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青山公路青山灣段2023全攻略!(持續更新).

Article hero image
青山公路青山灣段

將軍澳工業邨開經:駿宏街、駿才街、駿盈街、駿光街、駿昌街、駿日街、環保大道、百勝角路、環保大道、環澳路、將藍公路、茶果嶺道、偉業街、觀塘道、彩虹交匯處、龍翔道、呈祥道、葵涌道、昌榮路迴旋處、青山公路(葵涌及荃灣段)及大河道。 青山公路有使用「青山公路××咪」作為地址標示,如釣魚灣是「青山公路13咪」、舊咖啡灣是「青山公路18¾咪」等,尤見於由荃灣一帶至屯門一帶之沿岸。 青山公路青山灣段2023 當中「咪」是英里的英文「mile」之音譯,代表該處與尖沙咀碼頭(經彌敦道)的距離。

青山公路青山灣段

此兩條公路昔日沿路亦設有多塊里程碑,但由於缺乏保護,至今僅存數塊[3]。 里程碑所示距離以英里計算,但里程起點卻並非現時的深水埗起點,而是當時九龍交通要衝尖沙咀碼頭[4]。 青山公路青山灣段2023 在早年新界沿路標誌性建築不多的情況下,市民往往以青山公路多少「咪」(即英里英語miles之粵語音譯)表達所在地,成為青山公路的特點,有些甚至演變為地名留存至今,例如位於荃灣的中國染廠大廈的商場就以其所在位置而命名為「8咪半」。

青山公路青山灣段: 方向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未來將會陸續推出餘下未完成之流動版CSS及網頁翻新之更新。 青山公路-青山灣段(英語:Castle Peak Road - Castle Peak Bay),是青山公路其中一段,路段南接掃管笏管青路,北達杯渡路。

青山公路青山灣段

同時此段至元朗段均有輕鐵覆蓋(屏山段朗天路路口至元朗段新元朗中心是在中間,其餘路段則在側邊),是除港鐵屯馬綫外,元朗至屯門之間的主要交通途徑。 青山公路與大埔公路的起點均位於深水埗桂林街交界處。 青山公路沿新九龍(現九龍一部分)及新界西部向西北方而建,途經長沙灣、荔枝角、葵涌、荃灣、深井、小欖、屯門等地,繼而轉向東北伸延,經洪水橋、元朗、米埔、古洞穿越新界北部的平原,直至上水終結。 青山公路青山灣段2023 過往青山公路可於上水再次連接大埔公路,通往新界東部甚或返回九龍,惟現時大埔公路已縮短至林村,兩者不再在新界的終點相連。 由掃管笏管青路至杯渡路,途經新、舊咖啡灣而到達青山灣,輕鐵三聖總站在恆福花園旁,主要建築有置樂花園及華都花園。 近香港黃金海岸至三聖墟一段於1990年代初提升為 青山公路青山灣段 9 米闊雙線雙程行車道路。

青山公路青山灣段: 九龍西

昔日新界西道路網絡並不發達,青山公路是新界西往返九龍的必經之路。 現有青山公路青山灣段(由管青路到海榮路)是一條連接掃管笏、黃金海岸、咖啡灣、青山灣及三聖墟一帶的主要道路。 青山公路青山灣段2023 本工程目的是改善此路段的交通情況、提供額外的道路通車容量,以配合屯門東的發展及應付青山公路的未來交通增長;以及透過改善道路路線,加強道路安全。

  • 巴士站鄰近青山灣泳灘、青山灣花園、翠峰小築及青山灣總站,沿該巴士總站附近的青霞里步行至盡頭,可達容龍別墅及容龍海鮮酒家。
  • 由凹頭迴旋處開始向北,到錦田河北面轉至新田公路西側北上,經壆圍、錦綉花園及竹園村等,直到攸美新村附近,接駁米埔段。
  • 青山公路-荃灣段(英語:Castle Peak Road - Tsuen Wan)是香港公路青山公路的一部份,由荃灣德士古道交界處起至油柑頭翠景臺私家路為止,於1919年啟用通車。
  • 70年代中期,因應青山公路拓闊工程,新墟段的走線稍微東移。
  • 除紅毛橋限速為70公里,其餘路段均為50公里,兩線雙程行車。
  • 此段位於屯門新市鎮的東部,南端在杯渡路路口接上青山灣段,向北至北端於西鐵兆康站南交通交匯處路口接上嶺南段。

此段開始便是北區的範圍,由白石凹向東,經過古洞、燕崗及行政長官別墅等地,直達粉錦公路路口。 青山公路青山灣段 此段有別於其他段之處是此段的路牌不會指出該段是古洞段,只寫「青山公路」。 西面(即是元朗市中心一段)的一段曾稱「元朗大馬路」(現時仍有人用此稱呼),較重要的建築物包括元朗警署、元朗民政事務處大樓、元朗廣場及開心廣場等,輕鐵路軌夾在該段路中心。 此段之後便是元朗區的範圍,由順達街路口開始,經亦園村、鍾屋村、洪水橋大街、洪天路,到橋洪路附近一個路口接上屏山段。

青山公路青山灣段: 道路結構資訊

此段路走向漸漸轉向東走,道路得名是由於位於洲頭村附近。 洲頭段是另一段較短的分段,落馬洲路之十字路口向東至白石凹(進入粉嶺公路的路口)。 落馬洲支線的洲頭隧道就建在洲頭段的北面,此外,洲頭段亦曾在2009年1月發生6死嚴重車禍,見香港2009年。

青山公路青山灣段

青山公路(英語:Castle Peak Road)是香港新界地區第二條落成的公路,全長51.4公里,並分為22段,乃全港最長的行車道路[1]。 青山公路於1911年動工興建,並在1920年全線建成[2],起點為九龍半島西部的深水埗區,繞經整個新界西部,途經葵涌、荃灣、屯門、元朗等區,最後以新界北部的上水為終點。 青山公路作為新界地區舊環迴公路的西線,曾與東線大埔公路組成來往新界全境的交通要道公路。

青山公路青山灣段: 行車路線

巴士站鄰近青山灣泳灘、青山灣花園、翠峰小築及青山灣總站,沿該巴士總站附近的青霞里步行至盡頭,可達容龍別墅及容龍海鮮酒家。 2020年乃青山公路建成百周年,這條公路常被稱為「舊路」或者「下路」,都是相對於屯門公路而言產生的慣稱。 沿青山公路—青山灣段北行前往青榕街東行的受影響駕駛人士,須改經青山公路—青山灣段北行、青霞里東行、青山灣巴士總站及青山公路—青山灣段南行。 青山公路1910年代開通初期,原是以「咪」(即英里,英文「Mile」的粵語音譯)標示個別建築物與尖沙咀碼頭的距離,如釣魚灣是「青山公路13咪」,而舊咖啡灣是「青山公路18¾ 咪」等。

青山公路青山灣段

青山公路最短的一段,此段是因經過掃管笏而命名,由掃管笏管青路至青龍路。 青山公路青山灣段 初時此段設計限速為每小時70公里,至後期下調為50公里。 青山道一帶是深水埗及長沙灣主要的住宅舊區,因此青山道幾成長沙灣舊區的代名詞,前往該區的紅色小巴也多以「青山道」為目的地。

青山公路青山灣段: 青山公路

此段經過荃灣市中心,是最繁忙路段之一,其中間位於荃景圍至沙咀道之間的有一段支路連接象鼻山路至屯門公路,屬9號幹線的一部分,但該段不是快速公路。 另外介乎油柑頭翠景臺連接汀九段和寶豐台迴旋處的一段荃灣段,由於過於狹窄關係,在改善青山公路-汀九段的同時,亦改為單程往荃灣方向;往屯門方向以海安路代替。 當中江南工業大廈至海興路一小段為闊度僅約4至5米(單線行車),應為目前整條青山公路最狹窄路段。 由荃灣德士古道交界處起,至荃灣油柑頭翠景臺私家路為止。 另外,介乎油柑頭連接汀九段和寶豐路迴旋處的一段荃灣段,由於過於狹窄關係,在改善青山公路公程汀九段的同時,亦改為單程往荃灣方向。

此段相當短,接潭尾段繼續向北走,經過加州花園及米埔村,至担竿洲路路口止,接上新田段。 由深井雙仙灣(Gemini Beach)泳灘至青山公路青龍頭段近釣魚灣泳灘。 其中途經的主要建築物如麗都花園、碧堤半島、縉皇居、嘉頓麵包廠等。 屯門區的三聖@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2,154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11,516人。 主要街道包括青山公路 - 青山灣段(三聖段)。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海景花園,翠濤居,容龍居,海慧花園,碧翠花園。

青山公路青山灣段: 行車方向

70年代中期,因應青山公路拓闊工程,新墟段的走線稍微東移。 當時走線大概是從現時的玫瑰花園穿過中華基督教會屯門堂,抵達育康街交界的迴旋處(已於屯門公路通車後拆除),再沿著現時的屯門公路路段向北直抵藍地交匯處。 80年代中期,新墟段被東移至現時的走線,並在鳳地站附近與屯門公路相接。

英國租借新界初期,以附近同名山峰將屯門易名為「青山」(直至1970年代發展屯門新市鎮前才回復舊名,詳見屯門條目),期間興建的公路亦因此被命名為「青山公路」。 英國租借新界初期,以附近同名山峰將屯門易名為“青山”(直至1970年代發展屯門新市鎮前才回復舊名,詳見屯門條目),期間興建的公路亦因此被命名為“青山公路”。 這條道路位於九龍市區的一段稱為青山道(但英文名稱一樣),由深水埗開始,沿九龍及新界西岸到達屯門,向東北伸延至元朗,再向北至米埔,最後向東抵達新界最北部的上水。 這條公路是二十世紀初香港政府為方便開發新界連同大埔公路一起興建,至1970年代前是來往新界西及九龍的必經之路,直至葵涌道、荃灣路、屯門公路、元朗公路、新田公路及粉嶺公路相繼落成後,其重要性才大為減低。 由九龍荔枝角蝴蝶谷道起,經過下葵涌山腰、下達石籬區至荃灣德士古道交界為止,門牌單數為99-753, 雙數為 。

青山公路青山灣段: 青山公路-青山灣段

值得注意的是,路政署曾長期在路牌顯示此段為「青山公路」,並無標示分段名稱。 青山公路青山灣段 青山公路青山灣段 青山公路青山灣段 路政署已於2016年4月26日指令承建商安排更新路牌以表明分段,目前已經完成安裝。 由凹頭迴旋處開始向北,到錦田河北面轉至新田公路西側北上,經壆圍、錦綉花園及竹園村等,直到攸美新村附近,接駁米埔段。

此路近香港黃金海岸至三聖墟一段於1990年代初提升為9米闊雙線雙程行車道路。 至於三聖墟至屯興路一段路口,最初因道路狹窄,而曾進行擴闊工程,期間因怪石阻路,引致不小意外,所以需要繞過怪石進行[1],而怪石位置現已開闢為麒麟崗公園。 這段路是青山公路擴闊一程新建的路,與原有汀九段並行,代替汀九段別墅屋的一段,以避開汀九灣附近住宅及駕駛前往沙灘的遊人泊車。 是根據香港政府將青山公路由丙級郊區道路提升至甲級道路的工程中首個新增道段。 而該道路自1998年上半年起成為通往大欖隧道和環迴公路之主要幹道。

青山公路青山灣段: 青山公路青山灣段118C號

此段位於屯門新市鎮的東北部前船民營,為1990年代新建路段。 南端是港鐵兆康站的南面公共運輸交匯處,經屯門濾水廠、嶺南大學、疊茵庭及富泰邨,至藍地交匯處為止。 藍地交匯處可接駁往藍地段、元朗公路、屯門公路或青麟路。

  • 青山公路與大埔公路的起點均位於深水埗桂林街交界處。
  • 1899年,英國根據《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接管深圳河以南、後被統稱為「新界」的土地,成為香港殖民地一部分。
  • 洲頭段是另一段較短的分段,落馬洲路之十字路口向東至白石凹(進入粉嶺公路的路口)。
  • 青山公路沿新九龍(現九龍一部分)及新界西部向西北方而建,途經長沙灣、荔枝角、葵涌、荃灣、深井、小欖、屯門等地,繼而轉向東北伸延,經洪水橋、元朗、米埔、古洞穿越新界北部的平原,直至上水終結。
  • 這段路是青山公路擴建工程新建的路,與原有汀九段並行,代替汀九段別墅屋的一段,以避開汀九灣附近住宅及駕駛前往沙灘的遊人泊車。
  • 主要街道包括青山公路 - 青山灣段(三聖段)。
  • 自1960年代起,葵涌道、屯門公路、元朗公路、新田公路等多條幹道相繼落成,這些新幹道行車路線較為直接,令青山公路重要性逐年遞減。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