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觀塘區地圖2023詳細介紹!(小編貼心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觀塘區地圖

其他措施包括改善街燈照明,完成觀塘海濱長廊第一、二期及設立起動九龍東辦事處臨時寫字樓等[13]。 「地理資訊地圖」內的地圖資料、建築物資料和影像地圖,均由地政總署測繪處提供;公共設施及各政府部門的資料,則由相關的政府部門提供;支援「地理資訊地圖」的網路和伺服器則由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提供和管理。 「地理資訊地圖」內的地圖資料、建築物資料和影像地圖,均由地政總署提供;公共設施及各政府部門的資料,則由相關的政府部門提供;支援「地理資訊地圖」的網路和伺服器則由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提供和管理。 報道指市建局主動推展計劃,除自行委託顧問研究方案外、邀請港鐵行政總裁梁國權到觀塘站視察環境外,亦曾約晤發展局及起動九龍東高層商討。 然而港鐵對計劃並不積極,因為工程涉及至少數億成本,而港鐵無意斥資。 港鐵承認管理層曾與市建局代表交換意見,惟指遷移月台及路軌涉及複雜工程,需要「確保觀塘綫與觀塘站的服務不受影響」[31]

觀塘區地圖

不少舊工廠大廈重建為寫字樓、商場、酒店等。 近年活化工廈成為了觀塘區的發展焦點,有不少工 業用地已改作其他用途。 同時,憑著觀 塘區的地理和租金優勢,不少開倉批發、創意產 業、非牟利團體和文化團體亦進佔現有工廈單位,

觀塘區地圖: 部分知名事件

綜合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美聯工商物業租金指數(MIRI)最新報150.5,按月升0.1%。 分區呎租方面,升幅最大的分區為觀塘區,5月呎租報20元,按月上升1.1%。 紅磡/土瓜灣最新的平均呎租為14.6元,按月跌2.4%,為跌幅最大的一區。 本頁顯示的樓盤說明和相關信息均由地產代理或業主或第三方提供的樓盤資料。 鰹烏冬的主理人隻身去到四國丸龜學習讚岐烏冬的歷史和製作方法後,將其正宗味道帶到香港。 明代出版的《粤大记》, 广州府东莞县部份有大小官富这地名,历史学家萧国键认为就是今天的官塘。

觀塘區地圖

《e香港街》所顯示的道路、小路及小徑,並不表示任何人士皆有權通行。 交通、文娛、康體、以及其他地圖資訊,如與地面資料不符合,應以有關政府部門或機構的資料為準。 觀塘站位於觀塘道上,該處正是住宅區和工業區的交界,同時觀塘站亦為往返觀塘北住宅區的公共交通主要的中轉站之一,因此車站每天不論早晚人流甚高。 「香港政府一站通」支援熱線交由政府的「1823電話中心」處理,並提供每日 24 小時服務。 《e香港街》以GeoPDF® 為檔案格式,可於桌上電腦及流動裝置應用程式上離線使用。

觀塘區地圖: 觀塘區委員會

1970年代隨著工業的發展而帶來大量車流,香港政府興建地下鐵路修正早期系統(即現今的港鐵觀塘綫)於1979年通車,以觀塘站為東面總站。 1970年代觀塘區大規模發展,觀塘區人口由1947年的約1千人增至1979年約72萬人,乃當時香港各區人口之冠。 由於工業區的人流和住宅區居民的增加,港府亦興建首條地下鐵路觀塘綫,並於1979年10月1日通車。

明朝刊行的《粵大記》,當中的《廣東沿海圖》標示有大小官富,香港史專家例如蕭國鍵教授認為所在地就是今天的觀塘。 觀塘區地圖 直到康熙元年(1662年),清朝政府為防止沿海居民接濟台灣的鄭成功政權而實行遷界令,逼使沿海居民向內地遷界五十里,鹽場亦因而被廢置。 雖然遷界令於康熙八年(1669年)取消,但由於遷來的居民不熟煮鹽,鹽場無法恢復昔日的規模,最終亦被廢置。

觀塘區地圖: 觀塘總覽

另外,在觀塘站西面設有單向渡線(原為雙向,順向一組已被拆除[8]),現時深夜部分班次會以觀塘站作終點站,當列車在1號月台落客後會調頭使用該渡線返回九龍灣車廠;而東面亦設有袋狀軌,可供列車於該處掉頭或停泊之用。 由於觀塘站是部分班次的終點站之一,所以在月台中央(月台長辦公室旁)亦設有一個職員專用洗手間。 由於車站沿觀塘道彎型走向路面的上方興建,因此月台彎度較高,引致月台與列車之間的空隙較闊,故此港鐵會在列車及月台上播放廣播提醒乘客注意月台空隙,月台地面亦貼上大型「請小心空隙」標貼,並於月台的邊緣加設膠條縮窄有關空隙。

觀塘區地圖

而車站附近亦設有創紀之城、創紀之城五期內的「apm」等商場及區內地標,而且有多條專線小巴路線接駁觀塘站,更令車站人流增長迅速,故車站亦是九龍東部最繁忙的港鐵站之一。 1959年九龍巴士11B線延長入觀塘裕民坊附近[4],為第一條直接入觀塘的巴士[4]。 觀塘區地圖 同年清拆雞寮這個百年古村[4],興建觀塘徙置區,並將觀塘游泳池對開大海灣填平,觀塘市中心在1960年開始成形[4]。 1958年起,香港政府於秀茂坪、藍田及油塘等地大規模興建公共房屋,其中最早落成的乃第一代翠屏邨,及後又有牛頭角下邨、秀茂坪邨、油塘邨及藍田邨等多個公共屋邨。 自2010年代,香港政府為了重新塑造觀塘成為新的核心商業區,起動九龍東辦事處成立及提出了短期落實措施,包括逐步更換交通標誌,將九龍東一帶26個原有觀塘工業區路牌更改成為觀塘商貿區。

觀塘區地圖: 香港旅遊路線系列

「地理資訊地圖」提供多種實用的地圖工具,包括地圖量度工具和畫圖工具等。 使用量度工具,你可以簡單地在地圖上量度距離和面積;將本平台提供的外掛工具或附加元件安裝到你的瀏覽器,你可以在瀏覽其他網頁時隨時使用「地理資訊地圖」的搜尋功能。 「地理資訊地圖」提供多種實用的地圖工具,包括畫圖工具、分享地圖工具、地圖量度工具等。 在「地理資訊地圖」平台上,你可以瀏覽不同比例的香港地圖,或將地圖移動縮放至香港的任何位置。 除了基本地形圖外,你亦可以檢視影像地圖,以了解香港各地方的實地情況。

觀塘區地圖

1925年左右,當局劃曬草灣為傾倒市區垃圾的處所,並且興築海堤以防垃圾復流出海,1947年當局以20萬英鎊代價將該地帶約二百萬平方尺的土地賣給亞細亞火油公司興建油庫,於是遷移垃圾池到官塘灣現今開源道的位置[2]。 觀塘區地圖2023 及後該公司投資一百萬英鎊將鄰近山地削平以填塞部份官塘灣,而由於連年廢物之傾倒,該區海岸一帶早已成為一片淺灘[3]。 觀塘原來的居民主要是客家人,1949年中國大陸政權易手後,大量潮汕人和海陸豐人士在觀塘定居,目前觀塘區很多居民的祖籍是廣東潮汕和海陸豐。

觀塘區地圖: 區議會

落地生根,並令區內的工廈用途更多元化。 地理空間信息不但能支援市民的日常生活,亦成為協助各政府部門有效決策和高效運作的重要元素。 早於二零零三年,地政總署測繪處土地信息中心已開始建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地理空間信息樞紐 (GIH)」(下稱「地理空間信息樞紐」),目的是透過香港特區政府的內聯網平台,向各部門提供高質素的數碼地圖和各類地理資訊。 地政總署設計和開發的「地理空間信息樞紐」,整合了由不同政府部門提供的數據,積極地支援著各政府部門的運作。 觀塘區地圖2023 自二零零四年起,「地理空間信息樞紐」便成為了數碼政府的成功例子,促進各政府部門的資訊交流和數據分享,實現了政府一體化的理念。

若政府只是委託港鐵清潔該地點,港鐵行動前要先聯絡政府相關部門[15]。 免責聲明: 本網址所提供的地圖資料受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府")擁有的版權保障。 政府沒有就該等資料的準確性或完整性,或在任何特定情況下使用的合適性作出任何明示或隱含的保證,亦無須對與該等地圖資料或本網站有關的任何原故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或損害負上責任。 觀塘區地圖2023 這個鹽場為該地區帶來「官富」一名,亦有居民稱之為「官塘」(官富鹽塘的意思)。

觀塘區地圖: 觀塘美食2023餐廳推介7. Pasta Zone

現時觀塘站A1出口旁建有裕民坊公共運輸交匯處;而A2出口通往位於創紀之城五期「apm」地下的公共運輸交匯處;另外D1出口旁亦設有觀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供乘客轉乘巴士或小巴前往其它地區。 觀塘區地圖 觀塘區地圖 目前觀塘站於早上及傍晚擠迫情況嚴重,在平日繁忙時間乘客更難以前往月台。 而在2016年6月,民建聯訪問了千多名市民,有約六成的市民認為觀塘站的擠迫情況為所有觀塘綫車站中最嚴重,故民建聯亦建議港鐵應盡快擴建觀塘站月台,以紓緩車站承載力問題[9]。 經重新設計的《e香港街》載有119幅A3/A4尺寸的詳盡香港地圖、香港街道名錄、地名錄,以及屋苑和大廈索引。 《e香港街》是一套由地政總署測繪處開發,供免費下載作非商業用途的香港官方電子地圖書,載有互動故事地圖及一系列的電子地圖。 元朝時期「官富場」改為「官富巡司」,於明朝時則改為「官富巡檢司」。

觀塘區地圖

地政總署很高興能夠向公眾推出「地理資訊地圖」,通過提供詳盡的地理空間信息,我們希望「地理資訊地圖」能夠為廣大市民帶來方便和幫助。 我們亦會不斷改善「地理資訊地圖」服務,將來為市民提供更多的地理空間信息。 但現時因工業式微而令大量工廠空置,加上租金較低,不少創業者以工廠大廈為試業點。 1925年左右,當局劃晒草灣為傾倒市區垃圾的處所,並且興築海堤以防垃圾復流出海,1947年當局以20萬英鎊代價將該地帶約二百萬平方尺的土地賣給亞細亞火油公司興建油庫,於是遷移垃圾池到官塘灣現今開源道的位置[2]。

觀塘區地圖: 觀塘美食2023餐廳推介5. ねずみの王冠 喫茶店 Hamsta Crown Coffee

用戶可使用擁有衛星定位功能的免費地圖應用程式,輕易地確定其在《e香港街》地圖上的位置。 用戶亦可查閱坐標,搜尋文字及資料,加入個人化的圖像或地理信息,並與朋友分享。 觀塘區主要有兩大交通運輸網絡,包括港鐵觀塘綫及巴士;而區內的交通則由專線小巴及公共小巴輔助。 觀塘區議會負責就該區的社區設施、衞生環境、運輸及交通、房屋政策及居住環境改善等事宜,向政府反映意見。 第六屆觀塘區議會有40名直選議員,現時觀塘區議會主席為柯創盛先生,副主席為呂東孩先生。 觀塘區議會是香港十八個區議會之一,負責協助處理觀塘區的事務,共有40名議員,現屆觀塘區議會由建制派主導,現任16名議員當中2名為民主派議員,建制派議員有14名。

高程以米為單位,由「香港主水平基準」(HKPD) 向上計算。 一般而言,「平均海平面」處於主水平基準以上約 1.3 觀塘區地圖 米。 水深以「海圖水平基準」為計算根據,該基準位於「香港主水平基準」以下 0.15 米。 香港特別行政區位於北緯 22°08' 至 22°35' 及東經 113°49' 至 114°31' 之間。 駱駝漆大廈是觀塘覓食好去處,內藏一間餃子專門店,不想食飯類食物時選擇餃子就最好不過!

觀塘區地圖: 社區及康樂設施

觀塘(英語:Kwun Tong),舊稱官塘,古稱官富,於九龍半島東面,是香港十八區觀塘區的主要部份,位於牛頭角東南、秀茂坪以南、藍田西北,東至將軍澳道,西至勵業街與雅麗道。 政府曾建議環保連接系統東面終點站接駁觀塘站,但要永久封閉開源道一條行車線,影響交通、通風及消防通道;香港政府2020年施政報告公佈取消興建環保連接系統計劃,改為以「多元組合」交通取代。 而環保連接系統亦曾建議取道翠屏河接駁觀塘站,缺點是距離較遠,但未獲政府採納。 港鐵公司於2008年1月決定於所有前地鐵網路的8個地面/架空車站加建月台閘門及改善現有通風設計,以避免乘客墜軌。 車站與荃灣綫荃灣站屬於第三期進行月台閘門加裝工程,加裝工程於2011年10月完工,標誌着觀塘綫所有車站均已裝設月台幕門/閘門。

  • 2011年時任香港行政長官曾蔭權宣佈《2011至2012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當中提及《起動九龍東》計劃,建議將觀塘工業區經濟轉型為觀塘商貿區。
  • 觀塘站位於觀塘道上,該處正是住宅區和工業區的交界,同時觀塘站亦為往返觀塘北住宅區的公共交通主要的中轉站之一,因此車站每天不論早晚人流甚高。
  • 不少舊工廠大廈重建為寫字樓、商場、酒店等。

5月較為矚目的租務成交包括位於觀塘銀八低層全層,以月租約16萬元租出,涉及面積達5,300方呎,呎租約為30元。 而柴灣勝景工業大廈低層單位,亦以月租約16萬元租出,涉及面積達12,000平方呎,呎租約為13元。 在「地理資訊地圖」平台上,你可以通過各種地圖工具瀏覽不同比例的香港地圖,或將地圖移動縮放至香港的任何位置。 除了一般的地圖外,你亦可以檢視影像地圖,以了解香港各地方的實地情況。 唯觀塘區發展時未有考慮有大批商廈重建和九龍東倒數活動人潮在2005年增加所引起的工作人口大增問題,2006年及2011年兩次人口普查中,觀塘區的工作人口,由252,724增加至289,093,升幅近4萬人。 在欠缺交通配套及行人路太窄下,令整個東九龍的交通惡化,區內塞車嚴重[11],而區內幾個地鐵站以及觀塘道多個巴士站,在繁忙時間經常會迫滿乘客。

觀塘區地圖: 車站構造

A2出口於2005年2月重開,由於創紀之城五期內亦包括一個大型商場「apm」,成為地鐵系統上首個純英文的指示牌「APM」,但後來因發展商指出英文字母「apm」理應為小寫,故指示牌亦於後期被改為「apm」[原創研究? 1975年,由於早期系統修訂為修正早期系統[11],觀塘站成為修正早期系統的上行線終點,貫通九龍東、西及香港島的住宅、工業及商業區,車站承建商為遠東-干尼聯營,與修正早期系統同時於1979年10月1日正式啟用[12]。 觀塘站共有12個出入口,分佈於車站兩端及中央,主要連接觀塘區市中心及工業區,所有出入口均以行人天橋連接。 在各個出入口均設有指示牌顯示出入口周邊的建築物及設施列表。 此外,觀塘站也有自助服務設施供乘客享用,包括自動櫃員機和自動售賣機[4]。

踏入1990年代,香港製造業式微,大量工廠空置,觀塘道附近部分工廠大廈重建或改任商業大廈、貨倉用途,但是沿海一段基於交通不便則大多空置。 而觀塘不少住宅大廈亦日趨老化,其中牛頭角邨、藍田邨(因貪污問題造成的鹹水樓而緊急清拆)及秀茂坪邨等公共屋邨全部重建。 部分私人住宅亦是一樣,故此在1998年年初,土地發展公司(即今市區重建局)提出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 至2005年11月,市區重建局宣布成立觀塘分區諮詢委員會,落實方案。

觀塘區地圖: 重建A2出口

大堂近客務中心亦設有香港郵政郵箱[5][6]方便乘客在車站內投寄郵件,以及「會員服務站」供乘客登記為港鐵友禮會會員、查閱獎分及換領獎賞[7]。 車站下方設有一條行車隧道(7號幹線一部分),主要方便觀塘道車輛於車站下方穿過,無需經過觀塘道、協和街及開源道迴旋處,有助減輕有關路段擠塞情況。 觀塘站(英語:Kwun Tong Station)是一個位於香港九龍觀塘區觀塘市中心觀塘道迴旋處上方,屬於港鐵觀塘綫的鐵路車站,於1979年10月1日啟用,當時屬修正早期系統的終點站。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