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中環萬年大廈好唔好2023!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中環萬年大廈

現時的街市為第四代市場及第三代中環街市建築,與同期建成的舊灣仔街市屬同一風格[1],是香港少數在戰前落成的室內街市。 地面大堂分成兩層,下層有高架行人天橋連接會議展覽中心、入境事務大樓及港鐵灣仔站。 另一層有高速電梯前往46樓空中大堂(Sky Lobby),即高層電梯大堂,用戶可在此轉乘電梯往更高樓層。 萬年大廈是一座統一業權的商業大廈,用作出租,放租的寫字樓面積由360至887平方呎(建築),每呎租金約為港幣75元。 萬年大廈由新世界發展開發,以前樓下有間珠寶店同相機鋪,落地庫有間百佳超級廣場,而家轉咗係G2000。

中環萬年大廈

市區重建局將會於同年2月前由董事會轄下的遴選小組挑選出合資格的機構,邀請有關機構提交主營運者標書,最快於同年首季末或者次季初選出中標的營運商[18]。 中環萬年大廈2023 2002年12月,政府曾把中環街市現址納入2004年的勾地表,並只要求發展商展示舊日照片,即建築物會在土地拍賣後拆卸,但有團體要求政府把街市列作歷史保育。 [13]其後勾地再度押後,到2006年11月推出賣地章程,當中高度限制為160米,而且需要為政府興建兩項政府設施包括公廁及公眾休憩地方。

中環萬年大廈: 建築風格

大樓低層是地舖和商場,升降機往樓上是寫字樓、旅行社、醫生村和商行等。 中環萬年大廈2023 由於大樓正背面兩條街道處於不同水平,大樓低層採用錯層式設計,屬於面向士丹利街一面地面之樓層有如面向皇后大道中一面之閣樓或一樓,開設有咖啡店、高級家居藝術品店等。 對上一層全層屬大快活快餐店,而再上一層則是香港蘇淅滬同鄉會的私人會所餐廳。 中環廣場(英語:Central Plaza)是香港的一座摩天商業大樓,位於灣仔港灣道18號,為香港第三高樓及灣仔區最高的大廈,高度僅次於環球貿易廣場及國際金融中心二期,也是世界第51高樓,樓高374米,地上78層。 中環廣場雖以「中環」命名,但其實際位置並非處於中環,而是中環以東的灣仔。

中環萬年大廈

記者向建築師學會本地事務部主席何文堯出示街市的新概念圖,他形容新方案的綠化大幅減小,失去了「城中綠洲」的特色,對改善區內空氣質素幫助不大。 中環萬年大廈2023 而項目亦偏離當日規劃,須提供最小1000平方米的公眾休憩用地,主要屬天台花園形式的意向。 2013年1月7日,提交作為主營運者的項目意向書申請截止,市區重建局共收到9份意向書,當中包括誠品書局、三聯書店及韓國文創企業等。

中環萬年大廈: 皇后大道中100號

但需就拆卸街市面向德輔道中的末端立面、域多利皇后街地下的出口的詳細設計,日後需再提交予城規會審批。 中環萬年大廈 2016年9月獲城規會批准的修訂方案中,獲保留攤檔增至13個,而面向德輔道中的末端立面落實重建為玻璃幕牆,幕牆會重塑中環街市落成時的原來形態。 市建局在2017年10月中正式授權承建商進行活化工程[26],商議多年的重建計劃終於推進至新階段。 中環廣場位於灣仔北核心商業區,毗鄰入境事務處入境事務大樓、稅務大樓等政府部門、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會展廣場辦公大樓、華潤大廈及光大中心等甲級商業大廈。 2013年7月19日,城市規劃委員會審批及通過「城中綠洲」項目,當中包括批准放寬建築物高度限制,准許在中環街市大樓頂加建一層大型玻璃屋,將其發展成為「漂浮綠洲」,令到建築物高度由原來的23米增加至40米。 同年10月,一名大埔區聾啞居民透過本土行動成員何來協助下,入稟高等法院申請司法覆核,要求推翻城市規劃委員會的決定[19]。

中環萬年大廈

中環街市街市正門位於德輔道中,有當年最新型的電梯上落。 門口共有4個,向着德輔道的是正門,租庇利街及域多利皇后街各有橫門,進入街市地下;至於皇后大道中入口,可見二樓肉枱。 當時中區德己立街、威靈頓街的公共廁所都建在地底,既骯髒又黑暗。 而中環街市的公共廁所則光線及透氣性都不錯,而且另外設有女廁,於當時而言為先進設計。 中環街市設置垃圾槽亦為香港建築之創舉,各層樓的垃圾從垃圾槽集中至域多利街的總出口,在槽口由垃圾車收集垃圾[9]。 萬年大廈(英語:Manning 中環萬年大廈 House),是香港島中環的一幢商業樓宇,位於皇后大道中38號,毗鄰陸佑行及萬邦行。

中環萬年大廈: 萬年大廈評論

中環廣場由伍振民建築師(香港)有限公司設計,樓層平面呈三角形,但為避免影響附近的景觀及風水,三個角被設計成稍鈍,故平面實際上是個六角形。 中環萬年大廈2023 萬年大廈是一座14層高商業大廈坐落於皇后大道中和士丹利街交界距地鐵中環站D2出口僅5分鐘步程,基座為零售樓層。 鄰近甲級建築包括 陸海通大廈、 娛樂行 及 豐盛創建大廈。 2015年3月30日,有香港傳媒報道該項目出現變數,隨着建築成本不斷上漲,該項目所需要的建築費用之最新估計達逾10億港元,為最初預算的一倍。 翌月17日,市區重建局主席蘇慶和會見傳媒時首次披露,原本預留約5億港元用以復修的中環街市項目經過很多程序後,當中包括《中區分區計劃大綱圖》遭到司法覆核等因素,令到計劃被拖延至今仍然未動工,隨著建築成本上升,最新估算造價高達約15億港元。 他認為在審慎理財原則下,各方均需要理性地討論如何推展此項目,惟重申市區重建局並無放棄計劃,不過亦無項目之落實期[21]。

  • 萬年大廈(Manning House)係香港島中環嘅一幢商業樓,嚮皇后大道中38號,毗鄰陸佑行,對面馬路係萬邦行。
  • 而發展局則表示按照慣例,政府或者會按照個別項目所帶來的裨益和理據而考慮寬免地價。
  • 現時的街市為第四代市場及第三代中環街市建築,與同期建成的舊灣仔街市屬同一風格[1],是香港少數在戰前落成的室內街市。
  • 2016年9月獲城規會批准的修訂方案中,獲保留攤檔增至13個,而面向德輔道中的末端立面落實重建為玻璃幕牆,幕牆會重塑中環街市落成時的原來形態。
  • 中環廣場(英語:Central Plaza)是香港的一座摩天商業大樓,位於灣仔港灣道18號,為香港第三高樓及灣仔區最高的大廈,高度僅次於環球貿易廣場及國際金融中心二期,也是世界第51高樓,樓高374米,地上78層。

中環廣場總建築面積為140萬平方呎,可出租樓面面積114.2萬平方呎(106,088平方米);每層樓面總面積2.4萬平方呎(2,226平方米),可出租面積2萬平方呎(1,855平方米)。 中環廣場於1990年至1992年間興建,建成時是亞洲最高的建築,直到1996年時深圳的信興廣場落成為止。 大樓總建築面積約為 99,000平方呎,共9層辦公樓層 (3-14樓)及3層零售 (B-1樓),設3部載客升降機和1部載貨升降機。

中環萬年大廈: 建築特色

地鋪係周大福珠寶同專業旅運,閣樓係大快活快餐店,再上一層係香港蘇淅滬同鄉會私人會所[1]。 2015年9月22日,活化方案推倒重來,市建局董事會通過6億元簡約方案,放棄頂層加建玻璃屋的「漂浮綠洲」及空中花園舊方案,新方案只會加固地基及加裝消防系統等,並於中庭及入口廣場提供合共1000平方米公共空間,較舊方案省9億元。 市建局於2015年12月向城規會提交申請,當作公眾諮詢,唯新方案綠化範圍大減,將現時皇后大道中的公廁清拆,改建為300平方米的小廣場及公共空間。 街市由工務司署設計及建造,1980年代改造成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手電梯系統的一部份。 1990年獲擬定為三級歷史建築(惟評級一度未有被確定[2],直至2022年3月10日才予以確定評級),但2003年停止運作後曾一度被列入勾地表,後來政府將其剔出並交由市區重建局進行活化[3]。 華懋集團取得營運權後,街市在2021年重新對外開放。

中環萬年大廈

[14]在2017年活化工程前,中環街市只有中環購物廊內數間小商店和一所位於北面的公廁仍然運作中。 中環街市前身是「廣州市場」,約位於皇后大道中與嘉咸街交界,為早年的中環華人居民而開設,一直是中西文化及新舊交替的匯聚點。 [4]1860 年,一次大暴雨就沖毀大部分引水設施,廣州市場(Canton Bazaar,亦即中環街市前身)很多房屋倒塌[5]。 香港私人執業西醫及牙醫大部分集中在九龍油尖旺區及港島中西區。 以下列出香港著名的醫生集中地,有些大廈就聚集了超過一百名醫生。 2002年2月,食環署交代中環街市重建計畫對檔戶的安排,綜合區議會及檔戶的意見,政府將對101個合資格的租檔提供相等於24月租金的特惠賠償,金額由89,000元至286,000元不等,平均則為205,000元。

中環萬年大廈: 萬年大廈醫生

中環廣場的發展商為黃廷方家族(佔40%)、菱電發展(佔5%)、信和置業(佔10%)及新鴻基地產(佔45%)合組的財團。

樓下係地鋪同商場,搭升降機上樓上係寫字樓醫生村同商行咁。 辦公室位於香港中環皇后大道中38-48號,Hong Kong Offices 在萬年大廈共有 6 個辦公室出租或出售。 城規會在諮詢期間收到105份意見書,當中8份贊成、21份反對,其餘77份只是表達意見和關注。 市建局建議保留不同類型的攤檔,但最多只會保留5至6個,並會提供不少於1,000平方米的公眾休憩用地。

中環萬年大廈: 萬年大廈 Manning House

在2009年10月發表的《2009至2010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顯示,中環街市被剔出勾地表,交由市區重建局全面保育和活化,在鬧市中創造一個休閒點。 中環萬年大廈2023 活化後的中環街市將會成為上班人士在日間的「城市綠洲」。 [15]政府將會斥資5億元活化中環街市,市建局計劃分階段建築結構勘察,首階段工程估計可在2至3年完成,整個項目則預計需時4-5年竣工。 第三代中環街市建築於1939年5月落成,耗資九十萬港元,5月4日正式營業[8],樓高4層,內有263位檔主;同年5月3日,位於地下的鷄鴨枱及鮮魚枱率先開業;翌日,位於二樓的肉枱開業;第三日,位於三樓的果菜枱亦告開業。 第二代中環街市建築則在原址重建,於1895年落成,[6]屬於維多利亞式房屋設計,樓高3層,中央設有塔式建築,並於1937年9月15日拆卸[7]。 中環街市(英語:Central Market),是香港一座摩登流線型的街市,於1939年落成,位於香港島中環皇后大道中93號及德輔道中80號。

中環萬年大廈

而發展局則表示按照慣例,政府或者會按照個別項目所帶來的裨益和理據而考慮寬免地價。 中環萬年大廈 於2009年舉辦的設計比賽中勝出及中標、負責中環街市保育工程的建築師吳永順表示,感慨中環街市經空置了12年,仍然糾纏於保育何價的爭論中。 他說,保育中環街市方案乃經過多輪公眾參與,有關過程必須獲得尊重[22]。

中環萬年大廈: 中環街市

大樓背面為士丹利街,亦設有兩個入口,行人可經大樓來往皇后大道中及士丹利街。 萬年大廈(Manning House)係香港島中環嘅一幢商業樓,嚮皇后大道中38號,毗鄰陸佑行,對面馬路係萬邦行。 亦係香港中區嘅幾座老牌舊寫字樓大廈,有幾廿年歷史。

[12]其他部分則於2003年3月停止運作,並加設圍板。 經過多輪研究和諮詢後,中環街市大樓最終在2017年10月開始進行活化工程,未來完成後部份攤檔將獲得保留。 中環萬年大廈2023 美國真人秀節目《驚險大挑戰》(The Amazing Race)第2季曾於大廈46樓的空中大堂設關卡,參賽者要用望遠鏡尋找「綠白之星」(即天星小輪);節目當時乃形容此處為香港最高大廈。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