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港鐵尾班車8大著數2023!(小編貼心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政府於2009年11月27日在憲報刊登觀塘綫延線鐵路方案,將興建一條全長約2.6公里的鐵路,從現有觀塘綫油麻地站延伸,增設何文田站及黃埔站。 該延綫為全綫於地下行走的鐵路,將為何文田南、紅磡包括黃埔花園一帶的居民提供便捷的鐵路服務,該延線原訂於2015年8月啟用,後來延誤至2016年10月23日。 由於觀塘綫油麻地站月台設置特殊,油麻地站至黃埔站一段列車須採用靠右行駛的行車通行方向,與觀塘綫其餘路段的靠左行駛相反。 同年5月10日,荃灣綫正式通車,荃灣站至茘景站及太子站轉綫月台率先啟用,在荃灣綫局部通車的首7天,中環站至佐敦站往返觀塘綫的乘客需在旺角站轉車;荃灣站至荔景站往返觀塘綫的乘客需在太子站轉車。 5月17日,荃灣綫餘下的太子站至茘灣站(1985年易名美孚站)5個車站啟用,自此油麻地站成為觀塘綫的終點站,直到2016年10月23日被黃埔站取代為止。 港鐵尾班車2023 1989年,九廣鐵路公司曾有興建過海鐵路的計劃,計劃提及將九廣鐵路-英段由旺角車站延長,以地底隧道方式跨越維多利亞港海底連接位於香港島的炮台山站,再連接維多利亞公園及中環至灣仔填海區,為當時的「第三條過海鐵路」計劃,預計在1998年前落成。

2020年10月24日:下午三時許,一輛往天恆方向的Enviro500 MMC 11.3米(505/SE6425)在天水圍天瑞路近天澤邨,遭一輛警方豬籠車撞到巴士左邊車身,事件中無人受傷。 2017年3月24日,一名60多歲老翁在上水站墮軌並被列車輾過,身體斷成三截不治;同年6月11日一名任職中學教學助理的24歲女子疑不堪工作壓力在大圍站跳軌自殺死亡,公眾擔憂本綫淪為「自殺天堂」。 部分月台又由於設計問題造成月台邊緣與車廂之間的空隙特別闊,而在2011年與2016年亦分別有一名20多歲少女、一名3歲男童和一名老婦不慎從車廂與月台間空隙墮下路軌。 2020年2月2日,東鐵綫一列停靠羅湖站的列車被人放置兩顆土製炸彈,企圖迫使特區政府「封關」全面切斷所有與內地的關口,防止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擴散;香港警方形容向恐怖主義行近一大步。

港鐵尾班車: 班次(以分鐘計算)

1967年,英國的費爾文霍士顧問工程公司發表了《香港集體運輸研究》,提議香港興建地底集體運輸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其中一條被建議路綫為「沙田綫」,為當時建議興建的四條路綫之一。 沙田綫建議於沙田的禾寮坑、下禾輋、沙田中、山下圍、紅梅谷(接近現大圍站)、慈雲山、鑽石山、啟德、馬頭圍(接近現宋皇臺站)、土瓜灣、何文田、紅磡及尖沙咀設站。 乘客透過使用「行程指南」,直接點選起點和目的地車站後,即時顯示多項港鐵重要旅程資訊,包括車費、建議路綫、預計乘車時間、轉綫站、轉綫指示及月台編號、起點站服務時間、頭班車及尾班車資料等便會即時顯示。

港鐵尾班車

2019年11月14日,有示威者分別撬開A1出口的鐵閘以及A2出口圍封鐵板闖進車站。 隨後防暴警員到場拘捕至少兩人;同日,一名20歲女生與友人離開A出口期間,因為伸手拉扯友人約5秒,並警方控告「故意阻礙警方執行職務」。 該女性認為自己只是手拖手及與友人跑離車站,而裁判官認為涉案警員有必要就刑毀案件截查友人,並指被告有協助友人擺脫警方,而且毫無悔意,判她監禁三個月。 將軍澳站啟用初期,因鄰近的物業仍未完全入伙,加上距離尚德邨較遠,因此其客量一直偏低。 而大堂向寶邑路一側為落地玻璃窗,能讓站外的天然光照進大堂內,以增加大堂的明亮度。

港鐵尾班車: 車站列表

《香港01》整合運輸署及大會等資料,一文看清馬拉松注意事項、封路情況及交通安排等。 其中港鐵8條鐵路線頭班車將會提早開出,屯馬線及東鐵線最早,頭班車於凌晨3時25分開出,荃灣線提早於3時55分(荃灣站開出)及4時22分(中環站開出),港島線則為3時56分(柴灣站開出)及4時08分(堅尼地城站開出)。 乘搭尾班車的乘客須於列車服務結束前及於月台開出前最少5分鐘入站。

港鐵亦將於12月11日(星期六)起連續四個周末,連同冬至、平安夜、除夕夜、聖誕及新年假期加強港鐵列車服務。 2016年1月16日下午近4時,調景嶺站發生信號故障逾兩小時,期間觀塘站至調景嶺站的列車服務受阻20分鐘,多個車站的月台逼滿候車乘客,服務在當日傍晚6時許才恢復正常。 港鐵尾班車 港鐵尾班車2023 而消防隊到場後,發現列車停在離油塘站約50米外的管道內,並疏散車上約150名乘客,由車頭的緊急出口離開車廂,徒步前往油塘站月台,事件中無人受傷。

港鐵尾班車: 沙田至中環綫

須以同一張八達通持續以優惠價購買「屯門-南昌全月通加強版」或「屯門-紅磡全月通加強版」方可享有此優惠。 另外綫路被指“短貴長平”(其中例子:從紅磡前往顯徑的車費為9.6元,但到下一站大圍就為6.2元)的問題,港鐵解釋由於綫網費用計算問題及歷史原因,會每年通過票價調整,改善情況,並計劃贈送10萬張單程車票。 大公報透露,政府內部正探討將屯馬綫,由現時烏溪沙站,延長至樟木頭及泥涌以南一帶,以便在此覓地興建大型公營房屋。

港鐵尾班車

2014年3月30日,在黑色暴雨警告信號生效期間,受到大雨影響,本站與九龍塘站、荃灣西站、黃大仙站一度出現水浸。 佔地約19,700平方米的大圍站建於車公廟路、美田路及紅梅谷路交界處(「八爪魚天橋迴旋處」)之北,即村南道/積運街與車公廟路之間,屬架空車站,而港鐵大圍車廠位於車站西南面。 坑口站由羅麥莊馬香港有限公司與柏濤建築師有限公司合作設計,法國寶嘉(香港)建築有限公司承建,於1999年4月動工。 港鐵尾班車2023 銅鑼灣站設有三個大堂,現時港鐵將之名為「大堂(東)」、「大堂(西)」及「大堂(南)」;為求行文通順流暢,本條目分別稱之為「東面大堂」、「西面大堂」及「南面大堂」。 一輛貨車正要駛進港鐵九龍灣車廠(位於大業街北方的出入口),位於九龍灣站旁、德福花園下,旁邊亦建有港鐵總部大樓。 觀塘綫首班車於每日上午約5時57分正由彩虹站開出往黃埔站;而末班車則於凌晨約1時15分由調景嶺站開出往觀塘站。

港鐵尾班車: 車站用途

1978年,九廣鐵路(英段)開始了全線現代化及電氣化計劃,其中上水車站興建一條側線及在車站西面增建月台,以改善班次的正點率。 此站的接駁巴士上落客點設於新運路「上水站」居民巴士站,可用,或依職員指示前往。 上水站主大堂位於月台上層(U1),已入閘區居中,將非付費區分為A出口及B/E出口兩部分,兩者之間以大堂向新運路一邊外圍的行人天橋連接。 兩邊月台近上行端各設一小型大堂,同層連接月台與對開之路面,分別是1號月台(往羅湖/落馬洲)經C出口連接彩園路的北行綫入口大堂(upline plaza),以及新運路經D出口連接2號月台(往金鐘)的南行綫入口大堂(downline plaza)。 為配合落馬洲支綫2007年通車,上水站北行1號月台排隊上車位置被分成兩邊:左邊塗上綠色,供落馬洲乘客排隊;右邊塗上藍色,供羅湖乘客排隊。

雙方隔着打開的車門互罵、互擲水樽、雨傘等,有人取出金屬鎚子揮舞,隨後有示威者在車廂內取出滅火器施噴,造成列車內白煙瀰漫。 期間車廂外一名女子被指用手機拍攝示威者容貌,示威者試圖搶奪其手機,在推撞期間導致一道月台幕門玻璃破裂。 當觀塘綫旺角站以北路段發生故障,港鐵可安排列車透過旺角站渡線與荃灣綫直通運行,由黃埔站往返深水埗站至荃灣站沿途各站。 而由2002年4月至2010年4月初期間以兩款列車行走,一為英國製的都城嘉慕電動列車;,從1979年10月起投入服務。 及後陸續引入同型號車廂,並於1998年至2001年間全面翻新;而另一款為Rotem電動列車,共13列。

港鐵尾班車: 班次

項目修訂方案已於2011年7月22日獲城規會批准,2012年10月推出招摽,當時吸引八家財團角逐,港鐵僅考慮兩天,旋即拍板批出嘉華及信和置業以17.08億港元投得地皮發展權,每呎樓面地價3,260元。 同時,亦將中小型單位由524個增至624個;將通風廊和景觀廊由3至7米擴闊至16至18米,以加強空氣流通和景觀視野;及所有住宅樓宇從地盤邊界後移約5米,使地盤邊沿成為綠化走廊。 項目亦提供1幢5層高政府綜合大樓,除原先核准方案中擬建具備125個宿位的安老院舍,將增設一家具備60個服務名額的長者日間護理中心,以照顧當區長者的需要。 政府將會加入限呎條款,以增加西鐵元朗站上蓋物業的中小型住宅單位的供應,項目最少要提供逾1,300伙、實用面積少於538平方呎的中小型單位,佔整體單位數目約70%,比2005年建議方案的61%為高。

  • 除此之外,西鐵通車初期故障頻生,九鐵公司主席田北辰曾公開承諾若西鐵故障情況再不改善,他會考慮辭職。
  • 30年來,有線雖然未能喺市場上取得突破,但多個頻道嘅節目捧起過唔少藝人,部份人離巢後都發展順利,唔多唔少同喺有線儲落嘅經驗以及人氣有關。
  • 民主黨於該年5-6月進行調查顯示,近七成受訪者認為過海段通車後車廂變得更擠迫;有超過六成受訪者認為港鐵應取消頭等車廂。
  • 在屯馬綫一期通車前的早上繁忙時段,南行東鐵綫列車需要在此站接收從馬鞍山綫轉車的乘客,離開此站後便似沙甸魚一樣前往九龍塘站,可能要輪候多於一班列車才能登車,此段亦是東鐵綫最繁忙的路段。
  • 巴士免費轉乘優惠:必須於指定西鐵綫車站出閘後60分鐘內再於巴士八達通收費器確認,或於巴士八達通收費器確認後60分鐘內再於指定西鐵綫沿途各站入閘。

在地鐵公司及九鐵公司2001年提交給香港政府的投標計劃書中,分別建議以獨立路綫及馬鞍山鐵路延綫的形式興建沙中綫,走綫基本與現有屯馬綫大圍至紅磡段及東鐵綫過海段重合。 隨着九廣鐵路在1975年由尖沙咀縮短至紅磡,來往兩地只能依賴路面交通,如巴士、小巴等。 尖沙咀在1970至80年代迅速發展為商業及旅遊中心,區內交通日漸繁忙。 早在1989年,由新世界發展、長江實業牽頭成立的財團建議興建「九龍架空鐵路」(Kowloon Sky Rail),連接中港碼頭、尖沙咀碼頭、尖沙咀東、紅磡站和紅磡灣填海區,可算是尖沙咀支線和九龍南綫的雛形。

港鐵尾班車: 羅湖南站

須使用同一張八達通進出停車場及泊車期間乘搭港鐵或機場快綫 (輕鐵、港鐵巴士及港鐵接駁巴士除外)。 此站的接駁巴士上落客點設於百德新街小巴總站,可用,或依職員指示前往。 東九龍綫於《鐵路發展策略2014》中首次提出興建,計劃由此站開始,中途經寶達、秀茂坪、順天及彩雲,最後到鑽石山站,成為將軍澳區往來市區的另一路徑。 此站的接駁巴士上落客點設於寶琳站(貿業路)小巴總站,可用,或依職員指示前往。 此站東面的新都城二期地面層為寶林公共運輸交匯處,有多條專營巴士及專綫小巴路線設站,該交匯處可由A2或B1出口經新都城中心二期商場內的扶手電梯前往。 此外,寶琳站西面、C出口對出的貿業路亦有一小型專綫小巴總站,詳情請參閱香港巴士大典條目「寶琳站 (貿業路) 總站」。

在12月7日星期日通車,翌日首個工作日在區內多個車站爆發大混亂,乘客怨聲載道; 為向受影響乘客致歉,此路線由當天起提供免費服務。 12月通車,九鐵巴士開辦臨時巴士路線K76,來往天恆及西鐵兆康站,只於星期一至六繁忙時間服務,當時擬於西鐵通車後取消。 2021年10月6日,時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中提及東鐵綫計劃增設白石角站,為改善白石角和科學園一帶公共交通接駁,香港政府將會邀請港鐵進行研究,研究以現時白石角的香港教育大學運動中心用地為基礎,興建東鐵綫白石角站。 過去九廣鐵路仍未電氣化前,由於那時的柴油火車速度慢而且班次疏,很多人會直接橫過路軌,雖然九廣鐵路局已在路軌旁竪立警告牌,警告市民切勿貪一時之便在路軌上行走,但仍無阻人們違規橫過路軌。 據當時報章報道,在1977年有10人死於火車意外,25人受傷;在1978年的9個月內,有4人被柴油火車輾斃,其中3宗在沙田發生。

港鐵尾班車: 列車編組

參照東鐵綫只將所行走的路綫列入,沒有閃燈顯示, 然後在車廂內另設全系統之路綫圖。 隨著紅磡站擴建部分的補救措施在2020年年中完成,屯馬綫的架空電纜亦已在7月全綫通電,屯馬綫在8月開始進行列車動態測試。 2020年底開始,屯馬綫全綫分數個凌晨非行車時間進行列車動態測試。 2020年1月17日,陳帆於記者會中透露屯馬綫大圍至啟德段於2020年2月14日啟用,並稱「希望港鐵當天有些安排讓乘客有驚喜」。 由於本綫全綫串連了過去四個原有的重鐵項目,2021年6月27日通車後,成為全港最長和站數最多的重鐵路綫。 然而,即使全線貫通後,民間仍有不少人用通車前的網絡(分成西鐵、馬鐵及沙中線三段)稱呼本路線的不同部分。

當荃灣綫、港島綫和將軍澳綫列車在九龍灣車廠進行大修時,觀塘線需抽調英製列車往該線,以確保該線有足夠列車行駛。 2012年7月24日,觀塘綫介乎彩虹站至調景嶺站架空路段,因發出十號颶風信號關係暫停行車,導致部分乘客於調景嶺站未能轉乘其他交通工具,被逼滯留在車站內留宿過夜,期間職員送上飲品及墊地膠袋供乘客使用。 2002年9月3日早上約10時許,觀塘綫原本一列回廠列車,因控制室沒有通知車長將列車回廠,使車長在調景嶺站至牛頭角站間繼續接載乘客往油麻地。 車長發現入錯路軌後隨即煞停列車,其後將列車反方向倒車駛出約30公尺,待路軌修正後,列車才成功進入九龍灣站 。 2001年9月2日清晨,藍田站與東區海底隧道之間一段架空電纜的一個避雷針遭雷電擊中,導致電纜上其中一款配件鬆脫,以致一列列車駛至時,電纜突擦出火花而停駛。 事件導致觀塘綫觀塘站至鰂魚涌站服務中斷大約一個半小時,此為自地鐵通車以來首宗避雷針遭雷電擊中事件 。

港鐵尾班車: 車站歷史

對於為何要花長達1小時處理故障,蔡稱是因需時重新啟動,至於傳送網絡具體究竟出現什麼問題,則需詳細調查。 晚上8時20分,工程人員完成維修工作,全綫服務陸續恢復正常。 1991年6月18日約晨早8時45分,大學站以北(白石角貼近中文大學)路段的電纜嚴重折斷。 一列九廣鐵路(英段)本地線北行列車剛巧駛經,由於車速甚高,而電纜被列車的集電弓勾著拖行,近1公里長的電纜遭扯脫。 九鐵公司派出接駁巴士來往沙田站及大埔墟站,但乘客爭先恐後上車,情況混亂。

港鐵尾班車: 使用車輛

港鐵觀塘綫架空路軌建於六條行車線的觀塘道上方,而有媒體在2014年於現場視察發現近觀塘站的天橋橋身外牆位置出現近50處水泥缺損並露出鋼筋外露,而附近橋身亦有輕微裂紋及發霉。 港鐵指自2014年初開始,已在觀塘綫整段高架橋,進行大型勘測及保養工程。 隨東隧於1989年落成,觀塘綫的終點站於同年的8月6日伸延到香港島的鰂魚涌站,與港島綫交匯;新增的藍田站則於同月9日開幕,並於同年10月1日正式啟用。 在40年前(1982年)的今天,九廣鐵路第一班電氣化火車開通,柴油機車從此沒入香港鐵路史,邁向電氣化新時代。 港鐵尾班車 〈修例風波:港鐵譴責暴徒毀車站及巴士 明起5晚11點半收車〉,on.cc東網,2019年11月11日。 2021年3月18日:早上九時許,一輛電單車沿天影路往流浮山方向行駛時,被一輛凌志私家車撞到,電單車再撞一輛往天恆方向的Enviro500 MMC(509/SE5163),其後巴士撞上拖頭,涉事私家車司機和乘客事後不顧而去,電單車和巴士司機均告受傷送院。

港鐵尾班車: 使用狀況

雖然尖沙咀支線有「支線」之名,但無支線之實,純粹只是由紅磡至尖東的伸延。 此線於2004年10月17日開放舉行試坐,並於10月24日正式啟用。 相隔29年後,九廣東鐵再以尖沙咀為總站,但位置有明顯距離,步行至前九龍車站原址的香港文化中心需約10分鐘。 工程期間,中間道公園及橫跨梳士巴利道連接公園和新世界中心的行人天橋需拆卸。 當年地鐵公司以將軍澳綫取代觀塘綫過海,乃由於觀塘綫藍田站周邊沒有擴建空間,未能改建成為轉綫站,所以只能改動走綫東延至調景嶺,並改由將軍澳綫經油塘取道東隧過海。

港鐵尾班車: 荃灣綫轉車站

2010年6月15日,隨著最後一班北上郵政貨運列車由國際郵件中心開出,港鐵跨境貨運服務正式終止。 1930年,中國第一次國共內戰爆發,城際直通車服務再度中斷運作。 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中國駐軍在1938年10月末奉命炸毀石龍南鐵路大橋兩個橋墩以阻擋日軍南侵,廣九鐵路因而中斷。 1941年12月8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及入侵香港,駐港英軍在香港保衛戰期間為拖慢日軍入侵的進度,於是派皇家工兵自行破壞英段的鐵路設施,包括拆毀羅湖鐵路橋及以爆破堵塞筆架山隧道,阻止日軍利用鐵路。 同年12月25日起香港淪陷,日軍立即維修英段鐵路,於1942年4月完成基本的整修,故鐵路可投入軍事運輸用途,其後復辦往返香港至廣州的直通車。

但使用659轉乘其他巴士綫的乘客稀少,主要客源是轉乘輕鐵的乘客,2002年8月18日起配合輕鐵輔助巴士A71永久停駛,659繞經天水圍公園及天瑞邨。 港鐵尾班車 上水站是東鐵綫的中途站,乘客可在此站乘搭羅湖、落馬洲或金鐘方向列車,往返粉嶺、大埔、沙田、九龍中部及港島北岸等地,或過境往深圳市。 因應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為防範新冠肺炎之應變措施,2020年2月4日起,羅湖站前往邊境口岸的通道、以及落馬洲站暫時關閉,現時大部份北行班次會於此站1號月台清車。 列車清客後,會如平常般駛往羅湖或落馬洲站,調頭後折返上水站2號月台上客。 部份往羅湖的列車仍會搭載邊境居民乘客,以及春秋二祭前後前往沙嶺墳場祭祖之乘客。

,因此深受天水圍北居民歡迎,全日客量極高,上午繁忙時間更需增設由天富苑欣富閣起載之特别班次,以紓緩該站龐大的候車人流及難以登車之情況;但由於晚上客量可由輕鐵應付,故尾班車時間較其他港鐵巴士為早。 轉乘巴士第一程巴士路綫第二程巴士路綫節省金額建議轉車站K76K75A/K75P/K75S第二程免費兩條路綫任何重疊之巴士站K75A/K75P/K75SK76備註:轉乘時限為1小時,於首程拍卡起計算。 港鐵尾班車2023 計劃於落馬洲站和上水站之間的古洞興建古洞站,並接通未來的港鐵北環綫,舒緩由上水一帶前往屯門和元朗一帶的多重轉車問題。 東鐵綫沿綫大部分均為地面路段,而且是大部份車站未有設置月台幕門/閘門的路綫(除了紅磡站、會展站、金鐘站已經安裝月台幕門之外),因此不時出現跳軌自殺事件,或有乘客非法橫過路軌前往對面月台,導致列車服務受阻。 正因如此,東鐵綫的原先最高速度是每小時120公里,但實際的最高速度經常遠低這個標準(以非繁忙時間為甚,列車在ATO模式下經常惰行慢駛以節省電力)。 有時列車的全程最高速度只有每小時約100-110公里,而且經常在路上臨時停車,加上減速措施,令全程行車時間不斷拉長,讓原本由羅湖站/落馬洲站至紅磡站需要約40/45分鐘被延長至約45/50分鐘,有時更需逾一小時。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