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工傷後遺症2023懶人包!(小編貼心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工傷後遺症

與其他骨折不同,骨裂沒有造成明顯移位,因此大多數骨裂不需要動手術,較易處理。 工傷後遺症2023 患者可使用石膏或夾板固定骨裂傷處,防止再次移位,或造成更深傷害。 骨裂大多可以自然癒合,但恢復時間則視乎傷處大小,一般需要數星期。 在復原期間,傷者可盡量保持患肢於心臟的水平,(如使用枕頭墊高傷處),有助血液循環。

然而,如過了兩星期,患處仍然疼痛,就可能是因處理不當而惡化成更大的骨折,需要尋求醫生協助。 骨裂一般也是因為骨頭受到突然的猛烈撞擊,如跌倒、打擊、意外等。 工傷後遺症 另一個常見原因,則是因為重覆某些動作,或過度運動,令骨頭承受不了壓力,出現裂痕,使其完整性及連續性部分中斷,屬「不完全性骨折」。 人身傷害索償及僱員補償兩者的主要區別之一,在於「證明過失」。 於僱員補償的層面上,當僱員在工作場所或在執行任何與工作有關的項目時受傷,僱員無需要證明僱主或第三者有過失便可獲得僱員賠償金。

工傷後遺症: 通知僱主

创伤后应激的情绪反应可以在灾难后立刻发作,在数月后平息。 这些反应也可能一直持续,变成慢性综合征,成为残余应激模式[19]。 延遲發病的PTSD也有可能在另一個壓力事件下浮出檯面,如家人或親密朋友之死亡、或被診斷患有重大疾病。 臨床研究指出,曾罹患PTSD之幼童,在成年後比起沒有PTSD的人有更高的犯罪傾向。

判傷後,委員會會盡快簽發一份「評估證明書」(表格7),並以郵遞方式分別寄給僱主及僱員。 僱員在意外後引致的肢體損傷、器官功能損傷,以及精神損傷等,如有充足資料證明是與其遭遇的意外相關,並會引致僱員暫時及/或永久喪失工作能力,在計算僱員補償時均會考慮在內。 如打工仔懷疑僱主沒有呈報工傷 或 在工傷意外發生後1個月內,仍未收到勞工處通知已接獲僱主呈報工傷,打工仔應立即與勞工處僱員補償科聯絡,查詢僱主是否仍未呈報工傷。 如僱主仍未呈報工傷,打工仔應盡快聯絡勞工處,自行以「工傷意外通知書」向勞工處呈報工傷。 為保障打工仔的法律權益,遇到這種情況也可考慮向義務提供免費法律諮詢的律師行,例如 [索償易 X 歐陽陳何律師事務所] 尋求免費法律諮詢服務。 [註2]僱員就永久地完全喪失工作能力可獲的補償金額設有最低金額。

工傷後遺症: 香港工傷賠償成功案例和個案

診斷有PTSD的病患,對於地塞米松抑制试验(dexamethasone suppression test)的反應要比憂鬱症的人來得強。 此外,多數PTSD的病患,尿液裡皮質醇的分泌會降低,而兒茶酚胺的分泌則會增加,使得正腎上腺素/皮質醇的比值增加。 在正常的壓力反應裡,兒茶酚胺和皮質醇的濃度皆會增加。

工傷後遺症

就上述工傷意外,申請人透過香港搵律師網尋找律師,並成功令僱主承認賠償責任,並最終達成和解獲工傷賠償約HK$70,000另加律師費。 L先生亦隨後向僱主及該同事開展疏忽索償,追討人身傷亡賠償。 工傷後遺症 就上述工傷意外,申請人透過香港搵律師網尋找律師,並成功令僱主承認賠償責任,並最終達成和解獲工傷賠償約HK$300,000另加律師費。 H先生亦隨後向僱主及該同事開展疏忽索償,追討人身傷亡賠償。 就上述工傷意外,申請人透過香港搵律師網尋找律師,最後獲工傷賠償約HK$280,000另加律師費。 C先生亦隨即向僱主及大判開展疏忽索償,追討金額達HK$1,000,000。

工傷後遺症: 工傷索償要留意

在美國,每年约3.5%的成人罹患創傷後壓力症,而约9%的人會在其一生的某階段中患上此症。 在其他國家,患上創傷後壓力症的人每年佔整體約0.5-1%[2],而在武裝衝突頻發地區之比重可能會更高[4]。 迄今對創傷後壓力症的最早文字記載可追溯至古希臘時代。 創傷後壓力症一稱呼於20世紀70年代開始被使用,其命名主要受越南戰爭後美國退伍軍人相關診斷影響[16]。

社會福利署的交通意外傷亡援助計劃(俗稱「不論過失補償」或「車手獎」),旨在為向交通意外受害人迅速提供即時經濟負擔(財物損失﹐則不在援助範圍內)。 此計劃無須考慮受惠人的經濟狀況,或有關交通意外是因誰人的過失而造成。 只要傷者是香港居民,遭遇交通意外受傷而得到3日病假或以上,並已向警察報案,受傷市民都可以在意外後的6個月內向社會福利署申請TAVA補償,這項服務無需任何費用。 若僱員因工受傷引致永久地 (完全 / 部分) 喪失部份工作能力,補償金額會根據僱員喪失賺取收入能力的程度,並參照永久地完全喪失工作能力的補償金額。 創傷後壓力症(PTSD)又稱為「創傷後應激障礙」或「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屬於焦慮症的一種。

工傷後遺症: 相關服務

傷者應得的賠償,主要還是來自民事索償後來自第三者保險公司的賠償。 過去的經驗,賠償金額視乎傷勢,絕大部分情況下都會高於TAVA的援助金額。 關於搵律師諮詢網免費平台,是由幾位多年從事意外賠償案件的法律顧問組成。 成立這平台目的,旨在為香港市民大眾提供多一個途徑,明白在賠償案件中,怎樣保障自身權益及避免風險。 在很多過往的案件中,市民都沒有法律經驗的朋友,只能透過在網上搜尋,很難獲得基本的資訊。 在受傷初期,物理治療師要評估受損組織的嚴重程度,施以干擾波、超聲波等幫助消炎減痛,增加關節活動能力,回復步行等基本活動。

有關《僱員補償條例》的詳情,請瀏覽勞工處之「 僱員補償條例簡介」(PDF);或 《僱員補償條例》全文。 臨床心理治療中比較有效的治療方法有行為治療及認知行為治療包括延長暴露療法、[21]眼動脫敏再處理及認知處理治療(CPT)等[22][23][24]。 如僱主在投購僱員補償保險方面遇到困難,可申請僱員補償聯保計劃,有關計劃的詳情及申請資格,請瀏覽僱員補償聯保計劃管理局的網頁。 工傷最重要是盡快向僱主申報,而要獲得工傷的賠償,僱員記得保留任何案例相關文件,如病假證明或醫療收據。 警方開始調查後有半年起訴期,警方必須在這段期間內,發出擬控告通知書,作出起訴。 有了擬控告通知書,便明確責任屬於哪一方,到時候,便可以循民事索償向那一方索償。

工傷後遺症: 病假多於七天+可能導致永久地 (完全 / 部分) 喪失工作能力

在 Leung Pui Yuk v The Incorporated Owners of Albert House & Ors 一案中,原告人在棚屋倒塌意外中受傷,並親眼目睹母親受傷倒臥在血泊中,因此患上創傷後壓力症。 法庭判給原告人 PSLA (中譯:疼痛、痛苦及喪失生活便利)賠償 HK$500,000。 工傷後遺症 該判決發生在1997年,如在2014年此金額應調整為 HK$627,979。 值得注意是,即使意外是因僱員犯錯或疏忽引致,僱主在一般情況下仍須負起本條例下的補償責任。 另外,由香港僱主在本港僱用,而在外地工作時因工受傷的僱員,同樣受到保障。

工傷後遺症

若你和僱主也同意判傷結果,僱主就會在21日內向你支付賠償,整個判傷也告一段落。 主診醫生會通知勞工處安排判傷,你會收到勞工處的判傷通知書。 同樣地當你的病假已結束,要在一個月內辦理工傷病假跟進手續。 除了遞交病假紙,你亦要交出判傷通知書,職員會為你預約到醫院判傷。

工傷後遺症: 案件編號:區域法院僱員補償案DCEC xxx/2019

當工傷病假完成跟進,勞資雙方也會收到一份「補償評估証明書」,以示這個工傷個案已完成,僱主亦要在收到証明書的21天內向你發還補償金。 當你病假完結後就可直接上班,只要將病假紙正本和醫療費收據交回公司就可以,而你亦應該保存所有文件的副本以備不時之需。 僱主會在你平時的出糧日,直接向你支付工傷病假錢及醫療費。 工傷後遺症2023 因為前者才是法例規定下可作為賠償的証據,若你無法出示病假紙,就無法獲得工傷病假錢。 工傷後遺症 由於PTSD患者對地塞米松造成的皮質醇抑制反應特別強烈,其HPA軸的異常,可能是源於醣皮質素受體的敏感性增加,使得對皮質醇分泌的負回饋抑制增強。

工傷後遺症

其症狀包括會出現不愉快的想法、感受或夢,接觸相關事物時會有精神或身體上的不適和緊張,會試圖避免接觸、甚至是摧毀相關的事物,認知與感受的突然改變、以及应激頻發等。 這些症狀往往會在創傷事件發生後出現,且持續一個月以上。 與成人相異,兒童(尤其是十歲以下的幼童)較不容易出現創傷後壓力症[3],孩童患者亦較少出現身心不適的症狀,但對創傷事件的記憶可能會在與他人互動時體現出[2]。 如果工傷意外可能導致僱員永久喪失工作能力,職業醫學組會安排僱員出席僱員補償評估委員會評估,以評定僱員永久喪失賺取收入能力的程度(即俗稱「判傷」),僱員須依時出席。

工傷後遺症: 創傷後遺症會自己好嗎?一定要求醫?

患者受創傷記憶影響,導致他們出現「閃回」(flashback) 、發惡夢或迴避話題的情況,生理反應包括容易受驚、緊張、失眠和憤怒等。 工傷意外後,打工仔應根據醫生的吩咐及簽發的病假好好療養休息。 在接獲僱主呈報工傷後,勞工處便會發出「工傷病假跟進通知書」通知打工仔,安排前往勞工處職業醫學組辦理工傷病假跟進手續。 病假跟進手續主要是登記及核實打工仔因工受傷所獲發的病假,以決定日後是否須要接受勞工處的判傷。 若你無法完全康復,即是可能會永久喪失部分或全部工作能力,除了辦理病假跟進手續,你亦會被安排去判傷。 判傷是指由專業人士去評定僱員永久喪失賺取收入能力的程度,從而對僱員作出補償,即支付補償金。

假設因工傷所申請的病假多於7天但不多於24個月,以及沒有導致永久喪失工作能力,僱主除了須支付上述的醫療費外,還須在工傷病假期間向僱員支付工傷病假錢 (即五分之四的工資),付款最長可達24個月。 若僱員暫時喪失工作能力的期間超過24個月,可向法院申請延長收取按期付款的期限,但延長期限一般不可超過12個月。 目前用於治療創傷後壓力症的主要方法為心理諮商與藥物治療。 以個人或是群體方式進行的一些心理治療方式可能會對創傷後壓力症有一些療效[8][9]。

工傷後遺症: 上班時遇上交通意外是否「工傷」

判傷後大約兩星期,受傷僱員便會收到勞工處的「補償評估證明書」,顯示僱員直至判傷日的病假、永久喪失工作能力的百分比、傷患等資料。 如果僱員和僱主雙方同意判傷結果,僱主就會在21日內向受傷僱員支付賠償。 根據《僱員補償條例》第五條,僱員如在受僱工作期間,因工遭遇意外以致身體受傷,其僱主須負有按照本條例支付補償的法律責任。 如傷者因另一方過失,如疏忽或違反法定責任而受傷,可包括但不一定於工作期間,傷者可向另一方提出普通法申索追討人身傷害損害賠償。 例如肉體損傷及心靈創傷;例如交通意外、滑到失足、工傷意外、醫療疏忽等。

  • 這些症狀往往會在創傷事件發生後出現,且持續一個月以上。
  • 如果你有同樣情況,可以先透過免費網上對話諮詢,等資深律師團隊成員,為你作初步評估,再決定下一步應該點做。
  • 骨裂一般也是因為骨頭受到突然的猛烈撞擊,如跌倒、打擊、意外等。
  • 當你病假完結後就可直接上班,只要將病假紙正本和醫療費收據交回公司就可以,而你亦應該保存所有文件的副本以備不時之需。
  • 為避免不必要的爭拗,當雙方訂立服務合約時,需要分清「僱員」及「承包商(或自僱人士)」之不同地位。

[註1]用以計算永久地完全喪失工作能力的補償金額的每月收入設有最高限額。 在2017年4月1日或以後遭遇工傷意外的人士,每月收入最高限額是 $28,360。 如工傷意外在2015年3月5日至2017年3月31日期間發生,限額則為 工傷後遺症 工傷後遺症 $26,070。

工傷後遺症: 上班跌倒尾椎骨折「復原需3個月」 公司處理方式讓他心寒

在2017年4月1日或以後遭遇工傷意外的人士,最低補償金額是 $464,360。 如工傷意外在2015年3月5日至2017年3月31日期間發生,限額則為 $426,880。 其實通報工傷並不麻煩,既是保障自己,也是避免僱主犯法。

根據勞工處的報工傷程序指引,在僱員工傷意外受傷 或 患上指明的職業病後,不論該意外或職業病是否引起任何支付補償的法律責任,僱主必須根據《僱員補償條例》第15條規定,以表格2、2A或2B向勞工處處長呈報。 根據《僱員補償條例》,若僱員在工作期間,因工遭遇意外而引致受傷或死亡,僱主是有責任支付補償。 補償內容包括三大類:工傷病假錢、醫療費、喪失工作能力補償金。

工傷後遺症: 評估喪失工作能力的程度

不論該意外是否引起任何支付補償的法律責任,你必須於14天內(如因工死亡個案則為7天內),填妥指定表格向勞工處呈報。 工傷後遺症 由此可見,假如你不幸遭遇意外,而導致身體和精神受傷,你可能都可以向疏忽的一方追究法律責任,從而追討賠償。 周女士不久前因交通意外導致身體受傷,康復後依然經常感到緊張害怕、發惡夢、失眠等,嚴重影響她的日常生活,她求診精神科醫生確診患上創傷後壓力症 (PTSD)。 根據《僱員補償條例》第40條,不論合約期或工作時數長短、全職或兼職,所有僱主必須投購僱員補償保險,以承擔僱主在法律(包括普通法)之下的責任,否則不得僱用僱員從事任何工作。 醫生一般會處方藥物給自身偏向服藥、或沒機會接受心理治療的患者。

工傷後遺症

在不同國家, PTSD 的普遍程度有所不同,因量度PTSD的方式存在差異,得出的結果無法直接比較。 另有說法指,文化差異亦會影響 PTSD 在不同國家的發展。 美國的記錄顯示,成人終生的PTSD患病率為 6.8%,12 個月內患病率為 3.5%; 其他國家的PTSD終生患病率則由 0.3%(中國)至 6.1%(紐西蘭)不等。 PTSD通常與其他精神疾病有關,例如抑鬱症、睡眠問題、性格障礙、飲食失調和自殺傾向,特別是一些為了減少如發惡夢和侵入性思維而濫用藥物或酒精的患者。 無論是一般車禍,抑或牽涉多輛汽車的連環相撞,每當交通意外後,一律都會交由警方作出調查和法庭判決,決定最終責任誰屬。 若第二次判傷你也作出反對,就要在六個月內向區域法院提出上訴,聘請律師或申請法援,經法庭去作出裁決。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