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黃大仙上邨啟善樓平面圖2023詳細懶人包!(小編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黃大仙上邨啟善樓平面圖

此邨重建後樓宇命名有別於其他屋邨以邨名的其中一個字來命名,此邨採用了邨名「仙」字的諧音「善」字來命名,因為「善」的廣東話拼音(香港政府粵語拼音)與「仙」一樣為「Sin」。 黃大仙上邨(英語:Upper Wong Tai Sin Estate)是香港的公共屋邨,位於九龍黃大仙龍翔道以北。 下列公共屋邨標準型大廈樓宇樣本平面圖只供參考,並不代表所有公屋樓宇類型。

直至1973年香港房屋委員會成立,為區別原黃大仙政府廉租屋邨(後改稱「黃大仙上邨」),改稱黃大仙下邨。 及至大約1980年,政府把原屬下邨,但位於龍翔道以北的第8座撥歸上邨管理。 這座大廈屬於第一型徙廈,原用作安置受竹園村清拆影響又擁有地契的村民,因此在興建時已有獨立廚廁。 為免與原有的黃大仙上邨第8座混淆,房委會把以座數辨別的大廈分別冠上名稱,並將原下邨第8座命名為「長欣樓」。 另外設有名為龍翔中心(領展接手後,已易名為龍翔廣場,2015年9月再改名為黃大仙中心北館)的中型商場,並設有小廣場連接黃大仙港鐵站及黃大仙廟,為市民及遊客提供服務。 1980年,政府把位於龍翔道以北,原屬黃大仙下邨的第8座撥歸上邨管理。

黃大仙上邨啟善樓平面圖: 黃大仙上邨

2013年1月初,房屋署進行預派程序,原定安排於同年4至5月起入伙[6][7],但工程延誤。 黃大仙上邨啟善樓平面圖 至接近原定上樓日期時,多名準住戶向房屋署查詢竟獲悉「入伙無期」。 同年7月經多間報章、電台、電視廣泛報導而得社會關注後,承辦商連夜趕工,最終居民才於8月獲安排入伙,足足比原定入伙日期遲了4個月。 啟德機場興建前,啟晴邨局部所在地原為沙地園鄉,為九龍十三鄉之一。

黃大仙上邨啟善樓平面圖

這座大廈屬於第一型徙廈,原用作安置受竹園村清拆影響又擁有地契的村民,因此該大廈所有單位均設獨立廚廁,是3座非改建第一型徙置大廈的其中一座(另兩座為佐敦谷邨第4座及第5座)。 為免與原有的上邨第8座混淆,房委會把以座數辨別的大廈分別冠上名稱,分別用對出龍翔道名字中「翔」字的諧音「長」來命名,「翔」與「長」的廣東話拼音(香港政府粵語拼音)均為「Cheung」;原為下邨第8座的徙廈命名為「長欣樓」。 第14、15座原址曾經擬重建為兩幢由1998年版本的新十字型大廈組成的居屋屋苑,但計劃因「孫九招」而腰斬。 及後,該地盤在空置一段時間之後,重建為詠善樓,於2009年落成,而東部空地曾經供予香港遊樂場協會開設「創藝坊」,活動結束後改為黃大仙廣場、露天及有蓋停車場,以及港鐵隧道緊急救援通道。

黃大仙上邨啟善樓平面圖: 香港大廈搜尋

2012年6月30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暨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胡錦濤到訪香港期間,由時任行政長官曾蔭權和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陪同視察了啟德發展區及興建中的啟晴邨[4]。 項目團隊對胡錦濤表示約於2013年4月至5月可以安排入伙,胡錦濤回應時讚賞工人辛勤,希望他們確保房屋按時落成;胡錦濤隨後到訪邨內兩座樓宇的「清水房」單位視察,不過有關清水房有別於入伙時的實況,單位內亦額外安裝了空氣調節。 有房委會委員批評,公共屋邨從無示範單位,而居民入伙時,單位亦不提供任何家具或者電器,認為此舉誤導胡錦濤[5]。

黃大仙上邨啟善樓平面圖

雖然啟晴邨位於太子道東以南、宏光道以西,鄰近彩虹邨及采頤花園,但是按照區議會地區分界,其屬於九龍城區議會內的選區。 黃大仙上邨啟善樓平面圖 啟晴邨引入多項環境保護設計,包括利用電腦系統計算微氣候再應用在大廈設計上、將地盤挖下的海泥循環再用,製成海泥磚再舖設在公共地方等。

黃大仙上邨啟善樓平面圖: 黃大仙上邨 耀善樓附近醫院

而德朗邨其他住宅大樓、啟德站、宋皇臺站、土瓜灣站、工業貿易大樓、啟德郵輪碼頭、香港兒童醫院以及啟德發展區內其他範圍劃入G13 啟德南選區。 邨內提供的活動及休憩空間多元化,設兒童遊樂場、健身設備、草坪、籃球場、閒座區及羽毛球場。 黃大仙上邨啟善樓平面圖 屋邨亦設置一個社區農場、乃參考了近年的私人屋苑所設的「社區農場」。 另外,啟晴邨為配備多項最新節約能源措施的先導公共租住屋邨,有關部門在屋邨其中一座大廈大規模地安裝發光二極管凸面照明器試驗,結果顯示與目前一般配備小型螢光燈管的凸面照明器相比,可以節省逾40%能源。 而配備電力再生裝置的升降機系統,則可以收集再生電量供予公用設施使用,在啟晴邨的電力再生裝置所產生的再生電力一般可以高達升降機耗電量的20至30%[9]。

重建前為政府廉租屋邨,原稱龍翔道政府廉租屋邨,落成時改稱黃大仙政府廉租屋邨,於1958年起動工興建,原址為荒地及零散木屋區。 1973年香港房屋委員會成立,為區別原黃大仙徙置區,更名為黃大仙上邨。 政府原計劃將黃大仙祠清拆,後因東華三院向政府陳情反對清拆黃大仙祠,才改在黃大仙祠東西兩旁興建屋邨。 黃大仙下(一)邨建成時,為問題公屋事件中慈愛邨40座及慈民邨61-65座受影響居民,以及慈樂邨17-23座重建居民的指定安置屋邨。 其後,此邨按租者置其屋計劃把邨內部份單位出售予租戶,現由業主立案法團管理屋邨事務。 直至2020年6月,此邨僅有73.6%單位出售,屬租置計劃中出售率較低的屋邨之一。

黃大仙上邨啟善樓平面圖: 黃大仙上邨 倡善樓評論

延至2006年,規劃署才落實發展大綱,計劃在啟德發展區興建兩條公共屋邨;然而,由於後千禧校舍標準已經全面取代後期型千禧校舍,而房委會不希望再承擔建校工作,因此建校用地遭到剔出屋邨範圍。 2008年,房屋署為了回應當時反對屏風樓的訴求,擴闊樓宇距離以加強通風及綠化,結果將已經打落的約3成樁柱起出,並且重建地基,耗資4億港元,而總樓面下降至57萬平方呎,樓高縮減至35至40層[3]。 2012年,兩條公共屋邨以「啟德」和「晴朗」為題,分別獲得命名為啟晴邨和德朗邨。 重建前的黃大仙下邨為政府徙置區,稱為黃大仙徙置區,於1957年至1961年落成。

黃大仙上邨啟善樓平面圖

黃大仙下邨(英語:Lower Wong Tai Sin Estate)是香港公共屋邨之一,位於九龍黃大仙區。 在重建完成後,除第7至9期重建分為黃大仙下(一)邨外,其餘樓宇均屬黃大仙下(二)邨,當中黃大仙下(一)邨為租者置其屋計劃屋邨。 順帶一提,黃大仙下(二)邨中的和諧三型樓宇,曾經本來擬建相連長型第二款大廈,後來因搬遷工作延誤及適逢和諧式大廈的推出,而改為現今設計,亦使相連長型第二款大廈成為少數未曾興建的公屋型號。

黃大仙上邨啟善樓平面圖: 樓宇

1930年代,因興建啟德機場,該鄉部份土地被收去,並遷至現在彩虹道。 1940年代,日軍為擴建機場,將該鄉餘下的房屋拆卸,再遷至現在斧山道。 啟晴邨佔地3.47公頃,由1幢35層、1幢39層及4幢40層高的住宅大廈組成、包括3幢Y形及3幢十字形大廈,每層建有20至24個單位,合共提供5,204個單位。

  • 商場名為晴朗商場,位處沐翠街兩旁,設有乾濕貨街市,租戶包括酒樓、多間茶餐廳、和銀行,為啟晴邨和德朗邨居民提供商業服務。
  • 雖然啟晴邨位於太子道東以南、宏光道以西,鄰近彩虹邨及采頤花園,但是按照區議會地區分界,其屬於九龍城區議會內的選區。
  • 第14、15座原址曾經擬重建為兩幢由1998年版本的新十字型大廈組成的居屋屋苑,但計劃因「孫九招」而腰斬。
  • 此外,每層大堂牆上均裝有反映啟德機場歷史的樓層指示牌,並且附有由吳邦謀提供的一幅啟德機場的舊照片,每層略有不同;而各層電梯大堂也畫上飛機定風翼形狀的梯型圖案,連防火門的指示牌也以飛機跑道作構圖設計,而邨內的兒童遊樂場的遊樂設施及樓梯亦以啟德機場為主題。
  • 為免與原有的黃大仙上邨第8座混淆,房委會把以座數辨別的大廈分別冠上名稱,並將原下邨第8座命名為「長欣樓」。
  • 何鴻燊透過公益金善長命名計劃,在1998年捐款500萬命名公園作為答謝。
  • 另外,本邨龍福樓、龍光樓及龍輝樓為僅有兩條於1980年代落成但採用英式編層法(即同時設有G及1樓)的屋邨之一[3]。

屋邨內則設有健身運動場、籃球場、排球場、羽毛球場及兒童遊樂場;社區設施包括一間幼稚園、老人中心、托兒所、青年中心及中途宿舍,供附近居民及此邨住客使用。 東部五座大廈是首批樓高20層及設有升降機設備的新型廉租屋大廈,但單位仍未有獨立廁所,同類大廈只有牛頭角上邨的第9至12座。 由2016年開始,啟晴邨、德朗邨德瑜樓、德珮樓、晴朗商場和擬建之新東九龍總區總部及行動基地暨牛頭角分區警署劃入G12 黃大仙上邨啟善樓平面圖2023 黃大仙上邨啟善樓平面圖 啟德北選區,現任區議員是香港經濟民生聯盟梁婉婷。

黃大仙上邨啟善樓平面圖: 黃大仙上邨 達善樓的交通站點

另外,本邨龍福樓、龍光樓及龍輝樓為僅有兩條於1980年代落成但採用英式編層法(即同時設有G及1樓)的屋邨之一[3]。 西部共有為數14座舊型政府廉租屋大廈(第1至15座,沒有第13座),於1963年7月至翌年10月落成;而東部則有5座設有電梯設施的新型政府廉租屋大廈,名稱分別為東座、南座、西座、北座及中座,於1965年8月至11月落成。 商場名為晴朗商場,位處沐翠街兩旁,設有乾濕貨街市,租戶包括酒樓、多間茶餐廳、和銀行,為啟晴邨和德朗邨居民提供商業服務。 唯由於屋邨尚未入伙,商場亦要延遲開張,房委會早於2013年3月已開始為舖位招標,與最少14名商戶簽下租約,包括兩個月租逾50萬元的舖位連廣告燈箱。 因此3月中標的商戶至今亦未能裝修,估計需兩至三個月後才能交舖,租戶在收舖前毋須繳付租金。 黃大仙上邨啟善樓平面圖2023 原屬黃大仙下邨(即重建前)的第8座最初名為BB座,俗稱業主樓。

黃大仙上邨啟善樓平面圖

而黃大仙下邨第二型徙置大廈的座名則以雙英文字母定名,如ZZ座、YY座、XX座等。 啟晴邨提供5,204個單位,約3,000單位分配予首次獲配公屋者(包括公務員配額),其餘來自九龍東及九龍西,符合擠迫戶計劃或者空間改善計劃的公共屋調遷戶。 啟晴邨(英語:Kai Ching Estate)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的一座公共屋邨,項目編號為KC01[1],位於九龍九龍城啟德沐虹街12號,位於啟德發展區1A區(前身為啟德機場內皇家香港輔助空軍基地,更前身為九龍十三鄉之一的沙地園鄉)。 龍趣園內的何鴻燊公園,位於黃大仙下邨樓下的花園平台,與東頭村道馬路同一水平。 何鴻燊透過公益金善長命名計劃,在1998年捐款500萬命名公園作為答謝。 公園廣種香港常見植物,設計中式園林圍牆,金黃色琉璃瓦頂,九曲走廊和兒童滑梯、攀爬鋼架等,中央拓作戶外表演場舞台。

黃大仙上邨啟善樓平面圖: 黃大仙上邨 倡善樓附近學校

此外,每層大堂牆上均裝有反映啟德機場歷史的樓層指示牌,並且附有由吳邦謀提供的一幅啟德機場的舊照片,每層略有不同;而各層電梯大堂也畫上飛機定風翼形狀的梯型圖案,連防火門的指示牌也以飛機跑道作構圖設計,而邨內的兒童遊樂場的遊樂設施及樓梯亦以啟德機場為主題。 按照「舊式徙置大廈重建計劃」及「整體重建計劃」,第1-7、9-33座於1980年至1991年間清拆重建,現在重建工程已經完成。 本頁顯示的樓盤說明和相關信息均由地產代理或業主或第三方提供的樓盤資料。 自1999年香港區議會選舉起,全條黃大仙上邨以及黃大仙下(二)邨部份樓宇(龍泰樓、龍昌樓、龍福樓、龍和樓、龍滿樓及龍禧樓)及竹園鄉獲劃為黃大仙區議會轄下的龍上選區[7]。 而黃大仙下邨最早期的座名以雙英文字母定名,如ZZ座、YY座、XX座等。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