日內的死亡數量為211人,於109年則增加為245人;受傷人數則是從107年的16,940人增加到109年20,030人,隨著事故率的增加,這項交通安全問題需被重視。 電動單車合法化 車速方面,最高限制為時速25公里,李耀培指,現時傾向規管進口商,進口的相關工具在設定上,便以時速25公里為上限。 他又指,擬訂立的條例、罰則均參考單車的規管,相信用家之後都須戴上頭盔。

電動單車合法化

對此,楊坤龍表示,電動自行車比照自行車行駛在道路最右邊的車道,處罰的方式也是依照交通安全處罰條例去懲處,建議民眾騎乘電動自行車時,配戴安全帽避免與行人的交織,得以確保自己和行人的道路安全。 由於目前民眾對於電動自行車法規訂定的規範未有清楚地理解與認知,因應意外件數不停攀升,交通部擬定今年7月後,在現行法規中原本比照一般自行車的電動自行車將需須根據規範掛牌,但根據交通統計查詢網上的資料顯示,攀升意外的其實不只是電動自行車,一般自行車的意外數量也在連年升高。 電動自行車業者葉明翰表示,電動滑板車相較於其他類型的電動代步工具,最容易被大眾選擇,一般民眾只要會騎乘腳踏車,在電動滑板車的使用上基本完全沒有問題,而其他的電動代步產品則要花費額外的時間去學習及適應。

電動單車合法化: 業主提醒外 安全保障最重要

另外,若民眾騎乘電動自行車飲酒,我國《刑法》第185條之3不能安全駕駛罰責,「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20萬元以下罰金,於酒後騎乘「電動」腳踏車,乃以電力作為推力之交通工具,並非一般腳踏車(人力作為動力),因此,屬於本條所稱動力交通工具,會依違反公共危險罪偵辦。 應遵守法規以避免交通意外的發生,創造一個穩妥安全的交通環境,給自己與他人生命安全的保障。 交通部及國內業者研商制定的電動自行車掛牌證,預計在今年七月實施,屆時新車須至監理站領牌,並符合送檢和外型符合規定才能合格領牌;而先前所購買的電動自行車要在一至兩年內領牌,否則將無法合法上路。

電動單車合法化

另外,由於過往不時有相關工具自焚的意外,因此電池亦必須有安全認證。 近年各式電動載具成為民眾熱愛的代步車,但無論任何交通工具都須依照通法規,若不遵守交通規則將會影響用路人的安全。 然而,自行車與電動代步車尚未列管以及發放車牌,因此,易增加警方取締上的困難。 最後楊坤龍表示,還是要提醒民眾注意用路的規範,避免受罰的同時,也能保障自我及用路人的安全。 根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最新三讀條文,將「電動自行車」更名「微型電動二輪車」,其定義為「電力為主、最高時速在25km/h以下,且不含電池車重在40公斤以下或含電池車重在60公斤以下的電動二輪車輛。」微型電動二輪車除了必須經過檢測及型式審驗合格,還需要登記、領用、掛牌才能上路。 民眾詹詩涵表示,雖然電動自行車給她帶來十足的便捷性,但相對大眾在不熟悉法規的情況下,仍然會造成交通紛亂。

電動單車合法化: 新加坡祭重罰 滑板車族:汽車出車禍也要禁嗎

財政部關務署表示,為加速進口電動機器腳踏車之通關效率,本署於107年8月7日邀請主管機關及產業公協會研討訂定「進口電動機器腳踏車零組件組合後具有完整或完成電動機器腳踏車主要特性認定原則」。 該認定原則係依海關進口稅則解釋準則二(甲)規定,組合後具有相當於完整或完成電動機器腳踏車之特性,必須包含有車架(不論有無手把轉向裝置、前叉或煞車制動裝置),且至少必須具備下列任一部分零組件:1、動力系統零組件(馬達)。 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電動自行車、電動滑板車、電動單輪車、電動平衡車等許多電動代步工具推陳出新,看似都是民眾用來代步的新選擇,但在目前法規方面卻有大大的不同,民眾在選擇這些商品的同時,也要注意自己的用途與需求合不合適以及是否符合法規。 雖然近年街上不時可見「風火輪」、電動滑板車等在街道上飛馳,然而按照現時法例,全部都並不合法。 運輸署近年就相關電動可移動工具展開立法工作,根據立法會文件,當年曾提及電動滑板車、電動平衡車、「風火輪」、電動雪屐、電動滑板,以及電動單車等。

電動單車合法化

楊坤龍表示,民眾在選購電動自行車等產品時,除了對於法規的基本了解外,需向廠商取得完整的商品資訊,同時還要備齊安全帽等安全物品,保障自己和其他用路人的生命安全。 尤其大部分民眾對於電動代步車的認知多為簡單便捷,但實質上對於是否能合法上路未有明確的認知,可能會造成混亂的交通問題,政府還須多加推廣及宣導此交通工具的規範。 對電動自行車進行詳細規範和管制,為其設立新法規,來解決交通亂象,保障使用者及他他用路人的道路安全。

電動單車合法化: 台中「人人充電」事件之後又有新發展? 電動車主私接線充電還省停車費?

申請者需先繳交申請港幣820元的「車輛許可證」費用,在完成實地試驗後將會退回。 針對長久嘅塞車問題,山多平地少嘅葡萄牙里斯本 (Lisbon) 2014 年起推出電動單車租賃計劃,鼓勵以單車代替揸車。 當局參考西班牙馬德里推廣電動單車嘅經驗,發現電動單車除左能夠克服斜路坡度,仲可以令用者踩得更遠。 ENERMAX安耐美全系列電動輔助自行車車款,皆通過中華民國交通部核發形式審驗合格標章,敬請安心選購,放心用路。

電動單車合法化

雖然政府最初亦有提及「風火輪」等工具,但是次立法並不傾向將之合法化。 李耀培解釋,未合法化的電動可移動工具,都未必有車頭燈等設備,亦欠缺有效的煞車制動系統,故最終未能合法化。 申請者需要提供個人資料文件,包括身份證明文件、駕駛執照副本、三個月內的地址證明等資料,以申請「車輛許可證」及購買「第三者風險保險」,相關費用由主辦單位負責。

電動單車合法化: 合法化卻禁路面行駛 設單車專線是必要

現今許多電動代步工具紛紛經由各種管道進入消費市場,台灣的電動自行車產業在外銷上也屢獲佳績。 根據台灣自行車輸出業同業公會資料顯示,台灣電動自行車2020年1月至12月的出口量較2019年的同期多出17.99%,出口總金額也高出了14.38%,足見台灣電動自行車的成功,但在數量提高的同時也引出各種新興代步工具是否安全的疑慮。 電動單車/滑板車等「微型交通工具」(Micromobility),則集合私家車自主同舒適嘅優點,卻佔極少路面空間,適合中短途行程。 二輪電動車顧名思義,是指在一般代步工具加入了電力輔助,取代傳統的人力和燃油模式。 電動車只需透過充電和更換電池的方式即可繼續使用,騎在路上也不會排放有害廢氣,在這個重視永續經營和環保意識抬頭的現代社會,成為市場上備受注目、各家廠商爭相發展的產業之一。

部分的電動自行車瓦數較高,最高時速高達70公里,起步的速度甚至可能高於一般機車,電動自行車行駛在人行道上時,易增加事故發生。 對此,電動代步車業者葉明翰表示,電動自行車若有了車牌和新法規,就能大幅降低違規造成的交通問題,大大提升使用者的保障和行人的安全,並可以快速合法的上路;因此,大眾享受電動代步車類商品,帶給生活便捷性的同時,也能解決電動自行車造成的交通混亂,以及缺乏完整法規管制的問題,提升安全用路的品質。 在這便利的世代之中,有著多元的交通工具選擇,而民眾會選擇電動代步車主要是因為方便性,能夠節省走路的時間。 電動自行車騎士蔡佳怡表示,對於電動代步車的法規並無特別去了解,是在購買產品以後才得知,目前政府對於電動代步車的規範還未有完善的規定及合法上路的規範。 電動單車合法化2023 香港汽車會會長李耀培為運輸署相關研究小組的成員之一,他表示按現時進度,電動滑板車、電動單車最快今年底合法化,但經試驗、公開諮詢後,其他電動可移動工具則暫未會合法。 他續指,兩款合法化的工具,都有一定規定,例如必須設有車頭白燈及車尾紅燈、車尾反光板、有效的煞車制動系統等。

電動單車合法化: 共享經濟「進化ing」 電動滑板車拚巴黎生存

因此,享受便利之餘,也要配合法規在道路上行駛,避免造成道路混亂,安全問題是目前首要考慮的目標。 大部分的民眾對於電動自行車法規仍然不清楚,造成不少的交通混亂問題,中山一分局所長楊坤龍表示,電動自行車比照自行車可以行駛在慢車道上,如有違規也會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72至76條等相關規定取締。 電動單車合法化 由此可見,電動自行車的取締標準與一般慢車無異,民眾在騎乘電動自行車的時候,仍須多加注意。 運輸署於近年就電動滑板車、電動單車,或俗稱「風火輪」的電動單輪車等電動可移動工具,展開立法工作,研究是否可以安全使用。 據了解,電動滑板車、電動單車最快今年底合法化,但只可於指定單車徑,例如將軍澳、白石角等單車徑使用,而且時速限定最高25公里。 至於「風火輪」、電動平衡車等,由於沒有車頭燈、制動系統等,則仍然無望合法使用。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