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黎永滔10大分析2023!(持續更新).

Article hero image
黎永滔

黎永滔形容,鄧成波為香港「最全面嘅舖王」,過去數十年建立的物業王國,幾乎涵蓋本地物業市場所有類別,包含舖位、工廈、地廠、酒店、住宅等。 不過,他認為鄧氏家族過去數年投資過度,在遇上2019年的社會事件疊加長達三年多的疫情,整個家族面臨重大難關。 回歸以來,香港物業價格飛升,當中舖位價格的升幅比住宅更「顛」,不少舖位投資者的身家幾何級數上漲,造就一位位座擁數以十億、百億計資產的「舖王」。 2021年疫情期間,本港「舖王」鄧成波離世,其家族後人及後不斷沽售物業。 同有「舖王」之稱的資深投資者黎永滔認為,「波叔」鄧成波為香港「最全面嘅舖王」,惟在最差「Timing」離世,令人相當難受。

黎永滔

先後畢業於保良局八三年總理中學,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哲學博士)及香港大學教育系(中文教育)。 黎永滔 著有詩集《無風帶》(2006)、《而我們行走》(2011),散文集《午後公園》(2009)、《天橋上看風景》(2015)、《於是送你透明雨衣》(2021)。 曾任香港藝術發展局審批員(文學組)、寫作班導師、青年文學獎評判、大學文學獎、城市文學獎評判。

黎永滔: 黎永滔:品牌積極續租鋪位

此外,他又指,收購多年的亞皆老街67至71號全幢舊樓,最快在今年年中展開重建,成商住項目。 該項目地盤面積逾3,000平方呎,重建後總樓面約2.8萬平方呎,地下3層將作零售商舖,樓上則為住宅,提供30伙,實用面積200至300平方呎,傾向出售。 香港許多名人早著先機,多年前已開始進軍倫敦市場,馬時亨、葉澍堃因為子女去倫敦留學開始置業;黎永滔是政府出「辣招」才轉戰英倫市場;「樓神」趙國雄則是「嗅出」倫敦樓市有前景毅然出手,無論買多或少,他們的物業至今升值最少一倍。 資深投資者黎永滔以2.75億元,購入荃灣中心商場II期11至14座商場部分舖位樓面,建築面積約38,059平方呎,平均呎價約7,226元。 黎永滔近年多番投資英倫物業,數月前他斥資約4,900萬鎊(約4.9億港元),購入英國倫敦華都街Wardour 黎永滔2023 Street)151號1幢樓高6層的商廈物業,近日正式完成交易。 據悉,項目多年由Eltee Enterprise Limited持有,公司董事包括議員林健鋒及其家族成員,用作自用物業。

除運動品牌外,他預計「白酒一哥」貴州茅台、國產名酒五糧液等也有機會登陸本港零售市場,內地的餐飲行業亦有興趣來港發展。 作為「長情業主」的他又透露,自己持貨最耐的舖位為灣仔軒尼詩道420號地舖,該舖位早在1991年買入,為其展開舖位投資生涯第一個買入的舖位,即至今已持有三十一年,目前仍用作收租。 該項目由3個複式單位組成,地盤面積約8,792平方呎,若按地積比率0.75倍發展,可建樓面約6,594平方呎,以成交價計算,呎價約5.3萬元。 新買家為Sure Profit Corporate Limited,公司董事為黎永滔及其太太楊小燕。

黎永滔: 英國舖位佔投資組合30% 續租錄兩成加幅

由資深投資者黎永滔持有的中環德己立街地舖,新近獲鷹君集團(0041)斥資1.83億元買入。 市場消息透露,由資深投資者黎永滔持有並於2017年完成重建的銅鑼灣景隆街全幢舖位,經歷長達四年的交吉狀態後,近日終首度租出,新租戶為本地零售商,每月租金約80萬元,較四年前意向價約150萬元低47%。 黎永滔回覆《香港01》表示,數年前曾放售此舖,叫價2.5億元,最新降價27%至1.83億元沽出,但由於舖位在早年買入,是次易手仍有可觀升幅。 他認為,近月零售氣氛有所好轉,加上預期通關在即,投資者也把握機會入市。 近年整體投資物業市場走勢向下,黎永滔預計,未來一至兩年息口仍有機會攀升,並在高位維持一段時間,故個人未有打算入市。 他又指,目前投資非住宅物業的利息成本相當重,若購買工商舖,向銀行承做按揭普遍採用H加1.5厘、或H加2厘。

黎永滔

資深商舖投資者黎永滔以約4.9億元,購入英倫全幢物業,連同早年入市,現持有近30億元倫敦商舖及商廈。 他又透露,目前住宅市場暢旺,打算把套現所得的資金投放至住宅範疇,目標買入面積約5,000至6,000平方呎的市區中小型住宅地盤。 黎永滔又表示,今年自己已屆68歲,亦正準備接班事宜,現已安排大女兒及兒子在家族公司工作,女兒主要負責文書及會計工作,而擁建築專業背景的兒子則主力負責工程事項。 他預計,未來三至七年內未必會退休,但現時正培訓子女準備「接班」,又指自己過去使用的一套未必適合下一代,希望他們能平衡發展,慢慢摸索物業投資的方法。 數到黎永滔最矚目的海外買賣,算是2018年以1.525億鎊(約15億港元)買入英國倫敦西區老邦德街2至5號(2-5 Old Bond Street)的零售辦公大樓Standbrook House,全幢面積約2.33萬平方呎。 被問及近年舖市出現大幅回落,對旗下物業有多大影響,黎永滔表示,旗下投資組合一直「清一色」為舖位,佔比高達99%,不過近年遇上疫情,整體市值由高位滑落30%。

黎永滔: 個人生活

對於是次租金水平較數年前的意向價明顯回落,他表示滿意是次租金,又指近月零售氣氛已有所好轉,不少租戶也願意在旺區租舖。 近年核心區主要街道舖租,普遍較高峰期回落70%至80%,隨中港兩地通關,黎永滔相信舖市會出現「V型」反彈。 黎永滔 但要回到2013年至2018年的零售高峰期,他估計仍需等待一段長時間,他又預期,未來一至兩年零售市道有望回復至高峰期的40%至50%,即較低位反彈約一倍。 目前該舖位由兩間食肆承租,其中1號舖由壽司店以每月約10.8萬元租用,而串燒店則以38萬元承租1A號舖,合共月租收入約48.8萬元。 上述由黎永滔持有的舖位,為中環德己立街德和大廈地下1及1A號舖,位處單邊、毗鄰蘭桂芳,早前以1.83億元成交。 黎永滔早於2010年5月以1.3918億元買入舖位,是次易手,帳面賺約4,382萬元或約31.5%。

黎永滔

在本港零售舖位市場打滾超過三十載、有「百億舖王」之稱的投資者黎永滔接受《香港01》專訪表示,隨中港通關,看好今年零售前景,舖市或會出現「V型」反彈,核心區舖租有力反彈一倍,回升至高峰期的五成水平。 他認為,疫情接近尾聲,國家政策將傾向刺激內需,預計內地運動品牌、高檔酒品及餐飲企業等將陸續來港擴充。 黎永滔 過去兩年零售市況轉弱,核心區舖位租金大幅回落4至5成,主打舖位收租的投資者「荷包縮水」,逼使其擴大發展範疇。

黎永滔: 鬧市丟空四年 黎永滔景隆街全幢巨舖80萬租出 較叫價低五成

他認為未來需要調整投資組合,趨向多元化,或會加插其他類型的物業,如住宅及工廈,甚至是金融產品,以減低風險。 據悉,物業在2017年已經完成重建,並推出招租,意向月租約150萬元,惟過去四年一直未獲承租,維持交吉。 去年6月份,黎永滔將舖位叫租降至100萬元,至今年4月份再降低至80萬元,最終在物業落成後四年才成功租出。

翻查資料,黎永滔早於2012年零售高峰期,以約3.68億元買入上址全幢,前身為商廈顯輝中心,當時全幢大廈租金約50萬元,租金回報僅約1.6厘。 當時黎氏認為該租金水平「回報被低估」,未能反映物業潛在價值及消費市道暢旺情況,故即使要縮六成樓面,當時黎氏亦決定全幢拆卸,重建成巨型商舖。 目前,四大核心消費區仍有大量空置吉舖,黎永滔認為,吉舖數量龐大,市場或要一年至一年半的時間才能全面消化,但相信一線街舖會率先受惠。 黎永滔又認為,通關後情況將會大變,「遲啲核心區舖位業主唔愁冇租客」。 他透露,旗下羅素街一單邊舖位,目前由時裝店以每月約30萬元短租,長租意向價為60萬元,現正獲2至3個租戶洽租中。 黎永滔 黎永滔 他又憶起香港過去曾面對困境,如2003年「沙士」後兩年,零售市況由一眾歐洲品牌重新帶旺。

黎永滔: 個人工具

截至2月初,滙豐銀行的香港銀行同業拆息(HIBOR)2.5厘計,實際利率高達4厘至4.5厘。 【明報專訊】市場憧憬中港快將通關,加上消費市道稍見回暖,核心區舖位剛錄大額租務成交。 黎永滔 資深投資者黎永滔持有的銅鑼灣景隆街7號全幢4層舖位,丟空2年後以80萬元租出,較原先叫價150萬元低近五成。

黎永滔

過去他亦有涉獵海外物業,黎永滔透露,數年前開始投資英國舖位,目前在當地的物業已佔個人投資組合約30%,又指雖然全球陷疫情,但其位於英國的物業續租時仍普遍錄得超過20%的加幅。 本港零售舖市經歷近三年寒冬,有「百億舖王」之稱的投資者黎永滔接受《香港01》專訪時表示,其個人投資組合過去一直「清一色」為舖位物業,疫情直接拖累其投資組合的市值由高位大挫約30%。 他認為,息口在未來一至兩年內仍會上升,短期傾向採保守態度,不打算入市,又指未來擬調整投資組合,或加插其他物業,以減風險。

黎永滔: 黎永滔續戰海外 4.9億購倫敦物業

過去多年專注舖位市場的資深投資者黎永滔,有意把業務進一步伸延至住宅發展,計劃將已統一業權的旺角亞皆老街項目發展為全幢商住項目,料提供80至90伙服務式住宅。 資深投資者黎永滔以約1.83億元沽出持有多年的中環德己立街地舖,物業升值逾31%。 他承認沽出上述蘭桂坊舖位,套現資金計劃換貨,而買家為鷹君(00041)羅氏家族。 黎永滔 資料顯示,該舖為德己立街17至19號德和大廈地下1及1A號等地舖,建築面積約1,650方呎,於上月中登記易手。 物業於2010年5月以逾1.39億元購入,逾11年帳面升值近4,400萬元。

黎永滔

資深投資者黎永滔回覆《香港01》確認上述租務,又表示是次租務除涉及舖位面積外,還包括物業外牆廣告位,新租戶為本地的零售商,惟不便透露詳情。 上址為旺角亞皆老街67至71號全幢舊樓,其中67及69號地鋪曾由老鳳祥承租多年,屬於旺角「鋪王」,黎氏表示,該舊樓地盤逾3000方呎,將合併重建商住項目,總投資額逾15億。 落成後將拆售住宅他續說落成後總樓面約2.8萬方呎,地下至2樓為鋪位,每層約3000方呎,合共9000方呎,樓上提供35個住宅,主打面積200多至300方呎單位,落成後將拆售住宅,鋪位則持有長綫收租。 不過,目前中港通關,他認為對本地零售舖市打入強心針,不少零售商如時裝店、化妝品店及藥房已有即時反應、積極尋找舖位租盤。

黎永滔: 代初買入第一個舖持有至今 黎永滔:短炒舖位冇乜好下場

現今以戲劇演出為主,也開始規劃發行個人Ep,除了演藝事業外,本人積極參與時尚產業的活動[3],近期也躍升為品牌主理人,個人品牌「Apher」預計於2022年發行。 舖市租務方面,黎氏指,消費市道有所好轉,不少藥房及化妝品等商戶開始在旺區一線地段租舖,旗下銅鑼灣羅素街單邊舖也正獲買家洽租,不過該舖目前由短租戶使用,租期至明年年中,故不急於尋找新租戶。 黎永滔2023 27歲黎佩琳今日(16日)以一身紫色緊身長裙登場,一頭長曲髮加上華麗妝容,令佢喺50位入圍佳麗中成功突圍。 黎佩琳接受訪問時透露自己於香港演藝學院畢業,職業為娛樂記者,曾經采訪過劉青雲等巨星。 黎佩琳在本人社交平台亦上傳過多張採訪工作照,曾經兩度採訪金像獎盛事。

  • 上述舖位為景隆街7號全幢舖位,總面積約4,400平方呎,對面為總統戲院,對角則為商廈TOWER 535。
  • 去年6月份,黎永滔將舖位叫租降至100萬元,至今年4月份再降低至80萬元,最終在物業落成後四年才成功租出。
  • 首10月工廈成交額升1.8倍 消息稱,旺角通菜街1M至1T號地下舖位,建築面積約550方呎,以約2,580萬元易手,原業主於2019年才以約1,700萬元買入,持貨約兩年帳面獲利約880萬元,物業升值逾五成。
  • 2021年疫情期間,本港「舖王」鄧成波離世,其家族後人及後不斷沽售物業。

首10月工廈成交額升1.8倍 黎永滔2023 消息稱,旺角通菜街1M至1T號地下舖位,建築面積約550方呎,以約2,580萬元易手,原業主於2019年才以約1,700萬元買入,持貨約兩年帳面獲利約880萬元,物業升值逾五成。 另資料顯示,香港仔田灣工廈興偉中心中層一伙,以及高層8伙單位,合共以約4,560萬元登記易手。 該批單位原業主於2008年及2010年分批買入,成交價共逾1,600萬元,現轉售帳面升值逾2,900萬元,升幅高達1.8倍。 美聯工商舖資料研究部指出,今年首10個月本港工廈買賣註冊錄3,237宗,較去年同期顯著上升約1.08倍,涉及金額則約372.5億元,按年亦大升約1.82倍。 至於今年截至10月,工廈整體售價累漲約4.7%,當中以荃灣區上升約8.5%最理想。 上述舖位為景隆街7號全幢舖位,總面積約4,400平方呎,對面為總統戲院,對角則為商廈TOWER 535。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