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工廈活化2023必看攻略!(小編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香港數據中心協會會長李松德表示,直到2025年,本港私人市場將騰出400萬平方呎用地供數據中心發展,當中有接近200萬平方呎來自活化工廈。 過去三年本港供數據中心發展的用地不足,惟私人企業透過購入工廈改裝等方法解決土地不足的問題,騰出的用地足夠應付未來五至八年的需求。 展望待中港落實通關後,今年工廈買賣註冊宗數、金額料將穩定上升。

如契約修訂申請人認為以標準金額計算地價並不吸引,可選擇以現行傳統估價方式處理其個案。 團隊更額外在樓宇管理工作方面,為這個活化工廈項目引進「預防性維修」措施,包括加裝遙距監測裝置,協助管理人員在管理室監測各項屋宇裝備的運作狀況,應對突發性故障。 工廈活化 各項新更換設施的維修保養資料亦將經過數碼化重新整合,編制為一套數碼樓宇保養手冊,為管理人員因應設施的狀況制定未來保養計劃以提升工作效率。

工廈活化: 投資活化工廈 業主兩大考量

然而香港文匯報發現,今年首8個月申請改裝的全幢工廈的數量極少,只得2宗,佔整體申請數量只有約10%。 翻查資料,政府在2010至2016年推出首輪活化工廈政策時,最終收到的172宗申請中,有多達109宗申請涉及整幢改裝工廈,佔比例高達63%。 反觀當時重建工廈的申請只得37%,但今年首8個月多達17宗,佔比例接近90%。 城規會今日審議一批工廈活化申請,當中億京去年購入的葵涌瑞康工業大廈,早前已向城規會申請放寬兩成地積比率,以重建一幢樓高25層(包括1層地庫停車場)的新式工廈,總樓面約17.68萬平方呎。 隨着政府公布重啟工廈活化計劃後,葵涌區將由傳統工業區變身成為數據中心集中地。

當然,業主依然可以選擇循傳統方式補地價,且政府亦在會上表示,日後將會對區域作進一步細分,相信會逐步讓各區的補價金額更為公平。 過往數年,我們可以見到工廈活化的不少成功案例,為傳統工業區帶來煥然一新的面貌及活力,更重要的是樓宇安全性得到提升,讓市民更加安心。 傳統行業求變不容易,羅氏集團副主席及行政總裁羅正杰,進行工廈活化計劃時就嘗過失手。 他靠空杯心態虛心學習,堅持「H.I.T」文化下,才能扭轉乾坤。 活化初期曾碰壁 仍堅持理念 羅正杰現時負責羅氏集團... 施政報告提出「中鐵綫」新鐵路,由元朗錦田經葵涌連接九龍塘的走綫,現時距離葵興港鐵站較遠的中葵涌工業區,周邊未來有機會設新車站,有望加快區內工廈轉型。

工廈活化: 政府轉嫁風險予私人業主

改裝作其它用途,例如改建為寫字樓、藝術工作室、服務式住宅等。 《2020年施政報告》宣布,政府將推行以「標準金額」徵收補地價的先導計劃,這是繼二○一○和二○一八年推出兩輪活化工廈計劃後,另一項鼓勵工廈活化的措施。 截至二○二○年十二月,兩輪活化工廈計劃下接獲的重建申請有60多宗,當中14宗已完成地契修訂及約40宗已就重建項目取得規劃許可(後者有部分還需要修訂地契)。 另外,計劃下接獲約150多幢工廈申請整幢改裝,當中約140宗已獲批准。 工廈活化2023 她又指,「標準金額」於明年公布細節,初步會分區、分重建用途來制訂不同價單。 上述申請個案中,3個主要地區以九龍區錄24宗較多,當中大部分來自逐步轉型的九龍東,而錄得最多活化提案的觀塘區,集中在鴻圖道、大業街、敬業街一帶,涉及地盤面積合共逾14萬方呎,相關發展樓面逾200萬方呎,佔整體比例逾20%。

男職員續介紹工作室與智能家居無異,附設電動窗簾、屋頂燈飾裝置、free Wifi、磚牆特色牆紙、地下靚瓷磚,大門用三星電子鎖,大廈24小時出入等。 復修和活化工廈所需的成本,對單一業主或有財力的發展商,應該可以如市建局般獲得預期的增值及回本期;然而,對於非單一業權工廈的一般小廠戶業主而言,所涉及的成本開支,相信並非他們能夠負擔,變相造成阻力。 工廈活化2023 工廈活化 由於工廈從最初已是按高風險場所設計,消防條例的要求亦較其他樓宇高,因此法律禁止了不當使用的情況。 直至今年仍有兒童室內遊樂場,因工廈內的消防系統問題,而被勒令暫時停業,禁止對外開放。 早前,十個設於工廈的室內兒童遊樂場因無牌經營而結業,活化工廈的問題再次受到關注。 本來,澳門有不少空置工廈,社區設施亦不足,這種生意是可以創造雙贏局面的。

工廈活化: 工廈 按揭 最高只能做4成

考慮申請產品前,我們建議你查閱相關產品之官方條款及細則。 政府自2011年提出「起動東九龍」計劃後,有不少工廈順勢積極部署重建,土地審裁處早前接獲估值約5.7億元的觀塘勵業街5號振業工廠大廈強拍申請,申請者已持有大廈逾8成業權,反映區內業主看好項目重建潛力。 活化工廈計劃無疑帶動整幢工廈投資市場,吸引部分投資者積極收購工廈作重建用途。

現時,澳門有超過110幢工廈,不少處於空置狀態,政府於2011年推行了「活化工廈措施」。 工廈活化 由於工廈空間大,租金相對便宜,不少業者及文化團體都有興趣進駐,可惜幾年來只有兩宗成功個案,而且按法例規定,只可興建住宅。 而另一邊廂,亦有文創團體在現行制度空隙下,不循政府的活化政策,自行開闢工廈空間,但因租金升幅驚人而要時常搬遷,不利澳門的文化發展。

工廈活化: 活化工廈 改建過渡性房屋

在業界打滾十年並創辦「探索號文化旅遊」董事總經理胡玉沛認為,疫後的當下是個好時機重新出發,不單要重整旗鼓,做好疫後澳門的第一印象;更要發掘澳門的價值,打造出一個專屬澳門的「旅遊品牌」。 位於荔枝角九龍廣場的展翅飛行學會提供模擬飛行體驗予小朋友及飛行愛好者,讓大家體驗做機師的樂趣。 場內有專業機師帶你體驗4種不同的飛行模擬器,包括:小型4座位單引擎的訓練飛機塞斯納Cessna C172、雙引擎的鑽石Diamond DA62、小型兩座位直升機羅便臣Robinson R22及帶有觸屏固定模擬器的空中巴士A321neo民航機。

工廈活化

(一) 裝置消防設備難:這幢工廈建於60年代,原有設備未能符合現時消防安全規範,市建局必須在改造作辦公室用途時,為全幢樓宇的公用地方及改造部份提升消防系統的相關裝置及設備。 而相關設備屬整幢樓宇業主共同擁有和管理,需要擺放在公用地方以便維修和保養,然而舊式工廈一般並沒有為此預留充足的公共地方;而在局部改造模式下亦難以讓大廈作根本性的結構改動,騰出公用地方加設和置存所需設備。 為此,市建局考慮到在不影響廠戶日常的業務運作,同時能提升工廈安全的前提下,提出了一個創新的「局部改造」方案,取代「全幢改造」。 工廈活化 在「局部改造」的方案下,市建局針對工廈的公用地方,統籌各項公用屋宇設備的改建和優化工程,並全數支付相關工程費用。 至於由市建局持有的單位亦會作翻新和改造,由工業轉變為辦公室用途;而由其他廠戶持有的單位,則維持其相關用途和營運,不用作內部改造,因而不需要支付改造費,亦不用搬遷,將推展工廈改造工程帶來的支出和運作影響,減到最低。 不過不少工商物業買家本身都有自用住宅單位,因此銀行批出的按揭成數普遍預低一成,即最多4成,建議大家最好準備更多的資金作首期。

工廈活化: 規劃署不反對三工廈活化

工廈本來每呎呎租約7.5元,活化為商廈後平均升至近30元,租值翻超過4倍,整幢物業的估值保守升值至30億元。 李秀恒在80年代自立門戶,由做鐘表加工的工廠起家,至創立金寶集團從事鐘表零件生意,其後逐漸轉型至集工業、物業及古董投資於一身的百億級企業家。 他一手創辦的金寶國際規模逐步擴大,最高峰期集團員工超過2000人。 我们只要求重建或整幢改装后的工厦的新用途符合相关地带的现有规划用途,而不会就改装工厦引入新的用途限制。 我们相信工厦业主会因应市场需求、工厦地点、租户情况等因素决定重建或整幢改装后工厦的最佳用途。 基于相同考虑,政府亦无意推出额外的政策措施,吸引业主分配改装后单位作任何特定用途。

  •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胡加沂說,業主可能會認為改裝費用相當昂貴而卻步,她認為如果政府可以在工程費方面作出補貼,和業主商討共同承擔費用,更可動用10億房屋儲備以發展過渡性房屋。
  • 另外,我們亦提供精準的智能按揭計算機方便各位計算能否通過壓力測試及每月按揭供款額。
  • 後來配額及普及特惠稅的廢除,澳門工業萎縮,各工廈變得十室九空。
  • 具中資背景的萬國數據最積極,集團先後為區內3幢工廈並申請重建為數據中心,涉及地點包括打磚坪街57至61號中央工業大廈、藍田街2至16號葵涌聯發工業第一大廈及大圓街2至10號美羅工業大廈,合共涉及約75.9萬平方呎總樓面。
  • 較矚目是荃灣香港中央紡織有限公司一廠及二廠,其中規模較大的一廠,已獲准以11.4倍地積比率,重建為一幢21層高新式工廈,總樓面達57萬方呎。
  • 無釘契不等於單位無違規改建,有可能只是未被地政總署或屋宇署發現而已。

局方更提醒,其許可涵蓋的五個用途,不應涉及透過直接提供服務貨品吸引公眾到訪的用途或活動,如營運興趣班、展覽會及銷售活動,或向處所經營者、擁有人及租戶以外的人士提供排練場地。 針對本次研討會的主要討論題目以「標準金額」徵收補價,一方面,按傳統方式估算補價較為費時,且估價結果與政府未必一致,劃一標準金額補地價可以妥善解決這一問題;另一方面,業主在分析預算時能夠更清晰看到重建的成本,再根據收益作出最終決定。 據悉,政府委託產業署近月落實承租東九龍多個商廈,包括One Kowloon、Landmark East、企業廣場5期等,合共逾11萬平方呎,料涉及衞生署、港... 新世界旗下新蒲崗全新工廈 Artisan Lab 正現樓招租,已獲多間公司洽租,市場反應理想,其中人氣文青烘焙工房「享樂烘焙」因項目的地理優勢及新式建築設計,已承租5樓全層逾8,000平方呎樓面擴充業... 近年啟德區一帶快速發展,「啟德效應」帶動新蒲崗等鄰近地區加速轉型,新世界旗下區內全新工廈項目Artisan Lab近日落成,已獲多間公司洽租,當中不乏主攻年輕人市場的行業,最近人氣文青烘焙工房「享樂烘...

工廈活化: 活化工廈專家建議

在獲批的124宗個案中,有28宗整幢改裝舊工業大廈個案的擬議新用途包括「康體文娛場所」用途,作文化及創意產業之用。 該區申請中,有兩宗為全幢改裝個案,包括鴻圖道86號大偉工業大廈,去年中曾提出全幢改裝作酒店賓館發展,並加入藝術工作室等其他用途。 在工廈活化政策2.0推動之下,近年屯門工業區加快轉型,區內有12宗工廈重建或者改裝的申請,涉及工商業樓面面積逾250萬平方呎,包括英皇國際(00163)等發展商亦參與活化。

工廈活化

先導計劃簡單清晰,將全港分為五個大區,並就工廈修契所涉及的三項用途(即重建前的「工業/倉庫」用途,以及重建後的「商業/現代工業」和「住宅」用途)訂立標準金額。 工廈活化2023 發展局發言人表示,先導計劃旨在透過公布一套標準金額,為補地價提供確定性,加快完成工廈重建所涉及的修契程序,從而推動工廈活化,讓土地早日轉型作更切合社會需要的用途,務求地盡其用。 利嘉閣(工商舖)地產聯席董事張致剛表示,該行獲業主委託出售九龍灣啟祥道9號的信和工商中心地下5個相連單位及地庫4個貨車位,意向價約5.5億元。

工廈活化: 最新文章

理論上他們收購工廈時多會考慮到業權問題,以便用更短時間完成收購,大家可以先做好土地查冊,找找有沒有心水工廈。 ▲ 居屋 工廈活化 準申請人需注意,政府重新定價的居屋即將開售,今次共有3個屋苑推售,包括長沙灣 凱樂苑 、啟德 啟朗苑 及東涌 裕泰苑 ,合共4,431個單位。 對於準申請人而言,無論大家是以綠表或白表申請,購買居屋時要申請按揭,又有何需要注意呢? (3)以二三線的工廈地區為例,如果將一個6,000平方呎的單位租給工業用途,每月租金收到四五萬已經偷笑,因為今天香港已經沒有工業,很難租出去;但同樣的單位,如果一劏二十俾人住,每個300呎租5,000元,每月租金是十萬元。

  • 混合式地產發展項目KOHO及The Wave同屬活化商廈項目,現為創意產業的聚脚點。
  • 據今年7月發展局回覆立法會議員查詢數據顯示,由2018年10月至今年6月底,政府共收到44宗工廈活化申請,迄今只批出28宗(平均一年約14宗),這與上一次政府推行工廈活化計劃時期(2010至2016年)平均每年批出約25宗有明顯差距。
  • 屯門在活化政策下,傳統工業樓面日漸減少,近年屯門區內已有不少工廈活化成酒店或商廈,前景被受看好,工業物業投資價值可觀,自然吸引投資者及用家進駐,帶動整區工廈買賣市場。
  • 獲批申請中,佔約58宗改作寫字樓用途,高佔比例約七成。
  • 近年李秀恒除埋首鐘表業務外,也看到本地活化工廈政策帶來的商機。
  • 這些工廈多建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樓層四四方方又深又闊,通風及採光均不符合住宅要求。

發展局今日(三月四日)宣布,以「標準金額」徵收工廈重建的土地契約修訂補地價先導計劃將於三月十五日推出,為期兩年。 計劃適用於一九八七年前落成的工廈,為工廈業主在恆常估價機制外提供另一選項。 近年啟德區一帶快速發展,「啟德效應」帶動新蒲崗等鄰近地區加速轉型,新世界旗下區內全新工廈項目Artisan Lab近日落成,已獲多間公司洽租,當中不乏主攻年輕人市場的行業,最近人氣文青烘焙工房「享樂烘焙」亦承租逾8,000平方呎樓面。 根據現行活化計劃,重建1987年前落成在非「住宅」地帶內的工廈可獲放寬最高核准非住用地積比率的條件, 上限為20%,申請需獲城市規劃委員會批准。

工廈活化: 工業區變身為繁華商業中心

為辦公空間訂立預算 預算多少視乎業務財政狀況而定,無論租還是買以及所選地區。 如公司財務已趨穩定,可按照估計的利潤和銷售額,預留一個安全預算以應付租用甚至購買辦公室,並記得把必須繳付的間接費用列入預算內。 工廈活化 無論買定租都各有優缺點,謹記不應讓辦公室成為公司的財政負擔,同時亦預計到公司未來幾年的發展,從而選擇最適合的方案。 如果追求靈活度可以選擇如 Compass Offices 這一類靈活辦公空間供應商,它們的服務式辦公室位置優越,滿足你各樣所需,讓你在黃金地段建立辦公室亦不會超出預算。 有鑑於住屋需求殷切,現屆政府重新推出活化工廈政策,容許工廈全幢改裝為過渡性房屋。

工廈活化: 工廈活化樓面涉1350萬呎

不過Danny表示,戶外攀石場目前只供用作一級運動攀登訓練課程場地,要考取一級證書先要上堂12小時,(二級則要上堂30小時),而且年齡要11歲或以上。 另外為安全起見,玩戶外攀石時,必須使用繩索及防護器,而且要兩人合作,一人攀石,另一人在外牆下牽繩防護,少一點默契也不行。 相信玩開攀石運動的,都不會對JUST CLIMB感到陌生,皆因其創辦人就是多次贏得攀石比賽,並以21歲之齡榮登「最年輕長洲包山王」的何善揮(Danny)。 從2010年創辧首個攀石場開始,Danny從未間斷推廣攀石運動,到今年更一次過將戶外攀石場與室內抱石場帶進屯門活化工廈,讓大家有機會體驗不同的攀爬樂趣。

工廈活化: 工廈活化重啟 寬地積比2成

「文化有價值,視乎有冇心機把當中的價值放到旅行中」,胡玉沛如是道。 工廈活化 (7)工廈活化計劃已經推行多年,目前香港約有1,400多幢工業大廈,但成功申請活化卻只有一百多幢,餘下九成仍只能作為工業或貨倉用途。 據城規會資料,由外資基金安祖高頓持有的葵榮路30至34號「EDGE」,申建重建為一幢樓高22層的新式工廈,項目地盤面積約27,470平方呎,計劃以地積比率11.4倍發展,重建後約313,161平方呎。 葵涌工廈區即將大變天,區內有三幢工廈同時向城規會申請重建,合共涉及總樓面多達約74萬平方呎。 其中由外資基金安祖高頓持有的葵涌活化工廈「EDGE」,約4至5年前已花逾億元進行翻新活化,最新也向城規會申請重建為一幢新式工廈,若成功獲批樓面將提高56%。 該批單位總面積約53,995方呎,成交呎價約4,019元。

工廈活化: 屯門9工廈申活化 樓面141萬呎

當炒家目標仍集中在住宅或甲廈時,工廈成交已在默默起革命。 據美聯工商舖(00459)資料研究部綜合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去年首11個月工廈買賣註冊共錄得3512宗,比去年同期升93.6%;註冊金額398.4億元,按年上升1.7倍。 除了市場憧憬通關在即,工廈市場投資氣氛暢旺,不少用家對物流及貨倉的需求大增,作為自用及投資首選,而政府積極配合北部都會區發展。 規劃署亦就沙田小瀝源及上水兩個工業地帶,向城規會建議改劃為住宅及商貿地帶,帶動了用家和投資者對該兩區工廈的查詢量上升。 政府承諾在2020至21到2022至23年的三年內,提供15,000過渡性房屋單位。

胡玉沛表示,近期當局逐推出多項活動如新馬路任我行、大三巴沉浸式體驗展等,具創新意味,嘗試一下亦無妨。 惟當局在舉辦活動時需思考其目的為何,如何把活動融入社區,「打卡只係面嗰層」,如何讓當地文化在活動中呈現則須再深思。 胡玉沛指,環球旅遊市場漸步入到新的旅遊模式,已經不是過去「鴨仔團」式,而是往客制化團遊方向發展,「而家已經唔係價錢取勝」。 如果你不相信的話,請晚上到工廠區抬頭向上一望,就可以看到不少單位的電視閃爍,有些人可能已經住了十幾年,住到仔都生埋。 全新攀石場的最大賣點,就是擁有全港首幅活化工廈的戶外攀石牆,可供攀爬的高度更足足有10米,完全滿足愛刺激的戶外活動愛好者。

工廈活化: 活化工廈計劃

項目部分交吉及部分連租約形式售出,預計單位市值呎租約11元,按此計算,租金回報可望逾3厘。 該項目樓高22層,共有132伙,是次售出單位分布於大廈多層樓面,佔整體約30%業權。 經過活化重建的新型工廈,外觀似足商廈,有接待大堂、智能拍卡系統、穿梭巴士等酒店式管理。 想租工廈作零售、賣小手作、開繪畫班等用途的話,單位大廈新淨企理,能吸引客戶前來光顧。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