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將軍澳南發展大綱9大優點2023!內含將軍澳南發展大綱絕密資料.

Article hero image

發展局強調,132區的填海及削坡比例未有定案,但承諾即使「削唔到坡」,最多亦只會填海25公頃,如果削坡順利,則有望減少填海面積。 在不影響工程時間表下,當局會盡量削坡而減少填海,將對附近居民的影響減至最低。 132區對出新造土地位置較偏僻,與最近的住宅維景灣畔約有1公里緩衝距離,較最初設計拉遠多200米。

約144.97公頃的用地劃為「住宅(甲類)」地帶,作高密度住宅發展;約4.49公頃的用地劃為「住宅(乙類)」地帶,作中等密度的住宅發展;以及約0.66公頃的用地劃為「住宅(丙類)」地帶,作低層的住宅發展。 約4公頃的「住宅(戊類)」地帶透過進行重建或改建計劃,逐步淘汰現有的工業用途,使改作住宅用途。 西貢區議員(環保南)張美雄早上在港台節目《千禧年代》表示,將軍澳137區的發展意味着該區內的堆填區等厭惡性設施將須「終極關閉」,將可減少目前區內每日數千輛重型垃圾車出入對居民造成的滋擾,故當區普遍支持137區的填海。 運輸及物流局期望於今年第四季制訂更詳細的走綫及初步推展時間表,如「將軍澳南延線」以重鐵形式發展,可能需在創新園對出填海約2公頃。 如以車箱每平方米站立四人計算,2013年本綫油塘至鰂魚涌站一段過海路段載客率達100.6%。

將軍澳南發展大綱: 住宅

),簡稱「將南」或「澳南」,狹義是指香港新界將軍澳市中心的一部分,位置在其南部,以中、低密度私人住宅為主,是新市鎮最新的發展區;廣義則是將軍澳新市鎮南部的簡稱。 現時將軍澳的對外陸路交通,計有將軍澳隧道、寶琳路及清水灣道,並有地下鐵路將軍澳支線。 另一條對外連接道路(包括將軍澳-藍田隧道及跨灣連接道)現正在興建中,它將會把將軍澳與東九龍進一步連接起來,以應付不斷增加的交通需求。 因應居民關注,填海規模會縮減至約45公頃,並南移部分公共設施以遠離民居,亦會探討削坡減少造地。

將軍澳南發展大綱

較高密度的房屋發展會圍繞擬設置於第137區中央範圍的鐵路站,該站將位於大部份居民(逾三分之二的規劃人口)的500米步行距離之內,附近設社區公園和地區文娛及商業設施。 發言人表示,諮詢附近居民意見後,將軍澳第132區6個設施的土地面積已縮減四分之一至25公頃。 其中為達致2035年碳排放減半及205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環境及生態局正與內地商洽,計劃購入更多可再生能源,預計內地電力須從東邊引入,電力設施需設置於臨海位置供海底電纜登陸。 發展局發言人補充,新界東南堆填區(即將軍澳堆填區)現時只處理建築廢料,首批137區居民入伙前,會停用和完成修復,未來將規劃成休憇用地。 當局指,132區、137區同樣在2025年啟動填海,前者2028年完成,而137區首批居民最快在2030年入伙時,可同時遷走現時在137區內兩個公用設施。

將軍澳南發展大綱: 口罩令即日取消市民約朋友落吧慶祝 踏入凌晨12點眾人即除罩高聲歡呼

項目設3座大廈,提供1,472伙住宅單位,於2006年中入伙。 君傲灣和基座商場君薈坊均由港鐵管理,而君薈坊已於2014年併入PopCorn,易名為PopCorn 2。 將軍澳南發展大綱 隨着日出康城各期陸續入伙,港鐵公司於2012年11月12日起,增加一班由康城站往油塘站列車,平日非繁忙時間於早上7時12分開出,由早上7時05分至7時32分由康城站開出的班次相應加密至5.5至7分鐘一班。

載有修訂項目的將軍澳分區計劃大綱草圖編號S/TKO/27現置於(i)城規會秘書處;(ii)規劃資料查詢處;(iii)西貢及離島規劃處;及(iv)西貢民政事務處,讓市民於辦公時間內查閱。 而在不影響工程時間表下,當局會盡量削坡而減少填海,將對附近居民的影響減至最低。 以港島區知名屋苑太古城共12,698個單位計,137區建5萬伙約相當於新造4個太古城。 發言人表示,將軍澳區內私人住宅佔比遠超公營房屋,但由於「希望137區可自己成為一個社區」,需要日常生活設施,如果太多公營房屋,可能會令社區設施未必可以持續,尤其是商場、餐廳等配套,因此維持「7比3」的公私營建屋規劃。 約22.01公頃的用地劃為「鄉村式發展」地帶,以反映現有的認可鄉村和其他鄉村的範圍,以及提供合適土地作鄉村擴展和重置受政府計劃影響的村屋。 約20.07公頃的用地劃為「商業╱住宅」地帶,涵蓋市中心區,以及因香港鐵路將軍澳支線通車而交通更便捷的各個地區中心。

將軍澳南發展大綱: 發展局擬開新職位負責土地用途規劃 多名議員質疑無必要

發展局表示,未有確實造價估算數字,填海規模雖然不太,但對未來十年房屋供應相當重要,認為值得投資。 將軍澳第一三七區位於將軍澳創新園以南,佔地約八十公頃,大部分範圍用作臨時填料庫,是罕有具規模、已平整的市區土地。 發展局預計,將於沿海岸填海約二十公頃,連同原有土地,整個項目所需要的可發展土地為一百零一公頃。 由於當區位處海旁,局方將採用階梯式建築物高度輪廓;並提供連貫的海濱長廊及綠化休憇空間,鼓勵居民以步行或騎單車等模式出行。 容納13.5萬人居住 交通方面,擬建的「將軍澳至油塘隧道」及將軍澳南延綫將服務當區,鐵路站將位於超過三分之二居民的五百米步行距離之內,如以重鐵形式發展,可能需在創新園對出額外填海約兩公頃,運輸及物流局擬於今年第四季,制訂更詳細的走綫及初步推展時間表。

所有填海工程料於二○二五年展開,第一三二區的填海目標在二○二八年完成,以便重置設施並在首批居民入伙前落成,屆時才會停用舊設施;第一三七區的填海進度則視乎填料供應情況。 西貢區議員方國珊憂慮填海會影響環境和居民健康,建議當局研究擴大第一三七區的發展範圍,增加將軍澳綫南延綫隧道的海底深度,免除鐵路保護層的填海,並將配套設施搬入岩洞,或另覓遠離民居的選址。 環保組織綠色和平就質疑當局為引入核電鋪路,並引述早前公眾諮詢結果顯示,逾八成人反對區域合作等深度減碳措施。 發展局完成制定將軍澳第137區及132區造地建議初步發展大綱圖。 發展局發言人表示,位於將軍澳創新園以南的第137區,土地面積等於大約4個太古城,對未來十年房屋供應相當重要,涉及一幅80公頃已平整土地以及沿海岸線填海約20公頃土地。 當局建議,對岸第132區需填海或削波去提供約25公頃土地,容納部分臨海公共設施。

將軍澳南發展大綱: 將軍澳市中心

文件又指,132區對出新造土地,位於相對偏僻地方,與將軍澳最近的住宅發展約有1公里的緩衝距離,由於進出這些公共設施的車輛可直接通往將藍隧道,往返九龍的車輛不會經過將軍澳新市鎮現有的道路網絡,減低對當區居民滋擾。 發展局昨(19日)公佈137區初步發展大綱圖,計畫在將軍澳第137區建設一個新社區,涉及一幅80公頃已平整土地及約20公頃填海地, 可提供約5萬個房屋單位,供13萬5千人居住。 將軍澳南發展大綱 將軍澳南發展大綱 令整個發展區面積增至101公頃,提供約50000個房屋單位,公私營房屋比例為七比三,容納共13.5萬人。 政府建議在137區對開填海20公頃,組成面積逾100公頃的新社區,相當於兩個“日出康城”,料可提供約五萬個單位,容納13.5萬人口。

將軍澳南發展大綱

文件提到,137區將發展成一個新社區,以最高住用地積比率7.5計算,區內可提供約五萬個房屋單位,供13.5萬人居住。 將軍澳南發展大綱 為建設一個配套完善的社區,亦會於將軍澳第137區提供所需的土地,以提供零售及商業設施、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康樂及休憩用地以及基建設施。 發局展文件指,於將軍澳第132區對出的新造土地上設置具重要策略性的電力設施,以提升香港通過區域合作輸入零碳能源的能力,以及達到在2035年前把碳排放量從2005年水平減半的減碳目標及於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

將軍澳南發展大綱: 將軍澳南

列車抵達調景嶺站時,所有乘客必須下車,之後列車會沿往油塘方向駛至五桂山隧道的五桂山側線掉頭,轉入往寶琳/康城方向軌道返回調景嶺站上客。 2002年8月4日或以後原觀塘綫乘客如需經東區海底隧道前往港島區須於油塘站轉乘將軍澳綫往北角站列車。 將軍澳南發展大綱 由於將軍澳南即調景嶺和將軍澳市中心由填海區發展而成,沒有自然界線分隔,為方便比較,以下列表以環保大道(自將軍澳隧道公路)、寶邑路以南及寶琳南路沿線直到維景灣畔澳景路閘口為範圍。 將軍澳市中心內大部分屋苑都設有商場,為居民提供各種商品、服務、飲食及宗教需要。 將軍澳有五幅合共11公頃,面積約半個維多利亞公園的綠化地,包括影業路西北面、昭信路以南、魷魚灣村以西和邵氏影城以東,獲得通過建屋。

天晉位於將軍澳唐賢街9號,是港鐵將軍澳站上蓋綜合發展項目中的住宅部分,該綜合發展項目還包括香港九龍東智選假日酒店、香港九龍東皇冠假日酒店、服務式住宅「星峰薈」、大型商場PopCorn及甲級商業樓面。 由於全長近200米的列車要在不足1公里內轉一個90度或以上的急彎,鋼輪與鋼軌急速摩擦發出很大聲音,而且將軍澳綫除了北角站至東區海底隧道、五桂山隧道和百勝角隧道外,全綫為密封的方形切面隧道,比圓形切面隧道較容易引起回音,所以列車行駛時產生巨大噪音。 將軍澳南發展大綱2023 列車只能在同一個方向到達和離開,列車只會停留一段短時間,以免妨礙下班列車進站;正因如此設計,不時列車會為了保持安全距離而在未到站時減速,甚至停下,直至前方列車離開。

將軍澳南發展大綱: 將軍澳兩個區造地初步發展大綱圖擬提供約5萬個單位

以填料庫將被改劃為前設和契機,發掘大衆對未來發展的願景,將軍澳137區的規劃將利用地理優勢,配合人口特徵,來改善居住環境、交通、生活質素及康文設施等,達致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此外,工業用地和其他指定用途用地總面積的下降(71公頃),約等於道路用地和綠化地帶總面積的增長(75公頃)。 發展局強調,137區是市區罕有具規模、已平整的市區地,比發展新界的棕地更容易,效益亦更高。 發言人又補充,鄰近137區的新界東南堆填區,現時只處理建築廢料,首批新社區居民入伙前,會停用和完成修復,未來將規劃成休憩用地。 除了兩個須由137區重置的公眾填料轉運設施和混凝土配料廠外,當局將於132區對出的新造土地上,設置具重要策略性的電力設施,以提升香港通過區域合作輸入零碳能源的能力。 而運輸局的研究指,暫不打算興建過海隧道接駁137區至去港島東,因為建隧道要投入大量資源,有相應發展機會才符合效益,但港島東「已發展得九九十十」,故現階段不考慮。

  • 修訂項目主要包括把位於昭信路的一幅土地由顯示為「百勝角香港鐵路通風大樓」及「綠化地帶」改劃為「住宅(甲類)8」地帶以作住宅發展;以及把沿昭信路一幅狹長的土地由顯示為「百勝角香港鐵路通風大樓」改劃為「道路」以作未來行人路的一部分。
  • 最初,住宅用地中包括38.55公頃為中低密度(丙類)用地,但現時已經減少至0.66公頃,其土地面積已納入為綜合發展區(38.72公頃)。
  • 發展局表示,將軍澳第137區計劃發展為一個新社區,可發展土地為101公頃,當中包括於現有躉船港池及沿海岸線填海約20公頃。
  • 林素蔚表示,厭惡設施距離民居僅1公里,污染物容易積聚不能散去,損害居民呼吸系統健康,又預料居民日後亦需長期承受噪音交通和環境污染等滋擾。
  • 以前將軍澳是人煙稀少的海灣,只有坑口村才有較多人口,另外在海灣北面盡頭有將軍澳村。
  • 當局建議,對岸第132區需填海或削坡去提供約25公頃土地,容納部分臨海公共設施。
  • 發言人續指,「將軍澳南延線」將為當區提供鐵路運輸服務,同時配以最新擬議興建的對內及對外道路網絡,包括「將軍澳—油塘隧道」。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