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紅館停車場2023詳盡懶人包!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紅館停車場

2004年10月24日,尖沙咀支綫通車,九廣東鐵延長至尖東站,象徵九廣鐵路服務重返尖沙咀,同時紅磡站由總站轉型為中途站。 本地客運自此後至九龍南綫通車前,只佔據用兩個月台島之間的2號及3號月台,分別服務東鐵北行和南行列車,4號月台用作停泊閒置列車或以此站為終點站,而1號月台路軌更一度停用。 「城際直通車離境大堂」(Intercity Through Train Departure Hall)位於暢運道平台層,由車站東面原有部份和1998年3月落成的西面擴建部份組成。

紅館停車場

該館為2009年東亞運動會賽場之一,也是43座參與幻彩詠香江的代表建築物之一。 經過工程人員努力,車站大堂首階段改建工程於2016年3月完成,南面大堂已重新開放。 紅館停車場 紅館停車場 第二階段工程亦已完成,北面大堂2017年2月19日投入運作;第三階段工程將緊接於3月展開,包括安裝新升降機和自動扶手電梯連接車站大堂及新建沙中綫月台。 此外,現時位於車站大堂中央的設施,計有售票機、自動增值機、客務中心、旅客服務及自動櫃員機亦將會遷移。

紅館停車場: 活動

體育館外的露天廣場,可供進行相關活動;體育館側的附屬大樓,在落成時曾設有一間酒樓,惟現時已不存在。 紅館位置優越,毗鄰港鐵車站,坐擁完善的交通網絡,各類公共交通工具均可直達。 紅館無論規模、外型、用途皆能迎合及滿足不同類型活動的需要,在此舉行過的大型活動不勝枚舉,由巨星演唱會、古典音樂會到體育競技、國際會議等,節目多元化,是教香港人引以為榮的達世界級水準的多用途體育館。 香港體育館設有4面觀眾席,閘口以4種顏色:紅色、藍色、綠色及黃色閘分辨,一般在活動的入場券上印上座位所處段落及顏色以茲識別。 體育活動及部份演唱會多數開放全部4面觀眾席,即所謂「四面台」,而部份活動則只使用3面觀眾席,餘下一面作為後台,即「三面台」。 體育館共有10,500個固定座位,其餘2,000個座位為拉出式,可於進行部份比賽或活動時隱藏於觀眾席下,而在部份演唱會等活動,則可以增加臨時座位。

此外,亦有獨立的羽毛球中心、壁球中心、壁球及乒乓球中心、網球及壁球中心。 沙中綫過海段通車後,本站成為地面和地底混合車站;原有之東鐵綫及西鐵綫月台,改為供東鐵綫列車停泊的側綫。 九龍南綫於2009年8月16日通車,尖沙咀支綫正式由西鐵綫接管。 當日起東鐵綫列車再度回復以紅磡為總站;西鐵綫則由南昌經九龍南綫及尖沙咀支綫路段延長至紅磡。 九廣鐵路(英段)於1910年10月1日通車時,曾經於漆咸道南紅磡灣畔開設紅磡臨時車站,位置約為現時的市政局百周年紀念公園。 後來於1921年6月13日因車站結構毀壞不堪而被撤銷[27],原址則發展為編組站,調度場及車廠。

紅館停車場: 車站色系

香港體育館下層為港鐵紅磡站,附近設有露天停車場、巴士總站、專線小巴站及的士站等交通配套。 在香港體育館的平台下的行人隧道及天橋連接紅磡海底隧道入口的過海巴士站、香港理工大學、尖沙咀東部、紅磡灣地區。 基於上述原因,東鐵綫和屯馬綫不能沿用原有本地客運月台和路軌,需興建新的月台和路軌供兩綫使用。 為配合紅磡站發展,九鐵於1990年計劃興建中層大堂[14];其後於擴建車站時部署增建,方便乘客往來尖沙咀及海底隧道巴士站之天橋,以縮短步行距離。 [15]因應尖沙咀支綫工程,九鐵落實擴建中層大堂,便利往返尖東海旁的乘客。

體育館設有一個賓客接待室(或稱貴賓室),供場地租用機構使用,在活動舉行前或休息期間以接待來賓或傳媒記者之用。 紅館停車場2023 場館中央部份懸掛了巨大的銀幕,可用作即時播放場館內進行中的活動。 同時,場館內亦設有不同的技術性設備及一部四方向,水平高度可因應要求調校的彩色LED電視系統,能將台上表演者的容貌顯示在螢幕上,以便在後排高處的觀眾(該等觀眾常被演出者稱作「山頂上的朋友」)亦能清楚看見演出者的容貌。

紅館停車場: 紅磡香港體育館(紅館)泊車泊邊好

原有九龍車站於1975年建成,其設計並非用以應付國際交通需求,車站的海關及出入境設施一直只屬臨時性質,而直通車乘客更須在車站大堂外排長龍輪候,加上預期本地及過境交通會大幅增長。 此外,由於當時有14,5000名旅客使用之九龍車站至2000年會上升為18萬人次,因此九鐵在1993年耗資港幣9億萬元擴建該車站,使車站達到國際標準水平。 紅館停車場2023 九廣鐵路自1960年代末起推出一系列現代化改善工程,包括更換車卡、於九龍與沙田之間鋪設雙軌及於紅磡灣填海興建新鐵路總站。 紅館停車場 自通車起九廣鐵路一直以位於尖沙咀海濱的舊火車總站為終點站,然而火車總站位於海濱黃金地段,窒礙了城市發展,故此政府亦認為九廣鐵路有必要遷移總站,最後選址海底隧道九龍入口旁的紅磡灣填海興建火車總站。

紅館停車場

早於1960年代,當時的市政局已計劃在香港興建一座符合國際標準的室內體育館,當時屬意在香港島覓地興建。 其後由於香港島並無合適選址,市政局決定於九龍紅磡灣填海地上,當時正在興建的九廣鐵路九龍車站(今紅磡站)側紅磡貨場(現紅磡站新建月台及列車停放處)上蓋,興建香港體育館,並於1973年3月開始地基工程。 紅館停車場 但因工程開支問題,直至1977年工程才正式展開,1981年8月完成;整項工程由時任工務局建築師、及後曾出任建築署署長的鮑紹雄設計,採用了獨特的建造技術,首先興建屋頂架構,將之升高,然後才興建支撐場館的四面主牆。

紅館停車場: 設計

此後14年,紅館散場路線數目一直維持4條;直至2018年,三間專營巴士公司陸續增設多條紅館散場特別路線,九巴先後增設36R、87R、98R、215R、224R、270R與271R線,使由此站開出的特別路線增至11條。 新巴及城巴亦相繼增設特別路線701R、796R及20R,上述三線的上客站設於港鐵紅磡站C3出口外的士站及上落客區旁的巴士專用車坑,並非此站。 體育館提供多元化的室內康樂設施,如 羽毛球場、 籃球場、排球場、投球場、網球場、壁球場、乒乓球檯、 桌球設施、 活動室、 紅館停車場2023 紅館停車場2023 舞蹈室、健身室、運動攀登設施等。

[29]車站原定同年5月由首次訪港的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揭幕,由於承辦紅磡火車站部份工程項目的保利建築公司於1974年末宣告清盤,導致該等項目停工[30],紅磡火車站工程進度嚴重延誤,女皇陛下來港時只能舉行紀念牌匾揭幕儀式。 紅館停車場2023 此站為東九龍綫的中途站,並與九廣鐵路(英段)交匯,故此紅磡火車站在七十年代興建時,亦在結構上留有空間,供日後裝設連接地鐵站的扶手電梯[28]。 然而,兩綫列車班次並非完全吻合,乘客下車後往往會發現另一月台島的列車較先開出。 為方便乘客選擇合適的月台登車,港鐵加設全新乘客資訊顯示屏,指示車務安排與列車班次資料,讓乘客在車站大堂及月台清楚知道列車開出的時間及所停靠月台。 紅磡管制站位於紅磡站過境限制區內,運作時間為每日上午七時十五分至晚上九時,負責處理乘搭直通車往返內地旅客的出入境事宜,有關乘客須持有有效直通車車票及旅遊證件;非過境人士須持有由港鐵簽發的「紅磡站限制區通行證」方可進入。

紅館停車場: 紅磡站停車場

2000年代後,在「紅館」舉行個人演唱會的歌手數量有增無減,但大部分演唱會僅維持數場,甚至是「圓夢式」僅開一場的演唱會,變相降低了入「紅館」開個唱的資格門檻。 但「紅館」並非來者不拒,歌手入紙申請後,館方會綜合各方面商業考慮,通過專設的小組投票來決定批出檔期事宜[15],而每年最搶手的聖誕及除夕跨年檔期更是眾多歌手的「兵家必爭之地」。 香港體育館最初設計的目的是發展成爲一座體育場館,但由於社會需要及娛樂事業的蓬勃發展,使其逐漸取代位於香港島的伊利沙伯體育館、利舞台及九龍的大專會堂(現稱大學會堂),成爲本地演唱會的其中一個主要演出場地。 在香港體育館正式啓用兩週內,本地知名歌手許冠傑在此舉行三場「總督許冠傑演唱會」,成爲第一位在紅館舉辦個人演唱會的歌手。 自此,在1980年代以及1990年代,香港歌手以在紅磡體育館舉辦演唱會為榮,而具有能力接連舉辦數場者更加會被稱謂巨星,紅磡體育館也因此被認為是香港流行音樂的聖地。 而譚詠麟、張國榮、梅艷芳、徐小鳳分別先後在「紅館」舉行數以十計的演唱會,場數紀錄一再被刷新。

紅館停車場

紅磡站車站套色為洋紅色,主題植物為洋紫荊,街景繪圖則描繪紅磡站C出口暨直通車大堂和香港體育館外觀。 紅磡站(Hung Hom Station),位於九龍油尖旺區紅磡灣暢運道8號,地處尖沙咀東部與紅磡區之間,與海底隧道九龍出入口、香港理工大學和香港體育館為鄰,於1975年11月30日啟用。 在不同類形的表演時,場館的地面或會鋪上一些覆疊性的地面,例如場館進行羽毛球、籃球、排球及溜冰等的時候,以便活動的進行。 此外,場館的地面能承受每平方米1,800公斤(1,800 kg/m2)的壓力,是一般的工業大廈未能做到的。 地面對壓力的兼容性能使在進行演唱會及類似表演時舞台的升降台及廣播系統的設計和擺設上有較大的發揮空間。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