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烏蛟騰郊遊徑5大好處2023!(小編貼心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烏蛟騰郊遊徑

在宋伯士多的路口轉左,沿海邊的村徑行去鳳坑村,欣賞沙頭角海的景色,遠眺對面的深圳。 望住海景,由谷埔行多30分鐘,就行到鳳坑,那裏有公廁,還有間盈佳茶座。 在三椏涌這兩間士多午膳後,繼續往荔枝窩方向行,沿路指示清楚,路面皆是石屎村路,先上一個大約40米高的山坳,之後徐徐向下,伴河邊路而走。 突然山路走出叢林,景色豁然開朗,目前的是荔枝窩灣。 龍蝦灣郊遊徑位於清水灣郊野公園,相接大坑墩和龍蝦灣,沿途風景優美。 烏蛟騰郊遊徑2023 大坑墩停車場旁邊的大坑墩公園內設有燒烤場、小食亭、清水灣郊野公園遊客中心及清水灣樹木研習徑。

彌勒山郊遊徑是一條環迴步道,平緩易行,適合行山新手。 烏蛟騰原名烏蛟田,附近的問路石上仍有「烏交田」的刻字。 烏蛟騰郊遊徑 相傳此地又稱作烏龜田,惟因「烏龜」一詞的俗語含貶義,故以「蛟」代「龜」,取其「騰蛟起鳳」之意。

烏蛟騰郊遊徑: 新娘潭 照鏡潭 烏蛟騰山火瞭望台

山頂設山火瞭望台,其作用主要是為監察郊野公園內是否有山火發生。 從山火瞭望台北望,可盡覽沙頭角海一帶景色,包括鹽灶下及鴉洲的鷺鳥林、鹿頸沿岸的紅樹林、魚塘及田園。 馬鞍山郊遊徑位於馬鞍山郊野公園,由燒烤場起步,途經馬鞍山礦洞,以昂平草原為終結。

烏蛟騰郊遊徑

郊遊徑全程只有2.4公里,登上瞭望台更可欣賞整個沙頭角海、鹿頸以及船灣郊野公園的景致。 烏蛟騰郊遊徑2023 交通方式:可乘搭新大嶼山巴士3M或11號於「伯公坳」站下車,沿東涌道北段下行可見郊遊徑入口。 因為遊人多,每次在鹿頸離開,也得等小巴一小時或以上。 所以每當計劃行山路線時,也盡量避免鹿頸為終站,不過今天是平日則沒問題。 真的從未試過去到小巴站,不用排長龍外,小巴還坐不滿人。 荔枝窩是今次路線的中途退出點,在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會有一班船在下午3時半由荔枝窩碼頭開往馬料水,如果打算在荔枝窩搭船的朋友,記得留意時間。

烏蛟騰郊遊徑: 景點一:大埔烏蛟騰 沿途滿佈紅葉竹樹

不過,最好還是周末假日去,那些士多說不定會在閒日休息,而且入烏蛟騰的巴士只在紅日服務。 這條行山路線全長15公里,對新手而言屬於長線,但也是新手可以嘗試的長途路線。 一來全程上山不多,只有荔枝窩往谷埔一段較辛苦,二來沿路多補給點,萬一不夠水都有地方買,三來體能不足的話可以在荔枝窩搭船走。 離開鳳坑,沿山徑上樓級,登上一個小山崗,之後再落山,沿海而走,行到雞谷樹下村,沿村路出去,接上馬路,那裏又有一間士多。 鹿頸有兩間茶座,如果不用「醫肚」,就可以排隊搭56K小巴出粉嶺港鐵站。

烏蛟騰郊遊徑

觀賞蓖麻後,我們踏上山徑,緩緩上斜,沿路經過河溪,也見到蜻蜓及蝴蝶在溪邊飛舞。 約半小時之後便到分岔位,跟隨「降下坳」路牌指示左轉,不出5分鐘便到第1個checkpoint︰烏蛟騰郊遊徑觀景台。 烏蛟騰郊遊徑 在天朗氣清時,這裏可以遠眺船灣淡水湖、八仙嶺、馬頭峰及吊燈籠。 美中不足是今次到訪時觀景台四周長滿植物,遮擋了部分視線,影響景觀,但仍不失為歇腳的好地方。 大家可以由大埔墟港鐵站出發,在商場買齊補給及去廁所後,就可以搭車入烏蛟騰。 交通方面,每日都有專線小巴20R入烏蛟騰,但班次較疏,在周日及公眾假期,就有巴士275R到烏蛟騰,班次較密。

烏蛟騰郊遊徑: 荔枝窩自然步道

雖然郊遊徑初段以上坡石階為主,但到達昂平草原之後,可以俯瞰西貢及牛尾海一帶景色,非常壯麗。 另一方面,從前聚集了不少採礦工人與家人定居的馬鞍山村,經過活化後,演變成鞍山探索館,遠足前或後不妨去了解一下馬鞍山的歷史。 烏蛟騰原名「烏龜田」,到訪烏蛟騰可以看到傳統客家村落,建築以瓦頂設計,非常復古。

會見到一些木柱或石柱建築,好靚好得意好特別,一般行山徑好少見到。 而在天后宮和鴉洲有一大片泥灘,在潮退時有機會看到招潮蟹、彈塗魚。 Daisy表示,招潮蟹中的公蟹有一隻大螯,牠們不時揮動大螯,似是召喚潮水,因而有此名,不過雌蟹就沒有大螯。 雖然招潮蟹體積細小,但對整個生態有相當大的貢獻,因為牠們在泥灘上挖出洞穴居住,而這些洞穴可以把氧氣帶進泥土,為泥土提供養分。

烏蛟騰郊遊徑: 大埔烏蛟騰|三亞村士多

入烏蛟騰的路程幾遠,至少要搭半小時,大家搭車時可以小睡片刻。 有些朋友行山,是為了到士多食豆腐花,今次就介紹大埔烏蛟騰行到粉嶺鹿頸的行山路線,途經三椏村、荔枝窩及谷埔等村莊,基本上行過每條村都有士多,補給點非常多。 烏蛟騰郊遊徑 雖然全程15公里,但上落不多,全程路線清晰,難度不高;最辛苦是上分水凹那段,但最高點只是約180米高。

不登山火瞭望台,可經亞媽笏、分水凹到荔枝窩,個半小時已可達。 荔枝窩是東北區最大的一條村落,有具規模的典型村屋外,更有大片的風水樹,而海岸邊則為印洲塘海岸公園的一部分。 上次行烏蛟騰郊遊徑是為了要來烏蛟騰山火瞭望台。

烏蛟騰郊遊徑: 山火瞭望台

這個山坳也是分岔口,轉左上斜往烏蛟騰,我們就直行落斜,往谷埔行。 這段路全程落斜或落樓級,都相當考腳力,直至落到谷埔老圍公廁。 經過啟才學校後,就行到海邊,也是宋伯士多的位置。 宋伯士多以小食為主,例如豆腐花、燒賣、魚蛋、茶粿、糯米糍及蕃薯餅。 沿海邊村路走,不久行到一個分岔口,轉左往梅子林及蛤塘,我們就轉右去荔枝窩村。

烏蛟騰郊遊徑

去到三亞村,因為士多客人眾多,Blogger媽媽沒有停下來食東西。 直去 荔枝窩 ,幸好有帶行山必備小食 烏蛟騰郊遊徑 — 燒賣。 火成岩指的是從地表溢出的熔岩冷卻形成岩石,但溢出年代不同,形成岩石的年代也就不同,不同層的岩石,就是在不同年代形成。 又因為形成時間不同,受風化的時間及程度也都不同,所以有一層一層的外貌。

烏蛟騰郊遊徑: 輕鬆賞楓秘點 大埔烏蛟騰郊遊徑

沿途會見到唔少紅葉,大埔烏蛟騰的紅葉今年已經開始變紅,快啲同小朋友去影相啦! 稍休一會,眾人原路返回分岔位,沿吊燈籠徑前行,向谷埔路牌指示方向行,比起之前的一段上斜路,此段相對平緩輕鬆好走。 走了約半小時,到達第2個checkpoint︰分水凹古碑。 烏蛟騰郊遊徑2023 【明報專訊】踏入4月,繁花盛開,是賞花賞蝶、欣賞生態的好時機。 我們沿這路下來,在分水凹的分岔路口看到一塊立於民國九年「創修荔枝窩村直達東和墟大路小序」的石碑 (起初還以為是墓碑)。 碑文提到的東和墟便是今天的沙頭角墟,從文中得知在未修建此路前,村民得攀山越嶺才能往東和墟墟市。

烏蛟騰郊遊徑

遊人可在登山前先參觀遊客中心,了解附近的設施、風景區的分布及植物種類。 荔枝窩自然步道連貫荔枝窩海岸、村落及風水林,部分路段鋪設了木板步道,沿途設傳意牌,介紹該地區的生態和鄉村歷史。 烏蛟騰郊遊徑2023 荔枝窩村前有一片古老的銀葉樹林,一條白花魚藤如巨蟒般穿梭林中。 村後的風水林面積雖然不大,但植物品種非常豐富,當中不少更是在香港較罕見的品種。 在位於路標C2401前方就有一個分叉位,一邊是去降下坳,就是通往烏蛟騰郊遊徑另一邊,另一個分叉位是往阿媽笏,如果去荔枝窩,緊記要走這個方向。 背包豬和朋友去了大埔行山,今次去了烏蛟騰,原本是想經九擔租看紅葉,然後去荔枝窩。

烏蛟騰郊遊徑: 九巴

起點:於港鐵大埔墟站乘搭專線小巴20R號(約30至60分鐘一班),在烏蛟騰三家村下車,沿新娘潭路前行至起點。 終點:沿吊燈籠徑行至祠心路,乘搭專線小巴20R號離開。 今天在新娘潭路與烏蛟騰路交界下車後,沿新娘潭路前行約8分鐘便到降下坳,花約1小時上行至烏蛟騰山火瞭望台;約25分鐘到達亞媽笏路牌;多走20分鐘至分水凹的分岔路。 行約1小時至谷埔,再走1小時至鹿頸,全天行了約四小時。

  • 走遍香港11個山火瞭望台後便寫了11/11山火瞭望台遊。
  • 故秋茄以胎生的繁殖方式應對環境,胚胎在母株已開始發芽生長成為「胚軸」,秋茄的「胚軸」形狀幼長,當胚軸成熟時便會脫離母株,跌落在泥土上,這樣可以幫助樹苗加速成長。
  • 行約1小時至谷埔,再走1小時至鹿頸,全天行了約四小時。
  • 小瀛學校旁有鶴山寺及協天宮,而在古樹後就有公廁。
  • 由荔枝窩起計,上了50分鐘荔谷古道,終於行到今次行程的最高點,大約180米高的山坳。
  • 位於荔枝窩的小瀛故事館設於前小瀛學校擴建校舍的舊址。
  • 經芬箕托上吊燈籠,這裡是船灣郊野公園的最高點,可以遠眺整個印洲塘海岸,飽覽吉澳、娥媚洲和往灣洲。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