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屯門去黃金海岸小巴9大好處2023!(小編貼心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屯門去黃金海岸小巴

香港黃金海岸(Hong Kong Gold Coast,城巴地點代號為GOC)巴士站,位於新界屯門區掃管笏青山公路-掃管笏段香港黃金海岸黃金海岸商場對開,乃一對設於東、西行綫的中途站。 註:當汀九橋實施強風交通管理完全封閉期間,依原有路線到達青衣西北交匯處後,將改經青衣北岸公路、青荃路及荃灣路,不經青朗公路。 根據運輸署《服務詳情表》,此路線共需使用11輛小巴提供服務,其中8輛為19座位小巴。 於2012年年尾起,丹尼士巨龍9.9米被調走,換入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0.6米(ASV)及丹尼士三叉戟三型10.6米(ATS)取代,加強本線的低地台服務,於2013年底至2014年初再陸續改派配置Wright車身的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2米(AVW)行走。 屯門去黃金海岸小巴 後來九巴見客流量不佳,為善用資源將短車身的丹尼士巨龍9.9米(ADS)換入本線,九巴上水車廠自2009年3月1日加入本線派車。

她認為,乘坐新路線需要至少花上一個半小時,但在上水轉車則在1小時內到屯門,故她相信大多街坊均不選擇乘坐新線。 此外,小巴經廣福道等多個在繁忙時間容易擠塞的地方,她亦擔心車程或需要花上更多的時間,不能實際惠及居民。 翻查資料,這一條大埔小巴早於去年10月開始運行,當時的路線是由大埔(一田)駛至置樂花園,與現在的路線分別不大,只是小巴的服務範圍擴展至黃金海岸。 據網上資料,往返大埔至屯門的紅色小巴於今(26日)起試行14天,並由大埔寶湖花園開往屯門三聖邨,沿途大埔、元朗(形點、元朗工業村)、朗屏站及屯門(富泰、嶺南大學、虹穚、屯盛街)內多個地方,惟值得留意的是小巴不經元朗大馬路,亦有分段收費。

屯門去黃金海岸小巴: 大埔紅Van設新線直達屯門黃金海岸 車程達1.5小時 網民:不吸引

在1990年代,屯門區及北區並沒有直達交通服務,往往需要先乘搭輕鐵或九巴53線到天水圍、元朗,再轉乘九巴276P/276、76K或77K往上水。 然而到了1990年代中,屯門公路經常發生意外,導致屯門區對外交通異常混亂,為此九巴曾開辦來往屯門市中心及上水的臨時路線60P,只於屯門公路或青山公路發生事故或舉行大型活動導致路段封閉時行走,讓屯門居民到上水轉乘九廣東鐵。 但基於當時許多屯門居民需要來往內地,經常有提議開辦新線全日來往屯門至上水,但九巴認為客量不足,並未有開辦類似路線的念頭,故此運輸署只好於1997年批出由小巴大王馬亞木開辦,來往屯門碼頭至上水的專線小巴44線。 本路線於2000年6月4日起開辦,由於當時上水只有天平總站有空位停泊,於是總站便設於該處[5]。 本路線延長總站後,成為自1982年5月16日地鐵(現在的港鐵)荃灣綫全線通車,導致原有50號線縮短至葵芳站及改稱50M,相隔超過27年後,青龍頭及深井再次有巴士路線直達旺角區,亦令置樂花園至小欖一帶有全日巴士線來往旺角區,和吸納部分原來乘坐佐敦道至元朗線紅色小巴前往九龍的乘客。

屯門去黃金海岸小巴

九巴曾稱此站為「掃管笏」(So Kwan Wat),約於2009年改為現稱。 城巴曾稱此站為「黃金海岸商場」(Gold Coast Shopping Mall),至2010年8月跟隨九巴命名。

屯門去黃金海岸小巴: 九龍巴士52X線

同時深水埗區議會以路線往旺角方向不再經南昌邨、取消在青龍頭的分段、往屯門方向不在深水埗設分段及60X仍可應付為理由反對延長路線,所以深水埗區是唯一反對延長至旺角的區議會。 大埔區議員劉勇威表示,現時大埔市民若想直達屯門只有一架263C的巴士,而且只在早晚各提供一次班次。 若在其他時間到屯門則需要轉車,區內市民多選擇由住處前往上水轉乘小巴到屯門。

相關消息一出,便在網上引起熱議,網民對小巴的收費及路線均有不同意見,有市民認為新小巴線的車程過長,定價亦不太吸引。 屯門去黃金海岸小巴 有大埔區議員則表示歡迎,能供市民多一個選擇,惟同時指出新路線存有限制,未能適切區內居民的需要。 2011年9月20日早上約十時,一名新入職的女車長在駕駛富豪奧林比安(AV436/HT1292)行走此路線往天平邨時行錯路,錯將巴士駛入青山公路藍地段及福亨村里,恰巧當時任職東方報業集團之記者為肇事班次之座上客,因此此事遭該集團的報章大幅報道[25]。 屯門去黃金海岸小巴 旺角(柏景灣)開經:海泓道、櫻桃街、大角咀道、櫻桃街、新填地街、旺角道、彌敦道、長沙灣道、荔枝角道、葵涌道、荃灣路、屯門公路、青山公路(深井段、青龍頭段、大欖段)、屯門公路巴士轉乘站、青山公路(大欖段、掃管笏段、青山灣段)、杯渡路及屯門鄉事會路。

屯門去黃金海岸小巴: 途經

延長段在深水埗起經欽州街西(以減少對原有乘客影響,但早上部分班次不停通州街公園及南昌邨兩個分站,並直接從欽州街左轉至荔枝角道南行)、荔枝角道、上海街、亞皆老街、櫻桃街後到達柏景灣,回程則途經旺角道及彌敦道後返回長沙灣道現有路線。 屯門去黃金海岸小巴 同時60M、60X、61M、66線(已停駛)削減班次,以騰出巴士調配入52X維持班次的穩定[9]。 延長路線的同時,荃灣區議會向運輸署要求延長至旺角後,加停汀九、油柑頭青山公路一帶,服務當地居民;油尖旺區議會亦向運輸署要求延長至旺角後,需繞經奧運站,方便居民接駁鐵路,及提出需善用奧海城一期的巴士總站。 但運輸署以車程會被拖長,而影響原有居民及班次為理由,擱置研究方案的可行性。 屯門區議會向運輸署要求本線延長至旺角,但延長後收費需要提高以與其他新界西來往油尖旺的巴士路線看齊,亦需在別線抽巴士調配入以維持班次的穩定,未能得到市民及區議員的支持。

有網民認為,現時已有小巴可以直入元朗,新小巴路線便會重疊,不能實際便利乘客。 亦有網民直指小巴的收費過高,與過海巴士不相伯仲,在有其他選擇之下,不會選擇乘坐新線。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以上資料僅屬常規服務細節,可能與實際運作有所出入,並以營辦商決定為準。

屯門去黃金海岸小巴: 行車時間

為方便置樂花園、藍地及洪水橋一帶居民,2002年1月22日起,九巴加開261P,平日早上兩班車單程由置樂花園開往上水[6]。 九巴於2014年11月加訂的196輛Enviro 屯門去黃金海岸小巴2023 500 MMC(ATENU),其中車身編號E530的一批為數76輛巴士(ATENU )首次配上新款MKII Facelift車身,波箱改用ZF Ecolife 6AP1700B六前速波箱。 新巴士與之前版本主要在車身上有所分別,車身、車頭及車尾部份採用與英國的Enviro 400 MMC車身相同的設計。 首批配置Facelift車身的Enviro 500 MMC於2015年9月起陸續運抵香港,其中首批出牌的八輛同款巴士(ATENU )於2015年11月30日上掛本路線,成為首條採用Facelift車身的Enviro 500 MMC作掛牌車的九巴路線。

  • 空調用車方面,使用全新1997年出牌的丹尼士巨龍11米巴士(AD),本路線全冷後,全線使用該款型號行走。
  • 本路線延長總站後,成為自1982年5月16日地鐵(現在的港鐵)荃灣綫全線通車,導致原有50號線縮短至葵芳站及改稱50M,相隔超過27年後,青龍頭及深井再次有巴士路線直達旺角區,亦令置樂花園至小欖一帶有全日巴士線來往旺角區,和吸納部分原來乘坐佐敦道至元朗線紅色小巴前往九龍的乘客。
  • 然而到了1990年代中,屯門公路經常發生意外,導致屯門區對外交通異常混亂,為此九巴曾開辦來往屯門市中心及上水的臨時路線60P,只於屯門公路或青山公路發生事故或舉行大型活動導致路段封閉時行走,讓屯門居民到上水轉乘九廣東鐵。
  • 九龍巴士261線是香港一條新界巴士路線,來往屯門(三聖邨)及粉嶺(祥華),途經安定邨、華都花園、新墟、景峰花園、兆康站、嶺南大學、富泰邨、上水站、天平邨及聯和墟,是首條來往屯門區及北區的全日專營巴士路線,也是唯一來往屯門區至粉嶺的全日巴士線。
  • 此時若無人要求在青衣西路沿途下車,則會直接從青荃路駛入担杆山交匯處往青敬路。

由於青龍頭及深井屬荃灣區,因此本線是唯一以新界西北區為總站,中途需在荃灣區停站的來往九龍特快巴士路線[10]。 本線主要服務青山公路深井、青龍頭、小欖及掃管笏一帶居民來往西九龍及屯門區,因此本線雖然為特快線,但行走快速公路路段並不多,大部份乘客一般都不認為本線是特快線,如欲屯門市中心直接往來西九龍的乘客一般都會乘搭58X、60X或63X。 假日由於有不少市民前往深井及黃金海岸旅遊及到小欖燒烤,因此本線假日的客量較平日多。 九龍巴士52X線是香港的一條日間巴士路線,提供空調巴士服務,來往屯門市中心及旺角(柏景灣)。

屯門去黃金海岸小巴: 香港巴士大典

他解釋,紅色小巴的優勢本為點到點到達目的地,惟新路線卻繞大圈,令乘車時間大增。 為配合該項改動,由2011年2月13日起,261來回程改經屯興路及青山公路(華都花園/屯門市廣場),不再經杯渡路及屯門鄉事會路(屯門公園)。 此路線是青衣唯一往返屯門東南部的公共交通,往返兩地需求甚大,加上取道汀九橋特快往返,比乘搭61M互轉68A線直接,故此客量持續高企,經常滿座。 惟因常有脫班情況,小巴往往於總站開出時已告客滿,沿途分站乘客無法登車。

屯門去黃金海岸小巴

上水(天平)開經:天平路、龍琛路、龍運街、新運路、龍琛路、龍運街、新運路、掃管埔路、粉嶺公路、新田公路、元朗公路、洪天路、洪志路、洪元路、洪水橋田心路、田廈路、青山公路(洪水橋段、藍地段)、藍地交匯處、青麟路及兆康路。 屯門去黃金海岸小巴 屯門(兆康苑)開經:兆康路、青麟路、藍地交匯處、青山公路(藍地段、洪水橋段)、洪天路、洪志路、洪天路、天水圍西交匯處、元朗公路、新田公路、粉嶺公路、掃管埔路、新運路、龍琛路及天平路。 九巴於2008年6月8日為本線進行加價,由於本線全程收費比法定標準為高(路程比60X短,但收費比60X貴),因此沒有改動全程收費(只於屯門區內收費加至$3.7),所以沒有影響屯門區內乘客的乘車習慣。 富泰邨、嶺南大學等分站仍有不少乘客上車前往市中心,本線定線上比K51優勝,車資亦比輕鐵便宜。

屯門去黃金海岸小巴: 香港黃金海岸

此路線被歸類為特快路線,然而介乎屯門置樂花園至深井之間的一段需繞經青山公路,令實際上途經的快速公路路段只有屯門公路近深井的一段及荃灣路。 本線主要方便屯門東南、屯門市中心及屯門東北的乘客來往北區,最初受到專線小巴44的競爭,客量只是一般,隨着疊茵庭、彩暉花園、富泰邨、聚康山莊相繼入伙,需求亦日漸增多,同時亦有很多北區的嶺南大學學生乘搭本線上下課,而乘搭本線的屯門居民,大部份是前往北區或過境來往內地上班或者往屯門市中心上學,因此繁忙時間兩邊方向都滿載乘客。 由於兆康苑居民投訴經常難以登上44A專線小巴,由2004年2月15日起,本線來回程繞經兆康站(南)公共運輸交匯處。 由2019年9月30日起,本線延長至粉嶺,成功吸納粉嶺及聯和墟來往屯門的乘客。 52X本應在2007年5月18日延長至旺角柏景灣,縱使乘客通告已經發出,但因受到反對而一度撤回。 最終民主黨成功爭取於2009年11月29日起正式延長至旺角柏景灣,全程收費由$10調整至$11.3,保留青龍頭往旺角柏景灣的分段($8.4)及增設由長沙灣道近怡閣苑往屯門的分段($10)。

屯門市中心開經:屯門鄉事會路、屯興路、青山公路(青山灣段、掃管笏段、大欖段)、屯門公路巴士轉乘站、青山公路(大欖段、青龍頭段、深井段)、屯門公路、荃灣路、葵涌道、長沙灣道、欽州街、荔枝角道、上海街、亞皆老街、櫻桃街、大角咀道及海泓道。 新路線的價格亦較市民轉車到屯門貴,「每日貴五蚊,一個月加加埋埋都唔少」。 屯門去黃金海岸小巴 屯門去黃金海岸小巴 雖然如此,劉勇威仍對新線路的出現表示歡迎,「始終大埔區地方大,一啲唔近太和站、大埔墟站嘅居民,落樓下就有小巴坐出去屯門,多一個選擇都係一件好事」。

屯門去黃金海岸小巴: 營辦商

2022年10月下旬,本線加入更多歐盟六型巴士,取代所有金色塗裝的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MMC 12米(ATENU),並與其他屯門區至旺角區巴士線首次共同獲加入12.8米巴士作恆常用車。 此路線原訂於2014年8月18日投入服務,更曾派發宣傳單張及印有此路線廣告的包裝紙巾[1],唯直至現時仍未有派車行走。 2022年9月5日:261S線沿線至田景路後,改經石排頭路及震寰路,然後返回青田路原有路線,取消青田路「建生邨樂生樓」站,並增設鳴琴路「石排站」、石排頭路「中電」、「台山小學」及震寰路「大興體育館」站[19]。

屯門去黃金海岸小巴

1980年代派「雞車」利蘭勝利二型巴士開始,全冷前多用丹尼士巨龍11米巴士(S3N)及都城嘉慕威曼都城巴士11米(S3M)非空調巴士行走。 空調用車方面,使用全新1997年出牌的丹尼士巨龍11米巴士(AD),本路線全冷後,全線使用該款型號行走。 2004年開始加入丹尼士巨龍12米(3AD)巴士及低地台雙層空調巴士行走以Neoplan Centroliner為主。 其後2006年本路線的所有低地台用車都改用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2米(3ASV)巴士行走。 2008年加入富豪奧林比安11米(AV)及丹尼士三叉戟三型12米(ATR)巴士行走。 另一名大埔區議員陳蔚嘉則形容新路線猶如遊車河,對於太和街坊的作用不大。

屯門去黃金海岸小巴: 收費模式

註:當汀九橋實施強風交通管理完全封閉期間,將改經荃灣路、青荃路及青衣北岸公路,不經青朗公路及長青公路。 此時若無人要求在青衣西路沿途下車,則會直接從青荃路駛入担杆山交匯處往青敬路。 翌日,該車長於駕駛同一路線時又再行錯路;不但驚動當時監察該車長工作的九巴車務督察,而且再度遭有關報章狠批,甚至令運輸署要求九巴就此事提交報告解釋;最後該車長被即日停職,此事最終告一段落[26]。 經:鳴琴路、田景路、嗚琴路、石排頭路、震寰路、青田路、屯門公路、元朗公路、新田公路、粉嶺公路、掃管埔路、新運路、龍琛路及天平路。 現時本線與252線共獲派7輛富豪B8L 12米(V6B)、6輛富豪B8L 12.8米(V6X)及11輛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屯門去黃金海岸小巴2023 500 MMC 12米(ATENU)巴士,由屯門車廠及荔枝角車廠聯合派車。

屯門去黃金海岸小巴

即使於2016年加價6.7%,但服務質素仍無改善,為人詬病,甚至因而上報。 [9]到2020年起,營辦商大量引進19座小巴行走此線取代舊款16座小巴及增加用車數目,情況才得以改善。 雖然事後九巴發現自己低估了屯門整區的居民需要直達車到上水的需求,不過九巴仍然採取被動的態度;祇於1999年2月14日開辦一條假日旅遊路線261R,取道屏山、洪水橋、藍地、景峰花園及置樂花園[1][2],但路線車費昂貴,全程需要$16.8,導致客量極低,最後無法搶回小巴乘客,演變成多此一舉。 九龍巴士261線是香港一條新界巴士路線,來往屯門(三聖邨)及粉嶺(祥華),途經安定邨、華都花園、新墟、景峰花園、兆康站、嶺南大學、富泰邨、上水站、天平邨及聯和墟,是首條來往屯門區及北區的全日專營巴士路線,也是唯一來往屯門區至粉嶺的全日巴士線。

其他文章推薦: