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棕枝主日5大優點2023!(小編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棕枝主日

巴拉巴的被釋放,讓我們看到彼拉多的不公義、並以政治手段「獨善其身」;也讓我們看到祭司、長老的邪惡並一心置耶穌於死地的仇恨;更讓我們看到群眾百姓的飄忽善變,對是非舉棋不定。 耶穌的受難與被釘,見證人雖頑梗,卻又見證上帝對人深切的愛。 當我們在罪中得著釋放時,我們又可會學像耶穌,以愛去釋放加害者、以愛去釋放別人。 當古利奈人西門與耶穌分擔十架的重量、當羅馬百夫長宣認耶穌「他真是上帝的兒子」時,或許都提醒我們,救恩與拯救不是停在信徒群體之中,甚至福音書作者幽默地指出外邦人、被邊緣的人甚至比所謂的信徒群體,更早、更體驗到上帝的大能與慈愛。 因此,讓我們時刻提醒自己,我們本是罪人、是信仰的「外邦人」,因耶穌的柔和謙卑,拯救我們,今日當我們作為耶穌基督的門徒,我們的使命,不是要定人的罪,而是以柔和謙卑,與罪人、與「外邦人」復和,並讓復活的盼望,上帝的慈愛臨到人間。

  • 36 兵丁也戲弄他,上前拿醋送給他喝,
  • 看來,上帝讓我們有份於世上的苦難,確是為要讓我們能與祂一同得榮耀。
  • 33 到了一個地方,名叫髑髏地,就在那裡把耶穌釘在十字架上,又釘了兩個犯人:一個在左邊,一個在右邊。
  • 因祂活著,我們的人生於是重燃了希望;因祂活著,我們即使面對苦難也不用再惆悵;因祂活著,我們面對仇敵亦不須再懼怕;因祂活著,我們奔跑天路時就有無窮無盡的力量;因祂活著,我們在任何環境之下都能夠勇敢面對明天。
  • 對當時那些見到或聽到主耶穌基督已在十字架上被釘死的人來說,這位自稱是神兒子的年輕人就這樣慘淡的離開了世界,祂精彩卻短暫的一生已結束,祂的靈魂大概已下到陰間,祂的福音事工也以失敗告終。
  • 主耶穌進入耶路撒冷的日子,按聖經記載,是逾越節的前夕。
  • 主耶穌基督坐上這匹驢駒進入耶路撒冷,正意味著祂不是帶刀劍來到世界,也不是為復仇而來,祂願意背負起人們的重擔苦困,祂選擇了以和平來拯救人,因此祂揀選了黙黙無聲的驢駒,騎着牠進入城。

”因此,为表纪念,每年此日教堂多以棕枝为装饰,有时教徒也手持棕枝绕教堂一周。 各派教会对此日的庆祝,往往以耶稣基督的荣耀为主题证道。 來到髑髏地(第33節),耶穌已經預備好要上十字架的刑具了,即使有再多的嘲笑、再多的侮辱、再多的對他不認識,基本上耶穌都已經準備全盤接受了。

棕枝主日: 棕枝主日

今日是「棕枝主日」(Palm Sunday),是紀念昔日耶穌進入耶路撒冷的日子。 按照傳統,信眾會在教堂附近進行棕枝巡行禮儀,高舉棕枝歌唱聖詩和巡行,仿效昔日耶路撒冷的群眾手持棕枝歡迎耶穌。 當時除了耶穌和門徒之外,其實往耶路撒冷的路上行人絡繹不絕,因為猶太人的重要節期快到,人們都要去耶路撒冷過節。 一般平民百姓大多數都如耶穌和門徒一樣,步行前往耶路撒冷。 現在,耶穌和門徒已經來到位於橄欖山的伯法其,這伯法其在耶路撒冷的東面,距離耶路撒冷只有1.6公里。

值得留意的是,有一個牌子上寫著「猶太人的王」(第38節),這牌子的文字用三種語言寫成:希臘文、拉丁文和希伯來文。 以三種不同文字來寫的目的,就是要叫人群中的每一位,不論是猶太人或是外邦人,都可以徹底明白。 這也象徵教會的根基耶穌基督的主權是普世的,因為這些是當時世界的三大語言,每一種通行於一個重要的範疇。 希臘文是文化和知識的語言,拉丁文是法律和政治的語言,而希伯來文則是啟示宗教的語言;故此,他即使被懸掛在十架上將要死亡,「他頭上戴許多冠冕」(啟19:12)卻是鐵一般的事實。 在步往十字架的道路上,主耶穌分別遇上了古利奈人西門和一群婦女。

棕枝主日: Tag Archives: 棕枝主日

主耶穌基督坐上這匹驢駒進入耶路撒冷,正意味著祂不是帶刀劍來到世界,也不是為復仇而來,祂願意背負起人們的重擔苦困,祂選擇了以和平來拯救人,因此祂揀選了黙黙無聲的驢駒,騎着牠進入城。 回到起初的提問:棕枝主日與禮儀顏色紅色是否錯配? 當我們看到聖周的歷程,由耶穌進入聖城開始,就是步上這條通往十字架的受苦之路,每走前一步,就接近死亡一些,這條路是步往犧牲之路,是要灑熱血成就救恩的路。 故此,以紅色作為聖周開始的禮儀顏色,可以說是最適當不過。

故此,今天於棕枝主日舉行巡行的意義,重點不應只在於棕枝巡行、或群眾的歡呼,而是紀念基督進入耶路撒冷城,接受苦難的前奏。 我們拿著棕枝「演譯」耶穌進城救世的事蹟,目的是預備我們的心靈,好使能跟隨受苦的耶穌基督。 棕枝主日 復活節前的一個主日被稱為「棕枝主日」,記載了主耶穌基督進入聖城耶路撒冷。

棕枝主日: 你們在路上議論的是什麼?(鄧瑞強博士)2015.10.18

是的,我們多想耶穌以威榮顯現世上,叫世人都知道我們早就選對了。 親愛的主耶穌基督,今天我們同心合意來紀念祢的安息。 棕枝主日 我們紀念祢已走完了最榮耀偉大的路程,在苦路上承受了巨大的苦難、攻擊、陷害、譏誚和羞辱,然而這一切都隨著祢在十字架上的得勝死亡而結束。 正如同祢曾經在約翰福音10:18所說過的話:「沒有人奪我的命去,是我自己捨的。我有權柄捨了,也有權柄取回來。這是我從我父所受的命令。」祢是如此安静地躺卧在墳墓裡,在那冰冷的地方息了地上一切的勞苦,完成了天父給予的神聖託付。 在受難週的第三天,是主耶穌基督在本週內最為繁忙的一天,聖經除了記載祂對門徒的教導,更多記載了祂和祭司長、民間的長老、希律黨、文士、法利賽人、律法師、撒都該人之間的唇槍舌戰。 在當年的今日,宗教人士多次刁難及質疑祂,話題涉及約翰的水禮、應否繳稅給羅馬皇帝、有關復活的事等等。

棕枝主日

我們與民眾一廂情願地期望耶穌進入城門,就是要「作王」、「戰勝」我們的敵人;我們卻從未曾盼望這位騎著驢駒的,定意進入城門,為要受苦至死。 棕枝主日 我們盼望祂不需受苦的背後,其實更是我們自己不想受苦。 是的,我們期望有一個安全的信仰,有一位賜給我們平安、喜樂、事事順利的主。

棕枝主日: 信徒箴言

昔日,耶路撒冷的百姓手持棕枝、前呼後擁來迎接、滿心期待那位入城的彌賽亞救主,是一位將要帶領他們脫離羅馬殖民統治而復國的先知。 他們期望這位拯救者的形象是再世的以利亞或摩西,是帶著大衞的國度與權柄而來。 然而,主耶穌基督決意忠心順服天父的旨意,為應驗舊約先知的預言,祂吩咐門徒為祂所預備的並不是一匹高頭大馬。 祂騎著的不是一匹戰馬,反而是一匹其貌不揚,甚至是從來未被人騎過、沒有負過重擔或面對廣大群眾經驗的驢駒。 棕枝主日(Palm Sunday)亦称“圣枝主日”、“棕枝节”、“基督受难主日”(因耶稣在本周被出卖、审判,最后被钉十字架),是主复活日前的主日,标志着圣周的开始。 棕枝主日是教会节期中除了圣诞节和复活节之外另一个重要的节日。

棕枝主日

然而人是軟弱的,祂的門徒猶大竟為了銀錢便無情地用出賣祂的方式來回應祂三年以來愛的教導,「猶大之吻」這動作表面親熱,背地裡卻帶著陷害的詭計陰謀。 親愛的弟兄姊妹,你的心常常想念祂的愛嗎? 你常常記念祂為你受死、復活、升天並且再來嗎?

棕枝主日: 歷史不停, 我們的脚步也不停!

本主日是棕枝主日,又有稱為「苦難主日」。 我們或許在崇拜中都拿著棕枝,模擬昔日以色列群眾舉起枝葉,夾道歡迎耶穌進入聖城的場景。 然而,我們都會察覺本主日的經課,一方面有耶穌光榮騎驢進城的記載,但另一方面,福音經課亦選讀耶穌受難的事跡。

本教會奉行主耶穌基督所託付之大使命,領人歸主,牧養信徒,保守真理,聯絡會友,敬拜真神,並藉辦理教育及福利工作以宣揚福音,實踐新約教會之精神為宗旨。 歡迎您一同來敬拜真神、團契相交、學習聖經真理、尋找人生意義。 親愛的弟兄姊妹,無論你的生命正在經歷何等的艱困或痛苦,都不用害怕,因為神的能力比眼前的任何難題都更大。 要記得:主耶穌基督必會以祂無比的愛來扭轉一切,向仰望尋求祂的我們施行拯救。 無論墮落了的人是如何悖逆,仇敵是如何不義與詭計多端,主耶穌基督都得勝有餘。 在這日,門徒和婦女們的心甚是失落與憂傷,他們痛失了心愛的主,而這位主更是受了羞辱和遭到咒詛而死。

棕枝主日: 2 棕枝主日

据《福音书》记载,主耶稣基督于此日骑驴入耶路撒冷,受到民众手持棕櫚树枝、欢呼和散那,如迎君王般的礼遇[1]。 因此,各派教会对此日的庆祝,往往以主耶稣基督的荣耀为主题,多以棕枝装饰教堂(在臺灣有時以蘇鐵樹枝代替)。 棕枝主日(Palm Sunday)紀念耶穌基督抵達耶路撒冷,隨後祂被釘上十字架,復活節(Easter Sunday)則是慶祝祂死而復生。

棕枝主日

我分享到幾年前曾探訪一對剛年過五十的夫婦,丈夫計劃多年,刻意提早退休為要與太太環遊世界、享受人生。 豈料,就在他剛退休的一年間,太太發現患上末期癌症,已到了無藥可醫的境況。 棕枝主日 那晚在返家的途上,我為到疾病能夠如此折磨一個家庭心中難過。 除了難過,也是不甘:明明耶穌基督已經復活勝過疾病死亡,我們卻仍在世上被種種苦難包圍。 在過去的七天裡,我們感謝天父為要成就救贖我們的計畫而差派了祂的愛子主耶穌基督來到地上,同時,我們亦不忘紀念主耶穌基督甘願為我們眾人的罪走上十架的道路而受苦蒙難。 來到第八天,今日我們要慶祝耶穌基督是復活的主,是凱旋的主,祂已戰勝了死亡,從墳墓裡面出來了。

棕枝主日: 教會動向

(中央社梵蒂岡2日綜合外電報導)今天是標誌聖週(Holy Week)開始的棕枝主日,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彌撒。 日前患支氣管炎的他昨天才剛出院,他也在三鐘經祈禱時感謝為他禱告的人們。 在棕枝主日回想這個場景,就能更深明白,主耶穌是多麼堅定的要把他自己賜給世人,甘願走上十架流血捨命去為世人贖罪。 棕枝主日 声明:《棕枝节讲章:耶稣是弥赛亚荣耀的王!》由基督教讲章网搜集整理于网络,如果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不過,這盛大的歡迎儀式,群眾的熱烈擁護,接下來並沒有像他們所期望的起義,風起雲湧,雄壯的邁進,繼以光榮的征服,驅除羅馬的佔領,恢復大衛的國度。 在地上代表耶穌的教會,又用甚麼來乘載道呢?

官府也嗤笑他,說:他救了別人;他若是基督,神所揀選的,可以救自己吧! 36 兵丁也戲弄他,上前拿醋送給他喝, 37 說:你若是猶太人的王,可以救自己吧! 38 在耶穌以上有一個牌子(有古卷在此有:用希利尼、羅馬、希伯來的文字)寫著:這是猶太人的王。 … 44 那時約有午正,遍地都黑暗了,直到申初,

棕枝主日: 基督不似預期

我們願意享受與祢同在的時刻,更願意祢為我們除去潛藏於我們內心深處裡的貪婪、爭競、嫉妒、自私、惡毒、怨恨。 求祢容許我們,單單屬於祢,心思為祢用,一生屬於祢。 又求祢教導我們知足、讚美、善良、饒恕,讓我們的生命中滿有美德,合乎祢的心意。 主耶穌基督進入耶路撒冷,君臨聖殿,使用屬天的權柄潔淨聖殿,在殿中大發義怒,趕出作買賣的人,又推倒兌換銀錢之人的桌子和賣獻祭鴿子等物之人的凳子。

警方不反對通知書條件列明,主辦方須分組行、確保所有參加者手持棕枝,及遵守《禁蒙面法》,惟實際遊行時沒有分組起步,部分人沒有手持棕枝或有佩戴口罩,在場警員未有理會或作出勸喻,有信眾表示教堂沒有任何規定。 聖約翰座堂主任牧師陳國強則表示,感謝上帝讓警方批出不反對通知書。 路透社報導,在首都馬尼拉(Manila)以東約20公里的安蒂波羅市(Antipolo City),數以百計的信徒出席一座教堂上午的彌撒並揮動棕櫚葉,象徵追隨和紀念耶穌基督。 在地球另一個角落,數以千計的菲律賓信徒今天為了棕枝主日上教堂,他們拿出棕櫚葉接受賜福,同時繼續為教宗的健康祈禱。 馬太福音指出,耶穌騎驢進入耶路撒冷是應驗先知撒迦利亞的預言。

棕枝主日: 主日經課:棕枝主日

但是,就是這樣的一個出身低微的人,他要讓人明白什麼是偉大。

教會為道去選擇「交通工具」的時候,考慮的是甚麼呢? 有趣的地方是,耶穌的門徒和有些去耶路撒冷過節的路人,竟然配合耶穌的行動,參與在這場獨幕劇中,把耶穌當作王一樣來歡迎。 愛群道浸信會願承擔基督的大使命,傳揚福音,使人作主的門徒。 藉敬拜事奉,經歷靈命更新;在相交生活中,實踐彼此相愛,成為不斷增長的屬靈家庭。 3 我當日所領受又傳給你們的:第一,就是基督照聖經所說,為我們的罪死了, 4 而且埋葬了;又照聖經所說,第三天復活了。

棕枝主日: 馬太福音 21:1-11

遊行約15分鐘完成,遊行結束和禮拜儀式開始後,警員隨即離去。 中環聖約翰座堂今日舉行「棕枝主日之宗教慶典」,是疫情後相隔三年復辦遊行,預計300人參加,獲警方批出不反對通知書。 警方遊行條件規定參與人士須遵守《禁蒙面法》和《港區國安法》,兼需分為3組,每組100人,相隔最少2分鐘出發。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