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菊花栽培10大優勢2023!(小編貼心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菊花栽培

依歐洲習慣,在最後一次灌溉之前,於田間取樣土壤進行土壤肥力分析,因此採收完畢整地前便能獲知土壤肥力,決定基肥用量。 表2為最佳的土壤肥力標準值,另外土壤EC值為2.5,pH為6.0至6.5。 基肥主要為硝酸鈣、硝酸銨、硫酸鎂、磷酸、石灰或碳酸鈣等。 菊花栽培2023 基肥施用必須均勻一致,有些農戶只講求時效,但無法均勻施用,致使肥力不均,切花良品率也就降低。

  • 日照強且空氣乾燥的氣候條件下,完全覆蓋土面且快速生育的菊花一週內需要38mm的水量(每平方公尺25公升),因此土壤含水充足,種植前1週需充分灌水。
  • ①蚜虫:危害叶片、嫩茎、花冠等,刺吸液汁使嫩梢卷缩、枯萎,造成植株生长不良。
  • 此種方式對於Santini品種生產或許可以採用。
  • C.通風設備:目前溫網室側邊是防蟲網為主,可利熱氣的排除,在冬季時以捲陽器將側邊以塑膠布封住可保溫。
  • 2、扦插:选在春季进行扦插,基质可以用河沙或黄土,扦插完成后及时灌浇水分,周边的温度保持在20-25摄氏度,差不多两个月后就能生根。

芒种前后,再从第1次扦插获得的新株上,剪枝条进行第2次扦插,苗龄掌握30~35天,然后移植大田。 第1次扦插株行距各12厘米,第2次扦插株行距各8厘米。 插后20天已经生根成活,并用清水粪浇1次。 菊花栽培 茎直立或开展,头状花序单生或数个聚生茎顶。 根据花期不同可分为早菊(9-10月)、秋菊(11月)及晚菊(12月),还有五月菊、七月菊及八月菊等;根据花茎大小又可分为大菊、中菊和满天星小菊。

菊花栽培: 菊花怎樣栽培和管理?

摘心时只留植株基部4-5片叶,上部叶片全部摘除。 待长出5—6片新叶时,再将心摘去,使植株保留4-7个主枝,以后长出的枝、芽要及时摘除。 摘心能使植株发生分枝,有效控制植株高度和株型。

菊花栽培

要注意的是,选取茎短缩、叶重叠呈莲座状的冬芽,需要维持0℃左右的低温30天,才能打破莲座。 菊花是一种较喜爱生长在光照很充足环境内的花种,我们栽培菊花期间不能把菊花给栽培到太隐蔽的地方去,一定要保证菊花可以有充足的光照,但也不能暴露在直射阳光下。 立秋后自菊花孕蕾到现蕾时,可每周施一次稍浓一些的肥水;含苞待放时,再施一次浓肥水后,即暂停施肥。 如果此时能给菊花施一次过磷酸钙或0.1%磷酸二氢钾溶液,则花可开得更鲜艳一些。

菊花栽培: 肥料

superphosphate)每分地80公斤做為基肥也可減緩錳毒害。 土壤pH值以6.0至6.5之間最佳,對鐵及其他微量元素之吸收較佳,而當鉀肥過高時,栽培宜施用白雲石灰(Dolomite limestone)為基肥,以提昇pH值及增加鎂肥。 氮:氮肥可說是最重要的營養元素,尤其將植物殘體拌入土壤增加有機質時,細菌需要氮素分解殘體,因此會和菊花苗競爭氮素。 在定植後三週內若缺乏氮素,將造成產量下降開花不良,因此追肥中需要至少150ppm的氮素,而砂質土壤在高溫下易流失氮素的狀況下,更需要250ppm的高氮補充。 土壤中有機質多則可防止氮素流失,氮素不足下植株變小,花數變少及莖粗變細。

  • 台灣日照強、氣溫高,秋冬季溫室內仍常有40~50℃的局部高溫情形,設施應考慮方位、風向與通風,也應有遮陰、內循環或強制通風風扇等配備,以減少熱累積。
  • 药物防治可用1:200倍的甲醛浸苗5分钟,浸后冲洗再栽。
  • 将枝条下端的叶片去除,防止扦插进去引起腐烂,上端部分留下2-3片叶子。

故氮肥對生育的影響,以花芽分化期前缺乏的影響較大,其影響範圍包括葉、莖之大小及形狀。 花芽分化後則影響花蕾的發育及切花莖的充實。 因此,生長初期的氮肥施用對於獲得高品質的切花是很重要的,但是初期絕對生長量少,相對的氮肥吸收量少,高濃度反而會產生障礙,能夠滿足其吸收量之濃度範圍內(50~100ppm/日)即可,沒有必要多施氮肥。 菊花苗的生长需要一定的养分,我们可以在生长期的时候每隔20天左右施加1次复合肥料,施肥要适量,不能施加农肥和生肥,否则会影响菊花苗的生长。 菊花栽培 此模式為夏菜冬花的基本模式如圖3所示,以種植菊花開始,在秋冬季9月至3月間,種植菊花,每1季的栽培時間約2個半月。

菊花栽培: 菊花如何栽培

生產模式以下介紹數種,農民可依市場需求、個人生產能力與資金而調整。 最主要的目的在於能使設施的使用達到最經濟、最有效率。 所謂「夏菜冬花」即春夏季種植蔬菜而秋冬季種植花卉,這種模式早在數十年前就有業者開始「夏菜冬花」的生產模式,但多是為了短期週轉的目的。

5小时的长日照下进行茎叶营养生长,每天12小时以上的黑暗与100摄氏度的夜温则适于花芽发育。 菊花的适应性很强,喜凉,较耐寒,生长适温18-21℃,最高32℃,最低10℃,地下根茎耐低温极限一般为一10℃。 花期最低夜温17℃,开花期(中、后)可降至15-13℃。 喜地势高燥、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轻松肥沃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

菊花栽培: 菊花的栽培方法,菊花的栽培技术要点

磷肥不足時葉色呈墨綠(花青素顯現),生長劣化,開花延遲。 在肥沃度不高(如有效態磷酸5mg/100g之火山灰土及27mg/100g之沖積土),隨著磷酸施用量的增加,生長、開花漸佳,增施效果很大。 然而在有效態磷酸44mg/100g之火山灰土,其磷肥的施用效果很小,說明磷肥的效用依土地磷肥的有效性而定。 菊花会从土壤中摄取必需的营养物质,因此应该定期施肥以使其充分生长并开花,可以使用矿物肥料,例如钾的单磷酸盐溶液。

菊花栽培

在台灣露天栽培菊花常見的缺點是氣候的干擾,即使冬季也常出現強光及高溫的天氣,影響到栽培管理工作,尤其是肥培及水分等管理,所生產的菊花切花,常有下位葉枯黃、花莖粗、花小、花色著色不良及瓶插壽命短等缺點。 反之當冬季寒流或東北季風來襲時的低溫,常造成生長遲緩、花芽分化與發育受阻,因此花期不易控制,採收期延長,造成採收不便,甚至延誤商機。 另外春夏季的梅雨季與夏秋季的颱風,露天栽培的菊花因雨水與風災造成嚴重損失,甚至無法採收。 因此設施栽培菊花,可以減少外在環境的影響,穩定產期,縮短生產時間,又可使切花品質明顯提昇,外銷日本市場的質量均逐年增加。 此模式是在春夏季高溫多雨不利平地蔬菜生產的時期,利用了設施抗風防雨的功能,栽培瓜果類蔬菜為主,以穩定蔬菜市場;而在冬季蔬菜生產過剩時種植花卉,花卉則選擇一些可外銷的種類,結合國際行銷廠商,可將台灣的特色花卉外銷。 菊花栽培2023 這種栽培模式並非局限在固定型式,業者亦可自行選擇不同作物類型加以配合,如冬花類除了菊花外,可栽培洋桔梗、星辰花、紫羅蘭、玫瑰花及一般的草花類切花等。

菊花栽培: 菊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③叶蝉:俗称跳虫,刺吸为害,使菊花叶片变黄,生长衰弱,产量降低,并传播病毒病害。 防治方法:可用25%的速灭威或20%的叶蝉散800~1000倍液喷雾。 地下害虫主要有蛴螬、地老虎,用常规方法杀灭。 ①蚜虫:危害叶片、嫩茎、花冠等,刺吸液汁使嫩梢卷缩、枯萎,造成植株生长不良。

菊花栽培

药用菊多栽培于土壤肥沃,排水良好,气候湿润的平原。 扦插种植:在4-5月份扦插,从母株上剪取粗壮、没有病虫害的枝条,剪成10-15厘米的小段,用植物激素处理插条,将插条插入土壤中,压紧实浇水,约15天后能发根。 3、栽培:植株生长稳定后,可以进行移植,准备好合适的盆土,可以用园土、腐叶土、沙土、饼肥混合,搅拌均匀后,将植株栽种进去。

菊花栽培: 菊花的栽培方法,以及种植注意事项

目前栽培種菊花係由中國與日本多種野生菊所雜交而來的。 在1920年代中,Garner與Allard發現植物具有感應光照週期的特性,利用光週感應控制菊花開花,使菊花可以週年生產。 然而品種間之花芽分化、發育對日長和溫度的反應各有不同,栽培方式變得相當多元化,例如露地、施設、促成等各種模式。 菊花栽培 菊花設施栽培日趨盛行,而適當的土壤與肥培管理為確保菊花產量與品質重要之一環。 本文謹以日本與歐美各國菊花栽培管理理念為例,介紹菊花設施栽培管理,並推薦適合台灣地區之養液滴灌管理方法,供為栽培者之參考。 多數適合露天栽培的菊花品種屬於負感溫型。

给菊花浇水要做到见干见湿,不能半干半湿。 此外,要注意雨季的时候要及时将土中的积水排除,否则很容易导致它烂根。 菊花栽培 3、打顶:菊花打顶主茎粗壮,分枝多,增加花蕾,提高产量。 一般当菊花分枝10~14厘米长时,选晴天,连续2~3天用剪刀将枝条的顶梢剪去1~2厘米。 (1)扦插繁殖:一般谷雨前后,从越冬宿根发出的新苗中剪取枝条,进行第1次扦插。

菊花栽培: 菊花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有機質的種類以泥炭土及腐熟堆肥為主,綠肥或前作的植體也可打入田間增加土壤之通氣性。 反之,砂質土壤通氣性佳,但有機質之分解氧化也比較快速,因此反而需要添加更多之有機質。 對於有機質不足的地區,甚至每公頃添加50公頓堆肥都不算多。

菊花栽培

在台灣落塵量大,加上水氣含量高,容易使塑膠布透光率降低,應注意清洗外,又加上日光中紫外線強,促使台灣地區的塑膠布更換率在2~3年需1次,甚至在某些地區則要1~2年更換1次,成為設施硬體設備中重要的維修成本。 菊花栽培 植床準備可以推至前一作的最後一次灌溉起算。 最後一次灌溉量的標準,是以可維持至採收完畢後仍有充足的水分以進行翻耕及蒸氣消毒。 C.通風設備:目前溫網室側邊是防蟲網為主,可利熱氣的排除,在冬季時以捲陽器將側邊以塑膠布封住可保溫。

菊花栽培: 菊花如何栽培

Machin在1968年便研議種植株齡較大的苗木,定植田間後便直接進入短日條件。 在適當之行株距下,造塊苗可由12天改成4週苗,然後定植田間後9至11週即可採收,如此生產場便不需長日處理的光照設備。 菊花栽培 但此方法成功的關鍵在於是否有高品質且整齊之插穗。 此外消費者對花莖重量之要求,致使生產苗仍需在長日處理條件下,因此此種長日成苗種植方式便不符業者需求。 此種方式對於Santini品種生產或許可以採用。 對於黏重型土壤,初次種植時為了使土壤保有良好的通氣性,添加有機質是土壤管理的首要課題。

菊花栽培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